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用期转正答辩那些事
试用期转正答辩是职场新人面临的重要关卡,它不仅是对试用期工作的总结,更是决定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本文通过作者亲身经历,分享了转正答辩的全过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最近在一家100%海外市场在国内上市的智能设备公司上班,本周刚刚以”优秀”的结论通过了试用期答辩。抽空给小伙伴们分享一下答辩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闯过转正答辩这个职业门槛。
首先我们先思考一下转正答辩的目的。
站在主管角度,评价员工工作结果,为下一阶段更好的配合工作做好总结评价和激励。站在HR角度,根据转正结果进行绩效排序,淘汰不符合绩效预期的人员,奖励绩效结果好的人员。
其次提前获取参与答辩的评委人员,提前思考评委的立场以及他们会提的问题,并做好对应的回答准备。
平时和HR多交流,和她们打好私下关系,配合她们的工作,这样在关键时候就能派上用场。HR在给你发转正答辩通知时,你就顺口问问都是有哪些评委老师会参加我的答辩,一般情况下HR都会告诉你的。
接着思考评委会问什么问题?
从答辩角度,每一个评委都会提至少一个问题。有的评委只是走个流程提了例行问题;有的评委可能会刁难你,提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就要思考评委的立场或出发点是什么了。从提问的角度,评委一般会从你的转正材料中去找问题,还有就是他自身有哪些困惑或问题想从你的回答中找到答案。比如我是做规划的,和我规划有工作关系的领导就提了这个问题,“你觉得我们公司的XX规划能力处于行业什么水平?””你觉得我们公司的规律流程有哪些提升的空间?”
接着我们讨论如何写好转正答辩材料?
各个公司的转正答辩模版都差不多,主要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答辩材料的框架大多如此,但我们实际在写的时候不要完全按照模版来写,要根据看材料人员的观感角度给出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图文并茂的描述。
比如我的答辩模版上要求填写试用期的感想。我想了很久,是否该真实写出我的感想吗? 比如工作压力大、公司流程不规范等等。经过几轮思考,我认为写这些负面的感想对我的答辩结果没有正向帮助,于是乎我改成了站在评委角度思考他们想看到的新人的感想是什么。正向感想,写了一些公司/组织给个人带来的成长机会;负向感想,写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改进建议。各位职场新人可供参考。
在工作成绩方面,不能平平淡淡的写做了哪些事情,要写这些工作对你的挑战,以及这些工作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从评委角度,各个新人的工作都差不多,在结果大差不差的情况下,评委更喜欢看到新人的思考和成长。比如在我的答辩模版上只有项目、成绩两个选项,我在写达标材料上我就加上了”挑战”选项,呈现该工作对你的挑战以及你是如何解决这些挑战后才拿到对应的结果。
答辩会上如何自然轻松的发挥?
多排练。99%的人是没有办法很完美地做好之前未做过的事情。如同春晚或发布会,都是经过几次,甚至是几十次的排练之后,才有那种轻车熟路的发挥表现。作为职场新人,在转正材料写好之后,找一个无人的场景,模拟转正答辩场景,进行转正答辩的介绍,最终要做到如同平时说话一下,心平气和地与评委们进行对话。还有一点要注意时间的估算和控制,避免只有15分钟的时间,你在排练时却准备了30分钟的内容。
最重要的一点,你的答辩材料在上会前要与导师、主管进行沟通,获得他们的指导和支持。
此次的材料,无论是KPI还是绩效结果都是我撰写的,撰写前导师和主管也没有任何输入。写好材料后,我发给导师和主管进行评审,获得了他们”没有问题”的意见反馈。在前公司的转正答辩时,我的主管还提前告知我,他会在答辩会上问我的问题,让我提前准备一下怎么答复。
最后,祝各位职场新人工作顺利,不断挑战和攀登工作一座又一座山峰。
本文由 @筑桥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