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持续精进的产品人,要避免做“重复的体力劳动者”

3 评论 10675 浏览 30 收藏 17 分钟

不仅仅是产品人,很多行业、岗位都存在着大量重复性劳动,而从近年的大环境来看,互联网从业者日趋饱和,很难向更高的职位爬升。如何减少重复劳动,腾出精力自我提升呢?本文作者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其实不仅仅是产品人,很多行业、岗位都存在着大量重复性劳动。

以产品为例,很多人会调侃自己是个“画图仔”,接触不到用户,理解不了业务,领导让干啥干啥,画了几年原型图,自身的产品思维和能力却没有很显著的提升。

同理,很多UI设计也有类似的困惑,要么是无法接触到更高级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机会,要么是缺少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只能是产品经理说怎样画,或者领导提出哪里不好看,自己仅能从“审美”的角度进行优化,却无法精进于功能体验、交互体验、用户情感等方面。

从近些年的大环境来看,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从业者日趋饱和,很多入行两三年的同学可能仍然在做初入职场的工作。

因为平台/公司缺少发展,导致自己也缺少更进一步的机会。上面的“脑袋”那么多,什么时候能轮到自己上位?不上位,怎样减少这些重复劳动?不减少重复劳动,怎样有精力自我提升呢?

基于上述的三连问,今天整理一下自己的观点。

01 每个人对于重复劳动的定义不同

在展开具体分析时,我们先区分“重复劳动”的定义,对于不同的岗位职级和工作环境,重复劳动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我认为,无论是哪个职级,对于自身能力提升没有帮助的、自己已经轻车熟路的工作,都可以归为重复劳动。

比如我会把一些为客户写产品迭代规划的工作交给其他人,因为对于这些客户要迭代的内容,几乎没有新鲜的场景,都是在其他客户那里已落地的,或者产品迭代过程中经常提及的内容。前两年我经常写这类材料,现在不想写了。

比如我会把申请著作权和GUI专利的工作分给其他同事,因为于我而言也没什么成长空间了,但这些内容对于没经历过的人,还是值得体验。

我会愿意分析一些新的竞品,愿意和垂直领域的客户探讨新的业务场景,希望能申请新的发明专利。总之,希望自己做一些之前没做过的、或者还做不好的事。

所以,我们可以先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现有的工作内容中,哪些可以归类为“重复劳动”?

02 很多问题,更多都是在“自我设限”

从心态上讲,如果要减少这些重复劳动,我们既需要区分,又需要提高意识。这个意识包含了解决的决心,以及对自我成长与规划的更高要求。

行业内有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件事很难,要么不敢、要么觉得没必要、要么觉得没效果。当我们怀着这类心态去改变这个情况时,大概率不会有赢的体验。

而且我认为,这些想法大多都是“自我设限”,从源头层面开始怀疑,后续的执行肯定会大相径庭。

所以,减少自我设限,结合当下的环境和条件,试着寻找一些办法减低重复工作耗费的时间,让自己逐渐良性成长起来,是需要长期坚持和探索的。

03 想办法把重复劳动甩出去

从个人角度来看,有些无法避免的重复劳动,如果可以拒绝、或者可以想办法让别人做,还是要甩出去。

虽然这种行为从团队角度或者他人角度有些“自私”,不过,我们的核心目标还是个人成长呀。

职场上会存在一些“老好人”,但正是这种人设或行为准则让自己陷入重复劳动,长期无法提升。所以,为了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少做老好人,多挑新工作、有挑战性的工作。

当然,并不是要把所有重复劳动都甩出去,毕竟那样的恶人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自己内心也会过意不去。有时需要我们顶住的时候,也可以适时的做一些。况且,偶尔换一些工作内容,权当调节。

我们要适度、适当,结合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来执行。在此更多是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提升我们的意识:

有些重复劳动不一定要自己做!

如果甩不出去,我们还可以采取优化方式来提升效率。

04 归纳流程化方式,让自己的“重复劳动”更高效

1. 我们可以选用一些合适的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大到引入一个新工具,小到换一个更智能的输入法;大到学一些高效率的语言或方法,小到换一个舒服的键盘鼠标。这些都是通过工具为自己的效率赋能。

点滴珍贵、重在积累,即便每天省出半小时,长此以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很明显的。

2. 也可以归纳模板、归纳自己的“知识库”

其实很多工作的产物,后续都能用到,但我们总是在事情发生时很难想到“借力”。借力不仅是借他人之力、团队之力,还可以借自己之力,经验之力。

  • 比如整理出自己的原型设计组件库,区分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行业;
  • 比如整理出自己的通用文档模板和通用内容;
  • 比如在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进行快速自我复盘,寻找事情之间的共性和关联,都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习惯和方法

3. 还可以通过规范团队之间的工作模式来降低无效的对接

比如梳理需求生命周期的管理规范,设置准入准出条件,制定需求评审、需求产出的标准,加强前期业务分析的投入,通过结构图、流程图等便于协同讨论的表现形式提升多角色沟通的效率。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方法。

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一块砖,如果自己都这样想,那么思维角度会变、行为会变、气场会变、习惯会变,最后积重难返。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要小看每一件提效的技巧,也不要小看时间的力量。这样坚持做两个月,相信一定能有效果。可惜很多人难以坚持甚至一个月。

当我们无法短期见效时,便会怀疑方法的有效性,而恰恰会止步于黎明前的黑夜。

上述四点,分别从个人对于重复劳动内容的区分、意识、推脱、提效四个方面来说明,下面我们换一个角度,同时探讨节省出来的时间如何安排,以便让自己持续精进。

05 主动找领导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些事,不能只自己“闷头做”,需要和上级沟通,并且借助上级的支持和力量推进自己的想法。

我相信大多数企业中的管理者,还是很乐于下属具备持续精进的想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

领导的支持,会更助于我们对新流程的推动,从协同和流转上减少不必要的内部消耗。我们还可以向领导请教,他当初是如何提升的,如果遇到愿意和你分享的领导,那真的是赚了。

无论领导怎样反馈,前提是自己要主动,主动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成长态度,并且在沟通之后,能够付诸行动,让领导看到你的改变,从而更愿意支持你。

当然,也存在一些小领导,格局不高,害怕下属超越自己,或者没有培养人才的意识,或者自己犯懒,本就想把这些重复劳动工作甩给你。对于这些情况,建议还是早遛为上。

06 有些你认为的重复劳动,并非没有价值

我们在分析自身重复劳动时,要避免陷入“局部思维”和“受害者思维”。

有些看似重复、低级的劳动,也许蕴含着值得深思和学习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自己的认知盲区。

比如有些同行会觉得帮领导做PPT非常没意思,无非是领导说怎么改,自己做美化和补充。但却没有用心体会领导的PPT结构、表达思路、思维格局,当自己不去主动领悟,主动抓住这些绝好机会提升个人思维时,那只会把它定义为重复劳动。

比如产品经理被借调到其他不熟悉的团队帮忙,可能分配给你的也是基础的文档和原型。但却没有主动学习、思考这个条线的业务知识,用户场景,平台价值,只是秉持干活的心态做一个执行者,那这种短期借调,也只能被定义为重复劳动。

这些工作,不是没有价值,只是没有被你发掘罢了。

07 节省出来的时间,去尝试新的挑战

既然我们减少了重复体力劳动,那么节省出来的时间应该如何继续精进呢?

我的建议是“踮脚尖”:

  • 踮起脚尖,去够一些自己稍作努力能够达到的任务
  • 踮起脚尖,去看那些自己平时陷入困局的事情
  • 踮起脚尖,让更多的人看到你

尽量不要拔苗助长,最好先选择稍微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自己提升。

如果背负与自身实力差距较大的任务,不仅压力大、推进困难,也容易让自己陷入另一种负面困局。当然,如果一些承压能力较强,或者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同学,这种高压工作还是能够促使快速跃迁。

所以选择哪些新的挑战,自己可以模拟推演一下。

大多数运转正常的团队,经常陷入“无人可用”的困境。看似团队人员不少,但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并不多。所以当自己有精力、有意识去挑战时,领导也愿意给你分配一些进阶任务。而当我们把这一关的任务解决时,就又可以正向循环,准备下一关了。

我们还可以利用难得的时间进行自我复盘,以更冷静、更全面的意识和角度来总结自己的工作。

很多同行忙忙碌碌很多年,可能力总是无法进一步提升,我想这恰恰是缺少了准确的复盘与思考时间,把自己扔到“事务”的海洋里,只想着不停的游,却没有停下来想想方向在哪,自己在哪。

当能够在自己的经历中学到新的知识,那持续精进的“加速度”一定会更快。

最后,做事的同时也要让人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改变,并通过“吸引力法则”收获更有价值、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吸引有同样意识的朋友或同事,逐渐让自己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我们能够提升到下一个台阶时,也许会发现自己曾经的目标,只是别人的基本功罢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领着这么点工资,为什么要承担这么多工作?对此,我只想说,影响工资的因素有很多,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是谁也拿不走的。

08 我们能够利用的时间,其实有很多

除了工作中的精进,产品人还可以利用很多业余时间来“偷偷提升”。

比如我在上个月的学习笔记一文中提到产品经理的四种学习方法,都是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的。

从时间管理上,还可以多多利用一些固定的时间,形成输入和思考的习惯,尤其是上下班通勤+周末的时间。我的每日读书社群中,很多同学都在反馈说,自从开始每日阅读打卡,自己刷短视频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通过阅读和分享带来的收获越来越多。

因此,意识上的提升,是一切行为,尤其是长期主义行为的源头,只有自己真的想做,真的开始做,我们会发现每天会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无论是碎片化时间,还是专注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状态,也是一位产品人的精进过程。

09 最后的总结

原本只是想简单总结,没想到越写越多,本文的观点汇集起来,重点是以下几条:

  • 自己不自知现有的工作无法让自己再度成长
  • 自己不敢去尝试新的挑战,不想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 最后是说一句鸡汤: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办法总比困难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因此具体的方法不再赘述和建议,相信当我们开始真正行动时,会有很多可行性方案涌现出来。毕竟,我们是产品经理,是解决问题的人,是“改变世界”的人(手动狗头)。

这碗鸡汤,在下先干为敬!

专栏作家

不想延期,公众号:不想延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半路转行的B端泛金融产品,坚持“以实践验证理论,以输出倒逼成长”的目标。点滴珍贵,重在积累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很实用,我专门换了个鼠标提升效率哈哈哈

    来自中国 回复
  2. 先干为敬

    来自湖南 回复
  3. 最后一句是经典!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