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流程类软件为例,聊聊需求分析的9个步骤

2 评论 23464 浏览 127 收藏 13 分钟
找到工作只是第一步。我们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战训练,不仅让你成功入职,更能让你具备快速胜任工作的能力,在团队中站稳脚跟。

本文侧重企业流程类软件需求,其它类产品可参考,总体分为8个步骤,按照顺序依次为:需求识别、业务流程/统计查询/接口分析、数据实体分析、角色及使用场景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数据割接分析、用户体验分析、非功能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通过需求收集获取的用户需求,选择一种业务导向的线索将零散的需求串联起来,进行业务分析、消除矛盾,并在业务分析基础上结合系统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最终形成方案和系统需求说明书的过程。

一、需求识别

需求人员在此步骤应该分析需求类别、需求复杂度和需求价值用来确定需求实施的优先级。

1.需求类别确认:

需求类别包含流程类需求、统计分析类需求、接口类需求,一个需求可能为某一类型需求,也可能包含多类需求。

确认需求类别后应对每类需求的数量进行初步分析(比如流程类需求包含几个流程、统计分析类需求包含几个报表、接口类需求包含几个接口)。

2.需求复杂度分析:

一般需求受理工作量在1-5人天的需求复杂度低,工作量在5-15人天的需求复杂度中,工作量在15人天以上需求复杂度高。(工作量表示需求受理全过程需求人员需要付出的工作量)。

3.价值分析:

需求人员收到需求后应根据收集需求内容初步分析需求痛点/目标、需求复杂度、业务重要程度确定需求价值,需求价值分析可参考如下模型:

二、业务流程/统计查询/接口分析

针对流程类需求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分析,统计查询和接口类需求可不进行详细的流程分析。

1.业务流程分为部门级、组织级和岗位级

  • 部门级流程关注脉络需要分析涉及哪些具体岗位、执行活动、每个活动之间的关联关系,它是需求分析的主线条,也是流程分析的主要产物。
  • 组织级流程关注宏观一般不会直接绘制,是对部门级流程的概括和抽象。
  • 岗位级流程关注每个业务活动的执行步骤属需求细节范畴,在流程分析阶段不要过度进入细节。

2.需求识别阶段确认的流程均为部门级流程

需求人员在进行流程分析应遵循如下方法:

(1)业务流程确认:

一个流程为一个业务事件,一般是外部角色发起或系统内部主动发起(比如时间事件或状态事件),发起后会触发一系列业务活动。

(2)角色及业务活动确认:

流程图中的每个泳道都必须对应到角色,每个角色对应多个业务活动。需求人员在确认业务活动时一定要保证活动的粒度,一个业务活动一定是由一个角色完成且每个业务活动都是有价值的活动。

比如项目输入项目名称是一个执行步骤,这个动作没有价值,项目经理查询项目信息就是一个业务活动。

在需求描述时针对线下活动或新增活动应该应标识区分。

(3)业务活动间关系及数据确认:

确定所有业务活动的前后置关系,并明确流程间的传递的数据实体。

(4)流程整体瓶颈分析:

一般若某个角色业务活动工作量较大,或流程涉及高级领导,一般都会造成瓶颈,这种情况需求人员应想办法分散工作量提出流程优化建议。

3.针对统计查询类需求及接口类需求,按照上述业务活动确定原则分析、确定角色,并明确每个角色所执行的业务活动即可。

三、数据实体分析

针对流程类需求需要分析各业务活动传递的数据实体,统计分析类需求需要分析统计查询条件和查询展现两类数据实体、接口类需求需要分析接口传递数据实体,具体分析包含如下内容:

1.明确数据实体:

确认需要分析的所有数据实体,明确哪些为系统原有实体、哪些为新增实体、哪些为改造实体。

2.明确所有数据实体间关系:

实体间关系包含(1对1、1对多、多对多),另外需要分析数据实体变更是否需要保留版本,实体删除(逻辑删除、物理删除)是否影响其它数据实体。

3.明确数据实体字段:

针对新增数据或改造数据实体需要明确新增字段的名称、字段类型、是否必填、字段取值方式(人工输入、系统自动继承自其它数据实体、系统自动计算需要明确计算公式)。

4.数据权限分析:

需要分析不同角色在数据权限方面的差异,若涉及纵向多级用户,要说明对于集团/省/地市用户的数据隔离。

四、角色及使用场景分析

一般来说每个业务活动是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抽象,每个业务活动可能包含多个场景,分析使用场景时应按照业务活动为主线逐个进行分析,每个业务活动分析时应包含如下内容:

1.明确活动执行角色。

2.明确活动执行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3.明确不同场景:

一个业务活动可能包含正常的使用场景、备选使用场景和异常使用场景;

4.明确每个场景的执行步骤:

描述执行步骤时应使用简单的语法,主语明确语义易于理解,每个步骤不应该在任何一方(执行角色、系统)停留两部以上,重点描述如何交互。

5.业务规则和约束:

明确在每个业务活动下应遵循的业务规则和约束,这里一般是与业务流程相关的行为规则(比如项目周期时长超过90天必须提交二级领导审批),或与数据实体相关的数据规则(需求交接单拒收时候必须填写拒收原因,且拒收原因不能超过500字)。

五、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分析是结合系统现状和上述分析进一步明确实现相应用户场景的系统功能,主要还包含内容如下:

1.功能列表:

分析得出实现上述业务活动对应的功能/接口列表,并明确新增功能、改造功能;

2.功能/接口关联影响分析:

实现某个业务活动需要新增或改造的功能对其它关联功能/接口的影响分析。比如改造请购池受理功能,可能会影响采购项目创建功能;采购项目创建功能修改一个字段取值范围,会影响项目统计分析和同步ES系统接口。

3.系统交互原型分析:

需求人员应遵循界面规范,并与研发沟通确定系统交互原型。用户原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研发或用户更好的理解需求场景,而非真正系统实现后高保真原型。

在交互原型中应包含如下内容:

  • 原型界面的名称、入口,原型间关联关系和使用角色
  • 页面内容、格式及排序方法
  • 操作要点:比如交互的信息提示、界面规则和约束(比如界面以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的校验结果)。

4.算法分析:

在系统功能交互时涉及比较复杂的算法,需要单独对算法进行分析。

六、数据割接分析

很多功能/流程改造都会涉及数据割接,需求人员应在需求分析阶段明确割接规则并与研发沟通明确割接方案,常见的割接场景如下:

1.流程环节变更(比如取消审批流程)。

2.数据实体新增字段。

七、用户体验分析

主要针对业务流程分析、用户使用场景分析、系统交互原型分析时充分考虑用户体验,进行用户体验分析时可遵循如下用户体验要素模型:

1.战略层:

这个层次在需求识别分析阶段基本已完成。

2.范围层:

主要针对业务流程分析阶段、角色及使用场景分析阶段及系统功能分析阶段增加用户体验分析,比如流程环节是否存在瓶颈环节、整体流程效率是否高、使用场景的执行步骤是否繁杂、制定的业务规则是否会增加工作量或导致难以实施等。

3.结构层:

主要针对系统原型交互设计增加用户体验分析,交互设计原则如下:

  • 简化原则:删除不必要的功能直到不能再减少为止;
  • 组织原则:按照有意义的标准确定功能,信息展示按照业务含义进行分组;
  • 隐藏原则:隐藏非关键信息,凸显关键信息,避免分散用户注意力,但隐藏信息可通过某种线索找到;
  • 习惯原则:设计功能尽量贴近用户的操作习惯,避免用户思考;
  • 帮助原则:为用户提供适量的帮助和引导;
  • 响应原则:每次用户进行操作后,都需要给用户一个响应反馈;
  • 容错原则:必须允许用户犯错,给予用户后悔的机会;
  • 转移原则:对复杂性操作进行转移,用户擅长做的转移给用户,计算机擅长做的转移给计算机。

4.框架层:

主要针对系统原型界面设计增加用户体验的分析,主要由界面规范和系统技术架构决定。

5.视觉层:

主要由界面规范决定。

八、非功能需求分析

包含需求的可行性分析、健壮性分析、可扩展性分析、执行效率分析,可行性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技术可行性:针对数据割接方案、系统交互实现方式与研发确认是否可行,需求人员在与研发沟通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哪些功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很难支撑;

2.时间可行性:根据用户的上线时间要求分析是否可满足要求;

3.合法合规可行性:分析用户需求是否满足国家法规或公司法规要求;

4.数据安全性分析:用户需求是否满足信息系统安全要求。

 

本文由 @奋斗De奶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作者能否列举案例来讲解一下

    来自上海 回复
  2. 静下心来看,着实感觉很棒,
    因为工作中遇到类似的事情,需要抽象出来。

    来自江苏 回复
专题
7081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什么是产品的商业模式,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商业模式上有什么区别?
专题
9120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不论你是产品经理还是运营,都要具备数据分析基本能力。
专题
1855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ndroid和iOS在产品、设计、交互等方面的差异。
专题
15423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做什么工作内容呢?与互联网产品经理有什么区别呢?本专题为刚入行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分享了入门指南。
专题
1736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每年一到年底,各家APP平台就会陆续推出年度报告。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年度报告的设计思路。
专题
1796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出于文本易读性方面的考虑许多app都做了深色模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深色模式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