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并购潮,发生在被AI拯救之前

0 评论 603 浏览 0 收藏 8 分钟

在AI尚未彻底颠覆行业格局之前,并购已成为SaaS企业“续命”与“破局”的核心策略。本文深入拆解了SaaS并购潮背后的三大核心动因,并分析了并购对行业格局的影响,供大家参考。

备注:本文部分数据内容由deepseek生成,如有失真,敬请指正。

2025年开年,SaaS行业发生一起并购案和大厂控股案引发震动:北森以1.8亿元全资收购酷学院,构建HR SaaS全链条服务;腾讯拟以53%控股比例全面接手CRM厂商销售易,补足B端生态闭环。在AI尚未彻底颠覆行业前,并购已成为SaaS企业“续命”与“破局”的核心策略。本文将深度拆解并购潮的底层逻辑,并预判行业终局形态。

一、并购潮的三大核心动因:生存、退出与价值重估

1. 盈利承压:SaaS企业的“最后一搏”

数据佐证:据Wind数据,2024年中国SaaS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仅为3.2%,70%企业尚未跨过“1亿元ARR生死线”。

现实困境:

  • 成本极限压缩:裁员(头部企业人员缩减30%)、市场费用腰斩(平均CAC上升25%)已触底;
  • 造血能力缺失:依赖融资续命的模式在经济下行期失效,并购成为“保留业务火种”的唯一选择。

案例对比:

  • 销售易:连续3年亏损,2024年ARR增速降至12%,腾讯并购后可通过企业微信流量降低获客成本;
  • 酷学院:2024年续费率(NDR)达105%,但新客增长停滞,北森并购后复用其HR客户池实现交叉销售。

2. LP退出压力:从“估值游戏”到“流血套现”

资本寒冬下的妥协:

一级市场SaaS融资额2024年同比下滑47%,Pre-IPO轮估值平均回调40%;

LP对IRR的要求从“年化30%+”降至“保本优先”,并购成为折中退出路径。

交易结构设计:

现金+股票组合(如北森收购酷学院中现金占比29%)平衡双方诉求:卖方获得流动性,买方避免现金流压力;

对赌条款激增:2024年60%的并购案包含业绩对赌,倒逼被收购方提升经营效率。

3. 价值重估:SaaS的“长尾效应”仍被巨头垂涎

财务价值:

SaaS企业的订阅收入模型具备强确定性,即使零增长,头部厂商的续费收入(如销售易年续费超5亿元)仍可支撑现金流;

并购后的成本协同效应(如腾讯云与销售易的服务器资源整合)可立竿见影提升利润率。

战略价值:

生态补位:腾讯通过销售易补足CRM缺口,形成“企业微信(入口)-腾讯云(底座)-销售易(业务层)”的B端铁三角;

数据资产沉淀:北森并购酷学院后,可整合员工招聘、绩效、培训数据,构建HR领域AI训练壁垒。

二、行业影响:从“无序竞争”到“生态割据”

1. 马太效应加剧:垂直赛道的“清场逻辑”

数据印证:2024年HR SaaS赛道CR3(北森、肯耐珂萨、Moka)市占率已达68%,并购后北森份额预计突破40%;

中小厂商的生死抉择:

选项一:聚焦超细分场景(如制造业车间培训SaaS),避开巨头射程;

选项二:主动寻求被并购,成为生态链中的“功能模块”。

2. 一体化服务:从“功能拼图”到“场景闭环”

客户需求升级:

中大型企业采购SaaS的决策权重中,“系统集成成本”占比从2020年的18%升至2024年的43%;

典型案例:某零售企业采购北森HR系统后,要求培训模块与现有OA、ERP无缝对接,直接推动北森收购酷学院。

竞争维度迁移:

生态型厂商(腾讯、北森):比拼“产品矩阵宽度×底层架构开放度”;

垂直厂商:必须提供“行业Know-How+可配置PaaS平台”才能生存。

三、未来预判:2025-2030年,中国SaaS的终局猜想

1. 格局:“3+N”生态联盟 vs 垂直隐形冠军

3大生态型平台:腾讯(CRM/协同)、阿里(零售/金融)、字节(营销/出海),通过资本+流量+技术垄断60%市场份额;

N家垂直龙头:在HR、医疗、教育等赛道,可能出现5-10家估值超百亿的“场景专家”

2. 创新机会:AI Agent与行业化PaaS

AI Agent:

生态型平台将开放AI能力(如腾讯混元大模型),被并购企业需快速接入,开发场景化智能助手(如销售易的“AI销售教练”);

行业化PaaS:

垂直厂商需提供低代码开发工具,允许客户自定义流程(如酷学院为制造业客户配置车间培训系统)。

四、给从业者的关键建议

To 创业者:

早期定位“生态附属品”:主动对齐巨头战略(如腾讯产业互联网),成为其生态链的“必要插件”;

深耕行业化:从“通用功能”转向“行业专属场景”,例如聚焦半导体行业的CRM需求。

To 投资人:

关注“并购友好型标的”:续费率(NDR)>120%、开放API接口、毛利率>70%;

警惕“伪生态整合”:部分并购仅为财报并表,缺乏真实业务协同。

To 客户企业:

优先选择“开放架构”:确保系统可迁移,避免被单一厂商绑定;

利用并购窗口期谈判:厂商整合期往往提供大幅折扣换取客户续约。

结语:并购不是终点,而是新竞争的开始

腾讯收购销售易、北森吞并酷学院,标志着中国SaaS行业从“草莽时代”正式迈入“生态战争”。

未来的赢家,不仅是资本操盘手,更是那些能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复用、数据融合与客户价值倍增的长期主义者。

生存法则从未改变:要么成为生态的一部分,要么在生态之外找到独一无二的价值。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SAAS老司机】,微信公众号:【SaaS老司机】,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