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P2P PM,你应该知道的之资金操作相关

张小璋
19 评论 28097 浏览 285 收藏 25 分钟
🔗 产品经理专业技能指的是:需求分析、数据分析、竞品分析、商业分析、行业分析、产品设计、版本管理、用户调研等。

互联网金融的领域很广泛,但是既然是『金融』,则离不开最基础的『支付』。下文就将从基础的支付知识说起,重点对P2P领域会涉及的一些方面进行阐述。主要根据我的项目经验,不一定权威,不一定准确,欢迎吐槽,欢迎拍砖。

支付基础知识

支付渠道

在整个支付系统中,支付渠道是最基础的核心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四种渠道:

1.银行直连渠道

银行渠道指的是业务方不经过中转直接与银行相连接,整个交易过程直接通过银行网银系统结算,无需经过第三方接入。问题是接入难度大,技术门槛高,开发成本高昂。不同的银行需要单独开发,时间成本也较高。

2.第三方支付渠道

第三方支付渠道是相对于银行直连渠道来说的。指的是一些『持牌』的独立机构,居中于买卖家之间进行收付款作业的交易方式。一般情况下,由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负责对接各个银行的直连接口,而业务方只需要直接对接第三方支付的相关接口即可完成支付业务的操作。整个交易过程为业务方—>第三方支付—>银行。相对于银行直连渠道来说,接入难度小,技术门槛低,开发速度快。目前在我国大陆地区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必须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下图是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样本。

3.话费渠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用的比较少的支付方式,就是通过话费渠道。比如移动的『和钱包』。通过划扣手机话费的方式来完成支付。

4.外卡渠道

外币渠道指的是支持境外银行卡(或其他境外支付方式)支付的渠道。这里就不过多的展开说了。

支付网关

支付网关(Payment Gateway)是银行金融网络系统和Internet网络之间的接口,是由银行操作的将Internet上传输的数据转换为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的一组服务器设备,或由指派的第三方处理商家支付信息和顾客的支付指令。支付网关是支付系统对外提供服务的接口,所有需要支付渠道支持的资金操作都更具需要通过支付网关分发到相对应的渠道上。支付网关是在线支付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形式。基本上所有的在线支付都会涉及到支付网关。

支付产品

说完了支付渠道和支付网关,再说说支付产品,支付产品是指支付服务的提供方通过对不同的支付渠道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来进行封装来为业务方提供支付服务的产品。一般情况下支付产品位于支付网关之后,支付渠道之前。我们常接触的支付产品有以下几种:

1.快捷支付

快捷支付指用户购买商品时,不需开通网银,只需提供银行卡卡号、户名、手机号码等信息,银行验证手机号码正确性后,第三方支付发送手机动态口令到用户手机号上,用户输入正确的手机动态口令,即可完成支付。设置可以开通小额免密,直接完成支付。这种支付方式不会打断用户的体验,是目前主要的在线支付方式。一般快捷支付产品是通过封装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快捷支付接口或者代付接口来实现的。

2.网银支付

指使用银行的网银客户端完成支付,一般与PC端的在线支付相关。在未开通快捷支付的情况下,用户在支付时需要跳转到对应银行的网银页面,借助U盾等方式来完成支付。这种支付方式会终端用户当前的体验,一般仅用于PC端支付或大额支付。

3.代扣和代付

代扣和代付是两个相反的操作。代扣指根据支付渠道授权商户可以从用户的银行账户中扣款,一般用于定期扣款,不用于日常消费。比如水电煤气、基金定投等。代付则与代扣正相反,指商户将钱打给用户。

4.第三方平台支付

指商户和用户均在第三方平台开立账户,通过第三方平台来实现支付业务。比如淘宝使用『支付宝』、京东使用『微信支付』等。

5.账户支付

指平台为用户在本平台建立账户,支持充值,之后可以使用这个账户来完成支付,即一些平台使用的余额支付。这种支付方式有可能会有『无牌经营』的政策风险,美团好像就出过此类的事故。

P2P特殊的支付模式

(敲黑板,重点来了)

对于P2P平台来说,所对应的支付产品比较特殊,很多刚刚入行或者从其他领域转过来的产品经理可能会不太适应。对于P2P平台来说,从野蛮生长到如今依据『824』依法合规整改进行时的整个阶段,一共有三种(主流)支付产品在P2P平台上存在。我们把它们称之为P2P网贷平台支付的三种(主要)模式

1.通道型模式

通道模式类似于电商平台的『第三方平台支付产品』,P2P平台在第三方支付公司开设一个商户账户。用户想要在P2P平台投资就需要先进行充值。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公司仅对资金的划拨做中介管理,一切资金划拨的指令来自于P2P平台。P2P平台可以触碰到用户资金,存在挪用用户资金的可能。同时,用户资金全部归集于商户账户,P2P平台自己完成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匹配,有形成『资金池』的风险。如图:

2.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模式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随着通道模式暴露出来的资金池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推出了『资金托管』服务。在此模式下,用户(投资人和借款人)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虚拟二级账户,每个独立账户都是独立的,投资人先把钱充到其在第三方支付上的账户里,当进行投资交易时,第三方支付把投资人的钱直接拨到借款人账户,用户的资金全程由第三方支付负责托管,并开设独立专用账户,实现专款专用,与平台自由资金完成分离,避免资金池的风险。

3.银行存管模式

根据8.24《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因此,银行存管成了『合规』的唯一选择。

银行存管的方式上和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模式很像:由银行管理资金,平台管理交易,做到资金与交易的分离,使得平台无法直接接触资金,避免客户资金被直接挪用。目前开展存管业务的都是一些地方城商行,比如浙江银行、厦门银行

、华兴银行等。至于国有大行,建行广东分行已经宣布开始试水存管,但是截止目前还没看到哪家平台上线建行的存管。这里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是存在着『联合存管』、『嵌入式存管』和『直接存管』三种模式,根据《暂行办法》及《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的要求,只有『直接存管』是符合规定的,其他两种都面临整改的可能。

除了这三种主要的支付模式,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被我称为『过渡式』的支付模式,比如:

4.『通道模式』向『第三方托管模式』过渡下的『分账模式』

平台在第三方支付上不能开设唯一的资金池帐户,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结算帐户(主账户)。结算帐户下所有借款人和投资人,以及平台本身的服务费收入等都对应有一个子帐户,是一个大的帐户体系。此模式下,这个账户的所有人仍然属于平台自己,投资者的资金还是会流到这个平台开的专有账户里,仍然有挪用资金的可能性。

5.不太合规的『存管模式』:『联合存管』、『嵌入式存管』

『联合存管』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账户』模式,即银行、支付公司、平台签署三方协议,第三方支付公司帮平台在银行多开了一个企业的对公账户,平台的存管账户的调配权并不在银行,依然在第三方支付,银行起不到“存管”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此种模式会在《暂行办法》被否定的原因。该种模式属于政策要求下的初期产物,一方面,支付公司顺应政策要求来与银行实施该存管业务,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掌握的用户数据及资金账户直接交给银行,毕竟也是付出颇多才攻下的早期的第三方托管业务,平台一家家谈回来着实不易,再加上后期维护优化,才有了优于银行系统的产品体验。银行方面,除技术问题外,政策尚未完全明朗的时候也不希望过多承担其中风险,再者,平台数量也多,单靠一己之力,存管推进相对麻烦不少。

目前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有少部分是该种存管模式,区别联合存管与其他存管方式比较直接的一个方式就是可以看看充值过程中,短信的发送方是第三方支付还是存管银行。不过此类均为《暂行办法》出台之前接入的,银行及第三方也在对该种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相信很快就有符合政策要求的改进。

『嵌入式存管』也属于第三方与银行的合作,但与联合存管模式存在比较大的区别。首先该模式签署的是双方协议,即银行与平台、第三方与平台之间单独签署,且不是开一个总的对公账户那么简单,属于专人专户,投资人与借款人都开立了专属的个人银行账户(站岗享受银行活期收益),这就规避了大账户模式中,万一平台出现了大问题,账户被冻结,投资人到期资金无法调出的问题。银行给到个别支付接口到第三方支付,由其进行资金的结算及接受银行指令调配的资金划拨,这种方式结合了第三方的优势,体验感、灵活性会比直接存管要好上许多,如支持债权转让、自动投标等操作(很多直接存管的银行并不支持)。此种模式的充值、提现过程中,验证码的发送方来自银行,而非第三方,银行能起到监控的作用。不过,关于这种模式,是否完全符合监管的要求存在一些争议。

实名绑卡

根据《暂行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与借款人应当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核实的实名注册用户。所以在用户注册完成后一定要提醒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即使用户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实名认证,也一定要在用户进行第一次涉及到资金操作时强行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至于绑卡,不管是是『通道模式』、『第三方托管模式』还是『银行存管模式』都需要用户将自己的银行卡绑定到相关账户上,不绑卡钱从哪里来?

一般情况我会把实名和绑卡放在一起说,但是可能分两次做。先来说下实名的好处:对于用户: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可以更安全的通过人工方式将丢失的密码找回;对于平台:可以有效识别黑名单用户,便于风控;对于监管部门:可以有效监控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避免洗钱和资金外逃的风险。

在P2P平台,完成实名绑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专门的实名认证入口进行认证,二是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银行,在进行绑卡/开户的同时完成。对于两种方式的优劣,应该说各有各的优势。

  • 第一种可以减轻用户的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用户反感,进行步步引导来完成实名和绑卡,另外分开操作的话,手续费也会加倍。
  • 第二种方式显然用户操作更少,但是容易一起用户反感,不过仅需支付一次手续费。

所以实际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比如我在做的时候选择将实名和绑卡放在一起,而玖富钱包则是把实名和绑卡分开来做。

以下就把我做的这个产品叫做MY理财吧。

作为一个支付的必要条件,绑卡可以为后续的充值、投资、提现来做准备。一般情况下绑卡需要进行三要素或者四要素验证。同时在用户输入卡号的时候可以先进行卡号的验证,减少绑卡失败却需要付手续费的情况,同时也让用户的体验更好。绑卡的流程图如下(以MY理财的新浪支付资金托管“实名+绑卡”为例,做的比较糙,大家见谅):

一个简易的页面流程图:

主要涉及两个页面和一个弹窗:实名认证页面>短信验证码弹窗>实名信息页面。MY理财采用的是新浪支付第三方资金托管,完成实名认证后,在首次进行资金操作时还需要设置托管平台的支付密码。

至于银行存管,大家可以理解为在第三方托管模式下,在托管平台需要完成的操作变成了在银行的存管平台上完成。

资金操作

绑定银行卡后需要进行投资,MY理财在去年对资金渠道进行了升级,我们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平台来做我们的资金通道,规避自建资金池的政策风险(当然,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暂行管理办法》的出台,这种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也变得不合规了,目前我们在做银行存管的项目,就我的理解来说,银行存管理论上和第三方资金托管的业务逻辑相似,只是在体验上可能有些许差别。)

充值/投资

从表面上看,支付的过程是信息的流动,但其实质上是资金的流动,我们以充值为例,其信息流过程如下:

  1. 用户发起充值请求,并将充值金额通知业务后台-资金管理系统;
  2. 充值系统接收用户请求,生成业务订单号,向第三方支付系统发起充值请求;
  3. 第三方支付系统通过用户客户端,引导用户进行交易确认;
  4. 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交易确认;
  5. 第三方支付系统生成第三方支付订单号,并进行内部处理,将处理结果反馈资金管理系统;
  6. 资金管理系统通过客户端,显示并告知支付结果,完成交易流程。(如果返回结果为:处理中,程序将按照计划进行轮询,直到系统返回(以及根据约定)获得成果或失败结果。)

其实,投资跟充值时关于资金的业务流程类似,更多的是对于标的的处理,就不细说了。

提现

把提现单拎出说,是因为在P2P平台里除了投资,用户操作最多的可能就是提现了。

其实作为采用资金托管的平台,提现步骤本质上也仅需要我们将信息传递给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好了。但是为了资金更加安全,平台需要在提现推送前首先进行一次风控(系统自动或人工审核)对提现资金的安全性进行审核。

另外,因为提现时间可能具有一些延迟性,在这里我们进行了一个处理:提现发起的时候业务后台会把用户账户余额的记录将提现金额做冻结处理。直到系统轮询接到新浪支付返回成功或失败结果时做减额或解冻处理。如果一直没有返回结果,则按照新浪支付提供的接口规则,在推送请求半个小时后将资金做解冻处理。

对于资金这一块的一些策略,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在做银行存管项目的时候,根据银行的处理方式及我们的业务特性,我们选择了完全依赖银行账户的方式,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平台的后台的资金数据可能出现短暂的负值情况,随着我们与银行方不断的磨合和调优,出现负值的情况目前基本上可以避免了。

账务系统

既然涉及到资金操作,那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账务体系这一支撑系统,设计账户账务时需要产品经理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在设计账务系统时,我们就结合了会计部门的同事来帮助我们处理专业性问题。

一般账务系统会涉及这四个主要方面:

1.对账

对账分为单笔对账和日终对账。一般针对的是每笔交易记录和退款记录,对账在于保障各参与者的记录能够吻合。发现有差异的记录,即轧帐;通过人工或者自动的方式解决这些差异,即平帐。一般情况下首先进行自动对账,在银行存管项目中,我们采用了通过对比平台日终对账文件和银行端日终对账文件的文件Hash值来完成自动对账,如果出现两个文件不同的情况,人工再介入完成手工扎帐和平账。

2.清结算

清算主要是指不同银行间的货币收付,可以认为是结算进行之前,发起行和接收行对支付指令的发送、接收、核对确认,其结果是全面交换结算工具和支付信息,并建立最终结算头寸。

结算是指将清算过程产生的待结算头寸分别在发起行、接收行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完成资金转移,并通知收付双方的过程。当前,大多数银行结算业务的完成主要通过两类账户:一是银行间互相开立的代理账户,二是开立在央行、独立金融机构如银联、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

在实施过程中,清结算不算最难的,但是业务上,清结算里边所涉及的会计主体、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记账凭证、会计分录和记账等绝对会让你头疼。我建议在设计这一块的时候多听听财务同事的意见,甚至让他们出一份方案。

3.账户体系

对于一个平台上的清结算设计之前,首先要完善账户体系的梳理。账户是用来记录会计科目所反映的业务内容的工具,它根据会计科目来开设的。 账户有多种维度的分类。 按照经济内容来说,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共同类账户。 按照会计周期内期末是否有余额,也分为实账户和虚账户。这里就需要和财务的同事一起来完成,甚至是财务的同事主导,当然你如果有丰富的会计经验和会计知识,有你来主导当然也没有问题。

4.报表

报表是最后的产出,一般情况下是根据阅读人员的不同来通过不同数据的组合完成的,比如给到运营人员的报表、给到财务人员的报表、给到领导的报表等等。

相关阅读

作为P2P产品经理,你应该知道的基础知识

 

作者:张小璋,公众号:互金小璋(ID:SylvainZhang)

本文由 @张小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好文

    来自广东 回复
  2. 第三方资金托管和银行存管本质区别是什么呢?我感觉比较像,我搜了一下存管和托管的区别,网上是这么介绍的,存管只是帮忙存款,这里为什么银行存款是监督呢等功能呢,求赐教

    回复
  3. 跪下了跪下了,上午文章看了一半,下午正好有专业人员讲课,一下子明白了好多。 🙂 :mrgreen:

    来自北京 回复
  4. 感觉“快捷支付”和“第三方平台支付”很类似,楼主能否举例说一下两者的区别?

    来自广东 回复
  5. 楼主写得很棒!我来找茬了:一般快捷支付产品是通过封装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快捷支付接口或者代付接口来实现的。——-不是代付接口,是代扣接口吧

    来自广东 回复
  6. 请问下,实名认证可以直接做银行四要素的认证么,银行四要素都可取到人员的相关信息了,在之前输入身份信息是否有必要?

    回复
  7. 问下,一套P2P只包括APP应用端和财务系统(业务后台)了吗?

    来自四川 回复
  8. 想知道用什么软件做的图,实名认证那张图

    来自北京 回复
  9. 学习

    来自广东 回复
  10. 写的好全面,楼主棒棒哒

    来自北京 回复
  11. 学习了 非常感谢分享

    来自广东 回复
  12. 学习了,谢谢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364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B端产品经理的通用工作流程。
专题
1402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帮助企业管理和维护其人力资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指南。
专题
1273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营分很多类,流量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别关注的数据和指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运营,应该分析哪些数据和指标。
专题
1509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搭建营销中心指南。
专题
43242人已学习17篇文章
谈到互联网产品,我们不得不谈的就是它的盈利方式,这也是产品人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
专题
3897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