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实操|仅13天,包含4个子平台的大系统原型,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实现了……

临公子
19 评论 10285 浏览 101 收藏 11 分钟

本文作者以其最近接手的产品为案例,复盘一次快速从0到1的系统级产品原型开发,并分享其中的心得。enjoy~

作为产品汪,理想中完美的一天是这样的:

早晨来到公司,确认各项功能进度,查收邮箱,和同事们在阳光正好的落地窗前讨论需求,你挥斥方遒,你势不可挡。再泡杯咖啡,根据计划设计今日要做的原型任务,准备好明日的工作内容之后下班。

晚上回家,看书学习,分析国内外竞品,最后怀揣着明媚的梦想安然入睡。

但啪啪打脸的现实也许是:

莫名其妙的项目直接砸到你脸上,缺乏了解更缺乏人手,老板一副“我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反正必须在Deadline前提交像样的原型/方案!”的表情。你历经撕逼、吵架、加班、心力交瘁,但依然不尽如人意。

对了,这才是常态。

认真回想历经我手的大大小小几十个产品,能给予充分时间好好琢磨推敲的幸事,概率几近于0(泪眼)。新产品也好,版本迭代也好,绝大多数都是在拉满红线的局面下,想(苟)方(延)设(残)法(喘)达成预定目标。

不少产品汪尤其是新手产品汪,恐怕对此尚不太理解和适应。节奏和经验的累积速度,实际上重在于实操。 So,今天咱就复盘一次快速从0到1的系统级产品原型开发。

以我最近接手的产品为案例——当一个从天而降的项目来势汹汹时,你可能遇到的真实的节奏、真实的困境,以及真实的收获。

简要产品背景如下:

  1. 系统规模:包括4个关联性子平台,形态是PC+移动端,共计6侧。主模块近200个。
  2. 周期:2周内必须给甲方1.0版。
  3. 合作模式:我做原型,另一搭档补充细节和简单交互。
  4. 个人时间管理:朋友公司的新项目,因此我必须在有限的下班后时间完成。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做法分享,不一定所有做法都正确或最佳,也欢迎有相似经历或者不同看法的小伙伴来探讨。

Ready ?GO!

1. 功能列表,是整体控制的利器

尽管该项目沙地暗坑不少,但由于在签合同时已拟定功能列表,算是优势之一。如果没有,功能列表通常也会是我第一份提交的文档。

一开始勾勒出需求范围,并尽快和干系人达成共识,是后续一系列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格雷戈·麦吉沃恩《精要主义》有一句话印象颇深: 设定界限会带来自由。

  • 定功能优先级,拿着它好沟通调整。
  • 做需求原型,以此作为checklist避免遗漏。
  • 控制整体进度,在功能列表上清晰标注,让所有参与人明白目标和进度以此降低沟通的时间成本。

一箭N雕啊。

切记不要直接打开Axure开始刷原型。没错,最终的输出是需求原型,或许还是工作量让你抓狂的原型,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时间如此紧绷压缩,一旦返工就会打乱阵脚,甚至付出远超预期的代价,得不偿失。

大力出奇迹的方式,此处真心不适用。

2. 需求原型,一层层抽丝剥茧地做

老规矩,按照优先级,而不是对着功能表从上到下做。遇到这类短周期+复杂的系统,处理需求上我有两个习惯。

2.1 功能列表,只标最!重!要!的功能模块

第一轮把核心页面建立起来,第二轮继续标注剩下范围里的最重要功能,第三轮、第四轮……以此类推。

就像画一幅画,从轮廓到细节层层递进。

万一灰常不幸地只来得及做第一轮(比如这次),那么,至少可以保证提交可用的V1.0成品。

优先级呢,多半处于动态变化。在这13天“从0到1”的日子里,每天我会发最新的版本给搭档,同时告知以下内容:

  1. 接下来我会开始做什么。
  2. 剩下的需求,预计自己多久可以搞定。
  3. 同时确认,优先级有没有发生变化。

2.2 设计原型时,快速抓样本

把你脑海中的产品库,接触过的、设计过的、经手过的、使用过的、听说过的……全部扒出来,找到类似场景和可移植的元素。

你说抄袭也好,山寨也罢,我的目标就是在极短时间内熟悉该产品的真实使用场景。仅在2D的原型上脑补情境难免单薄,5D的使用体验带来的参考信息量就大多了。

总而言之,资源越有限,越得聚焦在关键事件上。尽量不返工,尽量不废话,尽量简洁明了地利用原型表达想法。压力重重,彼此的时间都非常宝贵。

3. 尽量避免因为工作量爆表,而找不熟悉的队友

多人协作可不是抓个壮丁就可以呐。尤其来势猛、节奏快的case。

找队友这事,一看平日的可用人脉(划重点:是可用,打战时能直接冲锋陷阵的那种),二看缘分。面前说了,很多事情并不都是大力出奇迹,搞到最后奇迹没出现,倒是悲剧和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踵而至,那就hin尴尬了。

譬如,你要花费时间和新队友磨合。TA的原型表达、工作习惯、沟通合作等等,瞬间和你无缝融合的可能性,其实蛮低的。

再譬如, 你要花时间检查确认队友的输出是否符合要求,万一没达到及格线,场面也挺尴尬的。

这回之所以我和搭档合作(虽然是第一次),有几个重要前提:一是,我们原先是同事关系,认识多年,熟悉工作风格。二是,他曾经看过我的设计原型,我对他的各方面技能也100%放心,足以让彼此有效预估,出现幺蛾子的概率自然降低不少。

4. 那些简单粗暴让人吐血的实战,告诉我们的事

4.1 完成比完美重要

精耕细作、匠人情怀,这很好,非常好,我丝毫没有否定其正面意义。然而,某个阶段或是特定条件下,产品狗的目标不是拿出一款惊天地泣鬼神的产品,而是,拿出一份能够让开发立马动工的、虽粗糙但可用的需求原型。

在我看来:只有完成,才有资格谈完美。

4.2 学会取舍

本系统包括4个子平台,共计PC+移动端有6侧,平台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在“2周”的时间红线下,1.0原型中我们主动放弃了其中一个子平台的移动端、以及不少不影响核心流程的功能及其细节说明(留着后续迭代实现,放心,路还长着呢)。

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必然是不计其数的权衡和博弈交织而成。学会取舍,学会选择,是握紧方向盘的有效方式。

否则……

“当我们丧失选择权的时候,别人会替我们作出选择。所以,要么慎重地选择有所不为,要么不由自主,任人摆布。”

4.3 累和压力,都是常态

不得不说,以这个系统的复杂性即便放在工作中,如此短的要求时间,也能把我折腾得够呛。更别提一边正常工作一边兼顾此项目,完全是白班+晚班的连轴转。

当你一天工作超过14小时,深夜面对复杂交错的功能点想流程、做原型,真是件特别恶心想吐的事情(如果有BGM的话,我觉得那一刻是《二泉映月》)。 更要命的是,一不留神神经紧张导致焦虑得睡眠,每天靠2大杯咖啡续命。

但也得做啊,摊手。

不是卖惨,所有职业均有它的不易之处。这些不过是产品狗极可能遇到的典型案例。很多一开始你觉得匪夷所思、完全不科学的任务,你最终都得想方设法连滚带爬地去实现、去完成,这,便是产品经理的关键使命之一。

用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的鸡汤话说:“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的标志。”

用务实的话说:有艰难险阻,意味着你能获得提升空间。这么想想,是不是没那么累了?

好了,大致是这些。你们有遇到什么样“穷凶极恶”的工作任务不?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哦不,共同学习一下呗。

——END——

#专栏作家#

临公子,微信号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喜欢理财、健身、不爱灌鸡汤喜欢喝咖啡的产品汪。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老板 能给个app功能列表么 👏🏻

    回复
  2. 怎么说呢 真不错!点赞点赞

    回复
  3. 我还以为你直接丢原型出来

    回复
  4. 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曾经的需求负责人,项目实施负责人,想转型做产品经理

    回复
    1. 我周围也有不少需求分析师转型做产品经理,其实需求负责人有不少优势呐。

      来自福建 回复
  5. 写得接地气,赞一个!

    来自重庆 回复
    1. 少年,我很欣赏你的眼光! :mrgreen:

      来自福建 回复
  6. 嗯?我刚才的手机评论好像都显示不出来?

    回复
  7. 确实如此。写的很赞,一直关注你公众号,不仅产品文写的好理财的也写很好啊。☺

    回复
    1. 谁让偶是一枚爱财的产品汪嘛(话说,上次偶写产品文已经是侏罗纪时期了,捂脸啊 😥

      来自福建 回复
  8. 赞同

    来自山东 回复
    1. Mua ~ 😉

      来自福建 回复
  9. 哈哈哈,辛苦了,临公子

    来自辽宁 回复
  10. 从“0”到“1”不求精细只求完成。赞

    来自上海 回复
    1. 因为每个阶段的目标,都不尽相同呐。

      来自福建 回复
  11. 很多时候真的完成比完美重要

    来自福建 回复
    1. 尤其在各种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先得把“1”立起来……

      来自福建 回复
专题
96308人已学习30篇文章
想要脱围而出,你必须升级你的技能和思维。
专题
53776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无论是个人运营体系还是公司运营体系的构建,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专题
70019人已学习26篇文章
学会数据化运营能够提升效率,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专题
1643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有效的团队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团队管理的方法。
专题
1406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运营实战经验。
专题
1563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产品经理的通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