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学习,才是产品经理最底层的能力

4 评论 8927 浏览 42 收藏 13 分钟

编辑导语:作为职场中人,产品经理也同样不能缺失一样能力,即快速学习的能力,掌握快速学习的能力之后,我们才能更加快速地应对变化和挑战。本篇文章里,作者就何为快速学习、如何提升快速学习能力等方面做了分享,一起来看一下。

如何快速学习才是一个职场人的核心竞争力。

看到很多知乎上的回答都是产品经理要读什么书,产品经理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应该读哪些书,这些都没错,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在这些能力背后,我想你们更需要的是「快速学习」本身的能力。

一个人能够快速学习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知识,一定没什么能难倒他,无论是更换岗位还是更换行业,好像他照样都能做得很好。

所以今天,我分享的是如何快速学习的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什么是快速学习的能力?

解决第一个问题,快速学习为了什么?肯定是为了获取某种工作技能或提高某些能力。

第二个问题,怎么获取,把学习的知识,进行迭代和升级。

所以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文章会分为3个部分:

  1. 快速学习就是改变认知。
  2. 认识什么是知识?
  3. 如何快速学习并掌握一项新技能!

一、快速学习就是改变认知

互联网时代,没有搜不到的答案,但为什么这些答案,我们总是用不上呢?

因为你不缺答案,你缺少的是自我认知。你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答案,别人的理解,看得多了,你渐渐地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感悟,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内化成你的能力。

所以第一步,就是改变你们的认知。

就拿产品经理来说,你对岗位/产品有怎样的认知和理解,没有对错,大胆地去写出来。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公司的产品小白和他们部门领导的对话:

  • 领导:我们这个产品应该加个用户互动功能吧?
  • 小白:可以啊,我看竞品都有。
  • 领导:我们这么排版没问题吧,用户会喜欢吗?
  • 小白:我看竞品都是这样的啊 ……

这个产品小白应该能把竞品分析做得很好。但整体的对话也能看出来,完全没有针对自己的产品、公司的战略定位做任何的差异化思考,这样的产品和搬运工没啥区别。

当你开始准备输出自己的理解,但没有方向时,参考这几个问题去问问自己:

  1. 对公司定位的理解?和公司定位有什么关系
  2. 对用户定位的理解?我们的用户群体是怎样的,用户画像是什么?
  3. 对开发部门的理解?研发部门对这个产品的理解又是怎样的,他们和我的理解是一致的吗?
  4. 对其他部门的理解?协作部门的时间安排、支持程度是怎样的?
  5. 对自身定位的规划和理解?你想要做成什么样的产品?
  6. ……

你可以多问一点,慢慢的,让你的产品在脑海里立体起来。不需要什么能力模型和框框架架。

当你形成了自我意识,并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再去搜索答案,寻求进步,会发现变得更有针对性,新的知识才能在你的脑子里找到着陆点。

写出自己的理解很难吗?不难,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做,因为懒得做,不自信,反正也要去看案例,看得多都会了。

但你小时候考试的时候,会因为反正最后老师都会讲而放弃答题交白卷吗?那结果一定是零分。

所以,“独立做题”这一步,你千万不要省。

你的启蒙老师,不会是一个人、一篇文章、一个观点,而是千千万万的产品实战经验,也就是你自己的理解。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来到顿悟到一天。相信我,这个情况一定会有。

二、什么是知识?

你一定也有发现,身边很多人总是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有一帮人以非常明显的知识属性快速成长起来?

比如逻辑思维的罗振宇、奇葩说的马东,还有迅速还清6亿的罗永浩……

你可能会说是时代的变化和他们的积累,而我觉得,就是他们快速的学习力,完美的抓住并赶上时代的红利。

这背后,都是因为知识。

你也读很多书,樊登也读很多书,为什么人家是厚积薄发,而你越读越懵?是因为“人类的参差”吗?

我想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学习时存在误区:我们一直没有弄明白读书之所以有用的关键是什么?

收藏夹里放的很多干货,你读完一本书听完一个音频,看了很多视频,获得的还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什么是知识?

知识可以改变你的行动,让你的行动和认知发生变化。

举个例子。

老原在毕业求职找工作的时候,经历不是特别的精彩,也不懂什么简历技巧,基本上简历都没过就被筛了。

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安顿自己,我找了一篇怎么写简历的文章,里面的STAR法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STAR法则是一个讲故事框架,内容包含背景、目标、行动和后果,通过此模型能把一件事情讲得更加清晰和全面。

把原本只有一句话的经历,改成有目标、有背景、有行动有结果的模式。

结果就是,页面丰富了很多,并且真的得到了多家企业的面试邀请,在接下来的面试中,我还是使用这个法则,一路开挂拿到了几个心仪的offer。

其实就是一篇文章,但是我整个人的行动和认知都发生了改变,也得到满意的结果。

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而不是收集,是能够真实影响和改变你的行为的才叫知识。

就比如你的产品,它的功能要能够影响到用户,才算是合格。

如果我当时只是看看,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并不使用它修改我的简历,现在的老原已经不知道在哪里了。

怎么让知识在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迭代升级,是我们接下来要讲到问题。

三、学习的迭代升级

我们从获取信息到掌握能力之间,要经历几次内化和迭代。

我不知道每天找我领资料的人,在领取之前有想过要用来提升自己哪一部分具体的能力?还是我只想领点资料,提升一下?

我想后者居多吧!

其实都掉入了一个陷阱:我们觉得自己在学习某些领域的知识,但你需要的,不是学习。而是改变自身的能力。

所以有了这个公式:快速学习=运用知识+迁移知识。

你和项目管理大佬之间,其实只差了这个能力

1. 学习第一层:运用知识

作为产品经理,基础技能是画原型、出需求文档……看再多别人优秀的案例都不如自己动手画一个。

要学的知识是无穷尽的,而你要发展的能力是相对有限的,你完全可以在浩瀚的知识中,帮助你构建自己的能力圈,而不仅仅是拓展更多的干货、资料包或是书籍。

从你的需要出发,主动寻找你想要的东西。要怎么找到这些想要的东西, 可以通过权威认证考试(PMP/NPDP认证)、能力模型等。

就拿产品经理来说,可以构建7大知识领域的框架,查缺补漏,但这些只是参考,你的重点是找到你真正需要的,而不是被动学习。

你和项目管理大佬之间,其实只差了这个能力

2. 迁移能力

学到了这个知识,掌握了知识领域的框架,你要继续往下挖,把它用到你意向不到的领域。

积累多了之后,很多能力都是相通的,所谓行业壁垒,也只是你的储备和经验不够罢了!

我们大多时候要解决实际问题,都是来自经验,比如公司的培训、领导的带教等等。

我可以做产品经理,也可以做项目经理,而且成绩都不错,这是因为一些底层能力是相通的,比如项目管理能力。

我待过互联网行业,现在在职业教育的赛道上,并没有觉得很吃力。

小学作文不是太好,但也可以输出干货。

为什么?因为写文章的逻辑和做项目的逻辑也是互通的。遇到那个临界点,突破它。

《好好学习》的作者说过一句话:“小的进步拼努力,大的进步毁三观”。

学习到了最后,该怎么办?我们就开始寻找新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临界点”。

在某个领域的临界知识,只要足够成熟,能构成自己能力圈,这就比你身边绝大多数人凭着经验和感受处理问题,要高效得多,成功的概率也要多得多。

但是临界点有很多,要怎么选择呢?或者说,如何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有4个标准:

  1. 这件事能否有助于我提升认知?
  2. 这件事是不是我喜欢的?我感兴趣吗?我愿意做吗?
  3. 这件事从长期来看,有没有复利效应?或者边际成本在降低?
  4. 这件事能不能给我带来正面黑天鹅的机会?

四、总结

总结一下,新人/小白在早期如何快速学习?

首先,你需要对岗位、对工作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也就是独立思考。

其次,改变学习的认知。

最后,升级打怪,学会运用知识,迁移知识。

不断突破临界点,会判断哪些事该做,哪些是不该做,节约时间和精力,重点突破!

 

本文由 @项目经理老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看完深有感触,思想懒惰影响很大,很多经验知识看完后没有进一步内化,自己的能力也没有提升。

    回复
  2. 快速学习状态下的我 每天都在更新自己的脑容量 时常幻想可以外部扩容一下

    来自福建 回复
  3. 一个人能够快速学习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知识,一定没什么能难倒他,无论是更换岗位还是更换行业,好像他照样都能做得很好。

    来自湖北 回复
    1. 有道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