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拆解WMS中“暂存库位”的功能和作用

2 评论 4513 浏览 19 收藏 21 分钟

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仓库管理系统(WMS)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暂存库位”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对于提高仓库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暂存库位”的功能、作用以及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应用,揭示了它在复杂和成熟WMS中的重要性。

在一些复杂的、成熟的WMS中(例如富勒WMS)会有一个“过渡库位”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暂存库位”。意思就是说这个库位是在仓库的操作过程中临时使用的库位,用来过渡、暂存一下。

例如说,收货完成之后,货物会先暂时存放在过渡库位(STAGE1),然后等要上架的时候再从过渡库位转移到具体的存储库位中。

同样的道理,当拣货完成之后,货物会从存储库位中下架,然后也暂时存放在过渡库位(STAGE2),等真正的出库之后,再从过渡库位中扣减库存。

收货过渡库位和拣货过渡库位

当我们去研究海外仓WMS的竞品时,可能会发现几乎大多数的SaaS海外仓WMS或是自研型的海外仓WMS都没有设计“暂存库位”这个概念,但是依然可以正常将业务流程运转起来。那么在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到底是选择用“暂存库位”,还是选择不用,这两者都什么区别,有什么差异呢?

接下来,我抛出几个比较常见的业务问题或者是产品设计的场景问题,我们尝试用不同的解决方案去解决它,然后再看这些解决方案背后有什么差异,也许就可以明白,到底自己在做WMS的时候,要不要用到“暂存库位”了。

01.WMS入库在什么时候增加库存?

我相信,有非常多初次做WMS的朋友都曾经想过这问题,到底WMS在入库的时候,应该在什么节点去增加库存呢?是在收货清点之后,还是在上架完成之后?

方案1:收货之后

如果我们选择了在收货之后去增加库存,那么意味着当仓库完成了清点、验收、收货之后,WMS就增加了收货的库存。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会面临另外的几个问题:收货加了库存,那么上架的时候加不加库存?收货加了库存,那这个库存记录在什么维度上呢?怎么管理呢?

一般来说,如果采用了在“收货之后”就增加库存的方案,那么收货之后会增加库存,就需要知道这个库存是挂在什么维度上的。此时就会在WMS中引入一个“暂存库位”的概念,WMS收货之后库存会增加在“暂存库位”中,这个暂存库位就是一个虚拟的库位,用来承载收货的库存数量。

Shipout WMS中的过渡库位是“unsigned”库位

由于大多数的WMS都是需要进行批次管理的,既然在收货的时候生成了库存,所以就应该在生成库存的时候,同时也按批次属性来生成对应的批次号,并将库存和批次号关联起来。所以当我们完成了收货之后,同时也应该得到“SKU-库位”和“SKU-批次”这两个维度的库存。

当仓库完成了收货之后,货物可能只是暂存放在容器中或者是某个仓库的空地上,最终的货物肯定是要移动到具体的货架上,库位上。当我们在收货之后,依然是要进行上架操作的,此时的上架依然是要增加库存的,不过这个增加是“库内移位式的增加”。

意思就是,从暂存库位移动到存储库位,先从暂存库位下架,然后再上架到存储库位中,库存先扣减,然后再增加。

从暂存库位转移到存储库位方案

2:上架之后

也有很多海外仓是没有引入“暂存库位”或者“暂存库位”的概念,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在上架之后去增加库存。
如果是在上架之后才生成库存,也就是在上架之后才会有“SKU库存、SKU-批次库存,SKU-库位库存、SKU-批次-库位”的库存,那么又会面临另外的一个问题:上架的时候要怎么判断批次是否混放呢?

因为在很多WMS中,在新增库位的时候,都会配置“是否允许混放产品”或者“是否允许混放批次”。

富勒WMS的库位控制

吉客云WMS的库位控制

因为上架之后才会增加库存,此时如果还没有上架,自然也就不会生成批次库存了,也就没有批次号了,那要怎么判断是否批次混放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通过判断“批次属性”的方式来判断是否批次混放,因为批次号的生成是通过批次属性来判断的,只要同一个SKU的批次属性都相同,那么批次号必然也是相同的,那么能不能混放也就可以知道了。一般来说,批次属性的一些数据获取是在收货的时候就可以获取到的,例如说入库日期,生产日期,失效日期,采购订单号,供应商等。

在上架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批次属性来判断同一个库位上是否混放了批次。

富勒批次属性规则

直接上架后才增加库存

02.仓库拣货下架之后但未出库的库存怎么处理?

当我们知道了问题1的背景和设计思路之后,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一个类似的问题:仓库拣货下架之后,还没有出库的部分库存要怎么处理呢?

因为仓库拣货下架之后,货物会放在拣货车上,然后去做二次分拣、复核、打包称重,最后等待物流揽收,直到货物出库之前,这些货物应该都是存放在仓库中的。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仓库还没有将实物出库,那么这部分的库存就应该是可以跟踪和溯源的。

方案1:用暂存库位来记录这部分库存

当仓库拣货之后,货物从货架上的库位拿下来放到了拣货车中,所以在“SKU-库位”和“SKU-库位-批次”的维度,这部分的库存是要扣减的,因为货物已经不在原来的库位上了。

但是要追踪和记录这部分拿下来的库存,所以我们可以再做一次“库内移位式”的操作,货物从货架的库位转移到了暂存库位的中,所以存储库位的“SKU-库位”和“SKU-库位-批次”维度的库存扣减,对应的暂存库位的“SKU-库位”和“SKU-库位-批次”维度的库存则增加。

如果此时,仓库需要做盘点、做移库、做任何调用存储库位中库存的动作,那么这部分已经拣货下架的内容都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它已经不在存储库位上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此时订单发生了取消,需要将拣货下架的这部分库存重新返库上架,回到原来的存储库位上,也可以从暂存库位再做一次“库内移位式”的操作。

如果订单一切正常,那么当仓库确认出库之后,就直接从“暂存库位”扣减库存即可。

从存储库位转移到暂存库位

2.不用暂存库位来记录这部分库存

如果我们选择不用暂存库位来记录这部分的库存,那么当实物拣货下架之后,此时在WMS中是无法记录到这部分“空白期”的库存,我们只能记录到从这个库位上扣减了多少库存数量。

通过前面章节的内容,我们知道仓库会有多层级的库位维度,那么在出库的时候需要提前预占锁定库存,也需要按多层级的方式,从高到低逐层去预占锁定。

层层锁定的示意图

当我们预占锁定了“SKU-批次-库位”维度的库存之后,就可以去执行拣货操作了。拣货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将“SKU-批次-库位”维度的库存从预占锁定转为扣减,虽然是扣减了库位上的库存,但是仓库层面的总库存因为实物还没有具体出库,所以暂时还是在锁定的状态中。

如果此时,仓库需要做盘点、做移库、做任何调用存储库位中库存的动作,那么这部分已经拣货下架的内容都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它已经不在存储库位上了。

不过如果此时订单发生了取消,需要将拣货下架的这部分库存重新返库上架,回到原来的存储库位上,那么此时就不是做“库内移位式”的操作,而是需要特殊处理一下用返库上架的逻辑。因为如果是按普通的上架逻辑,那么批次号,原始的拣货库位等信息会对不上,所以得要用定制的“返库上架”,去溯源取消的订单曾经是从什么库位拣货的,现在又要回到什么库位上。

可以通过库存流水中关联的“拣货任务号”、“波次号”、“出库单号”等信息来关联相关的库存流水,然后找到源库位和数量等信息。

从存储库位扣减库存

03.有了“暂存库存”之后,查询库存的时候怎么展示?

通过上面入库、出库的拆解,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否选择使用“暂存库位”,系统都可以有对应的解决方案,都是可以达到业务的目的,只不过是系统层面的一些改动点和逻辑处理会有点不太一样而已。

当我们选择了引入了“过渡库位”或者“暂存库位”之后,如果要在WMS中要去查询库存,那么对应的一些产品功能逻辑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暂存库存”虽然是库存,但是在某些场景是不可用的库存,所以要在库存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一层。

关于库存方面的展示逻辑,还有是否可用的限制约束,以入库收货时启用“暂存库位”的场景为例,我这里整理了几种相应的设计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部分维度隐藏“暂存库存”的数据

第一种,就是在多层库存查询维度中,都不展示这部分的库存,这样可以直观地让用户关注可用的库存数量有多少,而不用被其他的概念和名词困扰。

在这种方案中,可以通过“SKU-库位查询”或者是“SKU-批次-库位”查询,知道存放在暂存库位中的数量有多少。同时系统也做了限制,虽然知道有多少数量,但是这些数量都是不可用的,不能用来分配拣货,移库,下架等任务,通过系统的定制化处理,只能将这部分的库存用于上架使用(以收货的“暂存库存”为例)。

总库存 = 可用库存 + 锁定库存 + 不可用库存(页面不可见)

隐藏暂存不可用的库存

方案二:全部维度展示“暂存库存”的数据

第二种方案,就是在多层库存查询维度中,全部都展示这部分的库存,但是标记为“不可用库存”,这样可以让用户知道具体有多少可用的库存,又有多少不可用的库存。而不可用的库存,可以特意说明清楚就是指存放在暂存库位的库存。

在这种方案中,当通过“SKU-库位”或者是“SKU-批次-库位”查询库存的时候,可以知道货物是放在了暂存库位中。那么这部分库存是算作“可用库存”,还是“不可用库存”,这个就要结合系统逻辑和代码逻辑来处理了。如果算可用库存,那么就要控制,在拣货、移库下架等场景下分配库位库存的时候,不要分配到暂存库位的“可用库存”;如果是算作不可用库存,那么就是要控制,只有在特定的几个场景下才可以使用暂存库位的库存,即使它是“不可用库存”的类型

总库存 = 可用库存 + 锁定库存 + 不可用库存(页面可见)

显示暂存不可用的库存

方案三:部分隐藏,部分展示“暂存库存”的数据

第三种方案,是富勒WMS的做法,它结合了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内容,构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处理方式。在“SKU”和“SKU-批次”的维度,隐藏不可用的库存。但是在“SKU-库位”和“SKU-批次-库位”维度,引入了一个“待移出库存”的概念,总库存和待移出库存是有数据的,但是可用库存还是为0。

富勒WMS的做法

在富勒WMS中,涉及到“SKU-库位”和“SKU-批次-库位”维度的库存,会有非常精细化的库存类型的划分,除了有“待移出库存”之外,还会有:

  • 订货数- 默认为空,用于根据库存生成单证。
  • 补货待下架数量-补货任务待操作数量。同一补货任务,对于补货来源库位,锁定为补货待下架数量。
  • 补货待上架数量-补货任务待操作数量。同一补货任务,对于补货目标库位,锁定为补货待上架数量。
  • 待上架数量-上架任务待操作数量。
  • 待移出数量-移库任务待操作数量。同一移库任务,对于移库来源库位,锁定为待移出数量。
  • 待移入数量-移库任务待操作数量。同一移库任务,对于移库目标库位,锁定为待移入数量。
  • 待调整数量- 调整单待执行数量。

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WMS中可以启用“暂存库位”,也可以不启用,最终我们都可以达到最终的业务目的。

当引入了“暂存库位”之后,意味着仓库入库、出库、盘点、移库等各种操作都要考虑使用“暂存库位”来承载库存。当仓库发生了库位库存的变动之后,往往会同时生成两条流水,一条是存储库位的,一条是暂存库位的,这两者关联的业务单据和动作任务等是同一个。

当后续需要定位一些库存异常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库存流水,库存变更的详情来快速处理,因为越丰富的记录,越丰富的字段,是可以大幅度提升排查问题的效率。

同时也因为增加了过多的概念和逻辑,系统的功能设计,逻辑设计,还有使用体验等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例如说系统逻辑更复杂了,开发难度更高,成本更高,同时用户上手学习的成本也更高了,使用起来更复杂了。

而海外仓WMS或者是一些简单化的WMS,一方面是业务场景没有那么复杂,软件功能够用即可;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用户的上手学习使用的成本,往往会考虑更简单直白的设计方案,所以往往在设计相关系统的时候不会采用引入“暂存库位”的方案。

虽然没有“暂存库位”,但是海外仓WMS依然可以实现入库到上架,拣货到出库的各项业务流程。即使有一些解决方案可能会有一定的取舍,不过最终所取得的结果还是没问题的,这也是海外仓领域发展了这么多年之后的经验沉淀。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PM维他命】,微信公众号:【PM维他命】,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是不是还有个在途库存?
    是不是还有个停泊库存?

    来自浙江 回复
    1. 嗯,在途是另外的概念,停泊这个没听过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