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爆款背后的真相:从Cursor到Arc,PMF决定生死的关键洞察
本文深入探讨了AI应用实现产品市场匹配(PMF)的关键要素,通过剖析Cursor与Arc浏览器的案例,揭示了技术产品匹配(TPF)在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我是AI产品黄叔,目前在给荣耀手机、360两家公司做AI产品顾问,是WaytoAGI超级顾问,AI编程蓝皮书作者。自己在玩AI编程的过程中,也有很多idea的落地,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也大量的去研究思考产品,今天这篇文章,是最近在清华AI应用开发实训营的分享文字版本。
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音,阐述PMF的关键点,并且用4款AI应用:Cursor、独响、心光、Arc浏览器(本文主要讲2个)来做案例拆解。随着后面黄叔更多精力转移到AI应用上面,也会实践做更多AI应用,和更多AI应用开发者做深度的交流,包括出海部分,Learn in Public,Build in Public,内容会持续迭代,适当时候整理成AI应用PMF蓝皮书。
PMF是什么?
Marc Andreessen说的是非常贴切的:
1. 好的市场
2. 满足该市场的产品
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就是Paul Graham说的YC信条: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进一步拆解,这里有三个要素:
- 市场需求:也就是真的有人愿意掏钱(或者是他们的时间精力)
- 市场潜力:有足够的市场来赚到支撑商业模式的收入
- 竞争机会:存在新的解决方案的机会,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
这里面,我们可以说说AI时代带来的新机会,也就是竞争机会这一部分:
在之前写Fellou(Dia之后,Fellou是我非常推荐的又一AI浏览器)的文章里,黄叔就有写过,它们的Deep Search(注意不是研究报告类型的DeepResearch)在图像化表达上面做的非常好,比如上图中,看完了这份报告,我可以直接做出是买MacBook Air还是Pro的决定的,在广度和深度上不错,且视觉呈现效果极佳,几眼就能看完,远胜于其他AI搜索给出又臭又长的一大堆文字。
包括这篇文章里大量的图片,都是出自断档式领先的AIPPT工具:Gamma(十问Gamma:断崖式AIPPT王者如何练成?),黄叔同样写过分析。
这些都是AI时代可以用新技术去满足旧需求的好产品。
当然,新变量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原有的产品范式带来了挑战:
AI产品PMF的挑战
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TPF,或者是TCPF
技术-产品匹配,或者技术+成本-产品匹配
印象中是李开复先提出的这一概念,很好的总结了新范式带来的新变化,黄叔在去年做了个总结:
这里简单说,核心的要素还是找到好问题,这个问题是用户、市场急切需要解决方案的,它来源于你对行业的理解、对用户的洞察、对技术的前瞻判断。
好问题之后,要进行技术验证,包含了能不能做,做的咋样,速度及成本角度的考量。
产品方案还会包含很多功能点,可以更多考虑功能潜力、能获得好效果的信心、实现难易度等维度。这些评估维度能帮助我们做好需求排序,但要更客观的打分,是需要持续的产品上线后,各种实际的反馈的。
也是因为这样,把手弄脏非常重要,不要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不要纯粹靠脑嗨嘴喷做需求。
我们用几个产品来稍微展开下上面的理论。
案例一:Cursor
Cursor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有人说它只是VS Code的魔改,但并不妨碍我们每个月固定的给它充值。
它的诞生首先来自于一个底层信仰:Vim
在Lex Friedman的一次访谈中,他们回应,我们都是Vim的用户。
这一点非常重要,要理解首先要知道Vim是什么,Vim在技术圈是几乎被神话的编辑器,高手都很爱用,它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对极致效率、极简主义和底层掌控的信仰。
这种信仰直接导致了Cursor的诞生路径,很典型的一点就是:
Cursor没有做插件,而是直接进行底层重构。
现在回看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说出:不就是魔改么?但是没有信仰的人是不会真的这么做的。
Vim 对 Cursor 的最大启示,是一种“回归本质、重构底层、追求极致”的创新哲学。这种哲学让 Cursor 不满足于做一个“更智能的插件”,而是要成为 AI 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开发者主力工具。正如技术进步的历史所反复证明的那样,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底层、重塑范式的产品,才有可能真正改变世界。
黄叔很喜欢这段话!
第二个就是AI的进化,从现在已经很少有媒体提及的Scalling Laws,到Github Copilot的出现,以及GPT4,Cursor创始团队一直在关注和思考AI的持续进化会对哪些维度进行改变。
还记得前面我们说的PMF要点里的竞争机会么?请牢记:
旧的解决方案不够好,新的机会正在打开。
这一切变量,终于在Claude 3.5 Sonnet发布后,随着模型能力突破了AI编程领域的“物理极限”时,爆发了:
Cloudflare副总裁8岁女儿用Cursor 45分钟搭建聊天机器人的故事,引爆了Cursor。
就像太空歌剧院这幅画的争议,引爆了Midjourney一样,属于Cursor的时刻到了。
Cursor达到了PMF!
案例二:Arc的失败
坦白说,现在我在桌面端,用的主力浏览器是Arc,它的美学、侧边栏对于标签的管理、Space的设计,是我无法摆脱的喜爱,但是这并不妨碍Arc在大众市场的失败,Arc是属于小众人群的狂欢!
可以看到,Josh Miller(Arc的创始人)在复盘时提到了很重要的问题:
1. 没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 被少部分内测用户牵着走
3. 加了太多功能
这导致了愿景和用户实际需求之间的撕裂!
这其实PMF里经常遇到的严重问题:
小样本量用户的PMF,往往在走向大众的时候遭遇严重挑战!
Arc就是被少量极客用户捆绑了,导致需求并不能满足大众群体的用户,印象中它们内测了非常长的时间,一直在满足一小撮人的需求。
Arc是非常典型的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憋大招。
这个我们千万别犯这样的错误。
产品只是在极客里PMF了,但又想走向大众,自然就会遇到增长困境:
所以尽管Arc获得了2023PH产品榜单的亚军,但依然最终只能重新做一款新浏览器:
当然,旧的失败带来的教训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Dia的设计极度简洁,AI First。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Super黄】,微信公众号:【AI产品黄叔】,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