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 | To B 短视频策划与制作

1 评论 5652 浏览 30 收藏 45 分钟

现在短视频成为一种潮流,不仅是个人,就连公司也投入不少人力在其中。但是,TO B的短视频运营不比自媒体和C端,专业性更强但流量却不尽如人意。如何做好To B 短视频?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着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的兴起,得益于快速增长的用户数和平台的扶持,较早一批入局者已享受到快速发展的行业红利。但从现在来看,短视频的发展已进入存量时代,如何精细化运营和高质量内容产出是摆在各家运营者面前现实的难点,如何通过相对科学的方法可靠的复制从而稳定输出内容是需要企业尤其是To B端入局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相关调研数据来看,对于To B行业来说开展短视频营销的企业占比并不高,如何借着这股短视频的东风乘势布局挖掘其中的红利值得我们重点考量。

笔者根据自己工作实战经验,从前期的短视频平台特点分析到如何进行短视频团队的搭建,短视频创作设计再到最后如何进行日常的运营优化,来和大家谈谈To B企业短视频的落地实战经验。由于短视频的全程策划和制作涉及面较广且专业性较强,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谨以此文和大家交流探讨。

一、短视频发展概况

1. 信息媒介的变化和短视频的兴起

中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增长势头强劲,根据CNNIC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规模达到10.3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3亿人,较2020年同期增长6千万之多,数量之大增长之多可见一斑。

换算一下就是每10个使用互联网的人就有9人使用短视频,用户量持续渗透已基本逼近整体网民规模,短视频俨然已成为用户日常获取资讯、休闲娱乐、网络购物的重要工具。

另外5G商用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带来的大带宽、低延时、广覆盖等优势,大大改善了人们移动端在线观看视频的体验,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网速的飞快带来视频的高清流畅,技术的迭代更新促进了短视频的飞速发展。

短视频深度契合当前用户碎片化的使用场景,占据用户使用总时长的比例已接近三成,与其他互联网应用相比也是增长最快、占比最高的应用,已经成为商业流量获取、营销推广的重要渠道。

2. 算法推荐机制

谈到短视频千人千面推送个性视频就离不开平台背后的算法,各家短视频平台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推荐系统,让成千上万的视频精准投放给感兴趣的用户。

综合来看基本逻辑一般为平台根据用户注册的基本属性和兴趣爱好以及日常浏览记录形成用户画像,然后对用户定义相关标签,平台根据用户画像和视频标签进行自动匹配,继而将万千短视频定向推送给匹配度高的受众,从而达到吸引用户持续刷屏的目的。

3. 几大主流短视频平台

从目前各大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来看,抖音、快手、视频号已被公认为主流的短视频平台,如图我整理了下这几个平台的特点对比:

还有B站也是作为重视PGC的内容传播平台,有一定的发布门槛,重视推荐且具有社区特点(弹幕等),以上谈到的短视频平台从流量来看可以作为To B企业运营短视频的考虑方向和备选方案。

互联网行业的爆发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使得新媒体如短视频成为大家绕不开的新式营销工具,庞大的用户群和使用习惯使我们必须面对其带来的新营销玩法冲击,了解各平台的特点定位以及算法推荐和逻辑分发让我们快速找到适合自己宣传的平台阵地,掌握其中的规则从而更好的运营以达到引流扩大品牌知名度的作用。

二、建立企业短视频的准备工作

1. 定位明确,找准用户画像

在确定做短视频工作前,需要明确我们的定位,通过了解我们的用户喜好来做针对性的设计策划。我们知道B端的产品属性(决策链相对较长,关键决策者较多,比如工业品涉及到企业采购人员、高层管理者、项目规划工程人员等)和大众消费品直播带货属性(比如食品促销,用户直接决策购买)有本质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企业B端短视频跟日常短视频运营有所区别。

我们需要的是垂直领域的精准粉丝流量,即我们做的视频是给谁看,该部分人群看中的视频内容是什么,如何通过该视频扩大产品业务的曝光度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或者说短视频作为销售工具一部分,完成决策链的某一个环节的使命。

2. 竞品分析,参考优秀同行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短视频筹备运营期间也可以参考一下优秀同行运营的视频号,先挑选几家同行分别从视频点赞分享数据、视频内容设计等方面来分析,找到其中的突出亮点或者说值得公司运营的内容方向,有了同行的对比参考,借鉴现有的成熟经验少走弯路,在初期摸索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参考指导方法。

这里以笔者所在的物流自动化设备行业举个例子:某一同行在去年发布一个1分钟的短视频,视频内容为主打产品在著名客户中的落地应用情况,内容为产品实际运营配合原理解说再加上后期特效的加入,反馈效果很好,有比较多的行业媒体进行了转发,收到了上万个点赞数据。

从该视频中分析发现,我们可以从近期比较知名的客户中筛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业务落地案例,进行跟踪采访和拍摄,案例支撑宣传更具有说服力。

我们知道B端客户一般作为理性决策者更加看中的是实际产品解决方案带来的效果,以及设备在项目现场的稳定运行情况,所以在视频后期当中加入对比数据以及帮助客户带来实际的效益增长更能起到说服的作用,最后输出一分钟左右高清晰的视频到短视频平台,通过企业内部销售或者其他部门人员转发点赞进行冷启动,最后进行后台运营数据对比,不断总结初期制作的不足进而完善优化。

3. 建立团队,分工明确

短视频工作要想获得持续性、稳定性的内容产出,就需要一支分工明确的团队,一个优秀的短视频的生产流程少不了策划、分镜脚本、拍摄剪辑、特效包装、解说配音、分发、运营互动等环节的参与,专业性还是比较强的。

考虑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以及部门的资金预算,个人给出具有性价比的几个方案供大家参考如图:

简易型:1个人至少包揽策划、拍摄、剪辑、投放这几个环节的视频制作,这种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适用于企业规模小预算有限,短视频数量相对较少的情况;

经济型:3个人左右的小团队,拥有自己的相对专业摄影设备,编导、摄影、后期等各司其职,效率较高,适合企业规模相对较大预算充足,拍摄案例多数量大的情况,分工明确也能够高效快速产出更多的短视频;

外包型:1个策划人员+专业广告公司,即公司一个专职策划对接专业广告媒体公司,这种配置是公司策划人员对视频整体效果要求进行把控,专业广告公司人员负责产出高质量视频,这样的搭配能够发挥各自所长。适合企业规模较大预算很充足,对视频质量要求较高。一般是和广告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视频业务整体外包的。

4. 根据公司发展打造短视频矩阵

在图文模式下的新媒体时代我们经常会谈到新媒体矩阵,那么现在根据短视频平台的火热,面对平台巨大的流量红利,我们在人员配置充足预算有保证的前提下,可以筛选两三个代表性的短视频平台进行注册布局,错位分发从而确保大部分的用户都刷到公司的相关视频,从而扩大品牌知名度。

笔者建议可以运营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的组合,这是因为基于以下两点:1.据有关数据显示抖音和微信视频号的用户重合率较低,可以覆盖更多的人群。2.基于两大平台的巨大用户基数。抖音的用户数已超过8亿人,DAU超过6亿人,俨然成为一款国民级社交APP,面对这样巨大的流量池,建议尽量入驻进行运营。

此外,微信视频号因为背靠微信这样一款人手必备的APP社交聊天工具,在流量入口方面占尽优势,比如与微信聊天、群聊、朋友圈、搜一搜、看一看、公众号等应用深度融合,例如朋友圈转发视频号会进行自动播放而且是大页面展示,其他平台短视频通过微信无法直接转发观看,只能通过链接。有了这样的成熟生态和巨大的流量资源加持,微信视频号的发展潜力无限。

三、如何策划优质内容

综合分析一些10万+的短视频和B端的优质视频,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基本上集合了以下几种特点,这是它们能够迅速出圈吸引大家转发点赞的动力源,下面我综合了下C端的优点并与B端相结合使其更适合To B企业的传播:

1. 价值有干货

有价值有干货是创作者追寻的首要基础,所谓有价值有干货就是为受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让人看完觉得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有启发,对受众有帮助。比如一家工业品公司针对自己所在的垂直行业可以开发一些科普小知识的视频,让人看完能够增长见识,以科普讲解的形式来间接引流扩大公司的专业度和知名度。

2. 趣味创意

短视频的本身属性就是趣味,好玩,这是爆红短视频取得现象级转发点赞的基础。如何让我们的内容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可以试着将产品拟人化,使冰冷的产品变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照本宣读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特色化配音解说,更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进而让人有点赞转发的动机。也可以从游戏化的角度来思考,把产品或者方案通过闯关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诸如此类,可以看看近期热门短视频提供创意参考。

3. 与企业产品业务恰当结合

一条视频不能只是从始至终都是对产品业务的泛泛而谈,目的性太强,可能一些受众只停留几秒便跳到下个视频,如果这种视频仅是针对产品介绍的那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要从宣传公司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的角度出发,尽量还是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得产品介绍或品牌宣传做到顺势推出不造作不刻意。

4. 热词、行业关键词等

热词以及所属行业中的关键词一般都意味着自带流量,而且这部分搜索的流量非常优质,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如果合理利用将会带来巨大的品牌曝光度。这些词句的获取一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的热搜或者数据平台带来的热度排行榜进行参考。

比如以笔者所在的内部物流自动化设备行业举例,‘双十一’作为一年一度的热词,可以结合所在的产品行业为例进行发散创意,大量的订单在这几天瞬间释放是对企业仓储履约能力的巨大挑战,准时准确是由高效物流支撑带来的结果,背后往往得益于自动化立体库的高效运用,落地执行更是离不开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的存取设备,这里就可以引用我们所在行业的具体产品业务了。

最后提一下制作的基本要素要达标,即保证画质清晰,画面稳定,时间适中,内容情节有逻辑,配音音乐恰到好处等,这些都是一部优质短视频创作的必备条件,能够直接给用户带来绝佳的视听体验。试想一下如果你刷到一个小视频是画面模糊的、物体拉伸明显、人物比例变形、音乐背景与画面风格不协调等,你还会点赞转发吗?

综上特点可知,优质短视频所具备的一些特点,那么我们下一步就需要进行选题内容方向的规划,针对B端视频策划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创意发散:

1)客户案例

这个应该是国内外众多B端乃至C端产品经常用到的营销技法,通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案例分析,从侧面佐证产品的质量和带来的效果。尤其是B端产品,通常涉及到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在客户现场的落地应用通常对其他行业客户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意义,此类视频容易复制和批量化应用。

比如笔者所在自动化设备行业中的一款针对铝卷的重载型解决方案,我们分享的案例视频中就有其他钢铁行业等客户前来咨询了解,因为解决方案都是针对重型货物搬运的,所以其他有这方面需求的客户在刷到类似视频时会激发其潜在需求的,尤其针对比较看重供应商行业落地经验的决策者。

2)行业知识

行业知识即依托本公司在该领域该行业的专业度和影响力,与公司内部人员讨论商议,将行业的一些知识和通识进行归纳整理做成易于观众理解的短视频,不仅对用户进行教育,更能激发一些潜在用户的关注点和需求点,当内容池足够多和覆盖面广的时候,将有利于积累公司的品牌价值和扩大影响力。

3)产品演示

我们知道一般To B企业的产品或业务流程较多并且复杂,具有一定的门槛壁垒,对于普通消费者或非专业人士比较难理解产品业务运行原理。

比如某企业是做自动化工业设备产品,那么如何将晦涩难懂的关键技术优势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如果投入一定的资源比如对产品的复杂运行原理简化进行动画模拟,以此来帮助客户理解或者说配合销售对一些潜在客户进行辅助说明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司的专业性增强客户的信赖。

4)结合热点趣味

热点趣味本来就是短视频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所以如何制作相对高质量的短视频我想结合这个特点进行制作是有必要的。To B类企业的产品属性一般很难和趣味挂钩,短视频运营人员通常也是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我们试着突破下固有思维,比如可以尝试以产品为设计原型以拟人化的可爱形象来进行产品解说,拉进观众的距离感。

这里以笔者所在的行业企业为例,公司产品是做企业内部物流自动化设备,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作为热点切入口,准时达的承诺背后是万千自动化设备的持续助力,这样不仅能够与热点巧妙结合同时也能体现公司的实力和影响。

最后优质短视频创作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文案或者说视频解说,虽然短视频以视频为主,但不可否认文字描述所起到的价值,丰富视频画面表现,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所以针对To B类短视频的文字部分,描述要提炼的重点,不要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因为这类视频的特点是决策链更长受众的理性成分更多一点,我们可以尝试着加入权威背书(比如行业重量级获奖、大型媒体的报道等),如果涉及到一些产品参数,可将数字进行横向或者纵向对比给人直观感受(横向对比即友商与自己的对比,纵向对比即产品使用前后的对比),这样更具有说服力和严谨性。

我们知道来自客户的评价就是最好的广告词,所以也可以记录一些客户对使用产品的评价来进行润色解说,以现有客户的角度来反映事实往往更能说服并打动潜在客户。

四、从0到1如何进行短视频创作

短视频的创作流程相对复杂,专业性比较强,尤其是针对To B端的产品或业务,不仅要有拍摄制作经验,同时要对B端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产品运行原理表达要准确,消费级产品可能更倾向于感性画面,B端产品要以理服人,理性成分可能会更多一点。下面我从前期策划到拍摄剪辑,最后成品输出进行详细讲解。

1. 脚本文案

短视频制作的第一步通常是撰写脚本文案,脚本是一部优秀短视频的灵魂,是提高拍摄效率和掌控进度的依据,没有前期缜密的策划难以想象后期拍摄的效果。短视频脚本我们可以认为是后期拍摄制作的大纲要点,它是指导后期工作的方向和逻辑,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所在。

首先要确定选题,就是短视频主题,这一期是做哪方面的内容,时间大概多长,是做客户案例介绍还是产品的运行原理,是回应节日类的祝贺还是追热点等。

确认好选题之后我们就要策划内容情节了,是通过用户的视角进行拍摄还是通过内部员工的解说,拍摄的各种镜头脚本的描述,包括俯视还是平行的机位,人员走动,镜头衔接是硬切还是淡入淡出等等。

比如我们要拍摄一款主打产品在项目现场的落地应用情况案例,前期的脚本文案就可以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交代产品的运行环境,客户遇到的痛点问题,从客户的视角阐述场景这样其他潜在客户会更有代入感。然后是产品的实际运行情况使客户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到解决方案的原理,最后是总结交代产品的优点和取得的效益。

当然以上例子中提到的镜头脚本只能作为现场拍摄的参考,针对To B类项目现场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应对。比如在项目现场有一台设备正在维护保养,那么这时候我们可以随机应变增加一段视频即客户对产品易维护质量稳定的方面进行补充,可能对产品的全面介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拍摄道具

在确定好拍摄的镜头脚本后,我们需要将文字语言转换成镜头语言,利用各种拍摄工具进行制作。

生活中拍摄工具多种多样,规格种类繁多,好的拍摄工具例如单反相机甚至达到几万、几十万不等,但是考虑到制作中的专业度和部门预算,个人觉得还是合适的最重要。下面以最常见的几种拍摄工具来进行简单的介绍。

手机:其实很多优质短视频是用手机进行拍摄的,因为一些高端比如华为mate系列、小米的Ultra系列基本上相机清晰度已经很高,自带的稳定功能相当出色,如果进阶拍摄可以将模式调整为专业模式,log格式下拍摄的视频可以很好地保留高光和暗部细节,使得后期调色游刃有余。如果再配合自带摇摄云台功能的三脚架便可以应对大部分的拍摄需求。成本低,方便携带等优势很适合资金有限的团队进行试水运营。

相机:专业的摄影机因其画质更加细腻有质感,拍摄视频有很好的景深突出画面重点,所以手机在这方面还是略逊一筹。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微单相机因其小巧便携的优势,价格也相对适中,很适合对画质要求较高、预算较为充足的团队来使用。

无人机:‘上帝视角’一般很容易出大片效果,无人机拍摄很适合拍摄自然类或者建筑类,或者是常规视角无法概览全貌的场景,比如笔者所在的机械设备行业,以堆垛机为例,一般立体仓库内达到几十米的高度,如果要拍摄全貌或者是产品安装效果,无人机是首选,由远及近或者俯冲拍摄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还有与相机搭配使用的云台稳定器、三脚架、演员配音的降噪话筒以及灯光设备等等。这里简单介绍三点布光法,可以满足一般的产品拍摄要求,即在主体前面布置一个主灯,作为场景中的主光源,然后在主体物的相对一侧布置一个亮度较小的辅灯,起到暗部提亮不至于死黑的情况,最后在主体物后面布置一个亮度较小的轮廓灯,帮助主体物与背景拉开距离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如图所示。

3. 镜头语言

其实镜头就类似于我们想表达的语言,通常都是由我们的画面的切换、镜头的快慢变化亦或是画面物体的位置关系等各种因素的集合,一部优秀的短视频是包含各种镜头的变化以应对不同的表达诉求。

镜头语言一般包含景别、构图、运镜方式以及画面的处理技巧等内容,它们的灵活组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镜头语言供视频工作者调配选择。

以下从这几类分别阐述其在实际拍摄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景别:一般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全景是一般拍摄主体物在场景中的全貌,交代环境的作用。中景是拍摄物一半以上画面,如果拍摄人物一般是膝盖以上部位,可以表达物体的运动以及人物的表情形体动作。近景则是表现某个物体的局部特征,比如产品中的某个关键零部件。特写即表达物体的细节部分,比如产品质感纹理特征,logo局部特写等。下图我通过个人三维渲染的几张风景图对景别加以说明大家可以参考下。

构图:简单理解就是当你用手机拍摄对象的时候,如何将人、景、物合理安排在画面的最佳位置,通过布局来表达你的思想。以拍摄产品视频为例,我们如果只是想表达产品的外观和细节,这时候主体便是产品,陪体便是桌面或者附着物,为了突出主次关系一定要将多余的物体去除,让画面留白这样观众看起来干净整洁、层次分明有主有次。

以下列举了常用的几种构图技巧,当我们拿起手机或者架着相机进行拍摄的时候可以直接参考使用,多种构图形式灵活使用可以赋予画面更多的形式美感。

运镜:即是运动的镜头,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短视频都会有大量的运镜切换,从而表现视频的丰富内容。运动的镜头比固定机位的镜头更加灵活、有趣。固定机位的镜头会让人感觉呆板、木讷、让人犯困,但是运动的镜头则不然,通过多种运镜技巧能够让视频表现的更加丰富有张力。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常用的几种短视频运镜方法:

  • 推:向前稳定推进,离主体物越来越近,或者用手机、相机中的变焦功能逐渐拉进与主体物的距离。
  • 拉:与推镜头相反,离主体物越来越远,可以从主体物中抽离表现周边环境变化。
  • 摇:这种方式就是以某点为轴心,上下左右移动拍摄,通常表现更多的场景环境。
  • 移: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般与主体物移动方向一致,增加观众的代入感。
  • 跟随:顾名思义就是跟踪主体物移动,比如以某个运动的设备为例,可以将相机放置在该设备上,跟随拍摄,以设备视角表现产品的快速等目的。
  • 升降:镜头上升或下降,升镜通常将情绪升华而降镜一般是起到从大环境带入到主角入场。

转场:就是两个视频段落之间过渡衔接的方式,一般分为技巧性转场和无技巧性转场,它们各自所包含的代表性转场技巧归纳整理如下图所示。

4. 剪辑包装

前面是通过大纲、脚本以及各种镜头语言的指导完成了一段一段的视频拍摄或制作,那么下一步就是俗称的‘拉片’了。这里着重申一下前面章节提到的脚本策划和拍摄手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一步来说前期的拍摄质量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返工(重拍)。‘拉片’也就是我们通过一段段的画面进行组合,那么如何组合就要提到流畅性剪辑和跳跃性剪辑。

流畅性剪辑也就是通过相似的两个镜头之间相接达到画面衔接顺畅的效果,比如两个镜头都是动镜头相接更加顺畅、两个镜头的色调光影自然和谐亦或是通过上面的转场方式进行切换。

跳跃性剪辑就是使两个画面之间切换变化大,给人很强的反差感,可以通过景别之间的变化、动静镜头、影调反差、运动相向等来表现两段视频的差异和变化,形成画面之间的冲突和对比。

制作环节还会涉及到一些特效包装,比如表现产品耐高温优势,因为拍摄的环境限制,我们可以使用后期特效,加入火焰模拟高温,给人更加直观的说明。

其实这种加入特效包装制作在笔者所在的自动化设备行业很常见,因为限于环境和设备的调试场地,有时候某些产品属性无法用实拍的方式进行说明,那么我们会通过实拍+特效制作组合的方式进行视频制作,这样不仅体现公司的专业度和实力,更能全面的展示产品优势给客户。

5. 调色输出

无论从前期拍摄不足后期调色弥补还是从风格化视频的角度来说,调色都是视频输出前不可或缺的一步。通常我们拍摄的一些企业案例视频的后期调色要保持画面明亮干净不要发灰,输出时以H.264编码的MP4格式基本上能够应对大多数视频平台的要求,而且该编码格式的视频也能保证更高质量的视频画面。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调色首先要做基础调色,即先将拍摄的画面曝光正常,然后对比度、高光、阴影等进行适度调整尽量还原物体本色减少色差。其次是进行风格化调色,可以理解为我们日常用手机拍摄时喜欢添加的滤镜,这一步主要是想表达拍摄的意图增加氛围感,通过各种调色工具的配合使光影重塑、主体物突出的作用。

比如拍摄一段机械产品介绍视频,那么调色的思路可能就是:在基础调色后保证画面白平衡、曝光的正确,然后对画面进行二级风格化调色,使得画面偏冷,突出机械质感的方向来进行。

6. 其他注意事项

这里再提一下笔者拍摄制作视频时的一些经验分享和注意事项:

视频内容风格的统一,遵循企业VI规范,比如logo在每条短视频右上角还是左上角固定位置,是否需要字幕搭配,为了吸引受众点击,封面制作要突出重点有吸引力等等。下图以视频号为例将视频的比例封面进行标注说明。

每个视频都有自己的标签,它是被平台推荐和用户搜索的重要依据,所以准备几个重要的关联标签很重要。

比如我们现在需要拍摄一个关于堆垛机设备的视频,那么标签可以是#堆垛机,这是宽泛词,再精准一点比如#重载型堆垛机,突出负载重的特点,或者可以加上行业应用的限定词,比如#铝卷重载型堆垛机,那么有些客户搜索铝卷搬运设备可能该条短视频就被搜索到了,甚至我们可以加上#自动化立体库,突出该设备应用的环境,也能扩大被搜索的概率。简单的标签命名里面也有很多的技巧。

后面就会涉及到具体执行的软件工具了,如果对视频质量要求一般,只是单纯剪辑拼接的话,像我们常见的剪映、爱剪辑等都能够满足日常大部分需求的,这些剪辑软件里面也有一些风格模板,学习成本也不高,大家可以在B站上面搜索类似教程,基本工具的掌握应该很快就会学会的。

如果是制作复杂的特效和分级调色等,就会涉及到专业剪辑工具了,像AE、PR以及Final Cut等,需要有一定的剪辑基础知识才能驾驭,专业剪辑软件可能对于初学者有点难,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了解。

声音在短视频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背景音乐一般烘托气氛丰富内容,配音解说通常针对一些画面无法展示或者是重点内容强调的作用,配音的话可以请公司里面音质比较好的同事帮忙协调录音。

现在科技发达,如果实在找不到也可以通过网上的人工智能配音,一年的费用几百元性价比较高,有些智能配音效果足以匹配专业人员,操作上也很简单即通过上传你的文案,对段落正确划分断行,然后以mp3格式导出进入剪辑软件合成即可。

再重点强调下版权问题,因为代表企业运营的视频就会涉及到商业问题,视频中显示的字体、图片素材、或者人物都会涉及到版权肖像权的问题,比如字体的话,尽量找一些可商用字体,比如思源黑体等,网上下载的图片或者视频素材要可商用或者看到CC0协议一般比较安全可放心使用,人物的话就涉及到肖像权等。前期重视这些看似小问题的事情,可以为日后在版权方面避免入坑提供很大帮助。

最后再和大家聊一下技巧性的注意点:比如短视频发布的时间也有讲究,利用大众普遍休息的时间,比如中午12点-1点,晚上20点-23点这段时间是人们刷视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点发布有利于提高短视频的播放量。短视频的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短,所以我们制作的视频一般时间长度控制在2-3分钟以内,情节紧凑内容充实,更利于受众的观看习惯。

五、短视频的运营规范

1. 短视频运营

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制作好了一部短视频,那么如何通过运营使更多的人看到,增加更多的曝光量,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精细化的运营触达更多的受众,引流增粉从而带来品牌曝光、提升知名度的效果。

刚做短视频的时候因为粉丝基数很小,并且咱们做的是To B端的短视频完全靠平台推荐流量相对有限,所以冷启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即利用微信这个强大的生态(这里以微信短视频平台举例):朋友圈转发+推动公司全员点赞转发+行业社群转发+发动合作媒体资源+利用公司已有的公众号资源+行业展会论坛等平台精准推送。

当然微信视频号也上线了推广付费功能,即通过视频号加热平台对你想覆盖的人群进行智能推广,比如可以自定义期望视频触达的人数、根据用户标签定向推广等,基于预算和需要达到的推广目标进行灵活选择,这是前期推广资源不足又有一定预算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提升视频曝光量和引流销售产品的推广方式。

当达到一定的曝光量有粉丝留言评论时,或者后台咨询时,我们要及时回复,良好的真实互动比那些机器自动留言更有温度,这个温度是粉丝可以感受到的。

几轮的冷启动后会积累一定的用户基数,这时候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To B视频号可以根据实际的团队规模和素材案例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更新,这样能够保证视频号在一定的周期内稳定的曝光,同时也能够积累粉丝。

当视频号运营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瓶颈期,浏览量、转发量、点赞量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现增长乏力的状况。这时候需要调整运营策略,比如对视频的内容设计风格进行调整,但是要谨慎评估如果过大的风格变动是否影响固有粉丝的流失。

调整不是改头换面而是适度迭代更新,因为To B产品面向的是企业端,短视频总体风格还是遵循以专业内容通俗易懂、分享行业知识经验为主基调,这样与品牌的调性契合一致,更能够树立品牌的专业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平台众多,各家属性不一,用户群侧重点也有不同乃至于算法推荐逻辑都有差异。基于此,我们运营这些平台的短视频时不能一概而论,要精细化运营各个短视频账号,以便内容的分发符合各平台的调性以及用户喜好,形成特色化的短视频传播矩阵。

其次一定要重视数据运营,一般短视频平台都会有后台数据提供给运营者分析,这里以微信视频号后台视频号助手为例:通常我们发布了一个视频后,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数据,针对这些数据做优化调整,为下次视频内容策划提供指导参考,进一步优化短视频的运营策略。

2. 短视频政策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家有关机构以及平台会发布一些短视频规范,指导内容生产者和运营者的行为,引导短视频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在日常运营时一定要密切关注相关法规和平台规则的更新,比如一些敏感词汇、极限词的使用、与主流价值观违背的画面、文字音乐视频版权问题等,否则可能被监管处罚甚至会面临刑事责任。

其实平台和相关法律法规都是鼓励有质量的原创短视频内容,各家应用平台更是希望通过优质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使用,所以流量自然也是往这方面倾斜的。

以此来看,未来短视频的发展还是朝着原创、高品质、主流价值观大方向,沿着这样的创作原则,短视频行业的未来空间依然广阔,顺势而为激发短视频发展潜力将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本文由 @市场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实用

    来自湖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