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产品分析:钉钉与微信,谁是下一个百亿级产品

destiny
10 评论 69654 浏览 245 收藏 14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合规性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易用性

自己的计划里一直有这样一项内容:“写一篇钉钉的产品分析”。前一段时间也一直在用闲暇时间做钉钉的功能分析。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把之前的总结写在这里。

这篇文章将分析钉钉的产品定位、主要功能点,并根据当前版本(2.8.1)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对钉钉的未来做一些设想。

一、产品定位

自从15年初发布第一个版本后,便一路狂奔,保持着平均每个月一个新版本的速度快速迭代,并在全国范围内洒满了广告,可见阿里对钉钉的重视程度和“横扫市场”的决心。

钉钉的slogan从1.0时代的“新一代的团队沟通方式”变成了2.0时代的“钉钉,是一个工作方式”。从此可以看出钉钉思路的转变。钉钉刚出生时,还笼罩着来往不敌微信的失利阴影,想从企业社交作为切入点,进入社交领域。因此1.0时代的钉钉,目标还是做一个不同于微信的IM工具,但经过一年的更新迭代,钉钉已经从团队协同工具发展成为了企业办公平台,高举“为提高中小型企业团体的协作效率而生”的旗帜,获取了百万企业团体用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巨大想象空间。

二、界面分析

钉钉在2.8版本后把主页面设计成了五个TAG页面,分别是:消息、DING、工作、联系人、我的。下面将对前四个重要界面分别进行简单的总结。

消息

1

钉钉刚上线时的核心功能是IM和DING功能,目的是解决中小企业内部的沟通协作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秘书和相关执行人员配备不完善,经常导致老板在分配任务时存在巨大压力。传统公司的老板和项目经理经常在qq或微信群内发布任务,需要人工查看“收到”个数并反复比对,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钉钉很快便以高效的功能吸引了众多用户。

到了钉钉2.0时代,钉钉已经成功从协同工具转型成为了协同平台,而消息界面也从1.0版本的“核心”功能转变成了“基础”功能,承担的作用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不过此界面还有一些特点不能不提:

  • 钉钉几乎把应用里面所有需要提醒的功能都在这里做了显示。比如“新的朋友”、微应用里面的提醒、钉小秘等。比如当你的审批里有一条新的回馈时,会同时在消息界面、通知界面等多处有红点提示。曽有人说“钉钉是我用的应用里红点最多的”,我也有相似感受。但这种设计会给人一种压迫感,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 消息的未读提示。以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来说,几乎没人能比得过阿里。这个功能和DING消息一起赢得了企业用户的“芳心”。消息未读提示功能适合的正是“老板分发任务”的使用场景;
  • 红包功能。微信创造出的红包功能可以说转变了大家的消费观念。这本可以是一个可以凭借想象开发出多种功能的创新,但用户体验至上的微信至今还是只提供了运气红包和定额红包两种。钉钉在企业群里提供了企业红包的功能,用于老板奖励优秀员工,这一功能很符合用户需求。

DING

2

在使用钉钉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开发团队恨不能把钉钉所有功能点在每个页面中都添加一个入口,所以你会看到钉钉其他界面中都很丰满,但唯独此界面除外。DING界面做的简单漂亮,体验极好,包括在发送钉消息时的发送方式(应用内、短信、电话)和交互方式等。也许钉钉发现了此功能在市场上的空白且用户需求足够大。

DING功能的创新不仅在市场上赢得了大多数用户的认可,也可以说是对传统OA流程的“移动化”创新,因为这本质上还是一个流程性质的功能。当你发送一个DING消息给别人,其实是对该消息所携带任务的责任转换。当别人点击确认时,意味着责任或通知的传递完成。

有人认为群消息里面的未读显示是一个很强势的功能,会让用户(尤其是员工)感到反感,我倒觉得未读显示和DING功能可以结合使用。当你发送一个不是那么着急的任务时,可以使用DING功能,给员工一个“找理由”的机会;当你有任务需要找人及时处理时可以在群里发送,让员工“不得不做”。不过这就跟老板”使用习惯“有关了。

另外,DING功能支持用户在DING消息下面回复,这一点做的也是很贴心,可以让用户快速沟通,毕竟及时的沟通能极大提高团队协作的效率。

工作

3

这个界面本身的设计并没什么创新,目前提供的也是企业用户“共性”的需求:签到、审批等,但却可以说是给钉钉想象空间最大的页面。

钉钉2.0时代打造的是一个“工作方式”。15年9月,阿里正式宣布打造钉钉的C++战略。迈出了从产品到生态化平台的第一步。钉钉的C++战略的C指的是自身的统一通讯和自身商务关系等基础服务,第一个“+”指的是合作伙伴接入钉钉后实现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能力提升和服务升级,第二个”+“指的是钉钉与合作伙伴为中小企业带来工作商务沟通的提升和协同效率的提高。

钉钉以通讯和商务办公为基础功能,对外提供了大量接口为合作商提供入口方式。钉钉依靠阿里强大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实力,随着合作伙伴的不断增多,很有可能产生雪球效应,对钉钉的平台化建设和企业移动办公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联系人

4

此界面的内容相比其他应用可真是不少:企业通讯录、手机联系人、钉钉好友、群组、特别关注、最近联系人。我认为这样处理有以下几点原因:

  • 企业通讯录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此类应用的基础;
  • 手机联系人是为了给用户一个“使用免费电话”的直接入口。既然免费电话是一大卖点,那么标明使用入口很重要;
  • 钉钉好友其实是为非同事关系的用户使用的,即不在一个企业内,但又需要经常联系(客户交流);
  • 群组虽然打开频次不高,但仍然需要一个入口让用户查找;
  • 特别关注我认为是鸡肋。虽然钉钉会把特别关注用户发的信息做出特殊标注,但,,,仍然感觉没什么卵用;
  • 最近联系人直接列在一级页面,可以方便用户查找使用;

刚使用钉钉时我一直对把手机通讯录放在这里迷惑不解,甚至感觉钉钉团队就是为了“让页面丰满起来”而一味的拼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应该是如上所说。而从之前版本的汉堡样式到现在的图标按钮方式(把手机通讯录、好友、群组、特别关注作为四个图标按钮放在了屏幕上方)似乎也从侧面说明:钉钉团队也觉得这个页面太过“充实”所以换了一种显示方式(仅仅是猜测哈)。

三、个人建议

总的来说,钉钉的功能很完善,并且用户体验做的也很好。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

  • 重复功能太多,给用户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一款好的产品,应该让用户以最少的步骤、最易理解的方式完成所需功能,有点“极简主义”的意思。比如审批里的一个回馈会在消息界面、工作界面的审批按钮和上方的喇叭按钮同时标红点,会让用户很反感。
  • 精简联系人界面。虽然理解了钉钉把手机通讯录放在这里的原因,但仍然认为这一项有点“多此一举”。特别关注也是如此,因为这两项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而且放在联系人这么重要的界面中,让此界面显得很臃肿,并增加了用户的选择时间。一款好的产品不仅要做加法,还要敢于做减法。
  • 统一“帮助用户使用”的入口,可以是钉小秘,可以是”我的“界面中的新手帮助,但不要在每个界面中都放一点。当用户需要查看用户帮助时,可以快速找到一个明确的入口。

四、未来预测

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既然列出了钉钉的不足(当然只是我一家之言,不知对错),就借此大胆预测一下钉钉未来的更新方向吧:

  • 阿里曾经一直对标微信,据说现在的钉钉团队也是来自之前的来往,来往沉寂之后才有了钉钉。微信一手打造的朋友圈更是让大家看到了”工作圈“的潜力。我相信钉钉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好的噱头以及工作圈可能存在的影响力。而由于一年的快速扩张让钉钉已经有了百万企业用户,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钉钉的”工作圈“将会隆重推出;
  • 大推钉盘钉邮功能。当钉钉的表层功能(OA、DING一下等)深入人心后,下一步必然会努力攻克企业”后勤“的最后一步:云盘、邮箱。要知道即使使用了钉钉,一般企业也不会轻易放弃原来的邮箱转而使用钉邮,不光是使用习惯,还有重要邮件的积累等诸多问题。而现在钉邮提供邮件导入功能可能也没那么好用(没测试过,个人猜测,毕竟有利益矛盾)。
  • 钉钉自上线以来变快速迭代,增加多种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从体验上来看,钉钉团队还是以强势的运营策略为主,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上的瑕疵。当前版本是2.9.0,功能已趋近完善,因此后期版本会以提高用户体验(比如让用户感到功能繁杂的体验等)和强化与软件提供商的合作为主。

有人预测移动办公领域很有可能诞生出一个百亿级别的产品,并且在钉钉与微信企业号之间。

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destiny (微信号jkx18726422616),产品经理,偏爱社交产品

本文由 @destin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钉钉最大的问题是老板自上而下的推动,其实员工并不想用,现在微信办公的也比比皆是

    回复
  2. 1、最近联系人里不会因为你删除好友而消失呢!2、虽然是企业的交流沟通工具,但是有时觉得自己的信息没有保障,不想被特定的看。3、消息是否被读取的提示这个功能很好,以及DING的功能也能很好的确认。不过针对DING,没有一个时效性的说法,例如一天DING的消息他的有效性已经过了,我却没有点击【确认收到】,它会一直存在,小红点提示着,必须确认收到后才能消除。

    来自福建 回复
  3. 开通是开通了,但一般情况下感觉不太会用,不过,比拿私人的微信号,qq号用来沟通工作什么的要好!

    来自广东 回复
  4. 我不会用。工作就是工作,效率并没有提高,工资并没有多拿。 钉个不停让我更反感 建议考虑场景切换这个问题

    回复
  5. ❗

    来自浙江 回复
  6. “当你发送一个不是那么着急的任务时,可以使用DING功能,给员工一个“找理由”的机会;当你有任务需要找人及时处理时可以在群里发送,让员工’不得不做'”。我觉得你的理解可能出现了偏差,连环夺命Ding给你的时候是紧急任务(老板Ding你你敢不回应?),这也是Ding的消息必达核心作用的体现,群发的反而容易因为群发信息条数过多而漏掉

    来自广东 回复
  7. 没觉得这个东西能有什么卵用

    来自广东 回复
  8. 谢谢分享,未来的钉钉将成为巨头!阿里只是其一个功能而已

    回复
    1. 额。没说反?

      来自北京 回复
  9. 谢谢。推荐的网站我会关注的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1694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账体系的设计思路。
专题
1860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ndroid和iOS在产品、设计、交互等方面的差异。
专题
1371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需求管理,也是产品运营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需求管理。
专题
3825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市场调研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用户、了解市场。
专题
4582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产品经理和运营都要懂一点的推荐算法基础和进阶知识
专题
35380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不懂心理学,怎么懂你的用户;不懂你的用户,又怎么做好产品的设计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