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下一个万亿新赛道

0 评论 4370 浏览 16 收藏 30 分钟

本文将带您领略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洞察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那些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企业家们如何引领行业潮流。

当下,低空经济风头无两。

上个世纪,我们曾为成功造出一台拖拉机而举国欢庆,彼时的农田,现代化工业机器并不常见,更多还是依靠人力完成农田耕种。

当下,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农耕机器,逐渐走进更多农民的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日常耕种。

头顶是清澈的蓝天,脚下是肥沃的土壤,中间的空域地带,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很多想象力。

现代的农民,除了要学习传统农业耕种机器,也需要学会与低空中“嗡嗡”飞行的无人机打交道。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一块。

国内以大疆为首的无人机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不断探索,最终实现了无人机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这背后,除了科技的不断提升,更需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勇气。

一、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未来可期

1. 低空经济发展正当时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至此,低空经济正式进入台前,成为当下主角。

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主导、高效能运营和高质量发展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低空经济是指以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为主要活动场域,以垂直起降型飞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业态。

低空经济的两大载体分别是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俗称空中汽车,是低空经济的新兴领域,正日益受到全球航空业的瞩目。

而无人机则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先发优势明显,国内的无人机在技术发展上完全不输西方,尤其是工业无人机,凭借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强劲的市场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20余个省份明确将低空经济作为未来重点布局。

人类对自由飞翔的憧憬和向往,是科技进步的原动力,但低空经济的发展绝非一日之功。

发展低空经济,首先需要实现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全面开放。

尽管国家已经设立了一些试点空域,但试点并不等同于全面开放,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低空空域的全面开放会面临安全及管理的巨大压力。

其次,安全性问题至关重要,如果低空飞行事故频发,将会影响公众信心,大家不再通过低空方式出行,这种情况将给低空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但低空飞行本身就需要漫长的适航过程,如果涉及到不同制造商、不同机型在低空领域的普遍适航,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低空经济若想长远发展,就必须为消费者、为市场创造价值,而不是消耗现有价值。

而这就要求低空经济,需要与各种应用场景和人们的生活需求紧密结合,比如高性价比、高时效性等,如果这一领域的发展无法为消费者带来任何实际价值,根本不会持久。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我们头顶这片天空,未来将会更加繁忙。

图1 低空经济产业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 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

早期,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先后被用于靶机、侦查、情报探测、携弹打击等。

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中国纷纷探索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2008年至2014年,受益于信息化、任务载荷、卫星导航等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军事领域及工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2014年至今,随着无人机产业链趋于成熟,飞控与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具备了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的条件,消费级无人机快速发展,工业无人机在巡检、安防监控、农林植保、测绘与地理信息等领域发展同样迅速。

①无人机是低空经济主导产业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主导产业,产业链已较为成熟。

无人机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及无人机设计研发,中游包括电机和螺旋桨、飞控系统、电源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和云台等关键部分制造及无人机整机制造,下游包括民用、军事应用。

当前我国无人机产业链完善,下游应用蓬勃发展。

图2 无人机产业链

资料来源:深圳市电子协会、同花顺ifind,华安证券研究所

无人机种类众多,不同类型各有特点。

按构造即气动布局分类: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不同气动布局的无人机飞行原理不同;

按控制方式分类:分为三种类型:程控型、遥控型、复合型;

按飞行器重量分类:分为微、小、中、大型,其中微型无人机重量在100克以下,小型无人机重量不足280千克,中型无人机重量范围为280-2270千克,大型无人机重量范围为 2270-6800千克;

按实用升限分类:分为超低空无人机、低空无人机、中空无人机、高空无人机和超高空无人机;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靶机、单一用途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

按航程(活动半径)分类:分可分为远、中、近、超近程四类,活动半径从120千米以外到10千米左右。

图3 无人机分类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所

无人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及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都相对较高。

以工业无人机产业为例,工业无人机产业中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相对较成熟,技术和研发的壁垒主要体现在发动机集成、飞行控制研发和任务载荷深度集成上;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涉及多学科知识,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高。

图4 军用无人机与民用无人机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信证券研究部

②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型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

2015年至2019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40%,2019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分别为703.30亿元、657.38亿元,占比51.69%、48.31%。

预计到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图5 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纵横股份招股说明书

经过数十年发展,全球无人机产业从军事应用领域逐步拓展到民用无人机领域,并且民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更为迅速。

2015年至2019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31%,高于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的增速;预计到2024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2015年至2019年,消费级无人机在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测算,自2020年起,随着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的拓展,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已然超过消费级无人机。

图6 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纵横股份招股说明书

2015年至2019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占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的比例保持在65%以上。

中国已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一块。

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以大疆创新为代表的无人机企业,推动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发展,而工业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巡检、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通过代替人工作业实现降本增效。

当下,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仍在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图7 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纵横股份招股说明书

国内无人机市场,大疆是绝对的龙头,但在民用无人机不同应用领域,大疆仍有对手。

二、一超格局之下,仍大有可为

我国民用无人机行业下游众多领域,大疆的行业地位确实是“遥遥领先”,但很多企业在各个领域仍通过自身优势与大疆“扳手腕”,整体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图8 中国民用无人机行业需求结构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1. 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

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测绘产业的成熟,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开展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逐步形成。

在经历了行业应用阶段(模拟测绘阶段)、行业更新阶段(数字化测绘阶段)和行业升级阶段(信息化测绘阶段)等阶段后,当前,已经进入行业演变产业阶段(智慧测绘阶段)。

而在智慧测绘阶段,主要使用的工具就是无人机。

由于无人机能够搭载传感器,从而进行航空遥感影像的拍摄,市场需求旺盛,此外,相较于其它遥感数据获取方式,测绘无人机的性价比更高。

2015年下半年,在大疆成立近十年后,大疆开始建立自己的行业应用生态,成立了行业应用部,面向行业企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2018年,大疆正式入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

2019年3月,大疆智图发布,其简捷的操作和快速处理能力,在产品一出街,就获得了用户的肯定;

同年9月,精灵4多光谱发布,这标志着大疆正式进入植被遥感领域,做出了遥感“平民化”的尝试;

2020年5月大疆发布旗舰机型M300 RTK,试图“以超强的性能树立行业级无人机新标杆”;

同年10月,大疆再一次发布无人机负载新品—L1及P1,搭配M300 RTK及大疆智图,力图将“平民化”航测遥感进行到底。

不到三年时间,从硬件到软件,从飞行平台到负载,从小飞机到大飞机,大疆构建出了完善的一体化测绘解决方案,其“平民化”的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方案大受欢迎。

这一领域的其他参与者,也不遑多让。

纵横股份旗下的CW-40,可实现100km超远距离的数据传输,能够获取大范围区域视频数据,并实时回传,助力应急测绘保障团队掌握现场全貌。

此外,CW-40能够在15分钟内快速拆装,具有车载、舰船移动平台起降等功能,能够根据地面、水面等不同应用场景,匹配对应的运行模式。

中海达于2020年推出的iFly D6Pro行业级无人机,可实现免工具快速折叠,能够高效完成大面积区域的测绘任务,同时,机身搭载的多种传感器和设备,为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性。

2. 农林植保领域

“低空经济+农业”的重要载体就是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发展较早,当前在农林行业被广泛应用,农业也是低空经济快速融合的产业。

农业与低空经济这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升精细化生产和管理,能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行业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的推进,植保无人机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农业劳动力减少、无人机技术进步、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较快,市场规模快速扩容。

图9 2018-2022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变化(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

当前,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集中度高,2022年CR5达到98.86%,且市场呈现大疆创新、极飞科技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两者合计占比达到90%以上。

图10 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大疆无人机旗下的T20性能强大,能够实现在梯田、果园等多种场景下的全自主作业,更配备了可靠的全向数字雷达,助力植保作业高效完成。

此外,T20将最大载重提升至20kg,配合7米宽喷幅,单架次作业效率提升至25亩,每小时作业效率提升至180亩,效率更高。

极飞科技在2017年,就提出了“未来农场”计划,开始探索如何构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极飞科技发布的XP2020款农业无人机系统,相较以往的产品,提升了飞行力效,此外,其全新设计的柔性连接结构,优化电机与机臂的连接设计,为高载荷作业持续提供稳定、充足的动力支持。

无论是在无人机市场多方出击的大疆,还是在各细分领域不断优化升级的纵横股份、中海达、极飞科技等企业,都在努力做出创新,力争在自身领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三、市场总会奖励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任何一个能够实现从无到有、做出创新的企业,总能够赚得第一桶金,获得市场的奖励,而做出这些成绩的背后,往往需要勇气。

在大疆推出爆款消费级无人机前,中国的无人机市场,基本被研究机构与军工企业垄断。

1994年12月,中国西北大学研发出多用途无人机驾驶器;

2007年,一个由无线电遥控,并可以从跑道起飞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彩虹-3”(CH-3),首飞成功,而这,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

彼时的大疆,除了研发飞控系统,也会将一些零部件卖给电力公司和高校,通过这种方式,大疆很快获得了部分国企订单。

拿到订单后,大疆的团队只需要带着组装好的成品,在企业内部完成演示,之后就会有20万顺利到手,但产品却被束之高阁。

而这样的钱赚久了,一些人不禁会追问:

既然来钱这么容易,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做研发,有什么意义?

不久,大疆创始人汪滔拒绝了这样的合作,继续追求更完美的无人机飞控系统。

对无人机技术的不懈追求,以及当机立断的勇气,基于此,大疆终成全球龙头。

而国内无人机的另一龙头,极飞科技,也走过类似的路。

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曾坦言“当初,进军农业领域最大的出发点,还是想给无人机寻觅一个落脚的新地方”。

2013年,彭斌与好友在新疆出游途中,看到当地农民背着药壶在田地里打药剂,漫天弥漫着刺鼻的农药味。

彭斌在想,这样的工作能不能通过机器完成呢?

技术出身的他随即用几个可乐瓶、泡沫盒和一台测试用的无人机,搭建了一台植保无人机,在新疆当地的一块田间做起了实验——而这台无人机,也成为极飞科技后续推出植保无人机的原型。

说干就干,2014年,极飞农业成立,在新疆完成了万亩棉花地的植保服务运营。

2015年初,极飞科技决定All in农业,在新疆广袤的原野上“招兵买马”,建设植保无人机直营服务中心。

事实上,当时的无人机还是很新鲜的“大玩具”,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也很少见,更不用说在偏远的大西北。

习惯了传统拖拉机作业的农户们,对农业无人机植保服务,也心存犹豫不愿轻易尝试。

可生意还得做,梦想还未实现啊,那该咋办?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极飞在当地的运营团队发现,扑克牌、打火机、脸盆,是当地农户的“三大件”,他们给当地农户送了大量印有自身品牌信息的“三大件”,在为农户解决日用品的同时,顺带推广了自家产品。

其实,和国内无人机企业一样,很多企业成功的背后,都在于勇敢迈出了第一步,在特定领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在2003年收购了秦川汽车厂,挺进汽车制造业。当时,面对外界的杂音,王传福并没有选择退缩。

2004年,比亚迪带着3款新能源车亮相当年北京车展。彼时的车展,燃油车是绝对的主宰,新能源汽车这个词都还没出现,比亚迪展台上的3款新能源汽车,显得格外孤独。

此后长达二十年,比亚迪坚持在新能源赛道持续创新,最终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企。

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尚未成熟时,阿里巴巴大胆地构建了线上交易平台。当时,人们对网上购物存在诸多疑虑,大家并不信任网络的交易方式,并且物流配送也面临诸多困难。

但阿里通过不断迭代自身产品,最终形成了成熟的电商模式,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大电商平台。

当今全球显卡龙头英伟达,1999年推出的GeForce 256显卡,是世界上第一个GPU,为玩家带来了更好的3D图形体验,为其奠定了GPU图形加速领域的王者地位。

此后的2006年,面临竞争对手的夹击与行业困境,英伟达并没有盲目跟风去做CPU,而是秘密启动了CUDA项目。

当时,公司年营收不到30亿美元,而这一项目每年至少需要投入5亿美元,但黄仁勋看好GPU通用计算的前景,坚持投入。这一决策,为后来英伟达在AI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得GPU在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英伟达也成功走出了英特尔的阴影。

无论是率先做出消费无人机的大疆,还是在农业领域的无人机领头羊极飞科技,抑或是当前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英伟达,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源自勇气二字。

四、摸着石头过河,还是要一些勇气

商业竞争,本就残酷,每一位成功的创业者,除了需要好想法与优秀的商业模式之外,他们,还需要勇气。

人生总是需要不断突破,才能走出一条路来。不是行不行,而是看你做不做。

而创业者的勇气,往往来自这三点:

1. 去做有挑战的事

遇到挑战性的任务时,很多人都会先问自己“要不要先做一点简单的事情,等挣到钱之后,再做难的事情?”

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做有挑战的事情,万一失败怎么办?

其实,当你去做一件事,如果失败了,说明你前面没有做过难的事情,没有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失败并不难。

真正难在哪里?难的是你之前做过很多难而正确的事,为自己构筑了一条护城河。

比如,你一开始和一个科学家合作,通过几年时间,研发出一款新药物配方。

这个历程必然十分艰难,而当成功研发出药物配方后,找到合作对象,推广产品,反而很简单。

如果一开始,先做点简单的事情,挣点钱,有没有道理呢?也有道理。

但从简单事情上挣到的钱,很可能是因为你进入了新行业,赶上了行业红利期,发现挣钱很容易。

但你要清楚,你挣的是红利的钱,而红利迟早是会消失的。

所以,还是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要去积蓄力量,要去建设品牌,要去挖护城河,构建你的核心竞争力。

成功的创业者,大都在做难而正确的事。

乔布斯为推出初代智能手机iPhone,整整花了两年半时间,而当时,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等一众手机厂商,还在为谁出的手机有更多按键在一争高低。

当乔布斯大胆将艺术与科技融合,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苹果产品后,就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和娱乐方式。

坚持很难,但坚持下来做出的成果,却很酷。

2. 发挥自己的长处

一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容易获得勇气,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添砖加瓦,扩大自己的舒适区,才能越走越远。

比如雷军,他善于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力量,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

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山寨产品横行的时候,他决心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国产智能手机,带领小米团队不断突破,让小米在竞争激烈的科技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高性价比的产品。

此外,他通过互联网的销售模式,打破了传统手机销售的藩篱,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的格局,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发挥自己的长处,在自身擅长的领域不断实现复利,更容易获得勇气。

3. 差异化竞争

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差异化竞争”成为企业脱颖而出、谋求发展的关键策略。

要实现差异化竞争,就要求企业在产品、服务、品牌形象等各方面,与竞争对手形成鲜明差异,从而才能吸引消费者,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当众多企业在同一领域角逐,如果只提供同质化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难以区分优劣,往往只能依据价格做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往往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然而,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企业能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海底捞在餐饮服务方面实现了差异化。

除了美味的火锅菜品,海底捞更以其极致的服务闻名,海底捞为顾客提供美甲、擦鞋等贴心服务,创造了独特的用餐环境。这种服务上的差异化使海底捞在众多火锅品牌中独树一帜,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五、结语

大疆创始人汪滔曾说:

“没有不需要埋头苦干就能获得的成功,没有只靠夸夸其谈就能成就的事业,没有从天而降的高科技产品。追求卓越,需要无数苦思冥想的深夜,需要愿意向前一步的担当,更需要敢于大声说出真相的勇气”

商海浮沉,大浪淘沙,要想在商业竞争中获胜,除了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对真理的不断探索,更需要面对残酷现实、敢于做出改变的勇气。

责编 | 潇潇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笔记侠】,微信公众号:【笔记侠】,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