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餐饮SaaS管理指标,90%的人都用错了方法
本文为大家讲解如何进行行业洞察输出,其工作内容的重点在于行业指标的挖掘和分析。
首先讲到这里的时候,可能大家会对于此有一个疑问?既然写了行业相关指标,为什么不写行业分析的报告,实际上我们还要从为什么写这本书开始,就是为了给到我们对应的产品运营岗位人员的工作指导手册。
那么垂直领域行业报告对个人而言,编写难度过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来自信息源的收集和整理,个人力量有限很难获得众多最新最客观的数据源头。第二个是你很难做到从不同维度顶级专业意见的提炼。
对于产品运营岗位伙伴而言,相对简单的就是-行业指标的挖掘。如何进行挖掘呢,我们可以借鉴阿利斯泰尔·克罗尔—《精益数据分析》这本书关于数据指标的内容,首先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好的数据指标评判标准,在这本书当中好的数据指标有三个方面:
“第一好的数据指标是具有必要性,第二好的数据指标是简单易懂的,第三好的数据指标是一个比例。”
那么好的数据指标带有对应的必要性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必要性是指在不同的维度之下,我们不同地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指标来去判断业务的实际走向。
第二个数据指标是简单易懂的,不能给它设计得过于复杂,或者它的计算逻辑非常复杂。
第三个数据指标是一个比值,它可以它和定量数据是不一样的,通过比值很好地能够判断出来这项行为的产生的变化是什么。
那么我们如何找到正确的指标呢?
这里主要给大家说以下四大类指标,第一类指标就是虚荣指标和可付诸行动指标。虚荣指标是指什么?虚荣指标就是指比如这个产品从开始到现在的总体的产品累计使用人数或者是累计开通门店,这就是“虚荣指标”。
你会说我有如此大量的客户基础,为什么是虚荣的?请问是指开通了重要,还是说每天都有人在用重要呢?所以说我们管这一类的指标叫虚荣性指标。
什么叫可付诸行动的指标?比如说日订单数,日开通门店数,日门店活跃数,这是可付诸行动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去判断你之前的工作的效果是怎么样的。
第二类是探索性指标和报告性指标,探索性指什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探索性的指标:如果你不发现也不影响你当下的经营,而如果你发现之后会对你的产品销量提升有非常正向有利的影响
。一个产品作为产品人员认为是普通功能,而产品实际落地之后从客户的角度变成了亮点功能,后续销售伙伴重点讲述亮点功能,更有利于拿下订单。
报告性指标是指我们通过工具获取简单的统计,比如说你花了多少钱,分别把钱花在什么样的地方,开通数一总订单数等等这些数据可以轻易统计的,因过去行为产生出的客观数据。
第三类就是先见性指标和后验性指标。对于这两个指标,我对于这两个指标有不同的观点,第一个是先进性指标,我习惯性“悲观地看待未来”,为什么悲观性地看待未来,因为有利于冷静地分析,以便做好更详细的布局。
第二个构建性指标是什么?是指已经发生的那些数据,应该做到“乐观地看待现在”,问题肯定不是过去发现的,你当下发现之后,那么这些问题这些后见性的一些指标低,或者是没有和预期相差很远,它都将是你的问题和挑战。你应该乐观地去看待它,如果现在能够解决,未来一定不会有更大的问题出现。
第四类是相关性和因果性指标,相关性和因果性指标用预定类的产品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什么是相关性的指标?比如说你的核餐与撤单,你的核餐数越高,是不是能够意味着你的撤单数越低呢?其实不是这样子的。
第二因果性指标,你的核餐率越高,你的退订率是不是也就越高,两个数据指标呈现关联关系。
找到对应指标的方法是什么呢?是通过这些维度,我们通过不同门店不同业态的后台的数据进行抓取,以及亲自现场体验业务,得到相对合理的数据的一个指标。
行业指标必须兼顾客观数据理性与业务现场感性才能被客户所接受。
所以学会从标准中抽象出合理的指标是产品运营人员的必修课
行业的指标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吗?当然不是,它会根据你业务的发展以及工具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我们以年度客观修正就好了。
作者:张兴,《产品运营指北针》作者;微信公众号:不打杂运营
本文由 @餐饮SaaS产品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