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复盘方法,助你事半功倍

0 评论 4152 浏览 40 收藏 8 分钟

在职场工作的时候,要记得及时的做好复盘工作,它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也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有全面、准确、深入的了解等好处,下面这篇文章是笔者整理的关于复盘的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接着往下看看吧!

经常听到前辈们说,要多复盘……定期复盘一下工作……做完一个项目要复盘一下。当你打开笔记软件开始要开始像模像样的复盘的时候,却无从下手。

“复盘”原是围棋术语,本意是对弈者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过程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下法等。这个把对弈过程还原并且进行研讨、分析的过程,就是复盘。

一、为什么要复盘?

复盘的目的是让个人和团队能够从刚刚过去的经历中进行学习。

复盘很小,小到似乎无足轻重,复盘很大,大到可以影响人生。人与人之间原本真的差不多,是什么导致了最后差之千里?人的经验是从哪里来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二、怎么样复盘?

一般人理解的复盘就是想想自己哪儿做得不好,问题是啥?找到原因,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说实话,这么做总比不反思要强,但是也起不到什么太大的帮助。一次真正高效的复盘在于是不是抓住了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还有就是影响这些变化的关键要素。一个顶级复盘的三个步骤:

1. 观察

通过观察,你要明白做一件事的真正目标,还有就是你所复盘的事件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没能做成一件事的关键问题在于目标出了问题,压根就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比如说:

  • 我想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 我想成为一个高手。
  • 我让身材变得更好。
  • 我想提升自己的认知。

目标不够具体,很难量化。推荐一个让自己的目标变得明确清晰的工具:

SMART模型(S:明确的; M:可衡量的; A:可实现的; R:相关的; T:有时限的;)

比如说:我想成为一个英语高手。这种模糊无法度量且不切实际的目标。那经过模型这么一改造,就成了:我想在三个月之内完成5000个英语单词。这样呢,就可以方便我看懂现阶段的所有学术文章。

当然,除了搞清晰目标之外,我们还得看清楚事件。很多人在复盘的时候,很容易把事件和评论搞混。比如说:我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我总是马虎。没考好是事实,但是马虎这件事是你的推断,暂时没有办法验证。而且“总是”这俩字,是你的主观态度,同样也不是事实。

可能你看了一眼自己的试卷之后,你会发现马虎所犯的错误也就占所有错误的10%。所以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带入复盘,一定要保持客观和中立。

2. 反思

要通过水平和垂直的思考方式,对问题进行广度,加深度的全面剖析。

推荐使用鱼骨图的思维导图,一个鱼骨中间那根纵贯全身的骨头代表你的目标。两边那些比较粗的鱼可以代表事件的关键要素,那些小鱼可以代表这些关键要素相关联的小问题。

鱼骨图是我们对抗思维混乱的神器,它会让一个问题具体到不能再具体为止。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向着手。也被称为4M1E。

举个例子:我每天感到疲惫,无法集中注意力。

人(Man):

  • 睡眠时间:检查自己的睡眠习惯,确定是否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 营养和饮食:审查自己的饮食习惯,看看是否摄取了足够的营养。
  • 压力水平:评估自己的压力水平,是否存在焦虑或情绪问题。
  • 锻炼:检查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身体活动,缺乏运动可能导致疲劳。

机(Machine):

  • 工作环境:审查自己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空间舒适,没有干扰。
  • 移动设备使用:检查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使用时间,是否过多地分散了注意力。

料(Material):

  • 饮食:评估自己的饮食质量,是否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饮水:检查是否足够饮水,脱水可能会导致疲劳。

法(Method):

  • 工作时间管理:审查自己的工作时间分配,确保有规律的休息和工作。
  • 休息时间:评估自己的休息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放松和娱乐。

环(Environment):

  • 社交环境:了解自己的社交互动,是否有足够的支持系统。
  • 室内环境:审查自己的住宅环境,确保有舒适和宁静的休息空间。

通过这个分析,您可以分析导致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可能因素,可以依据这些方面进行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

3. 行动

找到了原因,我们得真的去行动,这才叫完整的一次复盘。那这个环节里,你可以使用5W1H的方法去做这个计划。

  • 要做啥?
  • 为啥做?
  • 啥时做?
  • 在哪儿做?
  • 谁去做?
  • 如何做?

那这一套流程下来,你也就明确的知道下一步具体应该干什么了。

哪怕应用其中的一点,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如果觉得实在觉得这东西太麻烦了,只是简单的反思一下,也绝对要比不反思要强。

0.1 > 0,简单重复一万次,不如有效重复一次,每次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循环迭代给几次之后,那也会是巨大的飞跃。

本文由@恩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