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产品分析报告

11 评论 38839 浏览 212 收藏 35 分钟

本文主要是就MONO这款app对内容筛选型app的冰山一角进行剖析,观察其中的优点以及局限。

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或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信息。“低头族”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如何快速的获取对自己有效的信息,避免垃圾信息,是我们增加见解,节约时间的一种手段。对于设计越来越人性化的设定,现在部分app会也会帮助我们筛选内容。

如何通过算法来“猜你喜欢”,以及保证优质内容,是app人性化开发的第一位。用户的关注点不在于信息多,而在于信息精。MONO是一款根据个人喜好与兴趣来订阅内容的平台,我就MONO这款app进行分析,对内容筛选型app的冰山一角进行剖析,观察其中的优点以及局限。

  • 体验环境:iphone5s,ios 10.3.3
  • 使用工具:office,Xmind,Edraw Max。
  • 参考资料:MONO app详情页,腾讯位置大数据
  • 数据资源:友盟,蝉大师,易观千帆,应用雷达。

一、产品介绍

内容筛选型的app的产品定位一定要尖锐。“内容筛选”本身需要我们在众多信息流中进行“主题筛选”,太多的主题就会存在信息筛选不及时,破坏了精良信息的原则。MONO的出发点是“试图保护阅读趣味”。

1、产品定位

让用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接触高质量内容。

  • 中心词:碎片化时间;高质量内容。
  • Slogan:用自己定义有趣。
  • 本质:PGC/UGC。

(1)我们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有哪些?

早起吃早饭的时间、上下班通勤的时间、点菜之后的上菜时间、下午茶时间、晚上睡前时间、排队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上课的课间时间、甚至是上班开小差的时间等等。

以最典型的通勤时间为例,根据《城市出行半径大数据报告》显示,在一线城市中,每天1小时以上的通勤时间已成为日常出行常态。“通勤时间越长,幸福感越低。”在无聊的上下班通勤时间之中,人们做一些消磨时间的行为,例如聊天刷微博,看新闻资讯,听音乐看剧看书,背单词,甚至打盹等等。

工作日平均出行半径(即为某工作区的人群从其工作地址到居住地址的直线距离)

(2)什么是高质量内容?

目前应用市场上面类似的碎片化时间阅读app有很多,诸如单读、简书、一个、火柴盒、柴扉、犀牛故事等等。一个、柴扉、火柴盒,核心功能为推送一句话,一段音乐,一段文这样的形式;对比以上三种软件,MONO相对来说内容更丰富;而简书和犀牛故事则是侧重于用户自主创作的方向,MONO与专业内容生产者合作,质量更高,并且文章需要MONO团队的审核才能推送给用户;单读的slogan是“反对碎片化阅读”,而相比于单读的深邃,MONO的文章更轻松,更符合杀死无聊时间的设定。

(3)MONO能带来什么?

MONO是一款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有趣的阅读的app。前期最核心的内容“早午茶”,在每天的上午9点以及下午5点给用户推荐大约20分钟的内容推荐,单篇文章的长度控制在5分钟以内。利用碎片式时间进行短小有趣的阅读。之后出现的专题,可以让用户精确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范围内进行深度阅读。

2、需求分析

“自己定义有趣”,用户可以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MONO的核心功能是进行有趣的阅读。

目标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用户时间少,所以我们更要为用户节约时间;需要给用户提供干货,减少垃圾信息的传入。

由于用户时间少,一定比较忙,我们提供的干货一定要简单直接,有爆发力。短时间能让用户过瘾。

由于用户比较忙,他平时生活的压力会大些,我们提供的内容一定是冷幽默,生存以上甚至是生活以上的内容。让用户接触有格调的内容。

给用户留下了一定的创作的空间,让用户编辑自己喜欢的内容,满足用户的倾诉欲以及被他人关注。

除了以上,用户能够得到附加品?

人作为一种社交动物,看到有趣的内容就会分享出来,MONO这里有足够的内容可以吸引住用户的眼球,书籍、电影、音乐、灵光乍现的想法,让用户发现这是一个文艺干货铺。

分享精品的内容给朋友,获得朋友的青眼有加,满足用户的“虚荣心”。让周围朋友对自己印象变好。

对于用户看到的电影书籍等内容,种个草,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拔草,进一步加深体验。

3、分析总结

MONO的核心功能定位在趣味性阅读,内容选取主题为“文艺”的“有趣”的“干货”,形式是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获取精良内容,变得有趣。接下来我们就对于以上内容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用户。

为什么要对产品进行这样的定位?

用户对于零碎时间的利用其实从来都不缺乏,换句话理解:用户其实几乎不会感觉到无聊。QQ、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热门、主流的社交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现如今主流的UGC类app在用户基数上面已经形成了后来者难以追上的壁垒。所以MONO和其他的内容型应用,本质上应该是对微博、微信朋友圈的补充。

如何得出产品的内容主题?

人需要输入以及输出。互联网时代的深入,网民们的质量当然也会随着上升,软文新闻稿占领的市场会越变越小。用户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太严肃、太低俗、太脱离生活的内容,不再是中国大多数网民乐于看到的。用户需要的是轻松、高雅、对生活有帮助的内容。

二、用户画像

卢云今年25岁,女,刚工作2年,是一个“北漂”,在新媒体公司做文案。每天坐地铁上下班过着朝九晚九的生活。上班比较忙,有时间喜欢看书看电影,尤其喜欢看冷门佳作。对生活有一定的品质要求。独居。周末经常和朋友聚会。

通过用户画像我们可以了解到,MONO用户的大致分层以及相应的特征:

  • 基础用户使用频率:1天不大于一次。
  • 主流用户使用频率:每天1-2次以上。
  • 核心用户使用频率:长期活跃。

基础用户一般为通过各种渠道推荐来的用户,依据使用习惯的不同,部分基础用户升级为主流用户,活跃于社区小组,活动。少部分主流用户投稿以及申请成为造物主,并且和MONO合作的造物主们共同构成核心用户,反过来成为吸引基础用户和主流用户的招牌,形成闭环。

通过实际数据辅助我们能够得知,MONO的用户大多数都是年轻用户,对生活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女性占到了3/4。说明产品的定位很符合该类人群。内容的主题也足够吸引这类用户。

为什么MONO会选取这样的用户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户?

首先,用户的年龄会决定用户所看的内容。中年以上的用户对于互联网使用的熟悉程度不足以成为互联网的主流用户,所以中高年龄的用户,朋友圈以及公众号,加上新闻,就可以完全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在好奇心方面也会让这类用户变得很难攻克。年轻用户作为主流用户以及生力军,是最容易作为目标用户。目前绝大多数app也都是因此选用年轻用户作为目标用户。其次,年轻用户的好奇心是其作为互联网深度用户的原动力。在主题方面,大家都会优先选取新鲜的内容供用户吸收。在这点上,MONO采取了略微不同的策略。MONO对于新鲜的理解不局限于时间维度,更多的在于空间方面——主流与亚文化,这点直击用户的痛点。亚文化、猎奇、文艺等内容,就如同新大陆一般,总有被发掘的强烈。最后,年轻用户对互联网的好奇心只是泛指的好奇心——对一切都好奇。因此,我们无法给用户太多深层次的东西,内容晦涩难以理解的用户马上就会放弃。相比之下,轻松的内容,避免大块时间的使用,做到让用户“不求甚解”同时看的过瘾。要做的只是简单的满足好奇心就好了。我们为用户提供一扇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不同的内容,具体要不要推开旁边的门,或者只是看看,全凭用户喜欢。以上三点,让越是年轻的用户越能够喜欢MONO,而随着好奇心下降(年龄增长、在相关领域研究很深)导致用户的流失,会成为MONO主流用户的流失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原因就需要在内容这个源头做调整了。

三、产品结构

对用户群了解之后,我们可以从结构到内容形式逐个分析,了解做这款年轻向的app适合的界面功能。并且尝试深入分析结构的成因。

1、基本结构

(1)结构

MONO是一个PGC+UGC形式的资讯类app,页面需要设计设计简单满足用户简单学习使用。满足核心功能——阅读,简单附加了社区的功能,形成了扁平化结构。

(2)颜色

采取黑白的高冷搭配,显示出逼格满满。简单没有花哨,有种很严谨的感觉,而且黑白色系也能够增加阅读浸入感。

(3)排版

主要采取tab形式的结构,只是在“设置”位置采取了抽屉式的结构。在文章详情页面会取消tab栏以增加阅读浸入感。

2、逻辑结构

上图罗列了MONO的主要模块功能,可以看出,基础用户和站长在应用内的壁垒并不高,只有简单的管理功能,做了基础的社交功能,表明MONO的重心依然放在阅读层面上。而逻辑结构的分析规定了用户和站主实现需求的渠道其实十分有限。

3、业务结构

上图表明了MONO的业务模式,MONO团队主要负责的是内容审核发布以及社区管理的工作,而内容的生产来自专业团队以及个人用户。其中需要补充的是,用户可以转化为个人内容生产者,而个人内容生产者则有机会转化为专业内容生产者。随着用户的需求的提升,在app内部活动的内容的升级,呈现层级递进的方式。

MONO的架构很简单,每个功能也同样很简单,其原因我们可以从用户行为出发,用户的核心目的在于内容,而非功能。结构简单易学习,能够帮助用户更好的体验内容。退一步讲,这类app其实本身结构就无法做到功能结构复杂。出发点在于“内容有趣”,最终落脚点在“省事儿”,把所有用户可能有兴趣的内容直接铺开在用户面前。那么因此界面的内容细分不够,就会显得较凌乱。

接下来,我们将MONO的功能进行解读。

四、主要功能分析

MONO的主要功能是包裹着内容的各种玩法,将内容以不同形式传递给用户。

1、基本功能样式

MONO的基本功能有三种:

(1)日签

类似日历的样式,采取的形式为主题关键字+某人+一句话。例:早茶的第一条内容。

(2)海报

背景图片+一句话,可点赞评论收藏分享。例:下午茶的诗歌,以及勃艮第的玩梗。

以上两种功能现在已经对用户开放。用户可以在“社区”最下层找到并编辑。

(3)图文消息

MONO内容的主要形式,与公众号的图文消息类似。

后面的所有主要功能都是围绕着三种基本功能样式延伸出来的新玩法。

2、早午茶


大部分基础用户经常使用的是这个功能。早午茶是MONO早期力推的核心功能。我们可以把这个功能比作是每天的晨报和晚报。早茶采取日签加文章形式,下午茶采用诗歌加文章形式。主要推荐类目有:电影,音乐,艺术图片,创意以及精选文章。提示总共X篇文章,大约需要X分钟读完。早午茶是MONO最早期核心的功能。后期更新迭代的版本中,用户可以看到可以查看往期内容,方便用户寻找曾经看过的内容,这个功能是更贴合人性的设计。

3、小站

用户在MONO可以申请小站,围绕一个主题或者凭借自己的喜好写若干相关文章,由用户(站主)进行撰稿,是和早午茶的区别在于,专题的内容相关性很强,用户能在自己想了解的层面了解更多,就像是小型的主题连载杂志

4、专题

专题是MONO团体经过考察精品小站内容汇集的相关主题文章。相当于年度杂志精选,供用户浏览。一般能够专题的作者的大部分是造物主,以及少部分还没成为造物主的资深用户。可以用作是MONO的文章精华,可以作为品牌吸引新用户到来。

5、小组&活动

小组是社区活动中的围绕相同兴趣主题形成的小组。用户可以在里面发布海报以及图文消息形式的内容。小组的社交互动形式为点赞,收藏,评论以及评论区互动。小组形式类似于贴吧,用户加入小组(X吧),发布内容(发帖),进行互动(跟帖)。区别在于小组的内容顺序是按照时间排列,不会因为热度而持续占领首页。

活动和小组形式几乎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活动有时间限制,活动是在规定时间内发布话题以及内容,有时间限制。时间结束后活动终结,无法查看。小组是长期的活动组群。活动的成立主要是官方以及小组举办的活动。

6、排行榜与反馈

排行榜功能是将最热小站,最热小组,热门内容,用户热帖等内容汇集到一起。采取动态打榜的方法。反馈功能是MONO团队出的一个增加主题站的一个接口。方便MONO互动,为战略布局增加素材。

以上两个功能其实并不属于主要功能。但是由于他们很有特点,我将他们罗列在此。

总结

关于内容方面,MONO的原则采用的是“碎片化阅读”,内容的简短成为对应用使用时间的碎片化。而另一部分则为对应用使用频率的碎片化。而早午茶是对使用频率碎片化的主要体现,每天使用半小时左右,用户慢慢形成有规律的使用。相对的,用户对于其他功能的访问也大多是由于早午茶内容补充,反映为“早午茶的内容看完了觉得不太够(没什么兴趣),就去别的功能区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内容”。当我们要求用户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使用某个app是一件可能性很小的事儿。但是如果化整为零,比如每次只使用20分钟左右,但是会通过功能的需求让每天使用的次数变多,导致总使用时间差不多,更能被用户所接受。对于内容型app而言,使用越多,喜欢app的兴趣就越大。MONO将早午茶作为核心功能、宣传力推的理由也在于此。作为辅助,MONO会用热门内容、排行榜等其他用户认可的内容来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间。为此,MONO去掉了最新内容,而把所有内容都排列为按热度排列。

接下来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来验证之前的分析设想。

五、数据分析

1、下载量

在IOS下载量榜单排名如下:

MONO在iPhone社交(免费)的下载排名最好时候是2017年8月3日,排名在42位。最差在2017年8月21日,排名在256位。在8月15日到11月15日,平均排名为152位,基本上可以反映出MONO成熟期在整个苹果市场的基本排名。iphone社交(免费)大范围内,总共有1493个app,MONO平均值在前10%

总下载量在1109.7万次

以3个月时间分析,用户的增长情况如下:

下载量能维持如此高的排名。说明用户下载试用的很多,新增用户数每个月呈正向增长,但是活跃用户数量并没有呈现相同的趋势,有时活跃用户环比会降低。结合数据,我的推论为,大部分用户都是通过网上的推荐看到MONO,然后下载试用,把它作为偶尔看资讯的软件,或者用来装饰自己的手机桌面主屏。成为基础用户。这表示新用户的转化率不高,这点MONO之前在定位上面就有讲过,内容相对小众,接纳新用户能力比较弱。(在9月2日用户突然激增,当天并没有MONO的活动,不排除MONO的运营推广行为)

2、用户评价

非常漂亮的数据,当前版本的五星好评率达到了90%

分析好评情况,好评用户大多数都是MONO的忠实用户,少部分为新用户的使用好评。

在差评阶段,因为数据较简单,我通过穷举的方法在app store的评论进行调查。结果为大部分反馈bug,还有用户用“1星保护”。

从评论数据我们可以看到MONO评价,其中有大部分用户为主流用户以及新人用户的反馈。但是对于不喜欢内容的用户,会直接卸载,而不会写评价。几乎所有的差评是为了反馈产品出现的bug,表示MONO的用户体验较好,得到了大部分用户的认可。

3、产品活跃度

(1)总揽

平均一篇文章的阅读时间大约是5分钟,结合以上数据,每月人均可以阅读22篇文章。用户的活跃度非常高

(2)热门内容

获得点赞数最多的文章《关于小户型空间,MUJI是这样改造的》获得1452赞7评论,排第二的《嘘,那些舍不得与人分享的确幸小店》获得1058赞9评论。后续的热门内容的点赞数量到了1000以下,基本上获得150+的赞就可以成为热门内容。用户对于MONO的使用习惯目前只在于阅读和点赞,评论的兴趣不大。

(3)热门小站

在这里我选取了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小站,制成表格。热门小站的粉丝数十万以上,“裸体午餐”粉丝数9.3万,但是活跃度非常高,维持每日更新的速度,每篇文章有200以上的赞。热门的话题有五种,通过内容易懂程度排列为:美食,心理学,电影,创意,短文,猎奇。用户热度按照如此排列。我们对结果进行分析。MONO采用的吸引读者的策略为:在亲民的话题中,选用高冷猎奇内容。对于高冷猎奇的话题,则是采用亲民的口吻简单讲述故事。阅读的门槛大幅度降低,用户的阅读兴趣提升。但是不好的地方是,这种交叉形式,只适用于做消遣以及短期的谈资,要记忆或者长期学习较为困难。

(4)热门小组

小组是MONO与2016年新出的功能,目前有145个小组,其中加入人数最多的组群是“晒出你大师级的摄影作品”,数量有79881人;超过7k人的组群有42个,加入人数最少的小组是“宝塚歌剧团同好会”,数量有380人。典型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在17个最热门小组中,图片小组有9个,5个壁纸头的位置,4个截图分享类;手绘书法分享类2个;文字分享类2个;游戏分享类1个;社群类3个。

其中图片小组垄断了前六名的位置。游戏排在最后一名。通过这个数据对比我们得出这样的结果:图片的门槛最低,内容好理解(眼缘),容易获取(保存图片),输出内容门槛低,同好的用户通常都会同时加入多个相关组群。手绘书法还有文字需要输出,门槛相对高,尤其是对于希望得到赞美的用户,互动的门槛会高很多。小组的主题还是围绕着电影和文字为主,所以对于游戏的热度反而是最低的。游戏小组内分享的游戏也多半是文艺清新的小游戏。我们可以推断出用户的日常的行为习惯,“壁纸控”“有书法绘画相关的爱好”“喜欢看电影听音乐”“喜欢记录文字”。

4、总结

通过上述三个功能的浅析我们大致对用户有了解,汇总如下:MONO的主要界面是得到用户的认可的,在功能渠道方面,用户希望看到的是略微高于大众的内容,而用户通过MONO的输出多半与自己的兴趣有关,用户粘性很强。但是由于MONO的使用习惯,导致基础用户很快就会分流成主流用户和流失用户;在用户的输入与输出方面都有要求,部分基础用户不适应会卸载。而符合MONO用户画像的则具有相当的粘性。新出的小站与小组,使得大多数主流用户并没有太大的意愿成为核心用户。所以MONO的用户构成我猜测应该是这样的。是一种相对健康的用户分布,至于从主流用户到核心的转变,由于MONO要保证文章的“干货”“有趣”“精华”,设置的门槛较高,所以要实现这一转变并不容易。

六、功能迭代

上图显示了MONO的主要更新迭代节点。在下面我罗列了具体细节功能更新,让大家更清晰的看到MONO的产品发展情况。

  • 1.6.0:增加了音乐播放的功能,媒体的形式更加多样。
  • 1.6.2:增加了删除自己评论的功能。
  • 2.0.0:内容精选为专题,可收藏订阅。
  • 2.0.5:增加了省流量阅读功能,帮助用户在流量情况下使用MONO。
  • 3.2.1:支持加入和查看MONO小组。
  • 3.5.8:增加里专题精选功能,用户可以直接按标题查看专题。

通过迭代的产品我们可以发现,MONO一直做的不变的事情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资源去扩张自己的文章丰富性。需要在文艺和大众方面寻找平衡点,要保证自己产品的调性。而且主打的核心功能不会放松都新增的社交功能只是浅尝辄止。期待着MONO下一次更新是否有进一步促进核心功能的闪光点。

七、总结

在我浏览app store的评论时,不少的反馈都是“MONO是一款小众文艺”的app。这其实是符合团队当初对产品的定位的。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单单通过内容是很难让用户去改变习惯的。MONO作为一款“增加阅读趣味”的app,目前并没有在社交方面做出太大的改动。一直以来都是在阅读内容,增加阅读体验等方面进行升级。目前保持阅读习惯以及对未知事物好奇心的在中国网民身上是属于小众群体的。也就是MONO团队开始的用户画像和后来主流的用户其实有较大的偏差。MONO目前的用户中,多数还是没有毕业的学生。因为相对于原本的用户画像,学生在阅读习惯或者是好奇心、有趣等因子上,都要更符合MONO团队的产品定位。MONO的用户可延伸性其实并不强。由于对内容的局限,导致了主流用户会随着对内容的了解、年龄的增长从而对内容失去兴趣,形成“千篇一律”“看完当时感觉不错,但是过一会儿就忘了”“内容不错,但是没什么帮助”这样的体验。需要知道的是,MONO的内容范围最终一定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所以用户选取需要更年轻化,好奇心与时间充裕的学生,对于时间不需要高效率利用,作为不那么无聊。

“筛选全网最优质的内容”,MONO的内容绝大部分来自于专业生产内容的媒体,拥有公众号,MONO的主要职责在于筛选与编排。应用成为了“汇集内容平台”,那么就会存在流量冲突的情况。有利有弊,利是在于可以接收到来自内容源的用户,可以做到流量交换的渠道,弊端是随着生产内容媒体的变化,用户会随之跟着变化,在竞品方面,既然是汇集内容平台,做类似应用的壁垒并不高

最重要的一点,MONO团队的运行模式最贴切的形容是“为app精筛用户”。用户使用的过程中,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有限制。如果不适应app的内容注定没有办法融入进入app。通过筛选的用户拥有极强的相似性。这样筛选出的用户群作为主流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上,用户群对app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之前分析过的热门小组就是用户群集体使用习惯的直接反馈。目前用户使用手机的趋势愈加年轻化,MONO目前的趋势应该是跟随更年轻的用户慢慢发生蜕变。

MONO是一款很优秀的app,拥有高比例的主流用户,冷启动做的非常的好,由少数具有入侵感的主题出发,随着用户的增多,添加更多的主题,交织成线聚合成面,到目前现在成为一款成熟的资讯平台。

(提议:第三方内容外链直接跳到第三方界面,希望可以改善,影响阅读体验的统一感,显得凌乱。)

(存在bug:在此体验下注册账号成功却不会跳转到其他页面,需要人工返回。希望解决~)

本文分析就到这里,谢谢各位的阅读与指正。

 

本文由@盖布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感觉像软文。没看到一点建议,通篇一律的好。

    来自广东 回复
    1. 那可能是我重点不够突出,我在产品定位以及用户,内容方面都有写局限。私以为我作为经验不够丰富的新人,加上信息的不对等,提出的建议基本上没有建设性的。产品发展到成熟期,每一个功能都有特定的作用,我们看到的缺点在团队看来未必是缺点。最后感谢您的指正,在建议方面我也会多思考,谢谢

      来自广东 回复
    2. 之前看过一个产品大佬的言论,说产品体验报告更应该发掘你所体验的APP的亮点,提别是对新人而言。因为我们能看到的不足和bug,其实更有经验的这款产品的产品经理也能看到,只是解决的必要性和时间顺序会有其见解和解决方案。而发掘亮点更有利于我们完善个人的产品知识体系,培养产品的感觉。

      来自广东 回复
    3. 非常认同

      回复
  2. 写的很好

    回复
  3. 大佬,这数据都从哪里得到的啊

    来自浙江 回复
    1. 我也是新人嘿嘿,这些数据来自友盟,蝉大师,易观千帆,应用雷达这些网站里,每个网站都只能看到一部分。整合一下就好了 🙂

      来自广东 回复
    2. 弱弱问一句 是免费的数据吗?

      来自浙江 回复
  4. 读到的第一篇产品分析报告,感觉很棒!膜拜

    回复
  5. 用过,感觉人确实是很少

    来自辽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