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之殇——看脸的移动社交

7 评论 7756 浏览 62 收藏 11 分钟

近期,团队一直在进行陌生人社交领域的探索。通过用户需求研究以及对国内外一百多款陌生人社交产品的分析。继上篇《“不约炮”的社交——女人的世界你们怎么可能懂?》之后,我们在如何解决两性之间的平衡这个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设想。

社交,是指社会我们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百度百科》)。移动社交产品用两性社交打开了人们使用这种新工具和陌生人社交的新局面,却舍本逐末,忽视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本质。当陌生人社交只由性和脸来驱动,我们还剩下什么?

我做了一个实验,想测试在靠脸驱动的陌生人社交产品中,颜值是否与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成正比。我们在网络上下载了三张不同的颜值的女性照片在同一款陌生人社交软件上交友,并设置了一个模拟任务,24小时之后统计数据,其结果看得我如坐针毡:

(模拟任务:寻找一名男性用户进行深度谈话,满足被理解、被关怀的需求)

高颜值女生

图片1

受欢迎结果:

  •  6293个喜欢
  • 1417个人匹配成功
  • 822个搭讪

任务结果:失败!尽管手机在最密集时间段保持着几乎没三秒就响一次的频率,我却除了惊吓以外没有任何收获。九成以上的搭讪都是这个样子的:

  • 你好
  • 美女,你在吗?
  • 你在干嘛?

高度同质化的搭讪内容丝毫无法引起我的兴趣。这样让人咂舌的搭讪数据除了让我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一点小兴奋以外,没有任何其它好的体验。当它把几百张说同样话的脸摆在我面前,我的感觉就像是看见几百只不同的猴子,其差别不过是这只脸长一点,那只嘴唇厚一点,说到底还是一群猴子,没有任何惊喜,也没有想要深度交流的欲望。尽管被搭讪能带来虚荣心一时的满足,却无法真正满足女性被爱、被关怀的需求。

图片3

图片2

中等颜值女生

图片4

结果:

  • 3852个喜欢
  • 269个人匹配成功
  • 147个搭讪

任务结果:失败!用了一张觉得自认为还挺有魅力的照片,果然搭讪率很高。好享受这种被一大群人追捧的感觉。同时和好多个男生一起聊,刚开始对这种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还很享受,只是再往下聊,越来越累。所聊的内容也依旧停留在生活琐事,我放下手机,众星捧月之后依旧是无尽的空虚感。

图片6

图片5

低颜值女生

图片1

结果:

  • 200个喜欢
  • 32个人匹配成功
  • 13个搭讪

任务结果:失败!一开始收到男生打招呼还是觉得很开心的,但是看到头像一水的猥琐形象,心理有些小失落。我试图去跟其中几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男生聊天,没几句话就是“约吗?”。实在有些忐忑,毕竟自己只是想在上面找到能聊得来,能关心自己的朋友,还是悻悻地赶紧溜走吧。

图片3

图片2

我们很容易通过比较得出,在其它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女性用户的颜值对于匹配的成功率和被搭讪虑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甚至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女性用户的需求真正得到满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观察三个实验中的模拟任务都没有完成,无论是低颜值的女性还是高颜值的女性,其用户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数个搭讪背后的结局都是无尽的空虚感。

溯其根源,看脸社交的根本驱动源于由性驱动的社交,究其原因还是由男性的生理需求所主导的,女性的精神需求在这样的模式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其次,女性精神需求本身就并非指向性明确清晰的需求,很难把握,这就使得现有的社交产品大多走向了死胡同,成为“看脸社交”、“约炮神器”等等一系列乍看新奇有趣,细究却毫无实质内容,索然无味的鸡肋产品。

那么,社交产品如何冲破这个死胡同呢?

“蜂群思维”——社交产品新定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初级的或者中级的需求类型很难让用户对一款产品产生强烈依赖,唯有精神层面的诉求才能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自己去定义这款产品,即让用户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

这种理念是大自然中的蜂群思维在社交产品中的反映:在蜂群迁徙过程中,整体思维大于个体,没有一只蜜蜂控制蜂群,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直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当蜜蜂达到一定数量时,量变就会引起质变,集群思维就会从蜜蜂中涌现出来。

微信的slogan是“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阐述的正是这种最朴素的真理:一千个人便有一千种生活形态,与其给你一千副不同的图片,不如给你一张白纸,让你去绘制自己想要的生活形态。同样,与其给用户一个“看脸社交”的定义,不如留下想象空间,给用户一个自我生长的生态系统,让他们像蜂群一样,在集体协作中形成集群思维,用集体意识来定义大众用户最想要的社交产品。

当然,这样的集体意识该基于一个怎样的驱动原则上,仍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脸”和“性”驱动?or精神驱动?

靠“脸”和“性”驱动的社交是人类社会的倒退,社交网络的发展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内涵不断丰富,交流方式不断多样化,从只能看脸的原始社会社交模式,到外表、气质、思想、内涵、语言等各种因素共同组成的现代社交模式。我们创造了语言、文字,并且赋予其越来越丰富的内涵,我们为自己创造了如此伟大的文明社会而自豪。却无奈,在社交网络的世界中,人类又像是鸿蒙初期未开化的那只猴子,将生理需求等低层次需求作为自己的生存规则,否定了几百万年来人类智慧创造的文明,这不得不说是社交之殇!

人类社会已经发展了几百万年,而社交网络的兴起不过是这几十年间的事。如果将其比喻成一个人的一生,人类社会就像是中年时代,而社交网络不过是襁褓中的婴儿。人类现实社交的趋势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到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社交网络本质上是现实社交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反馈,必然也会遵循现实社会的自然法则,沿着生理需求到精神需求这种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前进,未来的社交产品必将是精神需求导向的。

如何拯救社交之殇?述诸于精神需求或许会给出我们答案!

#专栏作家#

本文作者@倩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哲学系产品妹子一枚!

本文为独家授权,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楼主请用3个不同颜值的男性头像来做测试,再来写这篇文章会更中肯,不然满满的充斥着对男性的歧视,这么不待见男性,你可以做一个同性社区

    来自浙江 回复
  2. 未来的社交产品必将是精神需求导向

    来自贵州 回复
  3. 你的学富五车能吸引那些喜欢掏粪男孩的傻妞么… ➡

    来自广东 回复
  4. 答案什么时候揭晓呢?

    来自浙江 回复
  5. 现在人人都是PM的文章怎么越来越水了,感觉都是刚工作或实习的写的

    来自浙江 回复
  6. “将生理需求等低层次需求作为自己的生存规则,否定了几百万年来人类智慧创造的文明,这不得不说是社交之殇!”

    他们的生理需求要是满足了,还会来你们的社交软件上?你以为他们想跟妹子社交,但是最开始他们只想跟妹子射精

    来自北京 回复
  7. 所以你们的产品是?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