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大厂,我周围全是戏精

骆齐
0 评论 1108 浏览 1 收藏 7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遵循行业的标准和规范,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创造行业的新趋势和模式。所以差异很大

在大厂的职场环境中,你是否也发现同事们似乎都变成了“戏精”?工作群里充满“标准话术”,复盘会上PPT花里胡哨,晋升答辩时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本文通过作者亲身经历,揭示了大厂员工为何越来越爱“演”,以及这种“演”背后隐藏的职场生存法则和组织文化。

在大厂待久了,我渐渐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身边的同事们好像都成了 “戏精”。

就说工作群里吧,明明一件简单的事儿,非要用一套 “标准话术” 来表达。有人说个想法,马上就有人接话:“这个可以升维思考一下”;要是提个问题,准有人回:“得从组织视角重新审视”。有次我急了,问能不能快点推进,结果被教育:“咱们要共建,别老想着推动”。你说他们是在好好说话吗?

我看更像是在排练一出职场大戏,每个人都在扮演那个 “情绪稳定、语言得体” 的理想员工角色。

复盘会更是 “戏精” 们的舞台。有次项目做得不怎么样,可上台复盘的同事硬是把 PPT 做得花里胡哨,从战略层面到执行细节,讲得头头是道,好像项目成功得不得了。

后来私下聊天我才知道,他光琢磨这 PPT 的结构和话术就花了好几天,比实际做项目的时间都多。这哪儿是复盘啊,分明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表演。

为啥大家都这么爱 “演” 呢?其实谁也不想天天戴着面具上班,可在大厂待久了,你就会发现,有时候不 “演” 真的不行。

我有个同事,人特别实在,说话直来直去。有次老板问项目进度,他实话实说:“中间出了点问题,可能得延期。” 结果呢,老板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后来小李的绩效评估也受了影响。

从那以后,小李也学 “聪明” 了,再遇到这种情况,他会说:“目前确实有一些挑战,但我们正在积极协调资源,争取把影响降到最低。”

你看,话还是那个意思,但说法不一样了,效果就完全不同。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理论,说组织为了稳定,更喜欢那些 “可预测” 的员工。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一个 “演得像” 的员工,知道怎么说、怎么做能符合组织的期望,这样的人更容易被管理,也更容易融入体制。

要是你太真实,有啥说啥,反而可能被当成 “刺儿头”,不受待见。

在大厂,“演” 不仅是一种生存技能,有时候甚至比实际工作能力还重要。

就说晋升吧,多少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结果在答辩的时候因为 “故事没讲好” 就落选了。

而那些会 “演” 的人,懂得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包装得高大上,怎么用组织喜欢的话术来表达,就算业绩差不多,也更容易得到认可。

有次我跟一个资深同事聊天,他跟我说:“在这儿混久了,你就知道,干得好不如说得好。” 刚开始我还不信,后来见多了就明白了。

就拿写 PPT 来说吧,内容重要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结构和话术。得按照 “背景 – 目标 – 策略 – 执行 – 结果” 这个套路来,每个部分都得用那些 “高大上” 的词,什么 “战略落地”“生态构建”“价值赋能”,听得人云里雾里,但看着就是 “专业”。

时间长了,我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好像真的把自己 “演” 进去了。

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应付工作,故意说些场面话,可说着说着,自己都信了。

有次我听到一个同事跟客户打电话,张口闭口都是 “我们要保持组织视角”“这个得上升到战略层面”,挂了电话我问他:“你真这么想?” 他愣了一下,说:“好像是吧,说着说着就习惯了。”

这让我有点害怕。我们到底是在扮演一个角色,还是真的变成了那个角色?每天说的话、做的事,有多少是真实的自己,又有多少是为了适应这个环境而 “演” 出来的?

有时候我也会反思,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把大家正常的工作交流当成了 “演戏”。可看看周围,开会时那些标准的发言、邮件里那些严谨的措辞、朋友圈里那些精心打造的人设,很难让人不觉得这是一场集体 “表演”。

其实大家都不容易,谁不想做真实的自己呢?可在大厂这个环境里,有时候 “演” 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为了生存,为了晋升,为了不被边缘化,我们不得不戴上 “戏精” 的面具。

不过话说回来,“戏精” 也不是什么贬义词。在这个大环境下,能把 “戏” 演好,也是一种能力。

只是希望我们在 “演” 的同时,别忘了真实的自己,别真的把自己 “演” 丢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经理骆齐】,微信公众号:【骆齐】,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804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精细化运营的过程中,为自己的产品搭建一套数据指标体系,对于促进产品和业务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专题
1295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营分很多类,流量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别关注的数据和指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运营,应该分析哪些数据和指标。
专题
1472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4P指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宣传(Promotion)。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解读4P营销理论。
专题
1736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产品运营。
专题
1403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CRM的入门知识,分享了CRM是什么。
专题
1194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对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今很多传统行业都与互联网想结合,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互联网医疗的运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