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引发的一连串追问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真的那么快?

0 评论 6525 浏览 0 收藏 11 分钟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如野火般席卷全球,但是在美国,互联网的普及速度真的有收音机或电视那么快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充满着高度不确定性,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个传遍互联网的「事实」。

上周,我们报道了由两位牛津大学经济学家撰写的一篇关于创新与就业的报告,长达 100 页,其中引用了一组夺人眼球的数据:电话普及到 5000 万用户花了 75 年,而游戏应用「愤怒的小鸟」35 天就达到了这一目标。作为对比,收音机花了 38 年,电视是 13 年。看起来,这组数据是经过彻底调查得出来的,可信度极高。

然而,并非如此。这样的衡量标准有误导读者的嫌疑。

首先,这张表格滥用了基本的可比性原则:电话、电视、收音机的用户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这一数据由美国人口普查局提供;而在互联网上,Facebook 及愤怒的小鸟等应用是以个人为单位的。

实际上,「互联网」这一词本身就存疑。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军队和高校科研机构将电脑连接到一起。随后,才创造了万维网,并迅速扩展至百万级用户。

至于「5000」万的里程碑,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美国甚至还没有这么多的家庭数,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话这种的早期发明花了很长时间才打到这一数据。所以说以上的对比意义不大,那么怎么样的对比方式才更有意义呢?在特定的时间内,某项技术在绝大多数美国人中间普及的速度有多快,不仅仅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任何地方。大部分美国人在工作中初次使用互联网,随后才走向家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发明生来平等。像「愤怒的小鸟」这类应用可以通过网络向数百万人传播——因为有一套系统提供了提供了这种功能。马赛诸塞州技术研究学院经济学家斯科特·斯特恩(Scott Stern)表示。而普及电话系统需要架电线,建电站,自然,电话普及的速度慢得多。

但讽刺的是,图表背后反映的基本理念可能是对的。

“新技术的传播速度比老技术快得多,就这点来看,互联网并不例外。”达特茅斯经济学家迪亚哥·科明(Diego Comin)说,他的专长是研究新技术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比如,他的研究显示,心脏和肾移植等健康领域的突破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速度与互联网几乎同样快。

但是问题不止于此。

数据来源存疑

实际上,很多组这种数据并没有一个严谨的根基支持。确实,各种各样的变种说法在互联网上已经存在了近二十几年,即使他们并不知道牛津大学这两位经济学家写的报告。

这两位经济学家声称其数据来源是数位策略团队 Citi GPS,这组数据由他们提供并提供支持。

当我们带着问题询问 Citi 团队询问其数据来源,团队的一位成员桑迪普·戴夫通过邮件回复说其实他们的数据来源于科菲·安南。「我确信我们使用了联合国的某篇报道的数据,但是不幸的是,我记不起具体是哪一篇。」他还说 Citi 不应该把数据归功于自己的团队。

但是科菲·安南?前联合国秘书长?这可不是。

其实,戴夫给出的引用链接并不是来源于联合国报告。而是来源于科菲·安南,他是纽约一个技术员和作家。称这组数据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人们经常问我这个,」他笑着说。当他参加 SXSW 峰会的时候,他说这组数据是网上收集的资料混合的结果。数据来源很多,如 The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的报告(实际上,这份报告数据来源于某个房地产机构博客里的视频),还有一个能源保护团体,他们的数据是基于社交网站用户从 1 亿增长到 2 亿所需的时间。(报道称,九个月以内,数据来源 Mashable)。至于「愤怒的小鸟」的数据,他说来源于他在 The Verge 和 Engadget 读到的文章。

但 The Verge 等科技网站也有问题。根据「愤怒的小鸟」创始人的说法,愤怒的小鸟增长到 5000 万用户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随后的版本”愤怒的小鸟太空版”才在 35 天达到了这一数字。

为什么是5000万?

实际上,」5000 万「这个数字是有一系列的渊源的。挪威计算机科学家 Gisle Hannemyr 出于兴趣小小追溯了一下这个数字的起源,他说他最早注意到」5000 万「这个基准线的时间是 2001 年,之后他开始收集相关资料。2003 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互联网夸张法(The Internet as Hyperbole)「。

他认为采用」5000 万「基准线去比较技术的普及率最早源于 1887 年摩根斯坦利一份关于在线零售商的报告。报道的引语写道:报道中一个条形图比较了」新媒体在美国到达 5000 万家庭使用的时间「——收音机是 38 年,电视是 13 篇,有线电视是 10 年,而互联网大概是 5 年。

在收音机和电视方面,这一数据与之前表格中的数据一致,但是这里使用了更为精确的」家庭数「,而非」用户数「。

「这些数据可能并不是完全捏造出来的,但是引用来源非常混乱,无疑拿苹果跟橘子比较。」Hannemyr 在邮件中写道。他还说他联系了摩根斯坦刘,但是其没有解释数据的来源。

除了摩根斯坦利以外,这份报告还引用自 Paul Kagan, 他当时在紧密追踪有线电视用户数据;以及 MacCann-Erickson,一年发布两份关于广告支出的报告,但是该公司发言人表示,公司并不清楚那部分数据被引用了。

尽管这些数据的来源并不是那么严谨,但是也不妨碍这组数据迅速传播开来。1998 年,美国商务部在一篇名为「新兴数字经济」的报告中就使用了这组数据。「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超过了之前任何一项科技。收音机花了 38 年才有了 5000 万用户,电视是 13 年…… 而互联网,一旦对公众开放,在四年间就达到了这一标准。」

随后,「5000 万」这个数字出现在了欧洲委员会的你报告中,不久,一家新加坡的银行引用了这组数据,但称其来源是亚洲。经过一系列的波折,这组数据出现在了 2000 年联合国的一份出版物上,其来源不是别人,正是科菲·安南。

进一步传播

这项「事实」存在了长达数十年之久。2012 年,英特尔发布的一份白皮书就包含了安南的数据,还参考了其他的数据包括一篇博客,而博客中的数据来源显示「未知来源」。

作为 Hannemyr 唐吉可德式追寻的一部分,他作出了自己的比较:他的数据大多数来源于美国人口普查局,他试图将家庭数以某种比例转化成用户数,这样比较菜更加公平。详细数据在他的这篇论文可以找到。

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一项新技术的开始。尤其是互联网,起点非常模糊。关于互联网的起点,至少有 7 种不同的时间节点。他将起点设置在 1989 年,这一年,在美国,第一项商用互联网服务开始投入运营。终点在于当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如之前老技术发展速度的时候。他总结后的数据显示:在十年间,收音机、电视以及互联网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发展了 5000 万个人用户。

随着美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到达 5000 万这一目标也更加容易。若以这点作为衡量标准,他发现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并不如收音机和电视。

来源:WSJ

陈刚编译

译文来源:TECH2IPO/创见

译文地址:http://tech2ipo.com/96537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