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原型仔?别忘了你也是!

3 评论 4304 浏览 7 收藏 10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两大难题:如何从市场,用户,业务等多个角度分析和设计产品?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推进项目落地?

被鄙视的“原型仔”,请戒骄戒躁,产品这一行,谁不是原型仔?

原型仔与“鄙视链”

原型仔这个词在产品圈里火了有一阵子了,出现的频次相当高,哪哪都能看到相关讨论。最近一次是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位朋友纯粹吐槽,大致意思是“B端的产品经理注定只能是个原型仔”?

说实话,这个词非常不友好,有一种鄙视的感觉。说到鄙视,想到了鄙视链,好像这两个词本身就是串联在一起。

鄙视链这个东西本身客观存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所熟知的还是音乐圈的鄙视链,然而互联网圈里也有鄙视链,很早之前就一直流传

开发瞧不上产品,测试瞧不上产品,运营瞧不上产品,销售瞧不上产品。

从这段子来看,产品是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这事也不新鲜。

新鲜的是产品圈内还存在相互鄙视,就比如原型仔这个词在产品各种群内都能看到。也不知道嘲笑原型仔的那些人,哪来的优越感。

有一句老话说得挺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家都是做产品的,产品何苦嘲笑产品!

原型设计能力是每一位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产品经理有刚入门的新人,也有在行业深耕多年的资深行家,不管是新人还是资深产品,画原型都是日常工作需要具备的技能。只是新人阅历较浅,耗时可能会比资深产品久一点罢了,或是资深产品会花在需求会议上用时多一些。

那些整天喊着“你们只能当一个原型仔的”产品同仁,试问:

  • 你们真的不用画原型吗?
  • 你们真的已经资历高到这个地步吗?
  • 难道你们都是产品总监吗?

退一步来说,即便你可能真的是产品总监,如果你的手下在原型设计上存在很多误区(画原型学问很深,不要只看表面),你不需要检查一把吗?如果你对原型交互一知半解,又如何来教新人呢?

拿“原型仔”来贬低他人,不是在贬低他人,而且在否定你自己的专业能力?

某项技能做精做透也是一种提升

我们生在这个星球上,虽然都吃着五谷杂粮,可是我们却都不一样。

撇开性格长相不说,在产品岗位上,每个产品经理都有自身的侧重属性,有些人天生沟通能力佳,在需求对接上如鱼得水;有些人技术转的产品,在需求变现上更能贴合技术思维;有些人心思缜密,把能想到的问题点、没能想到的漏洞都梳理一遍。

如果按照需求进化论来说(需求沟通、需求梳理、原型设计、立项过审、需求开发、功能测试、上线交付),能把每一个环节都做的漂漂亮亮的产品经理真的不多,能把某一个环节做精做透的其实也不多。

原型设计非常考究逻辑思维与细心,因为需求梳理出来的点都是业务行为,比较散。

如何将这些小的散点转换成产品功能,哪些点归整放置哪些菜单页?这些需求点是否影响现有产品功能,如有影响页面如何优化调整?哪些隐藏需求是业务不关心的但是你必须关心的?

这里面可是要下一番功夫。

你原型设计成什么样,那么公司的产品框架就是什么样,给用户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就什么样。

举个列子:

运营部门想在商品上增加一个营销玩法:满1000立减50。

对于运营部门来说它只考虑如何吸引用户眼球,刺激用户消费,产生GMV。

而作为产品经理拿到此需求,首先需要权衡该需求能不能做?是否平台已经类似营销玩法,如果做出来是否会与此前某种玩法重叠?

如果没有进行需求沟通,运营人员想要前台呈现给用户什么样的效果(内心需要权衡,考虑平台所有营销玩法样式轻重级层度),运营人员想要后台配置简便性能,有没有特别要求等。

基于沟通要求,再进行需求梳理与原型设计,后台配置是单独新作一个菜单页还是合到现有营销某个菜单内,单独新增后期需求重新勾选权限是否便捷?后台配置是否要控制关联商品的毛利率、商品客单价、订单人数?

如果订单金额不满1000 可否有效?

该营销玩法可否与其他营销政策同时享用?

是否允许出现负毛利的情况?

该营销金额由谁承担?

财务对账相关报表是否要体现该信息?

在哪个报表体现比较好?

财务是否需要提前告知该需求对其影响等等一系列问题。

样式设计尽量考虑运营设计便捷性,后期统计报表体现等。

原型仔其实是个伪命题

需求进化论过程中,原型设计上一个环节是需求梳理。如果需求没梳理清楚,可以画原型吗?

不可以。

原型设计,永远是基于需求梳理出来的结果进行设计。

有人会问,那我只拿到需求结果进行设计是不是就行了——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导致信息断层、误传信息、信息丢失等情况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是拿到需求,首先要进行分析与梳理,即便是上头已经确认好的需求,分配至产品经理,都要进行重新梳理与分析。只有需求梳理清楚,才可进入原型设计环节。

而在需求梳理过程中,你不需要跟需求方与需求连带方进行沟通、二次确认吗?沟通过程中存在意见分歧如何处理?这里是不是就需要看你的沟通技巧与协调能力?

原型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是立项过审,如果两个环节是两个产品经理分工,过审的产品人确保会比设计原型的产品人更了解需求吗?可能会,但绝对是少数。即便是会,那么过审的产品人也已把需求梳理与原型设计环节全部吃透。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原型设计与立项过审的是同一个产品经理。——不对,应该是一个需求从需求沟通到需求上线,都是一个产品经理全线负责。

原型仔还存在吗?

存在,每个产品经理都是;也不存在,因为产品经理不只是需要画原型。

做一个有独立思想、自主判断的产品人

当然,被鄙视其实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会因为我的三言两句就会消除。即便原型仔消失了,还会有其他仔的名词出现。

我们没有办法逃避,这是人性。

我所担心的是那些被嘲笑成原型仔的朋友们,会因此变得开始变得浮躁,下意识以为画原型真的是没价值的活,开始抵触画原型,画原型上不那么认真、不那么上心。

如果所有产品人都不专研原型设计,那么又有谁来设计原型呢?

如果你是一名产品新人,如果你正在专研原型设计,请你认清自身能力,专注当下,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脚踏实地走好产品经历的每一步。

不要着急,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任何时候,任何环境,希望我们都可以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不受外界干扰,只专注于当下。

 

作者:万有青年,B端产品经理;公众号:克苛克

本文由 @万有青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B端上的需求的确会牵扯到很多东西。。老板一句话,你找出一大堆有关联要一起变更的功能或接口、字段。。。

    来自广东 回复
  2. B端产品,在做原型上常常焦头烂额

    来自广东 回复
  3. 大佬教我吹水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452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aaS产品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定价。
专题
1346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对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异常数据,是数据分析常见的工作内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数据异常分析。
专题
1494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裂变是研究用户增长的重要一环。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裂变活动。
专题
1383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经理数据分析方法论。
专题
1778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B端SaaS产品及B端SaaS产品方法论。
专题
15930人已学习11篇文章
SWOT分析法是互联网人最常用的分析模型之一,将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