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纯牛老司机教你如何做好需求收集

高晓月
18 评论 42544 浏览 344 收藏 10 分钟
🔗 B端产品和C端产品的区别在于,B端产品的用户是企业客户,C端产品的用户是个人消费者。因此,B端产品经理和...

区分“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看破“伪需求”和“表面需求”,躲过复杂的需求陷阱,以目标为导向去定义需求,继而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产品目标。

先分享个最近在知乎上看到的关于产品需求的帖子,不行了,请允许我先笑会儿。

产品人的产品语录里,一定有伟大的乔帮主的这样一句话:满足需求是平庸之为,引领需求才是高手之道。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同时,引导创造出令用户兴奋的需求。于是乎,就看到有产品同学在这么引导创造需求。

我厂的产品经理同学,会在公司的用户论坛上注册n个小号,然后发一些产品吐槽,需求沟通会议的时候,他们会把那些吐槽晒出来,然后说:你看,用户也这么想的啊!!!

在产品论坛灌水顶产品的很多,没想到连需求都可以这么玩,真是活久见,新技能get√。

言归正传,为什么想系统的说说关于需求收集、需求分析与管理的一些事儿呢。前阵子一个产品新人跑来问我,他老板喊他写产品设计方案,然后他就开始写了,但是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我问他,“你需求定义好了么?”然而发现并没有,还很模糊。

产品新人很多时候,一拿到需求就开干,殊不知这样会造成诸多问题。就好比一座大楼,连地基都是歪的,又怎么保证大楼修的牢固呢?在需求环节出现失误,就意味着产品可能会推倒重来,对产品的的成功率产生重大影响。

需求定义首先告诉我们,产品的定位,即产品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求并不等同于产品功能。其准确性体现了产品经理对核心需求的把控力。区分“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看破“伪需求”和“表面需求”,躲过复杂的需求陷阱,以目标为导向去定义需求,继而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产品目标。

由于篇幅的原因(额,其实是因为我总爱嘚吧嘚的说没完),我们这次就先来谈谈,如何做好需求收集?

每个公司收集需求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需求收集这块一定要做透做仔细。需求收集要大而全,要做加法。需求收集的来源和方式很多,一般有如下几个方式:定性定量采集、头脑风暴、竞品分析、用户反馈、数据分析。

一、定性定量采集

定性研究,虽然花费时间比较多,但可以和用户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和观察,从而归纳总结用户的行为、对产品的态度与更深层次的需求,绝对是值得的。从另一角度来说,调研的仔细,也避免了因需求不准确而造成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定量研究,是在定性研究之后,对定性调研的一个补充,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让定性研究更科学,更具体化。

二、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绝对不是产品经理自己臆想,创造伪需求的过程。前几天去买吊灯,店主给我展示他家的灯如何智能,如何手机控制灯变颜色,放音乐。我懵逼了,首先,智能绝对不该是拿手机控制就算智能了,智能是聪明,善解人意,可以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再者,我仅仅是想要一盏吊灯,你就不能安安静静做一盏灯么,那么风骚地放音乐做什么,你让音乐播放器怎么看?产品经理在做头脑风暴时一定要控制住你自己,可以让自己扮演用户,构建情境,深入思考,但要剔除先入之见,避免采用自我参考。

三、竞品分析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方向相同,产品类似,不管是界面风格、用户体验,亦或是推广营销方面,总会有那么一些是值得你借鉴的。首先,要确定你的竞品,功能相同的,目标不同的;目标相同的,功能不同的;国内外名声鹊起的,都可以,找出合适的,仔细调研体验分析,这里,我提一下,产品经理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还要关注产品的数据,营销推广方式,其用户反馈等,这些都会为你的产品在迭代需求上提供极大助力。

四、用户反馈

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要关注用户使用情况,收集分析整理,作为下一次产品迭代的需求。我感觉自己挺矛盾的,我害怕用户反馈,更怕用户不反馈。一般情况下,产品没有引导或者激励机制,用户是懒得去做反馈的。所以用户来反馈,大多是两个极端,要不然就是你的产品让用户太惊喜,否则就是你的产品在用户眼里难用到像一坨;还有少部分的用户会建议你做一些他觉得还不错的功能,以及你天天在玩产品玩到吐的测试也没发现的bug。总而言之,关注用户反馈,产品上线后,多去官方微博,用户QQ群,贴吧,知乎和客服运营那儿转转,也可以多铺设些用户反馈渠道。

五、数据分析

集万千技能与一身的产品经理,必须要懂得的还有产品运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产品上线后,关注用户使用情况,关注运营数据。不同产品的类型,关注的数据侧重点就不同。我正在做的活动类的微信公众号产品,关注的数据比如页面浏览量、访问用户量、会话落地页、活跃页面、及用户行为细查,成交转化率等。我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数据,如发现数据有异常,就赶快做出对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找到产生异常的原因,尽快处理。通过数据统计来分析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轨迹,挖掘出有价值的用户需求,并以数据来验证产品设计,真正做到以数据为驱动。

最后,对收集的产品需求的属性和信息做好记录,如下:

  •    需求的来源是哪儿,是老板,客服,用户还是运营人员,每个人从自己所处的位置出发,会对产品提出不同的需求,记录好后再对需求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评估。
  •    需求是属于哪个模块的,哪个子功能,把需求具体的描述记录清楚。
  •    需求是属于哪个类别,是bug修复,新增功能,还是提升用户体验等。

需求收集好后,我们接下来会对需求进行评估分析、筛选管理。

不过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以后有空了再来更吧,更新时候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明年。

马上就是2017年了,祝各位看官鸡年大吉。

 

作者:高晓月(微信号gao_xiao_yue),五一集团产品总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产品方向,略懂技术、运营、渠道,也兼任打杂,资深段子手。欢迎朋友们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本文由 @高晓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很齐全,MARK了 😀

    来自福建 回复
  2. 引用亮点

    来自江西 回复
  3. 想问问楼主,你们公司卖的那个55°杯现在用户都在吐槽性价比太低,完全是没有贴合用户需求的有名无实的产品,你对此怎么看? 😉 😉

    来自四川 回复
    1. 55度杯和我们半点关系没得。我们是316钢材,他那是什么材料嘛。我们酷控科技研发的空调杯是市面上首款无电子元件,纯机械控温,拥有5项发明专利,可随身携带的“空调”饮水杯,置入能量(开水&冰水混合物)后通过杯体正置或者不同频次的倒置摇动杯身,可像存入银行一样随用随取杯内能量,让杯体外壳温度控制在你想要的范围内,杯体藉由人体皮肤温感及经脉传温的特性,达到暖手、热敷或者冰敷的效果。欢迎来京东旗舰店转转 😳

      来自四川 回复
    2. 厉害了,我的月

      来自四川 回复
    3. 必须的啊!冰山傲娇脸 🙂

      来自四川 回复
    4. 看了作者的回复。说下我的看法:首先,55°这个概念,其普及程度和需求的建立,并不是很普遍和强烈——在并不强烈的需求情况下,对价格的预估参考,可能参考的是普通的保温杯——也就是说,定价不能超过普通保温杯50%以上,否则会被用户认为性价比较低。 😯
      其次,作者的产品,主打的是产品质量和“高科技”概念,这和55°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营销概念,所以玩法也不同。 😳

      来自福建 回复
  4.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以后有空了再来更吧,更新时候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明年。
    ————————————-
    看到这,莫名的想笑

    来自浙江 回复
  5. 学习了! 😉

    来自北京 回复
  6. 好评,定性定量研究能否详细介绍呢?

    来自广东 回复
    1. 可以,之后专门围绕这个点详细说明

      来自四川 回复
    2. 谢谢~~

      来自广东 回复
    3. 什么时间?

      来自北京 回复
  7. 标题党

    来自四川 回复
    1. 哈哈,好酒也怕巷子深,标题很重要

      来自四川 回复
    2. 哈哈哈,很厉害,你征服了我

      来自四川 回复
  8. 好评了,Word高

    来自四川 回复
  9. 学习了

    来自吉林 回复
专题
97798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不管你是产品、运营、设计、还是技术,流程图都是基础技能。
专题
1314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营销数字化与数字化营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容易混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营销数字化的解读。
专题
14813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流量难获取,获取之后转化为付费用户更是困难。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提升付费转化率。
专题
18433人已学习17篇文章
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进行数据分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可视化的设计思路。
专题
53426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做了好多年的产品经理,该不会连注册登录功能设计都没整明白吧?
专题
13376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该如何有效推广?有效推广的策略有哪些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推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