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规模的茶叶行业,品牌如何靠私域提升业绩?

1 评论 4582 浏览 17 收藏 16 分钟

私域这个概念一火再火,在千亿规模的茶叶行业中,品牌又是如何做私域的呢?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茶业行业为案例,详细的描述了茶叶品牌靠私域提升业绩的方法,推荐对私域运营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如果说哪个行业特别适合做私域?茶叶行业绝对排得上名。信任需求高、复购高、分享高。可以说茶叶品类天然适合做私域。

当下面临的痛点,也是商家纷纷转型私域的关键原因:

  • 品牌影响弱,销售受限:目前茶行业整体呈现“有品类无品牌”,大部分消费者购买茶叶时想到的是购买哪种茶叶,而不是什么品牌的茶叶。商家销售也过于依赖渠道和口碑推荐;
  • 市场竞争激烈,营销成本高:茶市场集中度低,品牌众多,线上营销或投放成本极高,后续转化弱;
  • 信任成本高,忠诚用户少:茶叶价格没有统一标准,且真伪难辨,忠诚用户需要极高的信任成本建立;

纵观茶叶市场,大大小小的茶叶品牌都在做自己的私域:小罐茶入局私域半年,实现私域GMV百万增长;新锐茶叶品牌一念草木中一年积累30万粉丝,私域销售占比达90%以上…

那么,在茶叶行业中,做好私域的关键是什么呢?

结合行业痛点和品牌运营案例,我认为除了保障好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3个“强”:强引流、强信任、强转化。

一、强引流

很多茶叶品牌在卖货时都遇到过这样的困境:

品牌自身影响力不足,需要借助网红主播带货。但是像“李佳琦”、“交个朋友”这类顶流IP,带货往往要求提供较大的优惠力度。

并且由于顾客是冲着大IP和优惠力度去的,即便最终购买了产品,对于品牌的认知依然十分有限。
并且离开了直播间后,就无法持续卖货,这样的带货方式显然无法长久。因此,当下市面上一种流行的做法,是品牌建立自己的私域渠道,接触消费者建立信任,然后通过复购来提升利润。

所以,需要商家做好各个渠道的引流,不浪费每一个销售渠道和用户线索。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1. 包裹卡引流

由于电商平台的限制,品牌无法获取用户联系方式,包裹卡是最安全有效的引流方式。

其中「一念草木中」的包裹卡堪称标杆。在包裹卡中利用「领取专属青茶茶具」的福利钩子,引导用户扫码进入私域,还附带了「主理人的信」,传递出品牌的情怀和理念,让用户感知到品牌的真心实意。

不仅如此,它们还观察到:很多他们的用户群体都偏年轻,大部分对于品茶的门道还不太了解。

所以包裹卡中还加上了「冲泡指南」,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规避了很多人因为不懂品茶而导致体验不佳的问题,同时非常丝滑地引导用户进入到私域中,用户的体验感瞬间拉满。

2. 线上引流

做私域同样要重视公域,只有公域源源不断提供流量,私域才能持续运营。

品牌可以围绕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多个平台设置引流的触点,全平台覆盖,通过这些触点,与用户建立强链接关系,粘住用户,留存用户。

但作为中小企业来说,没有那么大的体量去投入资源做公域平台,如何低成本引流获客?

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裂变,短时间内可以带来大量新客。以「小罐茶」的裂变玩法举例:
小罐茶在去年推出了一次裂变活动,用户邀请5名新用户添加客服好友,可以1.99元购买三袋春茶;邀请8名新用户,可1.99元购买小罐茶语礼盒装。

通过一定的福利诱饵,刺激老用户主动邀请新用户,实现用户的快速扩张。同时,采取1.99元尝鲜的方式代替免费获得,防止薅羊毛的用户,增加用户参与成本,更好留住用户。

另外,还有拼团、砍价、分销、抽奖等不同形式的裂变玩法,同样可以在私域中起到不错的引流效果,但需要设计好路径,明确好预算,考虑好风险。

二、强信任

目前国内茶叶市场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同时也乱象丛生,茶叶没有统一标准的价格,也存在真伪难辨的情况。

因此,茶叶用户对信任的需求极为强烈,这几乎是决定他们消费的首要因素。

作为商家而言,快速与客户建立信任,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的成交与否。而很多商家,觉得运营私域就是发发朋友圈,发发社群,时间一长,用户自然就会信任,殊不知用户早已将你屏蔽。想要获得用户的信任,是需要持续地深耕和运营,让用户觉得你有价值,才会一直待在你的私域里。

通常来说,“建立IP”和“打造内容”是建立信任的两种有效手段。

1. 打造IP

IP就是人设。

相比于抽象的品牌,一个具象的、人格化的IP形象,在与客户沟通时,更容易拉近距离,产生情感联系,积累信任。同时,也更容易让客户产生记忆点,留下更为丰满、立体的印象。

以目前视频号大火的「顺子说茶」为例,自2022年4月入局视频号,不到1年直播销售2600多万元,产品复购率达到30%以上,成为视频号茶行业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在2023微信公开课年度大会上,被官方推荐点赞

来拆解下他的IP是怎么打造的:

  • 名字:顺子(原名陈镜顺)
  • 形象:爱品茶的中年男人(符合品类用户画像)
  • 身份:国家一级评茶师(有权威性)
  • 成就/荣誉:获2021创新中国茶「杰出创新人才奖」等多个奖项,出版6本与茶相关的书籍
  • 经历背景:进入茶行业已有十三年之久。13年来走访全国各地各品类地道产区,对茶叶背后的人文与历史有深入的了解。
  • 提供的价值:能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文化,例如产品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即便是一个普通的茶具,他也能从唐朝说到宋朝,从中世纪说到现代。

多年的积累也使得他的IP形象非常饱满,能够快速吸引不同的茶叶爱好者,并使其信任自己。

所以,要做好一个IP,并不仅仅是让客服换一个统一的头像,改一个统一的名字那么简单。首先就要把它当做一个真实的“人”,从他的年龄、职业、身份、家庭、爱好、经历故事等方方面面做好画像,同时与品牌形象、产品相匹配关联。以下工具表可以参考。

之后在日常的运营中,更要有统一的、规范的内容输出,保证和IP各方面属性的一致。

2. 打造内容

除了IP建立外,日常的内容分发也很重要。

喜欢喝茶的人群,对茶相关的文化知识都会格外有兴趣,因此,输出专业的内容能进一步加深用户对你的信任。

中国茶叶种类有将近200种,不同品种,不同喝法,每一个单点的问题,都能衍生出一个“内容”,每一个“内容”都会产生一次沟通,一次信任,甚至一次消费。

以顺子说茶为例,内容和文化是其出圈的核心优势,内容类型可以分为:

  • 茶知识:例如xx茶冲泡小技巧;
  • 茶行业科普:五分钟听懂六大茶类;
  • 对话大咖:对话茶界大咖以及非遗传承人,分享茶文化;
  • 产地参观:实地探访茶叶生产、景德镇博物馆参观等;

那作为品牌或商家,可以如何借鉴学习?

3. 内容定位

优先专攻自己品类的茶类,再了解自己的用户画像。例如自己产品主要是绿茶,产品客单价不高,用户群体小白居多,内容方向可以绿茶为主的偏科普类型。

如果产品客单价较高,用户群较高端,内容方向就不能偏科普,需要更深层次的解读。

4. 对标学习

有了大致的方向后,需要找到一些竞品,可以学习一些好的内容和模式。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找到自己的优势方向。

5. 内容分发

私域渠道内可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社群、朋友圈等渠道分发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内容分发需要专业+种草+生活的搭配,可以让品牌形象更加饱满。

三、强转化

当下茶叶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线下门店卖,线上电商卖,直播主播卖,商家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尽管会有很多客户过来咨询,但离转化总是差临门一脚。

在私域中,可以不断引流获客,建立信任,但最后转化的一步,还是需要相应的策略来帮助刺激用户下单。

根据茶叶产品的不同市场定位,转化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

1. 针对中高端茶叶产品的客户

这类客户消费能力强,对产品的品质较为看重,是GMV贡献比例最大的人群。

针对这个类型的客户:

可以考虑建“多对一”的专属服务群来承接,在服务群里除了运营、销售,还可以有专属茶艺师甚至是老板。

例如「顺子说茶」的平均客单价达到2600+。他认为私域里就要24小时服务用户,所以他们在社群里只做三件事:

  1. 每次有重要直播时,会在群里发消息提醒大家当天的直播主题。
  2. 回复以及解决用户出现的相关问题。
  3. 分享一些对茶的感悟、精致视频等。

另外,他们的私域是不会主动加人的,用户加它们才会回加,否则一辈子都不会去“骚扰”用户。

让客户以最少的时间投入,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方式,最便捷的售后享受服务。毕竟服务好一个“超级用户”,可能超过100个普通客户的贡献。

2. 针对中低端茶叶产品的客户

这类客户数量占比是最多的。这个类型的客户,对于茶叶的品质还没有形成很高的认知,对于口感也没有过高的苛求。在品牌认同的前提下,性价比是他们的首要决策因素。

针对这个类型的客户:

可以考虑在社群内,适时地推送新品及活动优惠,同时也要彰显出会员客户与非会员客户的差异。这个类型的客户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体量大,积极性高,匹配适当的运营,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新客户。

例如小罐茶的社群内容,以茶知识、互动话题、福利茶品为主,尤其是互动话题模块,包含饮茶知识测试题、含茶字的语句接龙、画图猜茶等小游戏,带动用户的热烈讨论,形成和谐同好的社群氛围。

3. 针对客单不高的新客户

这类客户客单价一般不高,用户群体偏年轻。除了满足他们功能性的需求之外,输出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加趣味性、互动性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显得更加重要。

针对这个类型的客户:

从尝鲜带新的角度出发,可以多组织一些福利活动、裂变活动,吸引这类人群参与。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频繁的直播,用一些低价的引流款,通过直播的价格优势,和基础的茶品讲解,吸引大量的新客下单购买。

四、写在最后

不止是茶叶行业,面对当下不断内卷的行业竞争格局,绝大部分行业都适合用私域的方式,去引流获客,留存转化,实现持续增长。

除了打造好品牌人设、输出有价值的内容之外,核心还是要抓住用户,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

把每一个自然流量,都把它们当做是你开门店的时候,进门的一个陌生客户,经营好他们,你的私域流量值就会越来越大。

专栏作家

晏涛三寿;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数字化营销专家,私域流量与超级用户增长方法论首创者。著有《超级用户增长》、《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等。

本文由@晏涛三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小罐茶这个茶趣味知识…….这么硬的广告放群里,真的牛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13859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以To G领域为例,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享TO G产品设计指南。
专题
1440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供应链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37094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击溃顾客最后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心甘情愿按下购买按钮。
专题
1315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营销数字化与数字化营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容易混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营销数字化的解读。
专题
1376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搜索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
专题
12494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消息通知系统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