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做好一份行业研究?

9 评论 10855 浏览 103 收藏 18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售前演示、方案定制、合同签订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活动策划、内容运营、用户激励等

编辑导语: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来说,所需要的硬性技能相对广泛,有开发知识、设计知识还有市场和运营知识等等,而行业研究也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那么产品经理如何做好一份行业研究?行业研究到底是什么?这篇文章从对行业研究的解读出发,详细地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行业研究一定算是其中一个。很多小白在刚入门时,会对「行业研究」这四个字感到懵逼,不知从何下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行业研究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着手进行。

一、见识庐山真面目

首先记住第一件事,「行业研究」其实没有那么高深莫测。要介绍互联网行业研究,首先得从行业研究的重要性说起。用更通俗的话来说,我们需要先来聊一聊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一个行业?

除了能更好地和外行人吹牛逼或快速辨别别人是否在吹牛逼之外,产品名著《启示录》告诉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一个行业后,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进行需求分析产品机会评估

例如,我们在从0到1地设计一个产品时,需要搞清楚我们在为谁解决问题,我们有哪些同类产品,我们成功的机会有多大等等。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产品的目标市场竞争格局市场规模等等。以上提到的这些其实都属于行业研究的范畴。

可以说,行业研究是产品或需求设计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那么,行业研究究竟需要研究些什么?

在这里,我们把行业研究的对象分为三个大类,它们分别是市场环境典型厂商用户。每个大类下还能细分为不同方向。例如宏观的市场环境就包括市场容量、市场生命周期、细分市场、市场竞争格局等等。

这么看来,行业研究的范畴很庞大,作为一名产品人,或者互联网从业者,我们可以从何着手进行行业研究呢?答案很简单:无需重复造轮子,我们从阅读专业行业研究报告开始!

二、辨别真假美猴王

记住第二件事:不是每一份报告都在说真话。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今天,在搜索引擎上随便一搜,我们都能搜出让人眼花缭乱的报告,来看看以下这些互联网领域的行研报告发布机构你都听说过吗?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们的日常工作已经很忙碌了,能挤出来进行行业了解的时间本就不多,面对这些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报告,我们如何才能快速、高效地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别着急,下文就将由深入浅地从四个方面为大家一一介绍辨别一份好报告的“紧箍咒”。

1. 数据详实明朗

数据是一份报告的基础,所有的总结和观点都来源于数据。报告中无论使用的是一手数据还是二手数据,都应该有明确、可靠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常常会作为注释写在图表的下方,当拿到一份行业报告,找到图表页,可以先快速确认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未注明任何来源的报告往往可以首先pass。其次,还需再确认数据来源的渠道或样本量级等。

例如下图中,BCG(波士顿咨询,世界三大咨询公司之一)的这份奢侈品行业报告,数据源来自于对10000名来自10个国家的奢侈品消费者,就是一个明朗的数据来源,且10000个样本量的量级在行业报告中也相对可信。

2. 合理解读数据

有了第一步筛选,我们已经从各方数据中筛选出了其中真实可靠的数据,但这还不够,因为数据不仅仅要统计,更关键的是,我们需要正确解读数据背后的事实

来自哈佛大学的Tyler Vigen就搜罗了各种有趣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数据”真实反映的事实和它们表面上的解读风马牛不相及

后来,这位同学把收集到的例子编纂成了一本书,叫Spurious Correlation。例如下图中,仅从图形来看,红色曲线和黑色曲线似乎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从计算得来的高达95.45%相关度来看这两个数据代表的含义似乎也高度相关。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红色曲线代表美国从挪威进口的原油量,黑色曲线代表死于铁轨的司机数量,所谓的“高度相关”不过是巧合罢了。

3. 提炼具有洞察力的观点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可靠的数据合理的解读,当然这两点还不够。

好的行业分析报告不仅仅是在可靠的数据基础上罗列事实,而更具有价值的是,这些分析师需要从信息中提炼出具有洞察力的观点

例如,“今年是互联网关键性的一年!”就不是一个有洞察力的观点,而更像是一句口号。

下面这个例子,还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

下图是对于神州专车的SWOT分析,如果图中关于神州专车SWOT四个维度(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解读算作合理解读的话,那么右侧对于神州专车未来发展建议的文字才更是这页报告的重点,这才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洞察”二字。

4. 用故事线串联报告

提炼出有洞察力的观点,能达到这一层次,其实已经是一份较高水准的报告了。

但其实,专业的咨询公司对他们的高水平行业报告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用Storyline绘声绘色地给读者讲一个“故事”。

来看下面这一个例子,这是一份来自BI INTELLIGENCE的有关智能硬件设备的分析报告,每一页报告的标题文字,连贯在一块儿读正好是有逻辑的一段话。

当然,这份报告做得更出色的是,作者在图表中添加了一些图案注解,给原本单调乏味的曲线图增添了情节感,带动着读者去步步深入地阅读。

和仅仅用类似于“2017年国内二手车模式分析”“2016年跨境电商用户规模”这样的标题性文字作为title的报告相比,通过故事线串联起来的报告更具逻辑性和阅读性。如果下一次你也有幸阅读到这样绘声绘色的报告,不妨可以多细细品味一番。

当下一次阅读行业报告时,我们就可以更有选择性、更高效地进行知识的输入了。

三、掌握“套路”,人人都可以写行业研究报告。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我们不仅仅需要阅读报告随时掌握行业动向,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向老板汇报新的产品机会,或者为业务方阐明产品背景,这时候,难免就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将日常输入大脑的行业事实加工整理并输出成观点,来撰写行业报告了。

产品晚自习 | 如何做好一份行业研究(下)

撰写行业报告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任务,但其实,这中间也有套路可寻。通过总结,这里把撰写行业报告分为五个关键步骤:

  1. 确认分析主题,进行一番业务调研和知识输入;
  2. 根据行业分析方法,搭建分析框架
  3. 数据收集、统计和处理;
  4. 根据对数据结果的逻辑分析,得出一系列事实,提炼成观点,有条理的整合一份结构完整的报告框架;
  5. 将报告中的结论作为支撑,去推进业务的落地和实施。

当然最后一步其实是行业研究报告价值的体现,我们以下将把重点放在前四步,即如何产出一份有价值的报告。

产品晚自习 | 如何做好一份行业研究(下)

这么看来,行业研究的范畴很庞大,作为一名产品人,或者互联网从业者,我们可以从何着手进行行业研究呢?答案很简单:无需重复造轮子,我们从阅读专业行业研究报告开始!

1. 选择分析主题,确定研究方向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研究的目标领域并为其下定义

例如,我们要研究的行业是电商领域还是跨境电商领域,亦或是跨境进口电商?报告中意向讨论的跨境进口电商是包括B2C和B2B吗?还是仅针对B2C进行分析?这些细节都需要在开始撰写报告前进行确认。如此,才能让你接下来的分析“有的放矢”,防止在茫茫的数据海洋中迷失了方向。

2. 搭建分析框架,借助经典方法论

接下来,我们需要针对这个主题去确定分析框架。行业研究的三大块研究对象——市场环境、典型厂商和用户,你要面面俱到的分析还是择其一深入探讨?这些则是需要在搭建分析框架时进行确认的。

产品晚自习 | 如何做好一份行业研究(下)

当然只到这还不够,还需要在圈定了框架范围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论来进行论述。正如《麦肯锡意识》中说到的一样,“没有结构的论述是站不住脚的”。

一些经典的模型之所以经典往往有它的精妙之处。当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使用模型并不是为了让你的报告看似很专业,更多地,是使用模型和方法来使得你思考更有逻辑性,以及让你的论述更具说服力

常见的分析模型很多,例如:被各种用烂了的SWOT分析、PEST宏观外部环境分析、波士顿矩阵、波特五力模型、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等。这些分析模型在各大地方都有讲解,在此处不做详细赘述。

3. 收集数据并制图,形成结论和洞察

到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带着模型去收集数据和信息

数据来源不外乎就分为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一手数据主要来自于:业务一手数据、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和研究机构tracker等;

而二手数据则来源于:公司财报、行业专家公开发表观点、政府数据与信息、官方经济数据和搜索引擎指数等。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产品晚自习 | 如何做好一份行业研究(下)

这里尤其推荐的是公司财报

说到公司财报,大家往往想到的是:繁复的财务数据,可能只有会计或金融从业者才能看明白。

但其实不然,财报中其实也有可供我们使用的有价值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在财报中“公司业务概要”、“经营情况分析与讨论”的这些章节进行阐释。

通过整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从更官方的角度了解到公司的发展趋势、在行业的地位以及核心竞争者等等。

多阅读几个行业内主要玩家的财报,就能大致收集到一个行业的信息。收集到了原始数据和信息后,还需要我们进行整合和图表制作。

下图就提供了一个对图表制作方法的思路。当然图表只是为了辅助观点的产出。

图表制作好之后,就要着手开始做合理的解读,通过图表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节点,例如一些极值或拐点,来提炼数据说明的关键事实并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形成有洞察力的观点。

产品晚自习 | 如何做好一份行业研究(下)

4. 整合并展示报告

有了图表和具有逻辑性的观点后,就完成了近90%的工作,接下来的10%,我们将重点放在报告的制作上。

首先,你的报告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需要包括:封面、核心观点、目录、研究说明、正文和附录。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正文页。和Word文档相比,更建议使用PPT作为报告的载体,当然各大咨询公司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那么,当你使用PPT制作报告时,正文页就有以下这样一些要点值得注意:

  1. 每页一个观点,以短句子方式写在标题处。
  2. 客观事实的描述放在观点下方。
  3. 图表承担了绝大部分传达信息的职责,注明名称、图例、单位等。
  4. 标注资料来源:赋予数据可信度,告知数据出处便于核对。
  5. 别忘了脚注:对图表中某个元素或者某个特殊处理进行说明。

产品晚自习 | 如何做好一份行业研究(下)

作为加分项,你还可以为你的报告打造一套易于辨识的VI,专业的咨询公司甚至会要求到报告中扇形图每个扇面的RGB值。当然,作为互联网人,我们也最好尽可能让我们的报告图表化并适当添加一些扁平元素,让报告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最后想说,看报告、读财报、与业内人士闲聊……也许可以开阔我们的知识面,但在深度上,还是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脚踏实地地尝试、犯错、思考。

 

本文由 @爆裂产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写得真棒!

    来自北京 回复
  2. 有所收获,感谢分享!🤓

    来自广东 回复
  3. 大量图文结合,挺有意思的!!推荐各位小白来阅读~~真不错!

    来自广东 回复
  4. 感谢分享。

    来自海南 回复
  5. 来自北京 回复
  6. 行业研究的对象分为三个大类,即市场环境、典型厂商和用户。

    来自广东 回复
  7. 感觉对于初级产品经理来说,行业研究还是有点门槛。小白想听一下关于竞品、人群这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来自美国 回复
    1. 对于初级产品来说,竞品分析你只要把握好用户画像,调研方法,竞品异同点分析就行了

      来自河南 回复
  8. 干货满满!产品经理们快收藏起来呀,十分有用!

    来自江西 回复
专题
14356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收银台功能设计的流程以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专题
133460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产品经理,除了会写竞品分析,还要会写产品分析。
专题
1959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从不同维度拆解一款产品或者功能,有利于提升我们对于产品和功能的思考能力。
专题
12945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知识付费是内容赛道上的一块高地,有着上百亿的市场规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对知识付费的观点。
专题
1227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商战中,运营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运营设计的那些思路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