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款高考APP

时至今日,高考来临,无论是参加过高考的过来人,还是正站在高考战线上的学子们,都会为之动容,百感交集,只在这两天。作为多年前经历过高考的产品经理们,我们不是忙着感慨青春一去不复返,而是想着如何做一款高考相关产品,来帮助面临高考的孩子们。
讨论一触即发,就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5群(217321498),如何做一款高考APP!
1、用户
既然想要做一款高考APP,首先要考虑的是,做给谁用?也就是说“用户是谁”。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考生,毕竟他们是高考的参与者。
细想之下,高考早已经不只是学生的事情了。高考作为贫困孩子唯一还算公平的出头之路,背后牵动的是无数个家庭的未来。因此,家长成为了关注高考的主力军,其投入程度甚至超过考生本身。
高考之时,也是准备收获之时,对于考生是这样,对于老师也是这样。尤其是当一本上线率成为考核标准时,老师也是关注高考的主力人群 。
另外,除了考生、家长、老师之外,近年来,由高考辐射出来的产业链越来越长,教辅、餐饮、酒店、旅行等等,任何可以或不可以跟高考扯上关系的,最终都能很顺理成章的跟其扯上关系。
2013年高考报名总人数为912万人,家长的人数粗略可以Double一下,按照每个班级60人计算,并且每个班级至少配备6个老师,高考班级的老师数可以达到91万人。这样算来,高考涉及到的人数,仅考生、家长和老师三者,就可以接近3000万人,其他行业或领域更不用说。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用户需求
从上述来看,高考相关的核心人群主要是考生、家长和老师,他们才是我们最需要服务的主流用户,当然还是以考生为主,兼顾家长和老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需求。
考生:
“高考前我关注的是怎么提高我的成绩,怎么获得更多名校的学习资料”
“我想知道最新的考试政策和心仪的学校的情况”
“高考时,我关注的是交通,是考场周围的酒店住宿,是高考时刻表以及需要准备的工具”
“高考后我关注的可能是正确答案来估分”
家长:
“我想关注今年的考试政策有没有变化,对我家孩子有没有影响”
“我想知道我关注的那几个学校,今年是怎么样的招生政策,我家孩子能不能考得上”
“我想知道,在孩子高考时,我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而不至于添乱”
“高考后,我想知道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等信息,怎么报考成功率更高”
老师:
“我想知道今年的考试政策会不会变化,我要及时反馈给我的学生们”
“我想知道该如何帮助我的学生考出更好成绩,有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
“高考后,我要能向我的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什么学校最适合,什么专业最好”
总结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
考生:考前(备考指南、学习资料、招生政策、学校信息)、考中(酒店、交通、饮食等信息、考试工具的备忘)、考后(考题答案)
家长:招生政策、学校信息、助考指南、志愿填报信息
老师:考试政策、辅导指南、志愿填报形势与建议
3、产品功能
了解了用户的需求后,需要对需求进行筛选与评估。那么,提供哪些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呢?
3.1 动态信息Push
从上面用户的需求可以看出,用户对高考相关的资讯信息的需求最大。目前网上此类信息量大而且分散,用户需要通过查找、筛选才能看到一二,费时费力。
高考APP可以作为资讯聚合的载体,通过整合各大网站的高考相关的资讯,然后定期推送给用户。这些资讯包括高考招生政策规定(报考资格、身体条件等),录取政策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1)从各大网站整合的资讯,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机器+人工,保证推送给用户的是优质信息。
2)统计每次推送给用户的资讯数据,分析用户兴趣,及时调整推送内容与策略。
3)推送必须定期定量推送,为保证不占用学生的正常复习时间,推送时间选择在课间、午晚餐时间或者睡觉前等,推送量以每次阅读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为标准。
3.2 搜索与筛选
有一部分同学有自己心仪的学校,而大多数同学并不知道该报哪个学校,以后学什么专业,这种迷茫等到填报志愿时,就有些令人捉襟见肘了。因此,提前了解各个学校以及各个专业的情况,对考生和家长都是大有裨益的。从上面的需求List中,也可以看出考生与家长对学校信息是有需求的。
这里提供两个功能,搜索与筛选。
搜索:支持用户输入关键词,查询相关的资讯信息,比如查询“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会出现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信息。
筛选:支持用户对省份、城市(或城区)、大学和专业的筛选操作,用户可以通过筛选直接查看学校及专业的信息。结合历年该学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等信息展示。
3.3 推荐信息
推荐信息,区别于动态信息,推荐一部分资料、经验分享等信息,更新速度没有那么快。推荐的信息分为几个类别:
1)推荐食谱:推荐权威专业的食谱信息,分不同层次推荐,帮助考生制定高考饮食计划。
2)经验分享:备(助)考指南、心理调节,分享专业优秀的经验给到用户。
3)学习资料:在线下载学习资料,文字或视频等。
推荐信息需要注意的是:
1)权威性:选择权威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2)本地化:食谱推荐考虑本地特色,经验分享与本地高考形式保持一致。
3.4 任务激励
为增强用户活跃,并借助高考APP让考生建立信心,增加任务激励机制。
1)登录送积分:连续登录加倍。
2)积分可参与模拟题答题,答对得奖品。
3)保证每天都可以参与答题,根据积分限量。
此任务激励机制,需要注意的是:
1)题目量控制:量不宜太大,每次3-5道,轻松完成,不要让用户感觉无止境。
2)题目内容控制:内容上以往年真题为主,夹杂部分模拟题。
3)题目难度控制:难度不能太大,以能轻松完成为主。
4)奖品要给力。
3.5 其他功能
其他的功能,优先级稍低,比如:
1)提醒功能:提醒用户高考时间及进度,定时提醒用户。
2)社区功能:支持考生或家长发帖讨论,可接入微博。
3)酒店、天气、交通查询:做入口,与相关第三方产品结合。
4)备考计划:计划List,类似待办事项。
3.6 盈利点
该高考APP可能盈利的点,其实有不少,比如:
1)与教辅机构合作,推荐教辅材料。
2)与本地饭店合作,推荐优质食谱,并与本地订餐网站合作,推出订餐送餐服务。
3)与携程、滴滴打车等合作,推荐酒店和出租车接送服务。
4)与学校合作,推荐给更多的考生。
4、还差的远呢
这样一款高考APP,还远远不够,想要把它做出来,必须要做好的几件事:
1)找出核心需求
以上所述功能与需求虽已经过筛选,但仍过于赘述,需要砍掉大多数功能与需求,找出核心的需求,然后去满足需求。
2)做好运营工作
运营是高考APP的重点,必须保证内容的质量和推送时期,而且还要分阶段的进行推送。
3)市场推广
高考APP最大的问题在于时间短,周期长,用户更新换代快。如何做到新茬接旧茬,保证产品一直有人在用,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4)本地化调研
高考APP必须要切合各省市的真实现状,真正把适合的内容和功能推给相关的人。因此,本地化的调研就显得很重要,这个调研成本暂时无法估量。
高考APP具有广大的市场,同时具有巨大的挑战,如何把它做好呢?从此刻开始,一切由你说了算!
本次参与讨论的童鞋名单,名字不分先后顺序排列:
喵了咪,漓江,小雪,威少,白羽,浩林,池塘,灵霄,废材,绝迹,Yoogle,包子等
作为一个编程都不会的人,该怎样制作一个像你所说的高考APP呢?
亲,能把你的联系方式留给我吗?我觉得你的思维很缜密,想请教一个问题。
现在的高考考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和家长也是很重要的群体,并且是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特别是家长,学生的目标在高考前是很明确的,最好不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估计家长和老师也是在高考前比较在意学生的行为,如果真是针对高考,我就针对家长,一般家长比较想使点儿劲,但是在学习上往往都是力不从心,所以就在心里辅导、学校以及专业选取这方面下功夫。教材这方面学校做的够多了,虽然人多但是市场被压缩的差不多了。所以,权威的择校信息以及专业走向建议比较靠谱,如果能结合学生的一些信息数据给出建议及原因,这样的APP是不是更有竞争力。
先泼点冷水,
1、如果你已经设定好了复习计划,而这个复习计划足以压得你需要整天面对成堆的试卷和复习资料,会在仅有的碎片时间拿起手机打开这个高考App继续做题吗?
2、择校资料的丰富性和及时性,从哪里获得?最后的决策大多数情况下是谁做出的?高考APP需要多大的数据获取能力和运营能力获取这些数据,影响决策人。
3、交通、酒店住宿?难道现在的高考生绝大多数不是在自己的城市?异地高考的比例有10%吗?90%的人是否需要通过一个app了解自己所住城市的交通,何谈住宿。
4、刚刚问了一个今天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亲戚,孩子考完试就等在学校,老师要拿标准答案来估分,大概晚上8点左右才能回家。这个app答案的获取速度能否赶上学校通过官方途径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能否及时放到手机里,学生能通过手机来看答案估分吗?
抛砖引玉,如果我做这个高考app,可能会做个《高考备战365天》
目标用户:学生、老师
主要功能:
1、倒计时提醒、课表、复习计划排期功能
2、可以对复习资料拍照截图,标注,储存,发送@指定人员解答,云端OCR、人工识别汇总(短期可以不需要),分析供老师了解学生复习进度,难点,及时答疑跟进、平衡每个学生的复习状态和进度。
3、根据进度自动安排时间规划,对重点、常犯错误,利用艾宾浩斯记忆典线定时提醒复习。
4、结对子和同学互动帮比复习进度,形成排行榜等,利用虚荣心,形成互相攀比学习的氛围。
次要功能:
1、学习激励(励志名言)、心理调节(笑话糗事)
2、饮食规划(告诉妈妈你想吃什么。做什么给你吃最好。与其让4~50岁的人用app查,不如你告诉她要吃什么,父母也最愿意听从你的指令)
收费模式:
1、免费版,学习登录:每天可以收藏n道题(有限制);每天倒计时提醒,收藏题目自动提醒复习;老师提醒,能看到题目汇总,能回复,但不能下载、保存、归档,只能手工抄录、保存。只能和一个人结学习队子,一旦超过学习队子,不能再和其它人结队。
2、收费版,解除所有限制。
合作模式:
请老师向学生推广,如果老师愿意主动要求学习使用app,可以完全放开限制推广收费版,让学生和老师觉得物有所值;
好处:
1、对资讯收集、推送的运营压力较小;
2、对合作收费的赢利压力较小;
最后,为什么不是一个以收集推荐信息为主的强运营产品?
因为,无论从教辅、答案,各学校的招生政策,各省市的考试政策等等,已经有了一套完整成熟的信息传播通路,这些信息往往不是靠互联网传递,而是通过专门机构的通道传递。这些信息是否能够及时获取,是否允许发布,如何获取用户信任,如果一旦发生一起信息失真传递的情况,将会对这个app信息的权威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评论很精彩。学习了。博主写的也很好,加油!
或许在着基础上可以加上一些互动,比如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一个简单的线上交流渠道。
牛!
精彩!
你都说高考的孩子哪里有时间玩手机app,那你又继续说的你app干嘛?
这个app完全可以做成O2O完全闭环的高考生态链
包大人的这个想法 有实用性。做事件营销 的app
大而全的设计,大量资讯推荐,如单纯以APP的形式呈现,后端运营压力会很大,结合现有的门户类的高考指南,作为手机端的补充可能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