2023年了,还有品牌不会玩梗吗?

0 评论 1753 浏览 9 收藏 15 分钟

如今,在互联网上,我们能够见到各种各样的梗,在这种传播环境,懂梗、玩梗、造梗也成了品牌营销的必修课。品牌玩梗可以怎么玩?需要注意些什么?

「奈雪的茶」搭上周杰伦,网友讨论的是联名奶茶一定要点冰的,因为“我害怕你心碎没人帮你擦眼泪”;

李佳琦直播事件,诞生了打工人专属货币单位花西币;

米哈游新作《崩坏:星穹铁道》被戏称是“为了玩梗做了个游戏”。

在产梗密度极高的现代网络生活中,不懂梗,就像上网冲浪没带冲浪板,只能望“洋”兴叹。而身处这种传播环境,懂梗、玩梗、造梗也成了品牌营销的必修课。

但这并不简单,把握不好反而容易弄巧成拙,像强行挤进孩子游乐场的长辈,招致反感。我们复盘了麦当劳、小红书、《崩坏:星穹铁道》等案例,研究了玩梗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从贴合人设、注意尺度、与自身产品和业务结合三个角度,总结了如何降低翻车率、提高投入产出比。

一、冲浪第一线,今天你玩梗了吗

关于什么是梗,还真是个问题。

比较常见的说法是梗本为哏,指滑稽的言词或动作,后衍生为相声术语,如“捧哏”与“逗哏”,如今已经可以泛指有“故事”的笑点,比如说到唱跳、 rap 、篮球,你脑子里马上会跳出一个名字,梗甚至可以直接指笑点,如谐音梗。

一些人尽皆知的梗,经常会在短时间内疯狂流行,比如早年的“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又或者“什么档次,和我用的一样”,但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玩这种梗,动力更多是彰显自己紧跟社会,走在冲浪第一线。

有些梗则往往在圈子内流传,最典型的当属二次元梗,往往来自动漫或者游戏,小圈子内的人秒懂,非读者或玩家一脸茫然,玩这种梗就更多带上了彰显群体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意味。

当然,大众梗和圈层梗之间也并不是泾渭分明。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了 meme 理论,将 meme 定义为人与人之间,不断复制和模仿而传播开来的小的文化单位。meme 繁殖能力越强,越能得到广泛传播,存活下来的几率就更大。

可以看出, meme 很接近梗在中文世界里的定义,也就是说,当一个梗的繁殖能力足够强,就会突破圈层,变得大众化,比如很多人在玩“教练,我想打篮球”、“我变秃了,也变强了”的梗时,往往已经并不知道最初来源。

而无论是出于跟风,还是彰显群体认同,一个梗的繁殖能力往往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第一是否足够好玩,第二是否好模仿,第三是否表达了社会情绪。

二、玩玩梗,省省钱,圈圈人

人玩梗好理解,可品牌为什么要参与?

最直接的益处是提高传播度,降低品宣成本。使用得当的情况下,玩梗就像蹭热点,更容易引起关注,引起网友的自发传播,带来可观流量。

来看最懂拿捏年轻人的游戏行业,米哈游新作《崩坏:星穹铁道》于今年5月正式公测,基本把《原神》面世时的成绩又复制了一遍,而它则被调侃为是“在大量的梗里发现了少量的游戏”。

在《崩坏:星穹铁道》的文案里,你可以看到来自传统名著的梗,如“不要消遣洒家了”,可以看到现代打工人梗,如“这里不是工作群,你们给我放轻松点”、“XX的生活哪有容易二字”,也有二次元梗,如名侦探柯南和假面骑士。由于玩梗强度过大,紧跟时事,甚至有UP主在视频中给出这样的“警告”:

2023年了,还有品牌不会玩梗吗?

而这些散落在游戏中的梗,被玩家一个一个挖出来放到了B 站上,相关视频播放量惊人,这些自发的讨论和传播,为游戏带来了许多流量和关注度。

2023年了,还有品牌不会玩梗吗?

在常见印象中,二次元是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新世界,是宅男宅女们的世外桃源。但米哈游在《崩坏:星穹铁道》这一游戏上寄托了拓展更多大众玩家的期待,这意味着它需要击中更多人,这也是为什么游戏内有许多与现实社会紧密的桥段,而梗正是社会情绪的载体之一。

玩梗的第二个益处则在融入用户,这点在圈层梗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伊利去年签约足球明星本泽马为代言人,营销传播方案围绕的就是球迷群体中的热梗——“都怪本泽马”。这句话最初来自球迷对本泽马在球场表现的不满,到后面慢慢演变为了一个用于调侃的万能句式,所有事都可以怪本泽马。

而伊利制作的动画,就是从梗切入,借助本泽马夺得足坛重量奖项——金球奖的事件,讲了一个从背锅侠到金球奖得主的故事,意在通过本泽马一路无畏责怪的热爱诠释属于伊利的热爱,并辐射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热爱。在结尾,加入了本泽马用中文亲口说出热梗“都怪本泽马”的彩蛋。

评论区里球迷也“接了招”,纷纷玩起梗,“自打上班就没什么时间看球了,都挂本泽马”、“买了伊利牛奶,都怪本泽马”。

除了以球迷为代表的兴趣圈层,还有流传于地域的圈层梗,如城市梗,带着独属于当地人的特色和习惯。

小红书今年就曾联合机构针对武汉夏天做了一系列营销,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发布了 12 组海报,写着“去泳池那叫下饺子,去江里那才叫游泳”、“在武汉,你可以不服周,你不能不服热”等。

2023年了,还有品牌不会玩梗吗?

可以看到,文案紧密结合了武汉的风土人情,包括方言,以及夏天特色活动,如吃藕带、卖栀子花、跳东湖,搭配的线下活动,也是在全城送出 10 万朵栀子花,图片则取自武汉本地街头,生活气息十足,又与文案呼应。不少本地人评论“第一次看海报会不自觉念出来”、“绝壁是武汉伢写的”。

三、人设、尺度、业务,玩梗要注意这 3 点

品牌玩梗的首个注意事项,便是人设。打工人是这几年经久不衰的热梗,演变出了各种形式,宝马中国也曾发微博,写道“我加满油了,你呢?打工人”,可网友并不买单,相关评论出现了很多质疑和反驳,宝马中国也重新编辑,删去了“打工人”三个字。

“打工人”意在自嘲,如果被非亲近之人用来形容自己,味道就变了,再加上宝马中高端的品牌定位,很容易引起反感。另一个汽车品牌五菱宏光也曾在微博玩打工梗,效果却不同。一则是因为本身定位亲民,二则是因为使用了微博小编的口吻,更为贴切和自然。

2023年了,还有品牌不会玩梗吗?

除了人设相符,还要注意尺度。今年 6 月,老乡鸡就曾为玩梗过度致歉。

起因是老乡鸡官号曾在一则帖子下,称蔡徐坤生下来的女儿叫“活珠子”。“活珠子”指的是已受精但未完全孵化成形的小鸡,已有了翅膀等痕迹但没有破壳,会被人类食用,这一回复显然是在玩“鸡你太美”的梗。

但之后蔡徐坤被曝致女生怀孕堕胎,老乡鸡官号的这一回复被翻了出来,网友称之为预言家,随之而来的还有玩梗过度,过于恶毒的指责。

2023年了,还有品牌不会玩梗吗?

老乡鸡在社交媒体上一直很活跃,其微博小编放飞自我,每天沉迷于“咯咯哒”和摸鱼,与网友打成一片,是很多传统品牌学习如何更具网感的对象,但官方账号终究代表着企业,放飞还需注意尺度,尤其是自嘲可以大胆,但当玩梗牵涉他人时,更需谨慎。

第三个注意事项,是要与自身业务结合,毕竟玩梗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目的。

比如紫燕百味鸡上个月曾发布视频,借梗“怎么办?凉拌!”,描述了不会做饭的厨房小白、手忙脚乱的宝妈、缺少下酒菜的大爷等人群在做饭时遇到问题,借此抛出“紫燕凉拌菜,通通都好拌”的口号,突出方便、好吃等特点。

而这背后,则是这家佐餐卤制品品牌,正在打造以拌菜为核心的品牌特色。从人群痛点切入,凉拌梗与凉拌菜的结合确实契合,留下了记忆点。

再来看下一个案例,如果今年上网强度够高,那你一定看到过来自“麦门”的的“疯言疯语”,如“一个觉得麦当劳好吃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去,这就是我的善恶观!”、“愿麦麦保佑每一个在外拼搏的孩子,麦门!”。

“麦门”意为信仰麦当劳,化用自基督教“阿门”。而在“麦门”的形成过程中,一首由陈奕迅演唱、改编自歌曲《夕阳无限好》的《麦当劳无限好》起了重要作用。

2023年了,还有品牌不会玩梗吗?

据艺恩营销智库显示,今年 1-8 月《麦当劳无限好》相关内容传播主流社媒平台互动总量 36W ,点赞总量 25.1W ,而在小红书,关于麦门的内容,非商业类笔记占比为 100% 。

如果说玩梗是初阶玩法,是蹭已有的热梗,那么造梗,也就是让品牌成为梗本身,无疑又往上进阶了一步。

FBIF 曾对话麦当劳营销传播及社交媒体编辑部总监谢菲,后者透露麦当劳去年开始,在所有社交媒体平台运用“粉丝时刻”( Fan Truth )策略,“粉丝时刻”紧紧围绕麦当劳的产品、体验和品牌,是一些真实的具体的记忆或行为,是让人看到后会心一笑的“真理”,如“薯饼之歌”、“小猫薯饼圈”。

虽然不提产品的具体卖点,但却悄无声息将之融入,成为了梗的一部份。此外,目前麦当劳内部负责官方社交媒体平台的团队,叫做“社交媒体编辑部”,在不同平台上有着不同定位或人设,例如微博上侧重的就是“玩梗”与“造梗”。

造梗,并不是闭门造车,重要的是有来有往,为用户留有余地在微博上,麦当劳就经常抛出填空题,让网友自由发挥,还上线了麦麦热评,专门回顾与网友之间的有梗互动,还曾为上榜粉丝送出麦麦粉丝工牌。

四、分析师点评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回归到最本质的变化——从人找货的时代,转向了货找人。无论是玩梗还是造梗,都是因为品牌营销要有意思,才有人愿意看、愿意传播、愿意买。

但“有意思”也不是品牌的最终追求,把话说出去、有人听,确实很重要,但跟对的人、说对的话同样重要。

来源公众号:刀法研究所(ID:DigipontClub),洞察新消费,赋能新品牌,剖析新营销,成就中国好品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刀法研究所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