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师2017年终总结(成长篇):找到属于自己的“套路”

14 评论 24038 浏览 128 收藏 12 分钟

最近又被网易云音乐、支付宝、云之家等个人年终报告刷爆了朋友圈,预示着一年又将过去。匆匆的走过了2017,即将踏入新“的旅程”。过去的一年里,用知识磨亮了“长矛”,用踩过的坑坚固了“盔甲”。缓口气,放空自己,写一写总结,沉淀下自己。

寻找专属于自己的工作“套路”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性格,有一套做事风格。当然在工作中这一点更是非常重要,这也是我在云之家裕哥和我说的最多的一件事情。“要想快速成长,必须要找到并整理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方法”,当然这件事情并不是很容易,需要一定时间和努力。

了解自己,敢于尝试

首先了解自己,这一点很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 对自己的性格了解吗?
  • 在职业工作中,我的优势在哪里?
  • 做好这个职位我还需要哪些专业技能?
  • 我有哪些缺点我需要去攻克?
  • 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你可以问“我要成为像XXXXX一样的人”)
  • 我要超越身边的哪位同事?
  •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想让你认识、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并有一个谦虚去学习的心。交互设计中我们也都知道“以目标为导向的设计”,就是如此。了解自己的目标,为自己设计一套系统。最终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思考、行动、总结,对自己进行查缺补漏提升自己。注意在这里尽可能使用自己的可用资源,勇敢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或犯错,错误后的总结会让你大步提升。

“抄”不可耻,“抄”出自己

作为设计师,我们最敏感的话题就是别人说:“你这个和哪里哪里的一样,你抄的那个吧?”。在这篇文章里,“抄”在这里是指看周围的朋友、同事、领导都是怎么再做事情(也可以多和同事请教、交流,互相交换推荐资源等)。去分析做这件事情他用这种方式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学会“抄”别人的核心方法,结合场景抛出其背后的缘由(横向分析,纵向钻研),而且大多数你可以很快的进行实践。一旦你决定要“抄”这个方法了,那么说明在你的工作中肯定有相关的需要。然后通过实践后,根据你自己的经验和个人需求进行变更,最后总结这个方式给你带来了什么?是不是真正的改变为自己需要、想要的?当你用心了解和分析后,我相信你一定会慢慢的、一点点的找到你所需,最后创造(拼造)出一套属于你的“套路”。

(扎克伯格:“别因为自己的骄傲而不屑于去抄袭。”大家都懂得)

好事多磨,追求完美

将自己整理出来的“套路”在工作中不断的运用,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还是会有问题的,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进行总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了解问题,我相信这个比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了解用户要容易的多吧?做好总结,对你的“套路”进行迭代升级。让你的“矛”更亮、更锐。

其实我以前很少在笔头上做总结,都是默默的在心里。然而我发现很多同事都会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对自己每一周的工作或一个需求迭代,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在写一些个人的观点及心得。这笔财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而且具有可追溯性。当你回首看过的时候,不仅可以快速回顾堆积起来的知识,一定还会获得额外的收获。

没有什么“干货”,只有自己的收获

在软件交互设计领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需要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积累。然而在互联网这个变化莫测的行业下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新知识、行情,在千变万化中不断的努力学习。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内容,并不断升级强大自己。

广撒网,收集信息咨询

这也是我的第一个阶段,不断的寻找资讯和内容,大量收集内容。第一阶段我是用微信或云之家的收藏功能,在查看一些公众号或其他信息类app中收藏对自己现阶段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大量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收获一些内容,帮助你在与其他设计师或朋友之间有天可聊,在沟通的时候听取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收获也会更多。

还有就是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各大产品、设计等相关的信息类网站,抽空看一些设计师写的内容和文章,提升知识量。其实在这里提一个点,就是看完每篇文章多去看看下面的评论,看看其他人写下来的见解和收获,再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对比。这样慢慢会打开你的脑洞,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最后,坚持每天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或专业上的书籍,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把不明白的当时弄清楚,并养成整理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日积月累慢慢的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才会有方法可寻。

整理沉淀,归纳知识点

有一次看有几位同事在使用Evernote,刚好我对自己使用的“有道云”笔记有点小脾气,然后我就去了解下Evernote这款软件,我发现Evernote有一个很好的功能就是浏览器插件,可以直接将网页以笔记的形式存储起来。我果断去尝试了一番(大家也知道,将原来的笔记内容转移到新的笔记软件上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儿!但是我还是做了)。然后我抛弃了收藏文章的形式,将收藏的一些有意义的文章进行整理,归类到笔记下进行管理方便回顾和学习。

在知识点整理和总结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哪些内容是对我现阶段是有价值的,哪些已经不再不需要浪费时间进行归纳了。让自己慢慢的挑剔,但不是高傲。有时候一些行为看似无用,只要你肯留心,绝对有额外收获。整理自己的“方法库”,时不时的去回顾一下,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获得当时没有意识到的某些知识和技能。

知识转化“占为己有”

有了以上的知识积累,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在金蝶的“致良知”企业文化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阳明先生的那句“知行合一”。把所知道的付诸行动,产生的价值和你之后总结所收获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尝试着去写一些文章分享给大家)。因此将你所知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并在实践中进行改良,最终转化为你自己所有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让自己稳步前进。

我曾经有一个痛点(我相信很多设计师也会有),面对复杂的系统进行交互设计工作时,总会有些问题遗漏,总是需要开发提出来然后进行补充。虽然每个人也许都不能考虑的十全十美,但是在这期间所遗漏的越多,那么后续的沟通成本就会越高,最终导致很多问题甚至上线时间推移。

然而庆幸的是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来自腾讯CDC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叫“Work Box”。是一篇走查设计文档中是否遗漏的方法,然后我加以整理并实践:(如下图)

这套工具的核心方法就是为你自己的设计进行“查缺补漏”,根据工作所需整理属于你自己的“Work Box”,避免在主流程设计后,需要考虑的各种情况遗漏所导致的沟通成本。前期可能会让你很苦恼、很耗时,在完成设计后需要根据你自己的“Work Box”进行检查设计文档,并补充相应的内容。但是随着工作的积累,慢慢的这些内容你会熟记于心。在人的思维里,自己用心做过的事情,按照逻辑推动下去,你会很容易的理解并记忆。最后,也许你可以抛开“Work Box”文档,甚至在设计时就已经在你的思考范围内了。

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对于提高团队效率与协作上非常有价值。对于设计师自身而言,减少遗漏和开发时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团队信任,提升设计师自身的价值。对于后续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对于团队来讲,减少了后续研发同学遇到的设计内容“边角”缺乏导致的沟通成本和补充环节,为团队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结语

总体对于2017年来看,无论从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收获颇多。虽然有些小波折,也走了些弯路,但是还是准确的走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路上。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自己的目标激励自己。与大家共勉,希望我们一起进军2018,找到符合自己的“套路”活出自己的样子!

在这里感谢与我一起分享和激励、鼓励我的小伙伴!

 

作者:AllenZhang,金蝶云之家-交互设计师

本文由 @AllenZhang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000

    来自上海 回复
  2. 作者是张小龙吗?仰望一下。

    来自北京 回复
    1. 000

      来自上海 回复
    2. 000646

      来自上海 回复
  3. 设计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框架到流程到界面一步一步解构重组。

    回复
  4. 把链接分享出来呗?谢谢!

    回复
    1. 链接在下方,这个显示我也是醉了,还好可以点击 😀

      来自广东 回复
  5. 收藏了workbox,感谢分享

    回复
    1. 😆

      来自广东 回复
  6. 谢谢分享,请问腾讯CDC的work box原文链接有吗?

    来自浙江 回复
    1. 有的 我找一下,怎么发给你呢? 😆

      来自广东 回复
    2. 谢谢哦 😳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