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开始接管我的工作流
在人工智能(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它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工作流程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文章《当AI开始接管我的工作流》探讨了AI如何接管并优化日常工作流程,从自动生成产品原型图到处理电商主图,AI正在展示其强大的能力。这不仅是对技术进步的见证,也是对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等角色的一次重新定义,预示着未来工作模式的重大转变。
1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手忙脚乱地给团队写PRD文档,现在我的AI助手已经能自动生成产品原型图。
最近我们在用GPT-4o处理电商主图。原本需要设计师折腾半天的中文转英文排版,AI在3分钟内就完成了字体适配、布局优化和光影渲染。我盯着屏幕足足愣了五分钟,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见证设计行业的范式转移。
这就像给每个产品经理配了个24小时待命的瑞士军刀:PDF文档解析?AI能像老教授划重点;用户调研分析?它能自动提炼出5个核心痛点;就连写代码这种技术活,现在对着麦克风口述需求就能生成可运行的前端页面。
2
最近在茶水间听到实习生讨论”Vibe Coding”,我总会想起三年前被程序员支配的恐惧。那时候提个需求要写八百字说明文档,现在?我在通勤地铁上用语音备忘录说了段需求,到公司时AI已经生成好带注释的代码。
更魔幻的是上个月做的Pailido项目。这个AI拍立得能根据拍摄场景自动生成小红书文案,用户只需要选个模板”咔嚓”一声,九宫格配文和话题标签就全齐了。
传统流程里需要产品、设计、文案三组人协同的工作,现在被压缩成一个按钮的瞬时反应。
3
有朋友问我AI时代的产品经理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的答案可能有点反常识:提问能力。
是的,在这个动动嘴就能召唤数字劳工的时代,会问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掌舵者。
就像用秘塔AI做行业调研,菜鸟只会问”这个行业怎么样”,老司机懂得连环追问:”上下游议价能力如何?””政策风险集中在哪些环节?””用户决策链路上的关键触点是什么?”好的提问就像精准的GPS坐标,能让AI把深藏的知识矿脉翻个底朝天。
4
上周用扣子平台搭建智能客服时突然顿悟:我们正在经历从”操作工”到”指挥官”的蜕变。过去要写满三页PRD的功能模块,现在用自然语言描述场景就能自动生成带决策树的工作流。这感觉就像从手动挡汽车突然跳进了自动驾驶舱。
但别误会,这不是失业倒计时,而是创造力解放的号角。当重复劳动被AI接管,真正考验的是我们定义问题的敏锐度和构建解决方案的想象力。
就像我最近在玩的语音笔记项目,通过捕捉思维碎片再让AI重组,创作效率直接翻了三倍。
5
那天在”未来工作坊”的圆桌讨论,王坚院士有句话让我记到现在:”最危险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用旧思维驾驶新工具的人。”深以为然。
在这个AI重构一切的时代,固守流程的人会被淘汰,拥抱不确定性的探索者才能找到新大陆。
下周要继续测试新版工作流,或许能让产品原型设计时间再压缩50%。这大概就是属于我们这代产品经理的浪漫:亲手拆解自己的工作,然后看着AI把它变得更好。
6
睡前重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对”我们塑造工具,工具重塑我们”这句话感受更深刻了。或许十年后再看今天的工作流革命,就像现在看诺基亚键盘机一样充满时代感。
但至少此刻,我正站在浪潮之巅,见证着每个”本应如此”被重新定义。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经理骆齐】,微信公众号:【骆齐】,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