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一杯瑞幸咖啡说起——关于用户心智和折扣设计

20 评论 5403 浏览 19 收藏 12 分钟

编辑导语:说到咖啡,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瑞幸或者星巴克,而瑞幸由于高性价比的标签,也成为了很多打工人的选择。本文作者从用户心智和折扣设计两个方面,对瑞幸咖啡的产品逻辑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01

某天中午我因为有事没法睡午觉,于是想说下午点杯咖啡提提神。我是个老茶客,平时不大喝咖啡,所以提神就是咖啡,喝茶=喝水。

咖啡选什么?当然是瑞幸,便宜。这个场景下,我并不在意咖啡豆本身的风味,注重的是性价比,所以绝对不会选星巴克。

这就是用户心智的问题,在写字楼里的人,大概率就选瑞幸或者星巴克,其中大部分就选瑞幸,便宜又有基本的口感。从这个层面来说,瑞幸其实非常成功,把高性价比这个标签加在了自己身上,并在咖啡这个品类里面打出了品牌。

像我这样的小白用户,对现磨咖啡的认知就只有星巴克、瑞幸和其他。你感受一下这个实力,瑞幸是和星巴克一样有名字的。

当然这里还有场景的问题,打工人日常咖啡就是瑞幸,高端一点就是星巴克。但是大家喝咖啡其实还有其他场景,譬如周末休闲场景和便利店场景。

我们先说便利店场景,比瑞幸更常见的是便利店,很多连锁品牌便利店都是有咖啡的,所以如果你家楼下有,在买完东西之后,你可能也会点一杯,因为经常会看到。或者你家附近并没有瑞幸和星巴克,但是有便利店,你想喝那就也会选便利店咖啡,因为真的方便。

办公楼楼下有便利店,如果同时也有瑞幸,大部分人其实会先想到瑞幸,为什么?因为瑞幸的品牌露出够大,便利店咖啡属于店中店,大部分人其实不容易想到。

而且,像我这样的用户并没有把便利店和现磨咖啡关联起来,在我浅薄的认知里,便利店卖的东西里面不包含现磨咖啡,换句话说我觉得便利店不是专门卖现磨咖啡的,所以便利店的现磨咖啡应该不好喝。

这不是说便利店出品的现磨咖啡真的不好喝,而是我觉得它不好喝,就是这个我觉得——决定了我不会选择它们。这还是个心智问题,所以便利店咖啡在打工人的日常场景里应该是对瑞幸的一个补充,而不会是(强力)竞争。

当然,如果把便利店咖啡独立出来,单独开店做,那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情况下就是和瑞幸属于同一个场景,但这个场景下我觉得新品牌的胜算并不大。每个场景下能容纳的品牌是有限的,因为用户心智是有限的。

至于周末休闲场景,那就是精品咖啡的地盘。周末闲暇的时候,和三五好友聚一起,会喝一下。但这个也仅限于休闲场景,日常是不可能选精品咖啡的,毕竟精品咖啡不仅贵还需要时间去细细品味。

所以同一个品类,不同的场景选择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用户心智的选择。我是个老茶客,我认为茶饮这个品类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逻辑,只是目前大家都还在探索。

做产品,其实很多逻辑都是类似的,只是消费品更复杂也更有趣。

02

以上是关于场景和用户心智的部分,我要聊的还有在买瑞幸的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和想法。

我是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购买的,瑞幸已经成功培养了用户使用小程序的习惯。

这个习惯实际上既提高了用户体验-减少了现场等待或者让用户明确知道等待的时间预期,又帮助瑞幸控制了各项成本,同时又留下了用户数据,非常好的策略。

我选了杯生椰拿铁,一看价格,原价29元,划线价18元,商品直降11元,有一张现金抵扣券可以减3.5元,所以显示的支付价格是14.5元。

我想看看其他口味,于是点了个返回,这个时候弹窗挽留我,给我发了一张4.5折券,限时当天使用。我再一看支付价13.05元,是在原价29元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也就是说划线价和4.5折折扣券是不能合并使用的。

这是非常常规的一个套路,针对用户流失的挽留措施,但这也属于价格歧视设计的一种。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认同这种设计。这种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用户如果在这个上面吃亏过一次,对品牌的评价就会下降,同时在后续的使用和消费过程中会始终质疑品牌是否“坑”了他,这种影响是长远的。

公平交易是需要始终如一的坚持的,不要让用户在这个层面有疑虑。

说回正题,我就想研究一下瑞幸的折扣体系,产品经理的职业病。于是打开券包看了一下,我还有一张双杯5.2折券,限时今天使用。

我把数量加到了2杯,系统显示支付价30.16元,总共优惠27.84元,使用原价29元计算得出的,默认选择使用的是5.2元双杯券。

我在确认订单页面,找到了瑞幸优惠,点击优惠价格旁边的展开按钮,看到了一个更改优惠按钮,我改成了使用4.5折券(优惠券),系统显示支付价31.05元,总共优惠26.95元,优惠来自于两部分,一个是4.5折优惠券,优惠15.95元,一个是商品直减11元(就是那个划线价的优惠金额)。

我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瑞幸很好的做了价格控制,把单杯的售价控制在了十几块钱,这个价格是星巴克(中杯)的一半甚至还不到,这个定价就是瑞幸的竞争力;第二个问题是,在瑞幸的折扣体系里面,买2杯咖啡,折算到每一杯的时候是15.08元,居然比单独买一杯(13.05元)更贵。

第一点其实没有必要多说,价格控制是瑞幸的竞争战略,关键在于第二点。

买两杯的单价居然比单独买一杯更贵,这个真是反常识,大家一般都会认为多买多优惠,一件9折两件8折三件7折,这才是常见的方式。如果没有仔细去研究,没有人会知道这个部分。

不得不说,瑞幸对于人性的把握还是很准的:瑞幸充分利用了人的懒惰。

首先,没有几个人会去看各种折扣优惠组合,大家都已经被电商洗脑过了,知道系统会自动选择最优惠的方式。退一步说,就算有人去看了,也只会简单看一下优惠券的切换,而不会想到去看是一次买两杯划算还是分开买两杯划算。

其次,瑞幸在设计这个优惠选择入口的时候也设计的非常隐蔽,大部分人都可能找不到这个入口,这就进一步阻碍了用户去探究折扣优惠的问题。即便有用户想看一下,发现找不到也就算了。我要不是个产品经理,估计也可能找不到这个入口。

然后,人都是有惯性的,只会想到认知范围内的事情,没有人会想到瑞幸会反常识的去设计折扣体系。

最后,当你看到这么大的折扣、这么低的价格的时候,你真的还会去看一下能不能有更优惠的方案吗?不会了吧。

可见,瑞幸对人性的把握还是很深刻的。

不要小看这2块钱的单价提升(15.08元-13.05元),我们算一下账,假设一杯咖啡的成本是10块钱,利润率就从30%提高到了50%,提升比例高达66%=(50-30)/30,你感受一下这中间的差距。

当然,可能会有朋友说,这个设计没啥意义啊,因为大家都是自己点咖啡喝的,所以大部分订单都是单杯的。这是没错,我想大部分用户都是自己点一杯自己喝。所以就真实的影响来说其实没有那么大。

但我们想一想,如果办公室里有同好,大家每天都会喝,是不是会偶尔相互请一杯?咖啡还有一个社交属性,这是不可被忽视的,就在这个互请里面,打工人加深了交情,瑞幸则默默的提高了利润,多好。这个比例即便只有10%,这也是一个增长,你说是不是?

我对这个折扣体系的设计看法还是比较正面的,既不太影响用户的日常消费体验还能有更多的利润。

以上是我在这一次购买瑞幸咖啡的过程中想到的内容,或许对或许不对,都希望对大家有个启发。

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观察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设计,对我们还是有很多启发的,尤其是在产品和运营的层面。

 

本文由 @产品人陈师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瑞幸从快要倒闭到现在风生水起,做得一手好营销

    回复
    1. 产品其实也是过硬的,至于之前的财务造假不是经营的问题。

      来自浙江 回复
  2. 瑞幸真的是打工人的福音之水了,早上来一杯,提神醒脑

    回复
    1. 是的,绝对福音

      来自浙江 回复
  3. 一起买两杯比分开买两杯还贵的算法方式还在购物中遇到过。

    来自广西 回复
    1. 我之前点外卖也遇到过,但是也没多想。

      来自浙江 回复
  4. 瑞幸的小程序支付流程太复杂了,点了支付还要弹出推荐列表出来

    来自广东 回复
    1. 这个设计真的是耍流氓,产品经理一般不想干这个事情,太影响用户体验。从营收的角度来说这个设计应该是还不错的,总体利大于弊,或者说虽然大家不喜欢,但是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就流失了,不然这个推荐肯定被干掉了。

      来自浙江 回复
  5. 我觉得瑞幸的袋子也很用心呀,很结实看着也很高级,很喜欢

    来自广东 回复
    1. 嗯,其实瑞幸的产品做的还是不错的。

      来自浙江 回复
  6. 瑞幸的折扣券确实很让人心动,每次在看了折后的价格之后,我都觉得好值,有的时候还会加一份半熟芝士

    来自广东 回复
    1. 哈哈哈哈哈,就是有一种好大折扣啊,不买就亏了的感觉。

      来自浙江 回复
  7. 咱就是说,真的很喜欢瑞幸,特别是工作很多的时候都靠它支撑过来的,提神

    来自广东 回复
    1. 绝对是打工人的福音

      来自浙江 回复
  8. 哈哈哈哈哈,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么。

    来自河南 回复
    1. 哈哈哈哈哈哈哈,就是职业病,多看看多想想

      来自浙江 回复
  9. 我也经常点瑞幸喝,但我还真没留意过作者提到的这个小设计。看来以后要多加留意思考喽。

    来自广东 回复
    1. 偶尔可以留意一下,一些有意思的设计

      来自浙江 回复
  10. 同一个品类,不同的场景选择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用户心智的选择。

    来自吉林 回复
    1. 是的,细分场景细分赛道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