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ROI:投入产出比

13 评论 36285 浏览 59 收藏 11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合规性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易用性

为什么很多企业资金链断掉后,就倒闭了,原因是创始人初期对创业的roi评估不充分。本文作者从两个角度来重新解析roi,enjoy~

Roi指的是投资回报率,我们做运营的应该都晓得。尤其是做广告投放的同学,最核心的一项工作就是核算广告的投入产出比。例如1万元的广告预算,投放后能回来多少钱呢?如果回来的超过1万,会继续追加广告预算,如果回来的少于1万,就要优化广告投放策略,继续测试了。

Roi本身很简单,是一个算账的过程。最近和一个想创业的人聊天,发现roi的应用范围远远不止广告投放那一块。在公司的经营、在日常的学习,在人生的成长中,处处可以看到roi的身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投入,也时时的在获得回报。

为什么很多企业资金链断掉后,就倒闭了,原因是创始人初期对创业的roi评估不充分,做成功一家企业也许需要1000万资金的投入,在只有不到100万的启动资金时进行创业,从公司成立的那一刻起,倒闭的结局已经写进了日程,只是自己看不到而已。

这里就roi进行延伸阅读,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新解roi:

  1. 正确的认知投入产出比
  2. 具备正常的运营能力

一、正确的认知投入产出比

(1)资金越充足,创业的成功率越高

我之前在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年营收过亿,算是挺成功的一家公司。在公司创立初期,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呢?没有业务。照搬老板的话,是这样说的:当时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先招人吧,招到后慢慢的摸索。半年的时间,公司没有一分进账,后来看到别人做移动广告赚了不少,也切入广告这块,后面一下子起来了。

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进账,公司还没有倒,是老板之前踩了狗屎运,赚了第一桶金,有了原始积累。后面开公司,即便一年不开张,也不会有大的问题。用一年的时间,去尝试各种业务模式,一旦有一个模式跑通了,赚钱就简单多了。反过来看,如果企业本身没有资金储备,只够存活3个月,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的广告业务,更不会有现在年营业额过亿的机会了。

普通人攒了点钱,头脑发热去创业,多以失败告终,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投入产出比。

以实体店为例:我们只知道开一家店的资金投入要30万或者更多,却不知道,熬到收支平衡和收入大于支出时,要投入多少钱和多少时间。钱这块稍微用下心,是能算出来的。但是时间,里面影响的因素太多了,除非是量子计算机,否则很难算出来。

(2)企业盈利前需要投入的钱和时间很难预估

投入的资金,按照时间,人员数量,材料成本,广告预算,是可以算出来每年支出成本的。

但多久可以回本呢?

有的人开奶茶店3个月回本,有的3年回本,有的30年(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为什么时间差距这么大,主要是影响的因素太多且千差万别,外部环境、用户属性、产品属性、经营者的认知水平等等,能把所有因素都看通透的,只有神了。

有多少创业者是不加细想,先干了再说的。运气好的,赶上了好时候,签了个大单,也许时来运转,飞黄腾达。更多的则是,考虑不周全,投入多少,亏掉多少。看路边一排排挂着转让牌子的店铺,写字楼一层层的空置,别人都干不下去了,凭什么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从最坏的结果出发,尽最大的努力是个不错的思路。既然算不出来多久能回本,不如在资金还富余的时候,加把劲多干点。难怪初创企业加班很凶的,是和企业倒闭的节点在赛跑呐。外部环境时时在变,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企业也压力倍增,加班是现在企业的主旋律。

(3)行业不同,投入产出比也不同

在网上经常看到高额返现的骗局,我就在想,他们是做什么业务的,每年能有那么高的收益率。互联网企业的回报率是很高,一旦出了个爆款APP,创业者几个月就能乌鸡变凤凰。但传统企业回报率就没那么高了,要稳扎稳打,兴许几年后,才能稍微赚到一丢丢。

拿开发手游和盖房子收租金来比较。一个游戏出来,可以承载几万,几十上百万的用户,每个月流水过千万很正常,两三个月回本后,后面的都是纯利。盖房子收租金,前期投入至少百万,盖起来后,每年收20万来算,收回成本要5到10年,甚至更久。就目前大家如此浮躁、加上目光短浅,放个十几年才能回本的业务,谁会去做呢。

我们在做一个项目时,一定要确切的知道需要投入的金钱和时间,然后看自己是否有这个实力来玩,亚马逊20年不盈利还没有倒,是因为有金主爸爸。如果有人持续的投钱,就算是个石头,也能雕出钻石一样的色彩。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金主爸爸吗?在梦里估计会有的。

二、具备正常的运营能力

(1)扶不起的阿斗给座金山也没用

任何行业的回本周期都有的均值,比如奶茶店,移动广告,电商产品等等,做这个行业的企业不少,平均来回报周期看会有个固定值,这个值是可以用来参考的。奶茶店回本周期在五到十个月,我们具备正常的运营能力,指的是在资金足够支撑五到十个月时,通过良好的运营能力,使得奶茶店回本。

楼下有两家奶茶店,都是新开的。一家经常满员,另外一家几乎没人去的。是开店用的钱新旧不一样吗?一个用的新版人民币开的,一个用的旧钞。还是老板银行卡里的钱余额不一样?生意好的老板卡里有上亿资金,生意差的老板是个穷鬼。都不是,唯一的原因是运营能力有差别。

运营能力强的,知道如何引流,做品牌,做用户粘性,运营能力弱的,以为店开起来,就顾客不断,躺着数钱了。两种运营能力一比较,那么回报周期会一样吗?

马云说过,不是实业不行了,是你的实业不行了。用在这里也是,不是钱难赚了,是你赚钱比较难了。除了提升个人经营能力,别无二法。

(2)正常的运营能力是加入游戏的基本条件

创业就像玩游戏,每个人都进入这个游戏中,希望打通关获得最后的奖励。正常的运营能力是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如果你不知道斗地主的玩法,携币进入的结果不言而喻。如果不具备经营企业的能力,不懂业务,就去创业,倒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倒闭只能说是幸运。

怎样的运营能力才叫正常呢?

之前做过同类的产品,并且取得过成就。这样是最好的,再次创业,成功几乎是手到擒来的。运营里面有句话叫:跨行不跨岗位,跨岗不跨行。给我们的警示是一旦换了行业,你的经验不起作用了。面对新的行业,依然是个小学生。正常的运营能力要求我们,别人三个月可以回本,我们去做一样三个月甚至更快回本。

最后

有足够的资金,对行业充分的了解,且具有做事的能力,具有了以上三个因素,无论是创业、做项目、生活中,roi都会比别人高很多。大项目如芯片,离我们很遥远,可以不考虑。小项目如开个饭店,一定要清晰认知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不然结果不理想,就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只怪自己太傻咯。

#专栏作家#

老虎,微信公众号:老虎讲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运营推广一百年,精通运营的各个模块,数据、用户、推广,信手拈来,将运营推广玩转于手掌中。

本文由 @老虎讲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笑死,亏我看了半天

    来自浙江 回复
  2. 专注运营推广一百年,精通运营的各个模块,数据、用户、推广,信手拈来,将运营推广玩转于手掌中。

    来自福建 回复
  3. 人家会愿意把30年的功力传给不认识的陌生人嘛,一个个异想天开

    来自浙江 回复
  4. 听君一席话,犹如听君一席话!

    来自广西 回复
    1. 这个人的文章都是这样的,老虎讲运营的一个字都不要看,还有那个十里村是个搞传销的不要信。另外还有一个讲新零售的跟老虎一样,这三个人的文章要小心。

      来自福建 回复
  5. 说的半天,所以呢?无语😓

    回复
  6. 写这种文章浪费大家时间?还是只想单纯的刷文章数、访问量、阅读量?

    来自广东 回复
  7. 浪费时间,爬

    来自广东 回复
  8. 正确的废话,只抛出了问题,没有任何解答。

    来自广东 回复
  9. 作者说的已经挺清楚了,至于干货每个行业都不一样就算举例也未必能适用

    来自北京 回复
  10. 都是废话

    来自浙江 回复
  11. 就这也算是新解了吗,萌新瑟瑟发抖

    来自山西 回复
  12. 只提出问题,没有干货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4969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产品经理往往会承担一定的项目管理职能,那么该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呢?
专题
12673人已学习19篇文章
机器人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国内做的公司不多。本专题的文章对整个机器人赛道进行完整的梳理,在输入输出的同时,体验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感。
专题
1399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打造用户“上瘾”的产品。
专题
15874人已学习10篇文章
再好的产品,没有优质的推广渠道加持和App投放增长的方法,也很难实现有效传播和增长。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pp投放推广指南。
专题
1290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营销案例解析。
专题
15607人已学习14篇文章
RBAC是一套成熟的权限模型,在传统权限模型中,我们直接把权限赋予用户。而在RBAC中,首先把权限赋予角色,再把角色赋予用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基于RBAC模型的权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