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产品时,我一定不要这几类人

1 评论 13475 浏览 62 收藏 16 分钟

本文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我作为面试官时,会关注的几个点,希望对你和你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金三银四,简单来讲,多数企业会在这个时间段开放较多的招聘窗口,给到的薪资都比较有竞争力,吸引了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动,形成了求职规模很大的现象。

如果,站在求职规模的角度来看,求职旺季依然存在,但形成原因却是降薪,裁员和倒闭,很多人被迫进入市场求职,就形成了一种糟糕的“旺季”。

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面试官时,会关注的几个点,希望对你和你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严格上来讲,不同的岗位级别,我们的关注点不太一样,但也存在比较通用的“淘汰”原因,不论是什么职级,不论是多少经验,都应该避免这些淘汰因素。

这些淘汰因素,触犯任意一个,都会被我现场淘汰,希望你能够引起重视。

淘汰原因:不懂装懂

面试过程 或多或少会遇见一些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或者术语,有的产品人,会强行解释,装作自己很清楚,很熟练的情况。

我们都忽视了面试官是提问者,每一道问题,面试官自己都有一套答案。

这些面试问题,只有极少数情况,是因为面试官不懂,进而向你请教,大多数情况,是在将你的答案与自己的答案进行对比。

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其实,遇见自己不懂的问题,最好的做法是用“提问”代替“回答”,产品行业的名词并没有达到高度统一的阶段,很多名词都是由我们自己定义的。

换言之,这些看似不懂的问题,未必是真的“不懂”,或许只是相同的事物,换了一个名词,通过提问的方式,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名词背后的含义,进而绕过术语,直接回答背后的问题。

面试题:客户在需求评审时临时增加需求,应该怎么处理?
不懂的地方:需求评审是面向开发的评审,为什么客户会参加呢?
向面试官提问:为什么客户会参加需求评审呢?
面试官的回复:这是面向客户介绍产品方案的需求评审 。
问题背后的问题:向客户介绍方案时,客户临时增加需求,应该怎么处理?

错误答案:禁止客户参加需求评审。

如果仍然无法解答问题背后的问题,请向面试官承认自己不了解这个问题,或者没有接触过,这样我们可以很快速的进入下一个问题,或许下一个问题,就是你能够解答的问题。

快速跳过自己不懂的问题,并不是在承认自己能力差,而是为了把有限的时间,尽量多的放到自己擅长的问题上。

一定要记得,面试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要把时间过多的耗费在自己不懂的问题上。

淘汰原因:不自信

某种意义上来讲,产品经理是生产线的需求源头,所有的外界需求都需要经由产品经理转化为产品方案,再进入到研发生产线。

不自信的产品经理对于团队而言,是一种灾难,会带来多次修改,反复修改,甚至未上线使用,就开始自我否定。老板发表一下建议,运营发表一下建议,开发,测试抱怨一下,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不自信”产品经理的动摇。

如果面试过程当中,应聘者传达出一种不自信的气场, 也会被当场淘汰掉。除了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是因为你的不自信,让我也感到没信心,进而不敢将重要的任务交付给你,那招聘你,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所说的自信,不是自负,是始终能保持平稳的心态,面对成功,面对失败,都不被动摇。

坦白来讲,我是能够接受你犯错的,犯错了纠正就好,控制犯错的成本就好,但我无法接受的是,不敢犯错,只敢做正确的事。

所谓做正确的事,也就是只做自己会做的事,所谓的敢于犯错,也就是敢挑战新的问题,敢挑战新的任务。

淘汰原因:傲慢

有一些求职者,或许曾经取得过成功,或许有优秀案例,但还是应该明白一件事。

“面试官,很有可能是你未来的leader,很有可能职级比你高,最低也是和你平级。”

我们说军人的天职就是绝对的服从,有一个很核心的原因,是因为军人数量太多了,上级无法一一沟通,有一些事情,也不方便让太多人知道。

所以,最简单的管理方式,就是绝对的服从。

在职场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做产品时,难以避免的会接触到一些“暗规则”,乃至一些无法向你解释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我希望你的无条件信任,也希望你在失败以后,不去甩锅。

没有任何一个leader,能够接受团队的甩锅,尤其是甩给自己。

这并不表示要求你背锅,而是指不要有“锅”的概念,出现问题以后,快速,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案,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表现。

傲慢,会阻塞你对外界因素的判断,过度执着与对和错,很难融入团队,并且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与leader背道而驰。不好管理,无法融入,甩锅倾向,这些傲慢的产物,会导致你被所有人孤立起来,资源不会向你倾斜。

那么,产品经理离开团队,离开资源还有什么价值呢?

什么价值都没有……

淘汰原因:轻视

产品经理的岗位有多么重要呢?

优秀的产品经理可以让一款产品起死回生,可以让一款产品从0做到数亿市值,但糟糕的产品经理也可以让一款产品快速close。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每一个产品方案,每一个需求,每一个idea,都可能嫌弃一场革命。

许多爆款产品的背后都是一位产品经理带来的灵感,而爆款快速消失的原因,则是因为产品经理持续的糟糕的灵感。

尽管可能性低,但我们都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

这是一个具备话语权的岗位,尽管每位产品经理的话语权不太一样,有的可以左右需求,有的可以左右功能,但都可以对产品带来直接影响。

即使你的话语权只是一句文案,即使是一张配图,依然是对产品最直接的影响,是其他岗位所不具备的特点。

所以,一旦面试过程中,你表达出了“轻视”的姿态,也会被立即加入“淘汰”名单。

我实在无法很放心的将任务交付给可能轻视他的人,这会让我坐立难安。

没有小需求,只有小产品,每一个需求,对于特定的场景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需求。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对需求进行影响,要么努力促成这个场景,要么就努力避免这个场景。

找回密码,就是一个小需求,很多用户可能一生都不会使用到这个功能,但一旦遇到了一次,他就特别重要。

淘汰原因:不匹配

作为求职者,手里可能会有多份offer,但只能接受一家,也就会选择和自己的需求最匹配的一个岗位,但这不代表其他给到offer的岗位就特别糟糕,只是匹配度不高而已。

这一点,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样的。

有很多求职者都很有能力,但是和岗位的具体要求的匹配度比较低,这样的人,尽管很遗憾,但也会被划进“淘汰名单”。

在“不匹配”的范围里,有几个大的类型,一个是经验不匹配,另一个是技能不匹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类型,像是薪资不匹配,兴趣不匹配,以及性别不匹配等。

性别不匹配,不等同于性别歧视,有的产品受众用户具有较强的性别倾向,比如女性市场,或者男性市场,这些特殊产品,需要产品经理对受众群体具备同理心。

换一种表达方式,男性产品经理缺少作为女性的行业经验,不知道大姨妈有多痛,不了解用户,而女性产品经理,缺少作为男性的行业经验,不知道格子衫的吸引力,也是不了解用户。

1. 经验不匹配

如果岗位要求经验是3年,那么1年经验和10年经验的面试结果是相同的,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是一种不匹配。

实际经验低于要求经验时,我们会考虑到业务的熟练度,需要额外支付培养成本和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而实际经验高于要求经验时,也会考虑人员稳定性,也会担心自己的岗位成为他人的跳板。

经验不匹配,是相对概念,通常是可以上下浮动1年的时间,要求三年经验,实际目标范围是2-4年,个别公司向上浮动的范围会比较高,可以达到2-5年。

我们在求职时,不妨向设置一个自己的目标岗位要求,进而去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而不是单纯的提升经验,这会让你错过与你合适的岗位。

毕竟,没有几家公司会招聘3年经验的产品助理,同样,也没有几家公司会通过社会招聘5年经验的产品总监。

2. 技能不匹配

技能和岗位需要匹配上了才能产生最终的价值,仅仅有技能,但是和岗位不匹配,也是没有价值的。

一位在社交领域研究很深入的产品经理,非常有能力,但却不适合一个后台的岗位,因为后台没有社交。

一位后台业务很熟悉的产品经理,逻辑缜密,能力也很强,但却不适合一个C端产品岗位,因为人性,多依赖感性,而非逻辑。

产品经理是一个大的行业,内部存在非常多的细分,我们可以称之为垂直领域,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异就体现在我们掌握的技能当中。

APP和PC端,一个是在手机屏幕呈现,是一个小空间,另一个是在PC屏幕呈现,是一个大空间,两者的载体不同,对应的设计方法,技能也不太一样。

C端产品经理,要求懂得人性,并且具备影响用户行为的技能,包括视觉设计,心理暗示,诱导等等底层技能。

B端及后台产品,要求逻辑能力极强,能够将复杂的业务转换成清晰,简单的多个线条,能够梳理出多种状态及各自对应的业务节点。

前者研究人心,后者研究事理,两者截然不同。

技能不匹配,会导致三种结果,其一是无法看展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学习期,其二是勉强开展工作,但吃力不讨好,还可能带来风险,其三是严重透支,通过加班,熬夜等方式缩短适应时间。

不论是何种结果,都不是企业愿意接受的。

“不匹配”的范围特别宽,还有业务不匹配,薪资不匹配,兴趣不匹配,年龄不匹配,基本上很多面试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不匹配”。

而匹配恰恰是求职的核心,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证明自己和岗位是匹配的?

“敌明我暗”,我们可以用一些方式去了解这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是做什么项目,负责哪个板块,进而针对性的去做准备工作。

很多时候的不匹配,是指我们在面试过程中表达出的信息是不匹配的,但这部分信息其实并不能完整表达一个人的经历,尤其是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做过很多项目。

选择哪一部分信息去表达,省略哪一部分信息,就是面试准备的一个技巧,也是加强匹配度的一个有效方法。

总结

不论你应聘的是哪一个阶段的产品岗位,都需要注意这五个淘汰原因,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这里简单为你梳理一下:

  1. 要避免“不懂装懂”;
  2. 培养自己的“自信” ;
  3. 要谦逊,不要傲慢 ;
  4. 要严谨,不要轻视 ;
  5. 怎么证明自己和岗位是匹配的。

最后,祝你求职顺利。

#专栏作家#

枯叶,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9年经验产品经理,3年产品总监经验。擅长数据增长,商业模式。曾孵化过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创业产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遇到完全不懂的会直接说我不知道,能谈点想法的给出点自己的想法,我自己也不确定这是正确答案。
    而且我觉得工作中也会遇到不懂的情况,常人的做法都会是百度或者求助朋友,这并不可耻。

    另外,我觉得PM最好的状态是在自信与自负之间
    在专业角度,比自信多那么一点点,是因为你是专业的。
    你花大量时间设计出的产品,不会轻易在会议上被别人拍脑袋的想法击破。
    不然就是功力不够。

    比自负差一点点,是因为人无完人,即使他人的建议不完全是可以采纳的,甚至是错误的。
    也应对你有所启发,要保持敬畏之心。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