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报告 | 从起点读书看数字阅读

2 评论 10760 浏览 34 收藏 47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编辑导读:以网络为特性的网络文学,天然自带社交属性,在发现、聚合以及转化粉丝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起点读书作为数字阅读的先驱,通过分析起点读书在互动社交方面的设计理解起点读书是如何进行阅读社交。本文是关于起点读书APP的产品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结构:

  1. 起点读书介绍;
  2. 市场分析;
  3. 用户分析;
  4. 互动社交功能分析及优化建议;
  5. 用户体验提升建议;
  6. 总结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

广义的数字阅读包括以数字文件为内容载体的公开出版物,电子书、漫画、数字报刊杂志以及有声读物文件。

狭义的数字阅读指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设备进行文学作品的在线或离线阅读,仅包含网络文学与出版物的电子版。

本文涉及的数字阅读为狭义的数字阅读。

一、起点读书介绍

起点读书是起点中文网官方移动端APP,拥有最多的正版原创网文,是老牌网络文学产品。起点读书基于其强大的原创作者圈,通过开创“本章说”、“彩蛋章”和“书友圈”等功能,促进了作者与读者间的近距离交流,拉近了书友间的距离,并将“发现”板块打造成UGC生态,助力网文社交,放大阅读社交的价值潜力。

起点读书的业务主要是原创网文以及优质IP的衍生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起点读书APP功能结构图

二、市场分析

1. 网络文学市场分析

起点读书最主要的业务是网络文学,国内的网络文学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1)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数据来源: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47次CNNIC报告显示,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中国的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长38%,到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其中,手机网络用户占比99.7%,移动阅读成为网络文学主战场。

主要指网络文学市场规模(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根据艾瑞咨询,2012——2020年期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稳步上升,增长率为739%,到2020年达206.3亿元,每年保持十个点以上的增长率,而其潜在的市场高达千亿。

由此可见,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文学用户和市场规模,并且拥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但随着数字阅读人口和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用户量和市场规模增速放缓,提高用户粘度、用户付费率和优质网文IP运作将是为未来网络文学领域的发展方向。

2)2015年以来中国的网络文学行业新的增长点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根据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15年,国内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亿,环比增长1%,而其市场规模却达到65.9亿,环比增长50.7%。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以网文IP为核心的泛娱乐生态初现,优质IP开始为网络文学衍生行业附加较大的价值,提高了用户的付费意愿。同时,自15年网文IP大火后,拉动了国内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反弹。

网文IP改编的知名影视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2016年国家版权局联合其他部门推出“剑网行动”,加大版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网络文学侵权盗版行为,网络文学版权得到极大保护,更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3)网络文学是最大的IP源头

新华社瞭望智库《面向高质量的发展:2017-2018年度IP评价报告》显示,当年度共计274个国内互联网文化IP中,网络文学原生IP占比最高,达27.7%;而在网络文学IP改编的文化形态里面,又以影视作品占比最高,达71.4% 。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19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内网络文学作者共有1936万人,作品累计规模达2590万部。2019年,网络文学IP改编作品数量接近1万部,其中,网络文学IP与影视剧之间的改编融合愈发紧密。

《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显示,2018年、2019年309个“热播”影视剧中来自网络文学改编的有65个,占比约21%。特别是在“热度”最高的100个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的共有42个,占比高达42%。

由此可见,网文IP成为优质IP超级发源地,网络文学处于整个泛娱乐产业的最上层。

2. 起点读书的市场表现

1)用户活跃数对比

就用户总数和用户活跃数而言,掌阅和QQ阅读在数字阅读行业遥遥领先,而起点读书具有很强的用户粘性,极具行业竞争力。

DAU:

           
2020年2月份掌阅、QQ阅读和起点读书的日活        2021年2月份掌阅、QQ阅读和起点读书的日活

(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起点读书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日活跃人数从285.2万人增长到338.07万人,涨幅达18.5%,说明起点读书用户的深度在增加,用户的粘性增强,起点读书很有潜力。

相比之下,掌阅同期日活跃人数从2479.9万人降低至1938.77万人,降幅21.8%。QQ阅读同期日活跃人数从2011.93万人降至1850.11,降幅8%,说明掌阅和QQ阅读用户的深度在下降,用户的粘性有所减弱。

MAU:

2020年2月份掌阅、QQ阅读和起点读书的月活        2021年2月份掌阅、QQ阅读和起点读书的月活

(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起点读书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月活跃人数从672.44万人增长到935.49万人,涨幅达39.1%。在同质化严重和免费产品围堵的时代,39.1%的月活增长率对于一个知名且成熟的付费APP来说是巨大的进步,因为起点读书处在一个堪称地狱级的竞争环境——在产品差不多的情况下,掌阅拥有硬件优势,QQ阅读背靠顶流社交平台,以及其他竞品开出免费阅读的诱人条件。同时,起点读书作为一款发展成熟的APP已经把容易挖走的潜在用户都挖掘的差不多了。

相比之下,掌阅从5974.97万人增长到6315.5万人,涨幅5.7%;QQ阅读从5027.66万人增长到5599.35万人,涨幅11.4%,说明掌阅用户规模即将见顶,QQ阅读的用户规模还有增长空间。

DAU/MAU:

根据易观千帆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掌阅、QQ阅读和起点读书在2020年2月和2021年2月的DAU/MAU值:

掌阅、QQ阅读和起点读书的DAU/MAU值表

从DAU/MAU数值来看,三者的值都同比下降,但是其原因却有所不同。掌阅的DAU/MAU值降低是因为日活下降,月活上升,说明掌阅的新用户在增加,但是很多新用户用了一次后,就不再使用了,同时有部分老用户流失;QQ阅读的DAU/MAU值降低原因与掌阅类似;起点读书的DAU/MAU值降低是因为日活增速低于月活增速,说明起点读书在增加新用户的同时,很多新用户选择继续使用起点读书,成为老用户。

基于上述分析,起点读书的用户粘度大于掌阅和QQ阅读,有很强的行业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起点读书打造的社交生态。

2)用户年龄对比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根据百度指数提供的数据,起点读书在年轻人群体中有很大的优势。起点、掌阅和QQ阅读的20-29岁的使用人群年龄比例分别为60.73%、50.81%和42.73%,可以看出起点的平台要更年轻化一些。在小于19岁和大于40岁的使用人群中,掌阅和QQ阅读占有优势,原因可能是对于年龄较小或较大的人群来说,信息渠道来源有限,而掌阅和QQ阅读分别占据了硬件渠道和社交平台渠道的优势。

3)用户性别对比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起点面临的一个巨大威胁是在女性用户市场缺乏竞争力。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起点、掌阅和QQ阅读的女性用户比例分别为6.07%、33.5%和36.36%,原因可能是起点书籍的类型造成的,目前在起点读书中玄幻、奇幻和仙侠类小说相对较多,这类小说显然更受男性用户的青睐。

起点读书名作堂界面

(图片来源:起点读书APP)

从起点的五星名作堂可以看出,一方面优秀的作品中男生向的书籍更多,可以吸引更多的男性读者,另一方面说明起点的男生向作品的作者更多、更有实力。起点因为这些优秀的作品聚集了大量忠实的男性读者,创作男生向作品的作者也因此更愿意来起点写书,这样的闭环促成了起点在男性用户中强大的向心力。

但随着女性用户的增多,起点读书也越来越重视女性用户的诉求,并直接将书籍内容按照性别划分为男生和女生两个大的区域。

在女性用户的市场竞争中,短时间内起点并无优势,一方面因为掌阅和QQ阅读拥有渠道流量优势,另一方面是同为老牌数字阅读APP的晋江在女性用户市场已经积累了大量优势。想要破局一方面是加强面向女性用户方面的运营来吸引女性用户,另一方面是打造如《楚乔传》这样的优秀IP作品,从影视作品方面吸引女性用户关注原著,从而在女性用户市场获得增量。

4)留存率对比

(数据来源:易帆千观)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分析,起点读书的次月留存率高达52.22%,这得益于起点以“本章说”、“互动社区”和UGC为核心建立的社交生态,文字弹幕“本章说”满足了读者能够基于作品进行实时互动评论的社交需求,“互动社区”功能致力于丰富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形式,UGC丰富了用户对多样性内容的需求,大幅提升了用户粘性。

三、用户分析

1. 用户画像

1)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可以看出起点的主要用户以40岁以下人群为主,95.36%的用户分布在此年龄段。

按照年龄可以把起点的用户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是25岁及以下,以学生为主,这阶段的人群占起点用户的较多一部分。这层用户可分为19岁及以下的中学生群体和20-25岁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其中中学生群体因为学习时间安排更紧凑,所以占比相对较少,而大学生群体因为自主时间充裕、对娱乐社交需求旺盛,数字阅读作为一种快捷便宜的娱乐方式,拥有“书友圈”这样由一群因共同兴趣而聚集起来的社交圈,自然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会选择写网络小说作为兼职,所以大学生群体是起点的主力用户之一。

第二层是26-35岁,以处在职业生涯初期的人为主,这部分人绝大多数在早期接触过起点中文网,是起点的另一大主力用户。这部分人处于人生的努力奋斗阶段,要将大多数时间用在工作上,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经济能力有限。这部分人的娱乐社交需求相对其他层级较强。数字阅读能满足这部分人碎片化娱乐、快餐式/沉浸式阅读和轻社交的需求,这部分群体的付费倾向也更高。

同时,此年龄段的人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写网文赚外快,或者以网文作者为职业。例如,起点名作堂荣耀四星作品《我真没想重生啊》,其作者柳暗花又明,从互动里了解到他的本职工作是公务员。

第三层是36-45岁,这阶段的人工作家庭都稳定下来,有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收入,生活非常的充实、经济实力也比较强。但这层用户可分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群体(较年轻,大致36-39岁)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群体(大致40-45岁),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会把看网文作为一种新颖、休闲的娱乐方式,同时这个群体更可能是起点中文网的早期用户,而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不高的群体多认为网文是类似网络游戏的“精神鸦片”而对其不感兴趣。

第四层是45岁以上,这部分人有钱,但普遍对非传统文学不感兴趣,使用起点读书的可能性不大。

2)性别分布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从使用人群性别比可以看出,起点的主流用户是男性用户,原因就不在多说。这种大环境——内容消费者大多为男性——也促使起点里的网文作者更偏向写男生向的作品。男性为主导的消费群体,使起点平台内的角色榜的人气角色大多是女性角色。一个优秀的女性角色的塑造会为小说增色不少,为小说带来更好的成绩,其中的优秀作品《我真没想重生啊》,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女主的性格塑造,人物刻画,鲜明而不同,和男主之间的感情纠葛,刻画得及其细腻,而且和各自的人物性格不冲突,完美契合。反之,女频小说也应该塑造更多优秀的男性角色来提高小说对女性用户的吸引力。

3)地区分别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从地域分布可以看出,起点读书的关注人群从地点上来讲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关注人群最多的全部来自新一线及以上城市:杭州、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重庆、长沙、武汉和苏州,这有可能与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高密度的人口以及高生活成本有关。同时,发达地区作为高学历聚集地,用户的版权意识更强,更愿意支持正版。

4)消费能力

(数据来源:易观千帆)

从消费能力来看,中等,中高消费者占大多数,说明经济实力更强的人群会选择花在数字阅读上的时间也会增多。结合年龄和地域分布,说明大城市年轻人的经济实力在增强,年轻人作为娱乐欲望最强烈的一个层级,而大城市娱乐成本大多较高,数字阅读作为性价比超高的娱乐社交方式,自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欢,因此年轻人为数字阅读付费还有很大潜力。

2. 用户使用场景

四、互动功能分析及优化建议

随着阅读社交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数字阅读产品的互动社交功能越发重要,下面将对起点读书的互动功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1. 起点读书互动功能介绍

互动功能脑图

起点读书的互动功能主要由“本章说”和“书友圈”两部分构成。

“本章说”分为段评和章评,可以让读者能够基于作品进行实时互动评论,满足读者随时随地评论的社交需求。

“书友圈”是作者和读者的主要互动场所,致力于丰富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形式,互动形式有作家说、讨论、书评、周边、分享和同人创作。

起点读书的互动功能,在大幅提升用户粘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付费阅读模式的良性发展以及IP的孵化——通过与读者的即时互动,作者们可以动态调整写作思路和方向,产出更为优质的原创内容。

2. “本章说”分析

起点读书阅读界面                                         段评界面

段评是读者们基于某一段落的评论或配音。段评时,读者需要选中某一段落或某一字词,然后选择进入评论或配音界面。更多时候,读者只是因为被文字触动,像逛贴吧一样翻看评论。比如当读者看到精彩的或看不懂的句子时,往往会想点开段评寻找认同或看书友留下的“注释”,兴致到了,读者会留下自己的文采或观点。而配音通常都是读者的娱乐之举,觉得某段对话有意思,通过配音博大家一乐。

作家的话                                       “本章说”界面                                             章评

章评和段评类似,是读者们基于某一篇章的评论。章评只出现在每一章节的文末,点击进入“本章说”界面,读者就可以浏览或发表章评。“作家的话”是以作者评论为主进行的讨论,多被作者用于求月票或请假。

“本章说”既满足了读者即兴交流的需求,又像视频弹幕一样营造了一个热闹的看书氛围。其中,段评将这种即兴发挥到了极致,让这种弹幕评论效果精确到了某一段落甚至某一个字词,真正做到了让读者随时随地评论和交流。

“本章说”的用户满意度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成绩较好的书,书的质量都不错,能吸引读者去评论,另一方面是对于热门的小说,其读者群体素质高,互动评论都很正面,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让大家愿意去浏览或发表评论,层出不穷的段子让“本章说”内容非常有意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章说”的内容甚至比小说原文还精彩,更吸引读者。比如在历史科幻类作品区,经常会有大神为小白们解惑,讲典故,做科普;在玄幻奇幻类作品区,读者们常常在段评中玩梗和配音。又比如对于文中某一说法大家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大神们旁征博引、引经论典地进行辩论,好不热闹;有好事者会根据现有剧情线索推测接下来的故事剧情,逻辑严密,有理有据,令人拍案叫绝。很多读者都是因为精彩的“本章说”而选择留在起点读书。

“本章说”互动性好,对于作者可以起到和读者及时交流的作用,让作者了解读者的想法,方便作者优化调整写作大纲和写作手法,从而创作出更多让读者喜欢的作品。对于读者来说,既可以与自己喜欢的作者进行交流,又让一群书友可以很欢乐地聊书。基于此,作者可以在自己的小说里埋下各种彩蛋和槽点,刺激读者间的互动,增加人气。

对于一些没名气的作者,“本章说”的存在让这些他们知道还是有人在看他的作品,这是对新手作者们的鼓舞,而且新手作者们可以根据读者的评论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做出相应的调整,得到提升,最后写出让读者们喜欢的作品,自己也能收获满意的报酬。

“本章说”在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用户粘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打击盗版的效果。以下是随手截图的知乎上关于起点读书的“本章说”的看法。

(内容来源于知乎)

3. “书友圈”分析

“书友圈”界面

“书友圈”是围绕小说打造的综合型社区,类似于贴吧。在“书友圈”界面,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版块发帖或浏览,“作家说”版块是专为作者帖开辟的板块,“同人”版块多为一些读者发的角色图片以及相关的同人改编,“神章说”版块一般都被 “锁起来”防剧透,而其他版块因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读者所发的帖子内容差异不大。

“书友圈”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互动形式,满足了读者在不看小说时也能与书友们互相交流的需求。追书时,读者看完最新章节往往还意犹未尽,他们就可能进入“书友圈”看看书友们发布的评论、周边和同人创作(图、文和视频)。起点读书的“书友圈”内容很丰富,好事的读者会号召书友们进行话题盖楼,细心的读者常常发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同人图,有文采的读者会针对不满意的原文内容来写同人文满足自己的遗憾,这将“书友圈”打造成了一个价值极高的UGC。

“书友圈”也是运营官们活动的重要阵地,尤其是热门小说的运营官常在圈里策划活动提高人气。对于一本名气平平的小说,积极在“书友圈”组织书友活动能为小说营造出一个好的圈子氛围,促进书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小说人气,好的运营活动甚至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神章说”是读者评论的精华,汇聚着读者们的各种心情、吐槽和段子。同时,“神章说”的剧透保护功能是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因为对于后看书的人大多不想被剧透。

“同人创作”也是很不错的设计,书友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分享同人图在书外丰富角色形象,同人文分享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对一些剧情的遗憾。

“书友圈”书友活动                                   “神章说”界面

4. 互动社交功能优化建议

起点是开启国内阅读付费模式的先驱,但在面对免费阅读平台迅猛的增势,深度打磨内容质量和精细化运营是起点读书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度打磨内容质量既包括平台内网文的质量,也包括平台功能的优化,精细化运营包括社交生态的经营和管理以及平台的一些活动运营等。本文将聚焦于“本章说”和“书友圈”这两个互动社交功能的优化以提高用户体验。

1)“本章说”优化建议

“本章说”优化脑图

书友标记:

在“本章说”中将读者点赞的和关注的用户昵称标为红色。被标红的书友表示用户对他们的评论或其他发表内容感兴趣,是一起看书的点赞之交,在之后章节的“本章说”中若看到的都是红名书友,就像看到一直“同窗”读书的老友一样,有利于进一步增进“本章说”对用户的向心力。同时,在历史和科幻小说中会有野外课代表们为大家科普解惑各种知识,标红书友也有助于用户下次更便捷地看到课代表们答疑。

修改前                                                        修改后

点赞或关注后书友昵称的变化

发表评论减少领币广告时间:

用户发表段评或章评后,减少章末的看广告领取点币的观看时间。起点读书正常需要用户看15S广告后才可领取点币,用户发表一条段评或章评后,只需看10S广告即可领取点币。通过发“本章说”减少领币时间鼓励用户发表评论,培养用户发“本章说”的习惯。

看广告领取点币界面

2)“书友圈”优化建议

“书友圈”优化脑图

显示用户阅读时长:

在“书友圈”的书友昵称后显示阅读本书总时长。阅读时长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发表评论的书友是不是真书友,从而让其他书友能有依据地判断此评论是否是水军灌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劝退新人。

修改前                                                           修改后

“书友圈”评论区界面

用折扣鼓励用户支持正版和自己喜欢的书籍:

当用户在“书友圈”获得执事以上的粉丝称号后,在书内重要角色的生日当天订阅和打赏将有5折。之所以定为书内重要角色的生日当天是为了营造每本书自己的 “书友圈”氛围,也是给自己的粉丝们发福利,促进用户消费,提高用户对正版的支持。

五、用户体验提升建议

我们将从降低付费压力和简化书架管理两个方面提升用户体验。

1. 降低付费压力

降低付费压力设计脑图

降低用户的付费压力是应对免费阅读趋势的积极方法,下面将讨论两种方法来帮助用户降低付费压力——收益标签和专属阅读点币。

1)收益标签

添加“收益标签”提示用户阅读完一本书将获得的基础收益。在起点读书,小说每一章文末会有一个看15S广告得10点币的入口,用户可通过看广告获得“免费”的点币,这部分收益就是基础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白嫖”看小说,降低了用户的付费压力。我们将这部分“免费”的收益量化可视,做成“收益标签”呈现给用户。章节红包只在部分小说章节中可领,在这里不计入基础收益中。基础收益(点币)=10(点币) 小说章节数。

当用户在浏览个人书架、书籍详情和推荐界面时,可以看到根据小说的最新章节数生成的“收益标签”,一本小说的VIP章节的定价一般在10~30点币/章,平均定价约20点币/章,一个用户领满基础收益看书相当于半价看书,“收益标签”可以提醒用户领取这项隐藏的“半价折扣福利”,在第一时间降低用户的付费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入坑超长篇幅小说的新读者,上千章的订阅在第一时间将用户的付费压力放大到最大,“收益标签”可将这种隐形的付费压力降低50%。

在书架,只显示还未领取的“免费”点币数。

 修改前                                                       修改后

书架界面

在书籍目录界面,若用户还没有领取“免费”点币,则篇章名后出现点币图标提示用户有点币可领取。用户可直接点击点币图标,跳转到广告界面领币。

修改前

修改后

目录界面

在书籍详情界面,显示可获得的全部 “免费”点币数。

修改前                                                       修改后

书籍详情界面

在推荐界面,被推荐的书籍显示可获得的全部 “免费”点币数。

修改前                                                       修改后

推荐界面

2)专属阅读点币

赠送“专属阅读点币”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付费压力,并提高广告收看率。“专属币”衍生于上一节所提到的基础收益,“专属币”是将一本书的基础收益提前发放给用户,只能用于订阅该书的内容。同时,领取“专属币”后小说每章文末的广告将自动播放5S后才可订阅下一章,且通过目录跳转章节时也需5S广告后进入订阅。

“专属币”只有普通会员以上且获得执事以上粉丝称号的用户可领取,用户在阅读完一本书的免费章节并且领取完对应章节的“免费”点币后,可获得领取该书“专属币”的机会。

专属阅读币领取界面

领取“专属币”后订阅方式

2. 简化书架管理

书架管理时阅读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管理个人书架是提高用户体验的有效途径,下面对书架管理的几处细节进行优化以进一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个人书架。

1)悬浮管理

通过一个悬浮功能键为书架的批量管理功能设置外置入口,方便用户快捷地进行书架管理。

修改前                                                       修改后

书架扩展功能界面

2)管理界面

通过点击上文所述的悬浮管理键进入管理界面。每本书可左右滑动进行管理——添加“喜欢”或单项删除。

修改前                                                       修改后

书架管理界面

3)批量管理

原批量管理流程图

修改后的批量管理流程图

快捷删除功能,一键删除已看完的书、断更的书或不看的书,已看完的书指的是用户看完的完本小说,断更的书是指未完结且三个月未更新的小说,不看的书是指阅读时间/加入书架时间的值小于0.3的小说(0.3由阅读时间2小时,加入书架时间7天计算得到,具体数值应根据后台书籍计算得到)。根据以上判断条件,添加书架内书籍的状态标签,进行批量删除管理,但是被添加“喜欢”的书籍处于锁定状态,不能通过批量删除进行删除,避免用户“丢失”喜欢的书。

将原“移动至分组”功能优化为“标签分组”功能。原功能的设计不太人性化,用户没法一边浏览书架选书一边添加分组,所以将单调的书单分组功能设计为标签分组,用户既可以进行简单的书单分组,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书籍打上多重标签。同时,平台可以根据用户所添加的个人标签更准确地判断用户偏好,为用户精准推荐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修改前                                                       修改后

删除界面

修改前                                                       修改后

分组界面

4)筛选

原“筛选”功能中的书籍状态标签很实用,但是整体功能只能进行单标签的筛选,并且每次筛选都要离开书架界面进行操作,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步骤,所以对“筛选”功能进行简化并添加多标签筛选的功能,用户点击筛选,弹出悬浮窗口,用户能一边进行快捷筛选一边看到筛选结果。

修改前

修改后

书架筛选界面

六、总结

起点中文网创建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最大的网络文学阅读与写作平台,起点读书是起点中文网于2012年推出的一款移动端APP,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端的网站逐渐被APP取代,起点读书充分继承了起点中文网的庞大原创IP和忠实用户,并开发出了阅读社交等一系列特色玩法,将用户粘性提升到极致,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数字阅读APP。

随着其他大厂入场数字阅读行业和免费阅读的冲击,起点读书的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如何应对掌握入口优势的大厂竞争以及免费化趋势是决定起点读书未来的关键。面对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起点读书要稳扎稳打,维持好自己的社区优势和优秀作家团队优势。免费化趋势实质是用户消费习惯分化及个性化的产物,这种分化不仅出现在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群上,甚至可以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用户的消费决策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总预算,也取决于他们内心赋予各项开支的优先度,尤其是年轻用户,往往趋向于“在不重要的方面拼命省,在重要的方面拼命花”,起点读书要积极满足用户的消费习惯,既要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免费化趋势,如持续降低用户消费压力,又要持续提高平台内小说质量,如鼓励作家们创作出更多满足大众口味的作品。

同时,在流量增长枯竭、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平台经济反垄断等三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互联网平台的红利消耗殆尽,互联网从平台时代进入内容时代。起点读书作为阅读与写作平台具有天然的内容优势,应该更加积极地去扮演产品方的角色,深度打磨内容质量和精细化运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此外,对于内容市场既不存在垄断也不在乎先发优势,特别是网络文学行业,优秀的网文作品是由个人或小团队完成,起点读书应该进一步巩固其在平台时代积累下的高质量的作家团队优势,在新的时代用质量和口碑吸引更多喜欢阅读的用户。

 

本文由 @应届生求职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都是从艾瑞咨询等网站发布的行业报告和易观千帆、百度指数上面找的数据

    回复
  2. 这是用哪个数据分析的网站

    来自福建 回复
专题
16339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分享了算法相关的知识,汇总了算法的基础知识和进阶知识。
专题
49485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产品经理往往会承担一定的项目管理职能,那么该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呢?
专题
38989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
专题
43614人已学习21篇文章
优惠券的知识点非常丰富,而且随着运营方式的增多, 不同运营目标所使用的优惠券也是不一样的。
专题
133520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产品经理,除了会写竞品分析,还要会写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