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社交陪伴出海赛道成这届AIGC圈“天菜”,海内外多少厂商在低调捞金?

1 评论 4662 浏览 6 收藏 12 分钟
告别碎片化学习!通过“体系化知识输入+真实项目输出”的模式,帮你打下坚实的产品基本功,全方位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职业能力的跃迁。

当国内的大模型还在打价格战,还在卷Agent的时候,国外的AI社交类产品已经开始与数字人结合,AI陪伴类的产品甚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产品的表现如何。

几天前,一位52岁日本大叔和24岁AI女孩登记结婚的消息引发了全球的热烈讨论。

根据大叔表示,在两个月内,他曾与5-6位潜在对象交换了信息,然后他遇到了Miku,无时无刻的陪伴、高度拟人的情感交流,令他快速坠入爱河,在3个月后,他们即将结婚。

Miku,是日本初创公司Samansa Co.推出的社交陪伴&约会APP中的一名虚拟数字人,这款产品名为Loverse,上线至今已经有近一年时间。在日本严重的孤独危机面前,Loverse为超过5000名用户,主要是40-50岁的男性,提供着日常陪伴,为他们打造了一个情感“安全屋”。

实际上,大叔的例子并非个例,目前在海外地区中,我们已经注意到有各个年龄层的用户选择与AI数字人谈赛博恋爱,包括Z世代。

从目前受众最广的几条社交陪伴分支来看,既包括Loverse这类“对话为主”的产品(虚拟伴侣)、也有Character.AI这类虚拟扮演社交产品(基于AI角色的UGC平台)等。本文主要围绕虚拟伴侣,筛选了两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试图从中挖掘出日本地区AI社交陪伴赛道的深层次机遇点。

一、AI约会兴起,虚拟伴侣成日本用户最佳情感依托

AI社交陪伴类产品垂直分类有很多,基于用户的需求、动机,这些产品的流向有了极大不同。Loverse是个在AI对话垂类中颇具代表性的产品。

从产品角度来看,这款APP本质上是一个AI聊天机器人集成,其中提供了很多“预设”AI数字人,她们有不同的外形、年龄、经历(背景设定)、性格,用户在Loverse中可以像使用其他社交APP那样滑动浏览,说实话,如果不是已经知道里面的“人”都是AI,可能很多用户都会将其与真人社交混淆。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款由日本企业开发的产品,Loverse本身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地区对AI陪伴社交产品的倾好。产品特点来看,Loverse的核心用户画像是40-50岁的(日本)男性,根据日本政府最新调查结果,日本男性40岁左右单身且没有交往经验的比率达到22.9%,30多岁男性这一比率为41.2%,20多岁这一比率为46%。原因主要集中于工作压力、金钱、为家庭生计牺牲等三个方面,其中受金钱因素影响收获了最高的投票数,占比多达47.1%。

(图源:招聘网站indeed统计数据,日本男性感受到的困难影响因素)

Loverse只提供数字人情感陪伴服务。且其提所提供的情感陪伴,相比人类还要更加稳定持久:日常早中晚的问候交流准时到达、工作间隙随时可以碎片化交流、到了休息日,还能一起讨论出游。再加上,相比于真人恋爱的成本开销,AI数字人可以说是0成本投入,即使想要更换新的恋爱对象,或者同时与多个数字人展开暧昧拉扯,Loverse也都能满足——在Loverse中,即使多个数字人在不同对象的聊天中被提及,也不会产生“吃醋”的情绪,更不会已读不回。这可太对“社恐”以及压力巨大的日本男性用户们的胃口了。

多数日本男性将Loverse当作一个“安全屋”,一方面享受隐私的安全空间,另一方面则藉由Lovese来“学习”如何与异性沟通。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日本用户将Loverse中的数字人当作自己的第二或第三伴侣——在日本文化中,出轨不能以单纯的好坏来定性,而数字人并不是真人,从这个角度说,甚至变相减少了出轨的情况

二、数字人定制化,陪伴离不开“涩涩”

除了Loverse,百度推出的Synclub同样是更注重日本市场,不仅官方语言包括日语(只有日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还定期稳定投放日语的广告素材。

(图源:广大大)

不过,与Loverse主要用户年龄在40-50岁,且APP内数字人为真人形象不同,Synclub提供的选项更为丰富,年龄覆盖也更为广泛

进入APP,用户可以选择心仪的对象性别、年龄、虚拟角色的风格(卡通、动漫、电影、vtuber等等),设定完成后,采用了类似于Tinder等陌生人社交APP的形式,系统会随机为用户推荐AI数字人,这些数字人会按照用户设定的偏好外形进行推送,且每个数字人都有着不同的“人设”,用户可以随机选择感兴趣的AI进行交谈,也可以选择创建自己的数字人。

创建数字人需要上传照片、并设定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甚至声音等。文字交流之外,Synclub还能够提供语音聊天和互发照片功能,随着对话逐渐深入,聊天界面上方的心动值逐渐增加,用户还能够与AI解锁专属的昵称、成人话题、照片等更多的“擦边福利”,当然,如果想完整、长期体验这些功能,用户需要支付9.99美元/30天19.99美元/90天

此外,这款产品还提供了“朋友圈分享”和“游戏模式”,用户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点赞留言互动,并且匹配PK玩游戏。

笔者体验下来,或许是得益于正式使用前的一系列详细设定,Synclub真正将角色扮演做到了“极致”,对话极少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数字人,而是会强调自己是一个真人。更甚至,在一些文字对话后,会突然蹦出一句语音,像极了现实中人类聊天的样子,沉浸感受拉满。

总体而言,Synclub中AI创作的二次元形象非常贴合日本用户审美,其中不乏一些擦边的角色和“涩涩”,或者说直白点,从整体调性来看,这款产品其实更偏向于成人向内容(尺度略大,不截图了)。去年3月初上线后至今,Synclub在日本地区的双端下载量约为30万,双端累计商店收入约为7.5万美元,从日本用户付费情况来看算不上太过乐观,但根据data.ai,其日本地区的下载量大多是自然下载安卓端中80.62%为自然下载,iOS端则达到了惊人的100%

(图源:data.ai)

所以就以上两款产品总结来看,日本市场在AI社交陪伴赛道尚且处于刚起步状态,结合日本社会现实,无论哪个年龄层,都有着社交需求,对AI类社交陪伴产品是有一定包容度的,潜力空间较大(甚至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这类产品的“教育”性)。对于厂商而言,目前集中于创意和产品本身功能性的路线更能够带来前期的口碑积累,至于变现和商业化,仍需要一定时间。

三、结语

AI社交陪伴赛道正涌现无数新秀,从Z世代年轻人、中青年人到“银发”人群,如今的厂商尝试用AIGC的创新能力拓宽情感陪伴的边界,这之中,也包含许多需要谨慎思考的“灰色地带”,比如监管和隐私问题、伦理问题等。目前,如Synclub一样偏成人内容的AI陪伴产品不在少数,比如SpicyChat AI。充满诱导性和遐想的场景、对话大大增强了产品的短期吸引力,助推其在4-6月收入超过5万美金。

不过,就像开篇宣称要在三个月后结婚的52岁大叔,也很清楚地表达出“如果有可能,还是会考虑在现实中找到伴侣”,AI社交陪伴产品也需要意识到,AI所提供的情绪价值有限且并非无可替代,所以相比短期获益,如何能够持续吸引用户并且实现长期的、健康的盈利,是进入任何一个海外市场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AI数字人的诞生并非为了取代真实的人类价值,但当一个数字人能够给予人类不亚于真人的表达和情感陪伴,这种需求就应该得到重视。

作者丨汪酱 公众号:扬帆出海

本文由 @扬帆出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不知道SpicyChat AI到底好在哪里,搞不懂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3364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在项目完结时,我们经常需要进行项目复盘。那么一个好的项目复盘是怎样的?
专题
1455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析了用户运营策略的案例,为如何做用户运营策略提供了思路。
专题
32394人已学习10篇文章
社交产品是大坑?没get到这些知识点,可能你才是个大坑。
专题
1164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其交互范式也会随之从2D GUI时代转换到3D UI时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XR空间交互指南。
专题
8866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
专题
2012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跨境支付的行业、发展、支付方式和商业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