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记住你的收益

1 评论 10948 浏览 4 收藏 6 分钟
好的产品经理必须懂业务!起点课堂的课程强调“产品+业务”双轮驱动的理念,教你如何深入理解商业模式,设计出真正具有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的产品。

今天,我还是继续被虐着。当然,这种被虐是让我兴奋的。我感觉我特像小强,每次被虐都能够燃起熊熊的火焰,作为一个折腾的人,我享受每一次被虐。

今天的事情是这样的。原本我组织开了一个产品需求的产品内部评估会议,最后演变成和前辈的交接会议。当时这个产品因前辈非常忙,所以交接得并不彻底。在这次的会议当中,前辈把之前整块产品的规划都和盘而出,我是惊呆了下巴。哇靠,太牛逼了,大方向上布局得太精准了,而且在产品的上下游的思考非常精细,完全是我没考虑到的。我这一个月来和用户交流所得的需求都只是其产品规划的细分出来的一小部分。我讲一个例子。

比如我当前做的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跟用户沟通,做产品。我这个人自从接触了这一块,就老想着如何提高效率,让自己腾出手来推进整块产品的进程。这里面有一个老大教给我的秘诀的故事。通过进程管理的方式来有效管理你的用户。针对这个故事,我以后在专门写文章来说。前辈在这次的会当中提到了这块提升效率的方案,制作一个专门的类似于当前微博开放平台这样的网站,把自己的产品、注意事项、开放api都全部展示在其中。

我想很多人看到上面这个例子肯定会嗤之以鼻吧。什么东西,这不是一般解决方案吗?很多人都用过了这种方案了。我想,如果你是这么思考的,我认为你还不具备产品的思维。

首先声明,这个方案在被前辈提出之前,我一点都没考虑到。我当时在思考的还是如何通过进度管理提高我的效率。听到这个方案后,我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满足了什么用户诉求,这个方案能带来多少效率的提升,这个方案在何时推进能帮助公司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正像现在大部分人,尤其是应届生理解的,产品体验就是产品思维。所以一批人都在着重于产品体验的极致。这是错误的,我当年也是这样纯纯的少年。产品体验只是产品经理需要思考的其中一部分。有些产品的类型不同,他的诉求也不一样。在产品初期的时候,大部分的产品体验是只需要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就行,产品受欢迎是因为他满足了用户的核心需求。这个观点也是精益创业这本书里提到的。我非常赞同。

工作这一个月后,我最大的体会是收益这一块的体会。产品经理就应该要有创业者的心态,思考你产品每一块功能所需要消耗的成本以及预期得到的收益。这个思考,会帮助你说服BOSS,说服技术和其他部门。创业和玩玩是不一样的心态。我当时做过软件工作室,就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那会正青春年少,闲时看草场莺飞,忙时昏天暗地敲代码,对收益是基本没有体会的。

扯远了,回到前辈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这是基于我们目前的产品受到大量用户欢迎,询问很多相似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所以它的出现在这个时间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这个产品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大量的资源损耗,其次在市场运营上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市场品牌,最重要的前提是,产品用户在快速的增长,这个产品已经经受住市场的考核,在这个时间段能够从公司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这会让产品进入正向循环。

我现在理解的极致也不一样了。极致不是在说你把产品体验做到最好就是极致了。而是,极致的争取你的资源,极致的利用好、安排好这些资源帮助公司达到最大的收益。

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不能只是一个员工心态。只以一名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你永远无法成为合格的产品经理。我不仅是一名产品经理,也是一名屌丝的创业者,这就是我的标准。

VIA:PMFuner.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广告?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1383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增长模型是产品增长的通用思维框架。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构建增长模型。
专题
1336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对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异常数据,是数据分析常见的工作内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据异常分析。
专题
1291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营分很多类,流量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别关注的数据和指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运营,应该分析哪些数据和指标。
专题
1377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数据可视化需要利用大屏这一工具实现,若想让数据展示变得更加生动,可视化大屏的艺术性设计便不可缺少,而这需要结合许多设计技巧。本专题的文章可视化大屏设计。
专题
13171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知识付费是内容赛道上的一块高地,有着上百亿的市场规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对知识付费的观点。
专题
20748人已学习16篇文章
一个清晰的入口引导能够让用户提高点击的欲望,从而实现操作全流程。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有效的页面引导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