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软件里右滑1000次,我能从算法中找到真爱吗?(国内篇)

0 评论 8922 浏览 6 收藏 25 分钟

编辑导语:随着国内男女比例的失衡,单身贵族越来越多,线下交友的时间与渠道有限,于是便有了线上约会软件。作者就国内的约会软件进行评析,探讨其是否可行。

在上一篇《约会软件里右滑1000次,我能从算法中找到真爱吗?(国外篇)》中,我先从宏观上了解了中外约会软件的一些使用现状,并且总结出了用户需求不匹配、用户真实性、破冰难等常见痛点。

然后,通过“匹配难度”和“入场难度”两个维度,我把体验的十几款APP做了四个象限分类,定义了“FMST”四个象限类型,并选择了国外各象限中的代表产品,Tinder(Fun)、Bumble(Mixed)、CMB(Serious),就各自产品设计、运营上的一些亮点进行了分析。还没看的朋友可以点上方链接传送门去看看哦~

而在本篇中,我则会分别在“FMS”象限中选择中国的“伊对”、“她说”、“橙”,以及更为中国特色的婚恋软件“珍爱网”做进一步分析。

一、伊对:披着婚恋交友外皮的红娘直播

伊对真是一个神奇的APP,虽然大多数读者可能甚至都没有怎么听过这款软件,但断不会想到,伊对竟然是“婚恋交友”类别APP里的月活第一,2020年9月的双端月活达到1407万,远远抛离同类APP如珍爱网、世纪佳缘,甚至在2020年6月拿到了多家机构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但正是因为其量级与同类软件相去甚远,我们更是要重新审视下这款APP到底有何独到之处。在我看来,与其说“伊对”是一款婚恋交友软件,不如说它是一款泛婚恋主题下的直播软件,可能更类似“陌陌”这样的“交友+直播”模式。

到底有多少姻缘能通过“伊对”撮合,这个我是抱着很大疑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竞争激烈的直播赛道里另辟蹊径地找到一个婚恋向的切入口,还是蛮有意思的。

其中,“红娘”这个设定特别有意思,一方面在中国语境下的婚恋交友里有很微妙的作用,一方面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商业模式。所以,在“伊对”这个产品里,我希望就“红娘”这个角色作为切入点,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不为太多人所熟知的APP。

首先,我们来看看“伊对”的产品结构如何。整体来看,伊对是比较中规中矩的5 Tab设计结构,分别提供的功能是:

  • 【伊对】推荐页,根据自己选择的取向进行推荐用户的展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系统推荐用户,整体会展示符合你设定的一些硬条件标准的用户;而另一种则是“同城”的LBS推荐用户,优先展示和你举例更近的用户。如果对该Tab推荐的用户感兴趣,可以直接发送消息,但发送消息时也可以赠送“20玫瑰(约等于人民币3元)”让你发送的消息优先在对方的消息列表展示。
  • 【视频】直播页,同样也是进一步细分了内页的3个Tab,分别是找对象(主要是进行男女一对一相亲),交友(更类似同性多人娱乐直播间)、专属(进行不公开的男女一对一相亲)。这里也是伊对最主要的产品功能区域,我们会在下一图进行进一步的拆分研究。
  • 【动态】动态页,似乎大部分社交软件都逃不过有这么个“动态”Tab的窠臼,但个人觉得是比较鸡肋的模块。对于一个个人社交痕迹弱沉淀的社交APP来说,硬加“动态”Tab只不过是加重了APP运营人员的负担,但却不见得对APP整体的活跃等表现有太多积极的意义。所以私以为,各个社交类软件不要太过奢望大家能把自家APP的动态用成朋友圈,缺乏恰当的用户场景和动机,“动态”只会是虚占了用户宝贵的认知资源的积累模块。
  • 【消息】消息页,主要承接用户私聊的消息场景。
  • 【我】个人页,设置个人资料、购买通用货币玫瑰、购买会员服务等。

具体到直播这个功能模块,我个人觉得伊对蛮有意思的就是直播里“红娘”的这个概念。我认为有意思的点主要是:

文化语境。在中国的婚恋传统里,常有“红娘”、“月老”这样的中介介绍人在。广义上的中介,虽然增加了“交易成本”,但其存在还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中介节省了我们了解/确认事实的成本,并合理化、高效化双方的对接接触。

狭义上婚恋里的中介,比如红娘,也是有类似的意义。但对于伊对这样的线上软件来说,核实事实的作用被弱化,但高效化双方接触的作用则得到了加强。

在男女嘉宾进入到一个直播间时,红娘可以就嘉宾本身的一些属性来进行互相的介绍,比如,“这位女嘉宾离你很近哦,都在XX市”,那双方进一步进行聊天的可能就会更大一些。

直播场景。如果只把男女嘉宾两个人拉到一个直播间,很可能会是大型尴尬现场,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好的陌生社交破冰能力。

所以,红娘在直播场景里其实更重要的角色是一个“主持人”,一方面抛出话题让双方有话可聊,另一方面也能适时把控现场节奏,比如适时cue一下新进直播间的观众、cue下一个上麦的观众等等。

商业模式。红娘更是伊对的商业模式中蛮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伊对里,“玫瑰”是APP内的通用货币,嘉宾要“上麦”的话,也需要“刷礼物”才可以成功上麦。有“礼物”就有了现金流,红娘往往会按固定比例(通常40-50%)抽取提成。

其次,在“专属”模式下,男嘉宾的在线时长也会关乎到红娘的收入。而红娘不是申请就能够成为,还需要满足一系列在线时长的要求,甚至需要“红娘师傅”的审批(这里可能会牵涉到一块红娘师傅的灰色收入)。

二、她说:口碑颇佳的serious向Dating APP

“她说”,APP如其名,一次对话需要由“她”先“说”,才能启动,很明显是“借鉴”Bumble的女性先发的功能设计了。

在国内的dating APP里,听到不少朋友对“她说”的评价都挺不错,有朋友甚至在上面也找到了很喜欢的恋爱对象。从整体感观上来说,我认为“她说”在“严肃恋爱”和“轻松交友”之间做到了一个不错的产品平衡,蛮有可借鉴学习之处!

同样,我们可以先从产品架构上来窥探其价值观和设计理念。

  • 【推荐页】,“她说”不是无限滑动的匹配设计,而是每天会给你推荐22个匹配度较高的用户,你可以选择“X”跳过,或是“❤️”表示喜欢。如果有意向联系这位用户,还不是直接可以开启对话哦,在这个很容易翻车的破冰环节,“她说”设计了一个“提问”的环节,还蛮巧妙地尝试去解决这个破冰的痛点。
  • 【发现页】有“飞行”和“共鸣”功能,创造了一些随机社交的可能性,下文详述。
  • 【消息页】,匹配上了一个有兴趣的对象,在消息页里的“出题板”,女生可以在48小时内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多个问题对对方进行提问,等待对方的回答。只有当对方的回答得到了女生的“认可”,双方才可以开始正式的聊天。在这里,可以自己设定问题,也有平台推荐的一些问题,就是发问者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约会技巧的时候了!
  • 【我的页】,设计简洁,编辑资料的功能收纳在了按钮中,突出了“付费”还有“邀请”两种成为VIP的方式。并且,也把“发布动态”的功能收纳在了这个相对冷区的“我的”里头,避免专门给“动态”辟一个专门的TAB的鸡肋设计。

在第二个TAB这个中心位,“她说”有一个蛮特别的“飞行”功能,里头蛮多设计都很细致可爱,想要专门来说一说。

先从功能本身来说,这个功能其实还挺“反约会”的。一般来说,约会软件会更多的倾向于LBS,因为这样双方聊得还不错的情况下,才更有可能转化到线下约会进一步发展。

但“飞行”这个功能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专门给你匹配全国各地此时此刻也正在玩“飞行”功能的用户(莫名觉得有点古典的感觉)?

个人很喜欢的一个小细节是,在匹配的等待过程中,页面上会轮播一些关于各个地方的“冷知识”,一方面是营造“飞行”感,一方面是强调了这个功能透传出来的“天涯友邻”价值。

当匹配到一位用户之后,是一个为时5分钟的聊天时间。

首先,APP会分配给你们一个共同的破冰话题,比如“聊聊你看过的一部最搞笑的电影”等等。在头3分钟里,对方的头像/资料都是模糊不可查看的,你们可以就这个话题先聊天。

在聊够3分钟之后,对方的头像/资料就解锁了,这时就可以查看对方的资料去继续寻找一些话题。当5分钟结束之后,如果觉得还想继续和对方聊天的话,则可以选择加为好友,这样就能出现在消息列表中了。

如果不感兴趣,也可以“前往下一站”,让系统继续给你匹配新的对象。

在尝试这个功能之前我们可能第一反应是觉得“异地不靠谱”,两个都不在一个地方的人聊了有啥意思呢?

但当你真的聊下来,在头3分钟你不能查看对方的资料时(除了能看到地理位置、机构、职位这三个核心信息),还是蛮有一些“神秘”的想象空间的,这时如果聊天能有一些火花,其实是能避免掉有时候我们过分依赖个人资料去对对方下判断的弊端。

这里引起我思考的是,约会软件除了“看脸/看资料”(可能对应着:P图/写一手好资料),有没有别的更接近“心灵化”的一些可能性呢?

虽然我认同“看脸/看资料”作为第一道筛选是很高效的方式,但在严肃关系需求中,我们最终是想找的毕竟是另一个契合的灵魂,这样的需求是否也能有产品化的方式去满足呢?

“飞行”功能可能就做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尝试。

近期推出的“共鸣”功能,也是一个试图探寻“灵魂共振”的功能。简言之,该功能允许用户就某个话题发布自己的看法,系统会通过算法(合理猜测是关键词模糊匹配为主)推荐出一些可能与你会比较有“共鸣”的用户的看法。

如果你对哪一条看法有“共鸣”,则可以通过给该用户留言的方式申请加好友,对方通过后则可以对话。该功能大大减弱了性别在推荐上的权重,所以更多是一个“交朋友”为目的的功能,也挺有趣。

三、橙:以兴趣为锚点的偏女性向Dating APP

即刻旗下有不少小而美的精品化APP,很为注重产品的细节打磨,舒服。而“橙”则是即刻旗下的约会软件。

当你作为一个新用户注册使用,很容易被它一开始的对话式的注册流程可爱到(虽然Hinge也是这种方式啦?)。

觉得“橙”还是很厉害的,身边一些对dating APP接受度没有那么高的即刻用户朋友,都有在玩“橙”诶,说明“即刻”本身就成为了一层filter,大致确定了用户的整体调性。

在2020年“橙”刚出来的时候,功能还没有那么丰富,只觉得是一个偏小而美的Dating App,由于用户池子不大,所以整体体验就不过不失,在上面遇到的基本都是来体验产品的产品经理们比较多(哈哈)。

但经过了一年的发展,“橙”更新了蛮多功能的,整个感觉是撒手向成为一个女性主义Dating APP奔去了,有了特别多考虑女性用户的功能,以下分享一二:

第一个要讲的,当然是上线时引起超多讨论的“Dating Kill”功能了。

简单来说,女性用户除了可以左滑(相当于“忽略”,但可以免费倒回),点赞(相当于“喜欢”,可以开启对话),还有一个“炸弹”的功能,如果你觉得这位男性“相当普通却又自信”,甚至是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你就能炸他?

每位男嘉宾有一个血条,当被“炸”得足够多了,这位男嘉宾就被炸没了,账户也就用不了了(捂脸);当然,来自女生的“like”也会让他回血。虽然作为女性是被照顾到的一方,但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太友好的功能。

虽然之前有听某播客里“橙”的同学有解释到这是因为女性太多被在婚恋市场上被审视/男性需要更多的自我反省,但这多少也是对男性用户的一种物化了?Dating已经很难了,没有人应该被赤裸裸地打分呀。

再来看看一个女性用户专有的视角细节:把男嘉宾的资料拉到最下,还有一个分享资料给小姐妹们看看的功能。

有理由相信,这个功能是来自深入的用户洞察和数据分析,大胆猜测数据表现是:女性用户更多地在资料页截图——于是合理推测是,女性用户截图之后发到小姐妹群里进行一番“你看这个人有点意思耶!”“姐妹我就知道你老是好这口”。

说到这里有点感慨,女性分享男性资料到姐妹群里是一种情趣,男性分享女性资料到哥们群里说出来就略显猥琐,真实一种男女不平等呀摊手。

“橙”的个人资料栏也可以稍作对比探讨。在“橙”里,个人资料的展示是很结构化、标签化的。

无论是个人倾向上的“DIY标签”、“恋爱准则”等,还是个人爱好上的“去过好玩的地方”、“喜欢的运动”、“喜欢的剧集”等,都是一个个cell可以供选择或简短填写。

这样的好处是用户填写资料的成本和难度较低(的确很多用户不知道怎么构建一个好的个人资料页),但坏处是差异性太小,在大部分用户都是这样的信息页时,雷同的个人资料就变成了让人自动忽略的无效信息。

相比较之下,类似“她说”这样更为宽松的半开放式版式,能更好地挖掘每个用户的独特性。

四、珍爱网:中国国情婚恋市场的一面镜

常常能在各大卫视相亲节目中听到珍爱网、世纪佳缘这些老牌婚恋网站/软件,他们应该是中国广义Dating APP的开山鼻祖了。

从这类网站的serious程度来看,其实国外的POF(Plenty of fish)差不多可以对标为同类产品。但只能说serious的程度(比较奔着结婚目的去)相当,但一方水土养一方APP,我国的相亲网站还是极具有中国国情特色的。

在用户注册的时候,除了自动推荐昵称这样的常规操作之外(名字风格十分的有内味),还会要求先做一套李克特量表的题,套题关注你与自己相处方式、跟身边人相处方式、跟恋人相处方式、期待的感情等方面(国外比较类似的serious向的婚恋网站pof.com在注册时也有这个过程)。

如果你选得太快,还有一个小的产品细节是弹窗提醒你要认真选择,因为答题提交后是不可逆的,也会影响给你推荐的用户的准确度。

提交后,系统会出具一个简单的关于你的性格、追求等维度的分析,并且在分析页就给你推荐了一位“心灵匹配”的用户,以及可以“查看更多与我相配的人”的选项,很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整个冷启动的过程,挺不错的!

在“推荐页”,观察珍爱网对一个用户的个人信息如何展示,便能对其APP的产品价值观窥得一二。

首先,在头图下的核心信息展示位置,突出了推荐用户的资产信息,引导使用用户对该用户快速建立财力印象,然后通过多图建立感性外观印象。

如果脸和钱都过关了,用户下滑继续查看推荐用户对一些婚恋中常见的矛盾问题、价值判断问题的看法(当然,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毕竟说的比做的容易啦)。

而个人资料被放在了更下方,通过一个个cell去刻画该用户的“条件”,比如身高年龄收入工作学历等等。

最后则是用户的择偶条件,也以个人客观条件为主。从整个设计上来看,以“婚姻”、“建立家庭”为导向的价值十分明显。

“用户标签”是一个蛮常用的帮助用户快速get到信息的产品设计方法,比如大多dating APP会有“这个人liked了你“这类匹配向的标签,或者是“年龄”、“地区”这类画像向的标签,但珍爱网在直播页、消息页居然有“有房有车”、“已购房”这样的标签,真的是太符合中国婚恋市场语境了(捂脸)!

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标签只有在展示男嘉宾的时候会有。如果展示的是女嘉宾,是不会有这样关于资产的标签的,只有十级美颜的照片。这个设计蛮真实地反映了传统中国婚恋观里对男生应该“有房有车”再来谈婚论嫁的现实,也是挺有趣的。

五、结语

随着普遍观念的改变,大家不再对Dating APP讳莫如深,若是谈及自己在用Dating APP认识约会对象也不是多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了。

但在秒速左滑右滑、按叉按心的交互中,一位位鲜活生动的人类变成扁平扼要的标签、描述、图片,不免让人有一些“浪漫已死”的唏嘘。

而一次又一次地跟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从“hi”开始去认识、了解对方的过往、进入对方的人生、最后可能又从对方人生中离席,人们再感慨着“亲密关系已死”,自己患上了“love disabled”。

人类长久地戚戚于孤独,汲汲于爱,而爱本身就是那么稀有而瞬时的感受,它需要恰好的缘分和浪漫。

但浪漫和缘分的比特化可能就是我们时代的必然趋势,所以Dating APP作为一个渠道/工具,它在本质上并没有好或坏啊。希望你能在Dating APP里找到你想要的,希望你最终能得到爱~

资料:

  • 禅大师伊对的相关资料
  • 帮“下沉市场”相亲?这款App如何做到年入10亿?
  • 产品思考:视频相亲软件“伊对”的体验分析

 

作者:黄一元,公众号:黄一元(ID:yiyuan-huang)。四年互联网toC toB产品运营经历,分享数据运营、互联网行业洞察。

本文由 @黄一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