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心得:画图仔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6 评论 4571 浏览 38 收藏 13 分钟

编辑导语:不少产品经理在不知不觉中都把自己变成了画图型产品经理,但是这对个人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要告别画图型产品经理?又该如何告别画图型产品经理?关于这两个问题,本文作者为我们做出了回答。

一、为什么要告别画图型产品经理?

不知不觉已经工作快9年了,这些年下来我接触过很多产品同学,但是在我接触下来却发现整个产品群体的从业者工作水平却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多产品同学工作了四五年还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那什么情况才算是一个产品人步入高阶水平呢?这里我在《中台产品经理宝典》一书撰写中就提到了一个概念——一位高阶的产品经理必须拥有这样的能力模型: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那么反观一些自称工作了四五年的同学,在日常工作中一遇到产品混乱期就开始烦躁,不知所措。

等等你问什么是产品混乱期这其实就是产品每个新季度发展方向规划定义期。而实际上每个产品人在这个时期,应该能去自发完成如下几个任务:

  • 根据上季度遗留的问题梳理产品急需解决的遗留问题清单;
  • 用户在上季度反馈的问题制定用户需求清单;
  • 以及根据本季度公司制定的季度发展目标,拆解产品层面需要支撑这些目标需要新增的功能有哪些?制定季度发展需求清单。

随后在这三个清单的基础上,将需求进行汇总并根据现有的开发资源进行系统开发,这才是每个季度起始产品人最应该做的。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产品同学却在自己的工作中从来没有意识到要去做这些内容?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状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日常80%的时间沉浸在基础工作中,例如绘制原型、设计交互。导致看着每天工作都很忙,加班到很晚,但是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产品的方向。

这里套用雷军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们可以对这类型的产品经理起一个代号“画图型产品经理”。

二、如何告别画图型产品经理?

如果现在的你恰巧也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也想脱离这种现状,我们首先就需要先仔细分析下他们成为这样现状的背后成因是什么?

大家在没有参加工作前,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叫做“工作不只是挣钱,更重要的是要去经验积累”。可是真正到我们执行起来,大家仿佛就如没听过这句话一样,甚至完全不知道什么才是工作经验,例如:

  • 是不是应该多去打听下公司的人事变动?
  • 还是多了解下行业产品的融资情况?
  • 如数家珍的背诵某大佬如何发家的?
  • 张三跳槽是如何去面试的?

这里我想说如果你是在做互联网考古学,相信上面绝大多数的积累对你未来会很有帮助。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产品人的经验积累呢?

其实你可以用如下的一个简单公式来判断当下做的努力是不是经验积累:

产品经验 = 日常工作可复用沉淀 + 节省工作时间工具

所以讲到这我们应该就明白了,造成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停留在画图型产品经理的核心原因,就是因为大家一直在做一些无效积累,从而并没有真正的积攒下自己的产品经验,导致工作每天都局限在初级阶段。

就像我曾经带过这样的一位产品同学,当他换工作来到新公司,因为之前的资料的缺失整理与无序。

导致虽然现在的工作内容也是他曾经设计过的,但是他的产品设计方案却无法直接从原有的过往资料中快速找出对应的内容,也就是寻找过往历史内容的精力要远大现做的精力,于是乎他不得不全部从零开始设计对应的内容。

这种做法大家能看到,因为每次工作都相当于是从零开始,这样就永远陷入在不断重复底层设计的过程中,从而根本无法去提升自己在高阶产品领域的产品能力。

那么要如何让自己的工作能沉淀下来,正确的积累产品经验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我自己的经验积累方法,就是将自己过往的产品设计内容的最大效率的复用起来。

以我自己个人为例,在我设计产品的工作中我的工作流是这样的:

  1. 承接需求;
  2. 个人资源库拖拽过往素材(组件、页面、流程等);
  3. 绘制产品方案;
  4. 设计产品原型(按产品进行分组存储);
  5. 提取共用组件(搜索/banner条);
  6. 提取公共页面(登陆注册页/权限设置页);
  7. 将5,6步内容沉淀至个人资源库。

举个例子来说,以我现在在用的一个某工具软件为例,给大家讲讲我是怎么沉淀资料的。通常我会将日常的工作产出都记录到这里的资料库中,具体来说在资料库中我会将自己过往内容沉淀为如下四个部分。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1. 复用组件/页面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将每次绘制原型中出现频率高的部分提取出来,形成一个组件/页面库,如下图我在一个开源的设计组件上进行了二次整理成了自己的如下组件。每次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该页面的组件复制粘贴到新的页面中既可。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而日常的整理流程也很方便,我只需要在每次绘制完一个对应场景后右键全选对应组件,点击存储为资源就完成了一个组件的新建,如下图我存储了登陆界面作为一个复用组件。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当然后续归类时,这个工具还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操作,点击设计资源,可以直接显示个人资料库,然后可以从建好分组的资源池中直接选取,如下图。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2. 复用流程

除了简单的组件与页面服用之外,我还会将业务流程中共性的部分提取出来,这样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当我再次遇到该部分流程的设计工作时,我就可以直接拿出以前设计好的业务流程进行复用。

如下图所示,就是我将常见的一些流程写在了资料库内。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3. 复用业务

除了复用流程之外,我还会将日常的一些关于业务的梳理资料写入到文档中,比如下图是我之前调研WMS,梳理的业务资料。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像这种整理的业务调研资料,我都存在资料库里面,随时可以在线打开查看,这样一来每一份工作的产出都变成我未来可以参考的历史资料,而我对业务的理解也就想三明治一样,一层层的不断加厚,不断积累。

此外因为这个工具支持在线管理文档,因此我会将所有的历史设计文档,都以每个产品为划分建立了对应的文件夹,在文件内以版本号记录每一个版本,如下图所示。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产品文件夹)

感悟|画图型产品如何快速成长为未来的专家?

(版本迭代原型文件)

将每个RP文件都放在对应的产品文件夹中,这样一个完整的产品的迭代周期的文档记录就都有了,方便我在工作中都可以随时在线打开随时调取历史案例。

可以看到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既可以不断收获可复用的产品落地方案,也能将自己每份工作所经历到的业务转换成自己的业务知识。那么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按照这样的工作方式积累了五年的产品经理,与一个五年一直徘徊在不断从零开始去设计原型的产品经理相对比到底谁更值钱?

三、总结

最后如果让我对过去的自己送一句话,我想说:一定要在足够短的时间里,将个人日常工作从重复的画图工作中抽离出来,正确的使用方法让自己的工作变为不断处理新的事物,将个人工作放在如何更好的思考产品发展方向上。

#专栏作家#

三爷,微信公众号:三爷茶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中台产品经理宝典》作者,原万达高级产品、MBA特约讲师、独立创业者,现叮咚买菜B端产品线负责人,拥有多款集团项目从零到一经验并带领实现商业化布局。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如果换公司的话都会把所有干过的事U盘拷走。 上传至服务器二次工作量不小,带着rp走基本可以随时复制原型出来,不把时间浪费在出需求上。

    来自北京 回复
  2. 你好请问是什么工具

    来自上海 回复
  3. 什么工具

    回复
  4. 能把个人资源库卖给我吗

    回复
  5. 用什么工具管理的?

    来自广东 回复
  6. 干货满满,支持

    来自天津 回复
专题
1286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当业务进入某一阶段之后,用户新增可能会趋向疲软,这个阶段里,运营人员可能会需要召回流失用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召回策略。
专题
1614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采购管理是对采购业务过程进行组织、实施与控制的管理过程。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采购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1623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设计方法论。
专题
1950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B端产品设计中,数据的筛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B端数据筛选查询的设计思路。
专题
16100人已学习11篇文章
采用IPD开发流程,在初期能把各种工作问题识别出来并扼杀在摇篮中。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什么是IPD开发流程?如何应用IPD开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