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D:信息贩卖+轻社交产品『破圈儿』的构想

4 评论 4267 浏览 36 收藏 25 分钟
🔗 产品经理软技能是指如逻辑分析、文字表达、语言表达、学习能力、总结能力、创新力、好奇心、情绪态度和团队合作等。

MRD是产品经理的重要产出之一,可以帮我们了解市场和分析机会。本文作者虚构了一款产品,为我们展示MRD的内容及如何准备。

声明:

本项目『破圈儿』是本人虚构的产品,旨在以『破圈儿』为支点,学习产品从0到1的搭建方法。

一、项目背景

『破圈儿』是一款专门打探各种圈子、文化、行业和单位等内部信息的信息变现软件,致力于解决普通人的价值变现需求,服务于想要弥补信息差的人群。『破圈儿』希望挖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我们认为每个人自身所处的环境就是价值,“在其间的人想出去,而在外部的人想进去”。让普通人的信息流通起来,消灭信息差,让普通人的价值也得到彰显。

破圈儿希望用户能通过信息交换后,以后能成为互通有无的互联网朋友。即使不一定成为长期的朋友,但是能成为某一具体话题的短期互联网朋友。

我们的slogan:打破硬壳、重现本心(意为:打破的生活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信息和圈层枷锁,重现自己那些勇敢而热烈的状态)

二、产品定位

不同于其他社交类app服务于寻找共同圈子的思路,破圈儿主要服务于想要结识各行各业的破圈者。

破圈儿的风格更像是贩卖信息的场所,破圈儿希望抓住每个人对未知事物的向往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

动机1:每个人都有破圈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人从来没有普通和不普通之分,用户不一定要有高大上的tittle,这样反而产生距离感和不信任感。只要用户曾有过一定的经验,比如互联网大赛的某些经验,甚至是失败的经验,只要能提供对方所需求的建议,在随便聊聊之间就不知不觉间扩大了社交圈子。

动机2:知识付费意愿强烈的用户普遍上存有信息变现的需求。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用户也可以贩卖自己的内部消息,开启付费聊天和付费信息条,解决普通人的价值变现需求。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有不为人知和有趣的地方,我们的产品就是帮助用户发掘自己有用的信息。

三、目标市场分析

3.1 目标市场

破圈儿立足于陌生人社交和咨询类知识付费的市场需求,主要是对生活有态度、有追求的观念新潮的青年(暂定16-35岁)。

3.2 市场规模

2020年左右,陌生人社交市场进入存量阶段,但是在细分市场上仍然存在增长点,现存市场上的社交种类大致有兴趣社交、异性社交、同性社交、短期社交,还存在未完全开发的机会点。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21-2025 CAGR为22%,2025年预计达1975亿元。

据艾媒网发布的《2023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现况及发展前景报告》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的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特别自2020年以后,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增长快速,预计2025年达6.4亿知识付费用户。其中,35岁以上人群是消费主力。在发展趋势上,付费订阅开始超越广告费用,创作成本低加上用户决策成本低,普通创作者等平民IP不断涌入,知识付费逐步向知识服务转型。

3.3 市场特征

陌生人社交的需求量大,且更多细分种类开发不足,其中异性交友、婚恋娱乐等细分市场竞争激烈。虽然目前行业玩家众多,但是行业痛点同样明显。

商业模式单一和用户留存较低是目前最主要的行业痛点。

Z世代等互联网原住民正不断升学和职场,一批对互联网信息偏好和具有经济基础的人群正在崛起。

知识付费方面,以98后为代表的Z世代群体更加愿意为优质文化产品买单,其中故事品类为代表的网文、短剧消费异军突起。

3.4 发展趋势

行业对技术创新非常敏感,每一次技术创新会带动行业全新的市场需求。2022 年被认为是元宇宙元年,基于虚拟人、VR、5G 等技术的元宇宙社交开始出现,虽然尚未出现现象级产品, 但是我们认为,陌生人社交是一个对技术极度敏感的行业,元宇宙虚拟社交有望通过全新的交友方式、不 一样的用户体验推动行业的全新发展。

传统的陌生人社交容易触及未成年人沉迷和隐私,软件中藏匿违法违规乱象,这些产品受到国家监管和处罚的力度更大。同时,商业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国内以直播为主要变现的商业模式在严格的互联网监管以及来自大厂竞争之下,其商业化变现的路径不断狭窄

对知识付费创作者而言,AI对传统知识付费产品的冲击较大,如何发挥出人类优势创作出有趣、好玩的文化产品是一大难题。比如,文心一言和ChatGPT可以写出相似于真人程度的文章,并因其在许多知识领域给出详细的回答。

3.5 产品机会(痛点)

对于Z世代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兴趣爱好广泛分布在网络上,天然对同一圈子陌生人社交有好感。除此外,网络原住民更喜欢更擅长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但是除了在各大内容平台上零散地搜集信息,还缺乏一个真正的信息贩卖聚集地。

现代人的熟人社交愈发保持距离感,社交不仅需要匹配后双方漫无目的的闲聊,在互相感兴趣的闲聊中产生社交损耗,导致用户卸载软件。我们想让用户建立在明确意图的情况下进行,通过共同的事物再建立联系,因此联系将会建立在事物上而不是本人上。

除了主动寻找兴趣圈子外,人类的社交还有明显的破圈需求。现存扩展人脉社交偏精英化,虽然是扩展人脉,但还是寻找同类的方向。内容上,并不能辐照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氛围偏负面(吐槽职场、抱怨现状、大厂互黑),不利于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户。

四、用户目标分析

4.1 用户画像

4.2 用户市场统计

00后用户是未来互联网平台的主力军,00后的用户规模庞大,消费力强,教育水平高,制作一款符合其生活方式与喜好的产品具有较大的潜力。

在学习方面,00后群体对高质量内容和知识社区的偏好较重,00后群体整体而言对劣质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强,对社会的压力和变化较为敏感,具有更强的求知欲。

在娱乐方面,成长在数字化时代的00后,更加注重通过兴趣来形成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络,具备社区属性类社交应用受到00后用户的偏爱。从年龄占比上看,00后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群体,00后对文化消费的态度更加开放。

4.3 用户分类剖析

初级用户

他们可能热爱影视与娱乐,是常年吃瓜一线的围观者,热爱吃瓜和各种小道消息,有时候会看看求职和校园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有时会发布悬赏问题。

他们对破圈儿的认知是一个汇聚各种小道消息的吃瓜聚集地,想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取一些信息。

熟练用户

他们不仅能根据分区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和用户,还在官方的指导下挖掘自身有用的价值点,能在破圈儿中发布自己的信息,或者偶尔毛遂自荐解答问题,吸引他人来打探消息或者购买消息。

他们对破圈儿的认知是一个汇聚各种有趣事物和专业信息的短信息聚集地,能结交到社会各界各种各样的人,一个全网实名制安心信任的社区,同时是一个可以赚外快的平台。

专业创作者

他们了解破圈儿的文化和社区氛围,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搜集到感兴趣的信息,发布信息并吸引用户,收获很多的信任者。

他们对破圈儿的认知是破圈是一个能与用户建立一对一关系的优质信息贩卖地,破圈儿汇聚各行各业、严肃和娱乐的信息,是一个多人在线维护的知识库。

4.4 用户情景分析

情景一

夜晚,10点左右,宿舍。一个大学生准备参加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但是身边不认识什么人,也缺乏老师指导。因此,他下载并打开了破圈儿。

安装完毕直接进入用户资料库,搜索比赛经历关键词:『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这时便弹出了所有有相关经历的用户,有的人曾经发布过信息,有的人填写了经历。这时他点开了一位发布了免费大赛经验的用户,看完后想要继续聊聊,但是系统提示需要注册。

他完成注册和实名认证后,系统提醒可以用付费信息换取付费信息。于是,他主动编辑完善了个人信息,以便能够结识对方,并按照系统的帮助挖掘了个人价值,发布了第一条信息:“我周围的港澳台联考生,以及相关政策限制与优惠。”

之后,编辑完个人简介,他主动与多位有建模大赛经历的用户聊天,其中有1位用户比较热心,于是他将对方添加到了通讯录,并主动打赏了5颗系统赠送的红心。

情景二

小王在下班的地铁上,闲来无事打开破圈儿。今天网易云音乐崩溃了,小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便进入破圈查看热门话题#网易云崩溃,点进去看到了不少用户的爆料,他随便点进一个免费信息条,与该用户聊了起来,最终吃瓜很满意。

4.5 产品影响用户的因素

可控性因素

  • 用户能否找到想要的信息
  • 用户否能承担一定的学习成本
  • 内容是否丰富,能否涵盖所有生活、学习、商务场景
  • 信息是否有价值,付费信息能否有质量保障

弱可控因素

  • 用户不喜欢实名认证
  • 用户重视隐私,不喜欢透露个人信息
  • 用户打探信息的欲望较低
  • 用户更习惯视频内容

五、竞品分析

5.1 竞品选择

竞品等级:

  • 直接竞争者:核心服务、核心用户都基本相同的产品。
  • 间接竞争者:核心用户群相同的产品,暂不提供我们的核心功能和服务,但可能通过后期升级新增相关功能。
  • 潜在竞争者:目标人群不太相同,但横向上同属社交、知识分享产品大类,或者具有雄厚的实力可迅速部署同类产品的厂商。

5.2 主要功能比较

5.2.1 主要功能板块

魁星台

魁星台的咨询功能侧重于体制内升学,如报送、保研等,关于考研的知识付费较少,更关注保研圈的内部信息。

其咨询并没有免费内容,有实名认证页面,页面较为简陋,仅仅认证学生证,学生其余信息均靠自己补全,活跃用户少,可信度低,而且价格较贵。

脉脉

脉脉的功能较多,可以直接聊天和联系,但是一般是出于求职目的,其他为企业高管、有人脉基础的、有tittle的精英相互聊天。通过体验发现脉脉的求职板块更受重视,而社交变成了猎头活动的场所。但是,普通人社交并不会因为对方的tittle和身份而直白的结交,这样过于刻意而不符合人类的社交规律。

脉脉的缺点是用户不能达到随意聊天的目的,这限制了用户了解感兴趣的圈子和行业信息;且信息交换的领域较为狭窄,仅为职场;新用户缺乏入门指导,并不能很好的适应陌生人社交的规则和脉脉的社区氛围。

知乎(付费咨询)

知乎的咨询答主良莠不齐,咨询可以为答主自己定价,但是需要成为创作者,或者专业领域者才能吸引人进行咨询。同时,咨询之前也不会有交流,用户在提问之前不太能保障自己的回答能够得到解答。

Hellotalk

Hellotalk包含免费和付费的部分,用户以寻找语伴的目的出发,可以在聊一聊的基础上将双方确认为固定语伴。全球区用户匹配需要VIP,同时有专业语伴陪聊价格按小时算。Hellotalk确实能起到无限制聊天的作用,但是聊天双方的意思表示不明确,虽然是陪聊,但是具体怎么聊,怎么认识,还是需要自己沟通,很多聊天只能进行几句话便没有下文。

5.3 自身产品与竞品对比

5.3.1 $APPEALS分析

5.3.2 $APPEALS产品与竞品对比

5.4 产品界面与交互方式

5.4.1 魁星台

从魁星台的名称和开屏标语可以看出来,其是主打校园精英的群体。视觉上,魁星台的有效页面只有一页,且页面简单,欠缺美观,并不符合产品学生精英的设定。

5.4.2 HelloTalk

hellotalk的页面设计比较丰富,主页面是聊天列表,上方是付费功能区;动态页面是个人展示自己的帖子,用户可以在这里认识语伴;第三个tab是正式找语伴的页面,这里可以主动给语伴发消息;第四个tab是语音直播,类似于多人聊天室,用户可以选择一个语言旁听语聊或者参与聊天。

新用户注册流程:首先引导用户完善个人简介,之后便随机匹配可以聊天的对象,hellotalk的匹配机制主要有性别、地点、同龄人等。

5.4.3 脉脉

脉脉共有四个tab,第一个tab是社区帖子,这里是内容区,用户可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讨论的话题大多是求职、吐槽工作、职场等;第二个tab是人脉,这里寻找一些自己想要的人才或者可能认识的人;第三个tab是求职板块,投递简历功能与许多招聘软件功能类似。

5.4.4 知乎(付费咨询)

知乎的咨询业务较为简单。第一是根据答主的类别进行分类,用户只能依据自己的问题,找到相关领域的答主,再与答主沟通交流;第二是根据问题分类,但是只能找到类似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

5.5 自身产品与竞品对比

5.5.1 SWOT定量、定性分析

根据本产品(破圈儿)的内外部优劣势展开定性分析,并确认定性分析的指标。

5.5.2 直接竞争者脉脉

按照本产品SWOT分析维度的评分表展开定量分析(总分±10*2+±9*2)

综合总分+3(4,-2,3,-3)

5.5.3 本产品破圈儿

综合总分+6(7,-6,6,-4)

5.6 $APPEALS分析

5.6.1 $APPEALS产品与竞品对比

5.7 总结及建议

  1. 目前该细分赛道的产品较少,现存重叠度高的竞品往往涵盖求职服务,且所有的产品都偏向精英社区,精英社区的问题在于其专业性只能从tittle上推测,虽然营造出了精英社区的光环,但实际质量未能把控。
  2. 若是定位为商务/职场社交产品,那么必然更加偏向求职,单纯在此基础上扩展人脉,并没有立足点,缺乏建立深入联系的契机。
  3.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大厂开发商务社交的尝试都失败了,如领英的赤兔,36kr的翎氪。特别地,该领域目标人群极其细分,需精准投放。非娱乐性质的社交产品难以吸取更多的商务,商业化变现存在困难。
  4. 现实地说,社交类产品的前期投入巨大,而当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除了获得用户的好感外还需要更多的流量支撑,在高质量社区和流量之间存有两难问题。

六、产品概述

6.1 产品结构图

6.2 技术概况

暂略

6.3 产品功能

6.4 非功能需求

6.5 相关受影响的产品

  • 移动设备
  • 手机、平板、电脑
  • 未来可能涉及穿戴终端设备

本文由 @就用塑料袋装刀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牛,有市场。

    我是跳过声明直接看项目背景,看完后想要下载,怎么都找不到。 哈哈哈原来是虚构的。

    来自广东 回复
    1. 哈哈哈我也希望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认为应该是相当有市场的,这个时代处处充满着信息差。

    来自广东 回复
    1. 同感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63540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你说你会写产品需求文档,我信!但是肯定写的不好,不服看看别人的。
专题
1511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价格是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一个产品来说,产品定价是非常重要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给产品定价和产品定价的策略。
专题
1735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分销是互联网拉人头和推广的常用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裂变营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分销体系设计指南。
专题
1234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针对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面向新零售企业的SaaS系统,可以如何进行系统架构和规划?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新零售saas架构指南。
专题
13358人已学习11篇文章
在工作中我们会跟客户/boss/用户等人对接需求,并把需求交付给设计师/开发等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对接和交付需求。
专题
1218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管理系统在后期能够为企业提供基础数据服务,保证企业往更好的方向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