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竞品分析的误区

8 评论 27014 浏览 123 收藏 8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编辑导语:我们在进行产品的更新迭代前,经常会用竞品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参考,对导入期竞争对手的市场经营情况与策略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竞品分析的几个误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竞品分析是最简单快速对自己负责的产品和行业进行了解的通道,但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竞品分析很容易陷入误区。

一、只关注直接竞品

直接竞品:直接竞品是我们竞品分析的重点分析对象,直接竞品每一次更新和迭代的内容我们都应该了然于胸;分析它的目的,收集它的市场反馈,产生思考并应用到我们自己的产品上,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直接竞品。

如果我们的产品处于成熟行业,不仅要关注直接竞品,更要关注潜在和间接竞品;因为我们可以获得直接竞品以外的功能参考,从不同的角度看用户的需求,获得更多被市场验证的用户需求。

间接竞品:产品的目标用户、场景、需求有一个不同就可以是间接竞品,但在其细分领域处于第一梯队;关注间接竞品可以学习竞品解决用户需求的方案,这种解决方案能不能集成一个功能,是否符合我们的产品定位且可以帮助我们的用户解决需求,那么就达成了竞品分析的目的。

举例:

1)手机上的音乐应用 vs 阅读类应用(碎片化时间、场景相同、用户也相同、但需求不同)。

2)豆瓣和购票类APP,豆瓣评分是很多文艺青年当中的指导意义很强的;比如豆瓣评分很高的电影,往往这个电影很好,肖申克的救赎,泰坦尼克号等9点多的评分;它虽然不做电影票方面的产品,但是它做电影评论和打分方面的产品,所以它的用户其实也是爱看电影的用户,只是它们的场景可能会不同。

潜在竞品:产品的目标用户、场景、需求不尽相同,但可借鉴性强就可以成为潜在竞品;潜在竞品的分析要把握分析的趋势,而不是功能的对比,因为不同产品很难找到相同的功能,我们可以对添加功能模块从潜在竞品变成直接竞品的一系列产品进行分析。

举例:做一款药物电商类的产品,我们的潜在竞品可以是一些看病挂号、慢性病护理的产品或者小程序。

分析间接竞品和潜在竞品的好处:

  • 研究和发掘用户的需求,可以优化和丰富本产品的功能。
  • 本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否完善,有没有新的功能可以解决用户痛点。
  • 竞品的运营或者市场推广手段上有哪些特别之处、迭代或是发展路线是怎样的?与直接竞品相比,是否可以运用到本产品上进行借鉴与创新。

二、分析不够客观

竞品分析是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找到竞品或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产品下一阶段的优化或迭代提供依据。

产品经理无法正视产品的差距,竞品的交互体验做的好不好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市场中的用户说了算;所以竞品分析的对比部分一定要根据用户的反馈和运营数据,你的每一句结论都要有数据或证据的支持,不要掺杂个人感情,正视自己产品的不足。

如何做到客观分析呢?下面是推荐的客观分析的方法:

1)理性看待,即不要用自己的主观喜好来判断竞品的好坏

对竞品的判断和选择,没有经过实际的分析和论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产品的好坏;例如:直接竞品的这个界面颜色不好看呀,差评;这个操作我不喜欢啊;间接这个功能满足我了,想要自己的产品也添加这个功能但是不符合产品的定位等等。

2)拥有全局观,不能只看局部

从更高的层次看待竞品我们做竞品分析尽量站的高一点,就跟前面说的不能只看直接竞品一样,抓住竞品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对比,不能抓住对手的弱点和短板不放。

竞品这个版本的新功能的出发点是什么?出发点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竞品下一步迭代和优化可能是什么?竞品有没有和其他产品做了什么合作?等各种问题,多问问自己,你的视野就会更宽阔。

3)数据论证,利用数据支撑你的每一句分析和总结

好的竞品分析它的数据一定是跟市场和竞品紧密相连的:行业的政策;市场的环境;竞品的DAU、MAU、ROI等等找到最近两年内的数据是最好的,因为这样的数据具备价值性、时效性和可行性。

三、为了写而写

1)对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不一定需要多少字数,但一定是结合数据的个人深度思考,竞品分析就是一个学习、模仿、超越的过程;很多人只学会了学习和模仿,不会想着尝试去超越,跟在竞品之后永远不会超越竞品。

在我们学习、模仿、超越过程中的竞品分析不用刻意堆字数;刻意书写很多不相关的内容只会让老板觉得你在说废话,你的任何想法、新点子都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证明产品或功能的可行性。

即便你的竞品分析内容写的少,在遭受质疑时也可以回怼:我这是有数据支撑的,你的怀疑有数据验证吗?

2)做竞品分析之前一定要明确竞品分析是干什么的,竞品分析一定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你的竞品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市场、了解用户、寻求机会、获取灵感、迭代优化、迅速跟进……这样也会让你有很明确的方向,对数据进行查找和总结;只有带着目标去做竞品分析才能保证做出来的结果是有意义的。

 

本文由 @一颗小鑫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1)对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不一定需要多少字数,但一定是结合数据的个人深度思考,竞品分析就是一个学习、模仿、超越的过程;很多人只学会了学习和模仿,不会想着尝试去超越,跟在竞品之后永远不会超越竞品。

    在我们学习、模仿、超越过程中的竞品分析不用刻意堆字数;刻意书写很多不相关的内容只会让老板觉得你在说废话,你的任何想法、新点子都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证明产品或功能的可行性。

    你这段话就是为凑字数而换着说法重复的典型案例,还在这教呢?

    来自浙江 回复
  2. 感觉自己是一个小小小白,看着竞品分析感觉是一个大工程,不知道自己如何系统的学习~还有也是数据问题~

    来自江苏 回复
  3. 你好 请问像竞品的数据去哪里扒呢

    来自广东 回复
    1. 痛点问题

      回复
  4. 写作时站的角度比较好,但能站得更高就更好了!!!

    来自湖北 回复
  5. 干货满满

    来自湖北 回复
  6. 写得好啊!!!!!!!!!!!!!!

    来自湖北 回复
  7. 写得不错,学费了!

    来自湖北 回复
专题
1584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从0到1搭建结算平台
专题
1328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金融产品经理需要知道的金融基础知识和产品观。
专题
1576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1429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析了用户运营策略的案例,为如何做用户运营策略提供了思路。
专题
31228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来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产品优化的。
专题
1388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广告是互联网的最大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行业,整个互联网广告也在持续增长中。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对互联网广告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