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指导下创造产品,该如何把握这股力量?

1 评论 6595 浏览 51 收藏 16 分钟

人们谈论的大部分是产品科学,而少有人谈论产品哲学(也有人说是玄学)。哲学是科学的母亲。把哲学掌握牢固,自然就能驾驭科学了。

产品哲学

在现实中,人们是怎么做的呢?有些朋友一说自己要做产品经理,先花几周时间学习一下Axure,再了解一下怎样写各种文档、格式是什么,如何套模版等等,然而这些只能算是产品科学,不属于产品哲学。

那么什么是产品哲学呢?举个例子,张小龙研究性和暴力在人性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做出微信这样伟大的产品,这就是哲学。 最近一直在宣扬的 “Facebook开始抄微信了”以及“这一次,中国领先了”等等现象背后都隐藏着这样一个事实:中国人由哲学指导行为,外国人由科学指导行为(中国人真牛逼)。那怎样才能像张小龙一样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极致呢?首先要像他一样信奉哲学的力量。

在哲学指导下创造的产品是差异化的、持久性的、可支付的、规模化的,且是满足自我实现层需求的。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把握好这股力量?我们直奔主题,恳请大家牢记以下几个关键点:情感共鸣、解决烦恼、构建背景、激发购买、曲线迭代、去平均化。

关键一:情感共鸣

首先,要为产品赋予情感化设计,在人群当中引起热议,效果参考风靡全球的Prisma,人们经常使用并四处跟人谈论它;其次,要为产品赋予强大的功能和强烈的情感诉求以提高产品吸引力,比如kindle能够提供无线网络连接并因此战胜索尼的电子阅读器,还有那句让人心动的slogan——“Kindle在,书未老。读书正是好时候!”用一句话就能抓住用户的情怀诉求,简直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为顾客提供当前不具备的选择,比如海底捞为等待的客人提供免费擦鞋服务,这种为用户和客户提供超出预期服务的精神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还要明白:左右我们做出重大决策的,通常是不起眼的小事,这其中孕育着我们的情感诉求。比如人们会因为停车带来的麻烦而拒绝去一家电影院。此外,一些小技巧可以调动顾客的兴奋度,比如理发店中的任何一个员工都会称顾客为美女帅哥。然而,一个人再牛也是分身乏术,英明之处往往就在于把整个团队都变成充分利用才华的需求创造者,比如很多饭店的服务员都有权为客人免单,一些饭店的高级经理具有30万元的进购权之类等等。这样的团队在打造过程中,需要让员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比如为员工提供住的地方,为员工的父母提供补助,为员工的儿女提供上学的地方,同时也要把顾客当成家人一样,多和顾客进行交流。

关键二:解决烦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一个需求创造者来说,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化解生活中的麻烦。可以想办法让自己凌乱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变得井井有条,也可以让经常性地对你抱怨的那个人停止抱怨。总之,别忽略生活中的麻烦,仔细思考造成麻烦的可能因素。假如租借的书籍到期未还,结果罚交10元,这时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原因,如果有心的话可以为他们设计一种新型的租借方式来,这等于是解决了顾客没有开口告诉你的困扰。

说到这里,要明白客户不是需求分析师,他们需要引导,在和客户谈话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发现问题,。比如,医生询问病人当前在用的药以后再给病人开药以防止药效冲突;更有甚者,比如眼科病人的腿肿了,原本她是来看眼的不是来看腿的,可医生出于好心带她去看了,结果发现她腿里有血块,再晚来些命就没了,这并不夸张,在我们不了解的别人的生活中屡屡可见。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麻烦以外,还有一些很要紧的问题在深刻影响着用户的体验。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应该消除每个没有必要存在的步骤,就像乔老爷子将iPhone下载歌曲的屏幕点击次数从很多次下降到5次一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尽全力改善每个引起用户失望的结果,比如“12306”的验证码。

总而言之,在人们实际得到的与内心的真实需要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在鸿沟之中,正酝酿着创造需求的大好机会。

关键三:构建背景

人们往往很难认识到产品的完整性,完整的产品包括完美的背景因素和基础设施。中国人办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背景因素。

在许多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产品成长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那些不容易看到的东西,举几个成功的例子:当今以app为主要产品的公司的崛起首先要依靠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不然不可能有他们;此外一些大型公司强势进军新兴行业靠的是他们多少年积累下的资源;还有今天许多成功的电影靠的是幕后多少未成功和成功的交易以及制音人员等所有人付出的共同努力,如果没有这些,演员的演技再好都没有用武之地;伟大的足球明星梅西讲过这样一句话:“我用了十七年的努力才换来了今日的一夜成名。”

前面这些都是正面典型,接下来再介绍几个稍微不那么光彩的:比如陌陌的崛起靠的是金钱、性和险恶江湖(没有讽刺之意, 有一本书就是这么写的,我想这只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罢了);还有江湖传闻说比尔盖茨永远不会告诉你他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其实,好多公司的业务我们都想不到是怎么来的。比如在亚马逊推出kindle之前,索尼公司曾推出过一款电子阅读器,但是因为合作出版商在暗中下套而失败了,这才有了kindle 的崛起(事实上kindle这款产品本身也比索尼的好)等等。

总之,看不到的才是关键。

关键四:激发购买

有了背景,解决了用户的烦恼,融入了情感化设计,客户还不买账怎么办?寻找激发力啊!刺激顾客购买!!提高转化率!!!假如让人们在去影院时享受周到的停车服务(一年350个小时用来have sex,420个小时用来找车位。究竟哪里出了毛病?),结果会什么样呢?当然还有在网购闭环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快递发货速度和产品受损率无疑是影响用户评价的两个重要因素。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小技巧可以激发用户的购买力?还是举例子来说明:当年生产了果冻没人买的时候,当事人的做法是事先免费发放产品使用说明书。然后往近了说,2007年推出的kindle竟然能够实现图书的即时访问、下单即看,试问有谁还想去网上买那种三五天才到货的书?再者说,苹果推出3Dtouch功能之后,再用支付宝付费的时候都不用打开app了,只要按屏幕的时候给点力就行,这样一来人们不仅爱用苹果手机了,支付宝的支付流水也上去了。

上面谈的都是成功的情况,而且还是别人家的,低头看看自己家的产品,感觉现实残酷多了。在现实中有可能会遇到以下状况:歌剧院请了大牌明星来演奏,可是用户光顾一次便不再回头;用户第一天刚下载了app,第二天就删了;辛辛苦苦做了一个网站没人访问;某个用户在购物网站上频繁浏览一款产品却迟迟没有下单等等。

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用老办法了——用户调查。这可以有多种形式:在线网络调查、街头民意调查、观察用户操作等。调查完以后出结果,这个结果很重要,但接下来采取的行动更重要。调查结果往往指示我们去除用户的惰性、多疑、习惯和冷漠心理,简直是一场心理战,就像医生在询问病人状况之前最好先取得他的信任一样,对事情的发展态势都有决定性影响。

关键五:曲线迭代

产品成型后,用户也购买了,就要考虑将来的发展了。为了产品的可持续化发展,要打造出类似45°产品迭代曲线,并确定好对产品进行改进的速度。不能像MySpace一样, 没有持续迭代就被Facebook挤下去了。在这一点上要向运动员学习,教练会为运动员规划科学的训练,有时只为了成绩提高0.1秒。即便产品天生不是出色的运动员,我们也要扮演好教练的角色。

看互联网圈内,在线教育平台会为课程规划档期并且会不时推出新课程,上市的软件在每次更新版本时也会包含一些新增功能,而这都是有计划的。再看国外的, 纸牌屋的拍摄节奏是根据用户点击暂停按钮的时段来进行调整的,他们这一举措不仅让产品有了曲线迭代,还让每个人都成为需求的协同创造者,这就像公司内部员工分享会上大家相互交流心得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一样,就像促进公司内不同职能部门间交流以把握项目进度一样,就像有计划地让用户定期反馈软件的使用心得一样,强调的是大众参与和集体智慧。

有了这些计划,就要不断地提高产品各项标准,这可以像淘宝网店不断提高顾客的好评占比一样,但不能通过类似刷单的手段来实现。说到高标准,就要讲用户体验,我们在用好奇心日报app的时候发现这款app利用动画让用户在页面间跳转时不再有焦急的等待心理,这就很可以。还有一些网络的培训课程,是由某某某公司的大牛亲身授课并带领项目实战,这和两年前的各种MOOC视频比起来就上了一个层次。层次再高一些的可能会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来提高精准化推荐效果等。这些都是针对大多数用户的,然而有时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也是必要的。这就涉及到了下一个概念——去平均化。

关键六:去平均化

去平均化就意味着覆盖多用户、不同场景、不同时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先说用户,用户可以分为不同的角色,要实现用户角色的转化就要搞明白用户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举个例子,腾讯使用尊贵身份展示让普通用户升级为QQ会员用户。 还有的保险公司通过视频短片引起人们担忧以让其为父母买保险。全是套路!但这都是别人的成就,等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在大部分元素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为不同用户创造产品的不同版本。在这一点上,kindle可以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他们针对不同用户推出不同版本的kindle附带不同级别功能,这让他们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还有一个类似的,那就是火车票购票窗口分为高铁票、全国火车票、学生票专口、残疾人专用购票窗口等,以满足不同乘客对时间和体验上的不同需求。

那么在不同场景下呢?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带有补充服务的平台以满足个人客户的具体需求,比如说一些软件设置普通用户版和企业专业版来适应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那如何理解不同时期呢?想想看喜马拉雅FM刚推出的时候有收费的课程吗?一个也没有!现在呢!懂 了吧!除了这些之外,还要善于利用个性化信息决策,就是根据用户画像来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如果有必要,可以成立新团队为特定客户服务。

总之,去平均化的本质就是讲究差异。

总结

讲了这么多,其实就在讲一个问题——“创造需求”。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归结到 “创造”上来。需求只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能量形式,它由人性及一些复杂的相关因素共同组成。因此,要想发明创造它,就得了解这些基本元素(我上面都已经介绍 了),然后通过对其进行排列组合产生新形态的能量形式,也就创造了新的需求。如果掌握了具有普世价值的创造方法论,再结合需求的定义,像张小龙一样创造出微信一样令人惊叹的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以张小龙为代表的中国产品天团的腾飞指日可待!

最后一问,以结束此篇文章。

明天的需求从哪里来?

 

本文由 @巴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