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星巴克?你真的看懂瑞幸咖啡了吗?

75 评论 614897 浏览 262 收藏 22 分钟

你真以为,瑞幸的竞争对手是星巴克?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这个品牌,你应该早就听说过了。也许是通过刷屏的朋友圈,也许是通过办公楼的电梯广告,也许是通过公众号的文章,或者你公司楼下就有它的线下店……

这个刚成立半年的咖啡品牌,目前在全国已经有超过500家门店,而且全都是直营,没有加盟店。如此惊人的扩张速度,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再加上其扬言要在中国超过星巴克,自然是吸引了不少咖啡爱好者、餐饮从业者和自媒体等的目光。

网络上关于瑞幸咖啡的内容,最近我看了不少。除了明显带有PR色彩的文章,我发现有不少餐饮从业者、评论家和营销人都不看好这个品牌。

而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它根本就不可能干得过星巴克!”

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我也想不通它究竟要拿什么去超越星巴克。因为这个品牌的种种,实在是让人感觉非常混乱——它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处处充满矛盾。

不过,最近我却发现:对于瑞幸咖啡,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向其实都是错的。

1. 别人的观点

先来简单看看别人的一些观点:

1.1 拿什么超越星巴克?品质?

在瑞幸的宣传内容中,我们可以

看到它几乎一直在强调自己的品质:

还没喝过大师咖啡?我请你

跟我一起享受这杯大师咖啡

专业咖啡新鲜式

官网宣传内容

很多人认为:若以品质就想和星巴克较量,无疑是自寻死路。毕竟在中国市场,“什么才叫好咖啡”,基本都是星巴克教育起来的。至于瑞幸的“大师代言”和“咖啡品质”,星巴克和其他相对高端的咖啡品牌分分钟就能如法炮制,这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壁垒。

这一点我很认同。

1.2 拿什么超越星巴克?外卖?

外卖是瑞幸主打的业务,也是其相对于星巴克最大的优势(之一)——更便利。

不过有不少人认为:外卖的确是星巴克的短板,但这并不是它无法弥补的短板,况且很多其他咖啡馆和平台也能送外卖。因此,这个优势也是很弱的。

这个我也没有异议。

1.3 拿什么超越星巴克?推广?

虽然瑞幸的广告到处都是(而星巴克基本不打硬广),并且其“免费策略”和“裂变机制”都做得很好,但这更多只能起到“拉新”的作用,至于所谓的“消费者忠诚度”,目前并没有看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个也的确是,推广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1.4 当然,也有人从某些角度是非常看好瑞幸的

比如:

  • 价格:瑞幸的价格比星巴克便宜5-10元,这是它的最主要的优势,因为星巴克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偏贵的;
  • 密度:瑞幸的门店分布密度比星巴克更大,这就能让很多人更加方便的喝到咖啡,也能跟其“外卖策略”相辅相成;
  • 新零售数据:瑞幸是自建APP,而不是靠微信等其他平台,这就能让它获得更多的数据,而这部分数据,就能有效提升瑞幸各方面的效率;(当然,自建APP还能更自由地使用更多促销方式,而不至于像“新世相小号”那样被封)
  • 互联网属性:瑞幸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传统的咖啡店。

2. 矛盾与困惑

上文所说的观点,其实大部分我都是非常认可的。

不过,片面的特征,不管是优势还是劣势,永远不能直接说明任何问题。就像你不能因为一个品牌名字取得好,就认为它一定能够成功,也不能因为一个人长的非常丑,就认为他注定会有一场悲惨的人生一样…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一个项目的种种行为和特征,究竟有没有形成相互协同和扬长避短的逻辑关系。

而在最开始,我认为瑞幸真的是个非常矛盾甚至不合理的存在。

2.1 新鲜式VS外卖

正如上文所说,“新鲜式”是瑞幸主打的产品卖点,而外卖又是其主要的业务形式。不过,这两个点,其实是相互矛盾的。

咖啡所讲究的新鲜,主要是“新鲜现磨”。而根据迈赫迪(Mahlkoenig)在官网发布的测试数据,咖啡豆在磨成粉后的15分钟内,芳香醛(也就是你喝到的好味道)就会挥发掉60%。

当然,即使是星巴克,也并没有做到15分钟之内的程度。不过它兑好咖啡之后,顾客马上就能喝到,而不用再花时间等外卖,按理说是星巴克和Costa等才更加新鲜啊…(PS,一些加了奶油的咖啡,10分钟不喝口感就变掉了)

所以,一个外卖咖啡品牌,为什么要主打新鲜?难道它还能比咖啡馆里真正现磨、兑好即喝的“堂食咖啡”更加新鲜?

2.2 高品质VS低价

既然瑞幸这么高调得宣称自己是专业级、大师级品牌,品质如何如何牛逼,那为什么它要定一个比星巴克、Costa、太平洋都更低的价位?

难道仅仅是因为所谓的“消费降级”?

2.3 广覆盖VS专业

也许针对上面那个问题你会说:“之所以定低价,是因为它们主要靠走量。”

但是,宣称自己更加专业(比如讲产地,讲工艺),这一般都是针对真正懂咖啡的群体,而这部分群体,在中国肯定是少数。

另外,如果真的是针对更懂咖啡的少数群体,那为什么要开这么高密度的门店、覆盖这么多地方呢?

2.4 为什么要用APP?

目前瑞幸主要是利用APP来下单。

为什么要用APP?这对品牌自己当然有不少好处,比如掌握更多用户数据,更容易做增长和裂变等等。

不过,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APP明显是个不够友好的选择,要想让消费者接受,难度实在太大。(幸好第一杯免费,但之后该怎么办?)

当然,瑞幸不可能不知道这里的难度,那它究竟会以何种方式说服消费者使用它的APP?它凭什么保证消费者动机真有这么强烈?

2.5 为什么要做瑞幸?

瑞幸CEO钱治亚,本来是神州专车的运营一把手,为什么她会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么毅然决然的投10个亿来做瑞幸?做瑞幸能与她之前的资源,形成哪些互补或支撑的关系?或者做瑞幸和做神州专车之间有什么联系?

难道仅仅是因为看好咖啡行业的增长,想进来分一杯羹?我知道肯定有不少人都这样想。

上述的5个矛盾和问题,如果你不去细想的话,很容易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品牌明显是瞎搞!(当然,更多人是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些矛盾和问题…)

不过,当你带着这些“疑点”进一步探究和思考,就会发现:上述的矛盾和问题,它们并不存在。并且你还会发现:大部分人对瑞幸咖啡商业逻辑的认识,其实都是错的。

错在哪?

错在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上:

  • 瑞幸咖啡的目标客户是谁?
  • 瑞幸咖啡的竞争对手是谁?

3. 目标客户是谁?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白领。

不过,这个回答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绝大部分咖啡馆都可以说自己主打白领客户。

瑞幸也是一样吗?

不一样。

我不知道那些写瑞幸文章的人究竟有没有去过瑞幸的官网,反正我一进去,除了首页的大图,立马就被菜单栏上的4个字吸引住了。

没错,就是“企业用户”这4个字。

还不仅仅是官网,他们的APP首页也是一样:

企业用户才是瑞幸真正的目标客户,白领不是。

也许你在纳闷:这不都是同一群人吗?有什么不一样?

很不一样。

白领,按照通常的理解,仅仅是针对到一部分人群——只要你是白领,那不管你上班还是下班,在公司还是在家,在A公司还是在B公司,你都是白领。

而企业用户就不一样了,它暗含了更多信息——你是哪家公司的白领?并且它主要是针对工作场景。(当然你在家也可以用,但这真不是瑞幸的主打场景,下文会解释)

是的,如果说其他咖啡馆都是做2C的生意,那瑞幸咖啡要走的就更像是2B的路子。这才是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好吧,也许你还会问:“在首页上写着 ’企业用户’ 4个字,就能说明瑞幸真正的目标客户是企业用户吗?”

别急,你所质疑的,我也曾质疑过,所以我就自己去注册了一下企业用户试试…

结果刚注册完一个多小时,瑞幸那边就主动打电话过来向我确认信息——这足以表明他们对企业用户的重视。

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想通了企业用户才是它的重点之后,上文提到的那些矛盾和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4. 竞争对手是谁?

当我们明白了谁是主要目标客户之后,也就很容易搞清谁才是主要的竞争对手了。

大部分人都认定:星巴克就是瑞幸咖啡的主要竞争对手。

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他应该会回答下面这两条:

因为目前星巴克是实体咖啡店中绝对的老大,光是门店的数量就是老二的10倍,所以只要盯紧星巴克就行了;

因为瑞幸咖啡的CEO曾扬言要打败星巴克…

然而,这两种说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什么是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就是那个跟你抢占同一批客户资源的人。

那么,之前主要是谁抢占了企业用户的咖啡市场?去你自己的办公室看看就知道了——显然不是星巴克(它门店没有那么多,外卖也不行),而是以雀巢为代表的速溶咖啡,或者以711为代表的既在卖咖啡饮料,可能也同时在做现磨咖啡的便利店。

它们才是瑞幸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不是星巴克。

那么,为什么瑞幸要一再强调“超过星巴克”呢?

原因很简单,我给你举个例子:

假如我跟王小虎同时追一个女生,而为了赢得女生的青睐,我对她说:“我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爱因斯坦!”

请问,这时我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爱因斯坦还是王小虎?

当然是王小虎!爱因斯坦只不过是用来标榜我的能力或智慧的道具罢了…(反正她又不可能嫁给爱因斯坦)

同理,瑞幸说自己要超过星巴克,其实主要是用星巴克来标榜自己(意思是它跟星巴克一样好),并以此来表现自己相对于雀巢和711等的优势。

是的,听一个人说话,你不能光听TA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TA为什么这样说…

文章写到这里,上文提到的那些矛盾和问题,也就都很明朗了:

(1)新鲜式 VS 外卖

为什么一个外卖咖啡品牌反而要主打新鲜?

因为:它的新鲜程度虽然比不上“堂食咖啡”,但相对于袋装速溶咖啡和便利店瓶装咖啡来说,它还是很新鲜的。这的确是它的优势。

(2)高品质 VS 低价

为什么品质这么牛逼(宣传层面)的咖啡却要卖低价?

其实它并不是低价,而是高价——速溶咖啡就不用说了,便利店里的现磨咖啡也就10多块钱,其他咖啡饮料一般也没有超过20块,都比瑞幸便宜。

出高价喝一杯更方便、更专业、更新鲜的咖啡,对企业用户来说,其实是合乎情理的消费升级,而不是大部分人所认为的消费降级。

(3)广覆盖 VS 专业

所谓的“专业咖啡”,当然主要是相对于便利店里的现磨咖啡而言的…另外,它就是针对办公楼外卖,当然可以多一些(小型)门店。

瑞幸咖啡的定位逻辑

(4)为什么要用APP?

瑞幸如何才能让用户愿意持续使用它的APP?

一部分答案是:不想用就不用。

虽然瑞幸要求每一位消费者都要下载APP,但如果之后还要购买,你完全不用再打开APP,而是直接让企业平台里的管理员(也许是你家公司的前台小妹)帮你点甚至帮你付钱就行。前提是你们得先注册企业用户,填好各种信息。(当然,目前大部分消费者肯定都没有这样干,但这应该会是瑞幸以后会培养的消费习惯)

那么,瑞幸又是如何激励人们去注册企业用户的呢?

主要还是靠优惠,注册企业用户之后会更加便宜。另外,它还能查询订单,管理账户和管理发票,这对企业用户来说,也算是提供了便利。

看到这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我刚才说“办公室才是瑞幸的主打场景,而家里不是”了。(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条,也包括上面所说的)

(5)为什么要做瑞幸?

神州专车出身的钱治亚为什么要转行做咖啡?(并且神州专车CEO陆正耀也做了投资)

其实刚才已经说了:瑞幸咖啡做的是2B的生意,拿的是B端的数据,而这对于用户群体同样是企业用户的神州专车来说,肯定具有比咖啡本身更大的意义。(当然,这个说法并没有实际的根据,但至少可以看出:不管是在神州专车还是在瑞幸咖啡,钱治亚做的事情其实都差不多)

总之,一旦你把注意力聚焦在“企业用户”这4个字上,瑞幸咖啡的大部分行为和特征,也就都具有了逻辑性和关联性。这样才能真正Get到它的点。

5. 小结一下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说明瑞幸咖啡的模式是多么的好,更不是想说明它一定能够成功。因为逻辑上的成立并不能代表成功。

只不过我是觉得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看懂它,就急于去评判和下结论而已。(还真以为它要跟星巴克对着干…)

分析一个项目,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它的优点和缺点,而是要找到它与众不同或有违常理的地方,然后去思考WHY。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洞察。

最后,瑞幸咖啡究竟能不能成功?

这个就主要取决于本文并没有重点去说的两个基本点——产品&服务。(因为目前它还在拉新和初步验证的阶段,很多东西都看不出来或者不稳定,所以就没怎么说了)

  • 产品:既然是主打“专业咖啡新鲜式”,那在产品层面肯定要把好关——如何才能保证它的新鲜?也许要采用某种特殊技术(比如星巴克就能保证咖啡豆在研磨之后的很长时间,依然保持很新鲜的味道),也许要加强杯子的保温、防漏性能。当然,口感的接受度也很重要,如果大部分人都觉得难喝,那肯定也不可能成功。
  • 服务:既然是针对企业用户,那瑞幸能从咖啡的角度为企业解决哪些问题?目前主要是外卖服务、更多优惠和管理发票等,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随便拍两个脑袋:为部分企业定制专用咖啡杯,提升企业形象,也更有专属感;开通“订阅”功能,让每天都要喝咖啡的人不用每天都要下单,也算进一步提供了便利。

毕竟,再合理的商业逻辑或者再好的推广手段,如果没有为客户创造足够的价值,那最终肯定也是失败。

 

作者:小云兄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牌圈圈(ID:Brand-Circle)”

本文由 @小云兄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家门口卖烧饼的大爷说了 ,toC才是王道!

    来自北京 回复
  2. 先抛出观点:如果是现在的商业模式,单纯卖咖啡的话,注定失败。
    我先不说他的定位人群,看他的竞争对手就行,星巴克?显然不是,星巴克创造的是家与公司的第三个空间,其作用除了本身的产品(咖啡)以为,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逼格还可以的可以交谈,可以歇脚的地方。这点瑞幸咖啡目前还做不到,就算做到了,他咖啡的品质也还要再提升。
    速溶咖啡?显然也不是,速溶咖啡本身就是价格低廉的标品,你跟他去比价格?显然也比不了,唯一可以比比的也就咖啡的新鲜度了,不过外卖这个还不是最垂直的模式,我还可以做到比你更新鲜。
    那瑞幸咖啡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呢?我认为是消费升级下新时代人群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如何快速响应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是瑞幸咖啡需要做到的,但是外卖咖啡这个商业模式注定是失败的。
    再回过头来看他的定位人群,企业客户,定位人群没错,但是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我为什么不把咖啡机直接搬到企业内部去呢?现磨出来的不更新鲜?还减少了开店成本和人员开支。
    传统行业不是互联网随随便便就能颠覆的,涉及面太广,做到最后又是资本游戏,没做出一点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浪费钱

    来自广东 回复
  3. 我的观点:如果是做咖啡,瑞幸注定失败,即使是针对企业用户,特别是外卖咖啡,
    先说星巴克:堂食咖啡,在国人眼里重点不是咖啡,而是极低的成本与及便捷的方式,一个人或N个人有个地方歇脚,谈事,等人,相亲,遮风避雨,没有星巴克时,这种功能由,肯德基和麦当劳承担着,因为中国各种大小餐馆或茶楼缺失这种功能
    国人并不依赖咖啡,咖啡在绝大多数个体面前,可有可无,因为胃的记忆力数倍于大脑,很少有那个中国家庭,从小给孩子培养喝咖啡的习惯,这是生理硬扛,没人能骗得过自己的胃。
    再说所谓的针对企业客户的外卖,有,但这类人群养不活瑞幸,海归有喝的习惯,但他们对品牌口味是绝对的不统一,而且对自己习惯喝的某种类型,如婴儿依赖奶粉般忠诚。
    那么咖啡领域,瑞幸为何要进,投资人不傻,他的重点也不会是咖啡,而是用咖啡这个道具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背后,金融游戏,否则这么大的补贴,永远回不来。
    如果本质是团购,只有先充值,瑞幸的APP或者企业客户,才有意义,规模销售,提高自身的流转率,给押金穿个美丽的马甲

    来自陕西 回复
    1. 嗯 他这么大力度大砸实体店 ,可想他肯定会有一定的后期布局的 。

      我感觉他的押金或者说充值业务,所带来的收益也不够他的营销付出的,至于补贴,咖啡成本本来就不高。

      来自北京 回复
  4. 撇开资本不说。小小的一家咖啡店,可以引申出许多对客户有价值的事情。我觉得未来他要做中国的711,做星巴克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来自重庆 回复
    1. 👏👏希望如此

      回复
  5. 肤浅〜

    来自上海 回复
  6. 他所有的宣传无论是明星大咖还是原料选择都为了彰显或者说为了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价值。
    就如同过去这几年的“健身人群都吃牛油果”,甚至就是瑞幸自己对标的星巴克——“喝星巴克就是有品位、有能力”。瑞幸现在无非也在为了打造这个理念——“喝瑞幸,你就是成功人士,你就是小资人群”。
    当然,是否成功打造肯定还要看当他烧完这些钱以后还有多少人保持购买欲,如果烧钱结束以后大家都没了购买欲,那这个产品也就直接凉了。
    个人目前的观念仍然不看好瑞幸,主要是国人对于价格这个因素影响太大,烧钱扩张一旦结束,价格回归正常,对于瑞幸目前主要的人群,其实还是偏高的(没有恶意,瑞幸目标是企业用户没错,但是更多是小公司或者二三线城市为主力。简而言之就是比普通白领还要低的,介于白领和普通人群;而星巴克在国内的现状就是白领和金领之间,普通金领看不上、普通白领买不起。)。大幅优惠力度结束以后,如果再没有诸如“喝瑞幸有身份”这样的认同感,那么亏损乃至崩盘就是必然的了。
    以目前来看,“网红风”让瑞幸在这两个月成功在普通省会以及小城市成功打出了一片天地,买一杯拍个照美滋滋,但是网红风的弊端就是拍完这一杯后续就比较难了,如何在不烧钱的情况下增大用户的粘性是我认为这个阶段瑞幸需要考虑的。本人在郑州,二三线城市,普通人群,周围朋友在经过半价轰炸或者免费体验之风后,需要提神的会选择速溶、茶,不需要的也就不要了。

    来自河南 回复
    1. 个人想法,有勿勿怪,欢迎讨论

      来自河南 回复
    2. WBC拼配豆子,我今天买了5杯不同味道的瑞幸,我一杯都不喜欢,如果用瑞和星巴克来对比,没有第三家的咖啡店的话,我会选择喝星巴克,有第三家,我两家都不会喝,,我选择自己手冲

      来自浙江 回复
  7. 我在加一句,为什么是企业客户,我明确跟你们说,这个是用来团购的。
    当一个公司瑞辛的用户占到五分之一,自然会有人思考一起买会不会便宜的问题,自然而然变成企业客户,当成为企业客户有更高的折扣后,自然的影响其他不喝咖啡的同事来尝试,这逻辑够不够清晰?
    你们看清楚瑞辛并没有做过企业客户的推广,他是C转B的路子,能不能成就看这个逻辑链实践是不是成立就行了。

    来自湖北 回复
    1. 老哥 见解不错。留个微信交流交流呀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的观点:如果是做咖啡,瑞幸注定失败,即使是针对企业用户,特别是外卖咖啡,
      先说星巴克:堂食咖啡,在国人眼里重点不是咖啡,而是极低的成本与及便捷的方式,一个人或N个人有个地方歇脚,谈事,等人,相亲,遮风避雨,没有星巴克时,这种功能由,肯德基和麦当劳承担着,因为中国各种大小餐馆或茶楼缺失这种功能
      国人并不依赖咖啡,咖啡在绝大多数个体面前,可有可无,因为胃的记忆力数倍于大脑,很少有那个中国家庭,从小给孩子培养喝咖啡的习惯,这是生理硬扛,没人能骗得过自己的胃。
      再说所谓的针对企业客户的外卖,有,但这类人群养不活瑞幸,海归有喝的习惯,但他们对品牌口味是绝对的不统一,而且对自己习惯喝的某种类型,如婴儿依赖奶粉般忠诚。
      那么咖啡领域,瑞幸为何要进,投资人不傻,他的重点也不会是咖啡,而是用咖啡这个道具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背后,金融游戏,否则这么大的补贴,永远回不来。

      来自陕西 回复
  8. 楼下这些真是,白看文章了,还在那提专业咖啡消费者,还在那说味道,还在那说国企。
    都对标雀巢和便利店咖啡了,这思路还不明确么,
    瑞幸强调自己的专业是吸引不专业的人喝的,你们是要喝一百一杯进口咖啡才能满足的人,你们没有价值,你们专业咖啡消费者怎么营销对他们都没有意义。
    中国99%的微型私企,这些人才是蓝海,才是瑞辛的战场,他们要打造的是一般的味道,有一点的格调,买得起的价,吸引不喝咖啡的人喝咖啡以为自己有格调的这些人,和不幸,他们非常的精准,这些人才是大多数,简单说就不是这个网站的用户,所以你们的观察实在片面。

    来自湖北 回复
  9. 有一个问题是,我买的起咖啡机,凭什么还要去订咖啡?
    1,能进行合作的公司肯定规模尚可,福利也不错。
    2,传统国企不喝咖啡,我党不兴这个,搞走资派是不是要招纪委监察。
    3,外企基本上会配咖啡机,自己买咖啡豆现磨。
    4,还有啥企业会合作,给员工小资体验?
    广告确实铺的多,但是卖点有点不对路。

    来自日本 回复
  10. 这个作者,有点意思

    来自四川 回复
  11. 其实思路确实是挺新奇的,不管瑞幸咖啡是否是这样的模式,或者说是否是这样的目的,但确实提供了一种营销、推广的新思路。

    来自福建 回复
  12. 今天有瑞幸的人事打电话给我去面试,然后上官网看了看他们家咖啡,点了一杯咖啡外卖,抹茶拿铁,感觉不怎么样,跟星爸爸家比距离还是挺大的。喝到底的时候还有好多结块,很无语的。一般咖啡就拿鸡爷爷家的来说吧,原料跟星爸爸家是一样的,但是杯底是不会有结块的,并且咖啡味很纯重,很香。不过瑞幸家的就没有香味了,抹茶味也一般般了,感觉就是奶茶店的那种感觉,还不如一点点家的抹茶拿铁,真的很一般般。最后啊想知道是不是我点的不行呢?其实平时&鸡爷爷家的咖啡比较多,毕竟便宜些啊。

    来自湖北 回复
  13. 分析这么多,我也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从来没人说他无法超越星巴克,因为不是一个等级
    第二,咖啡的味道确实一般啊

    瑞幸咖啡,这一杯,谁都不爱

    来自北京 回复
  14. 我觉得都不用分析什么模式,办公室集体点过两次,所有人都说不好喝,怎么破?

    来自广东 回复
    1. 我记得我小时候吃苦瓜,也是不好吃,可是吃了几次,就慢慢喜欢上了。咖啡同理。

      来自湖北 回复
  15. 除了资金加持,我认为有2个重要因素,1、是消费习惯变化。咖啡消费市场增长,带来了更多非专业的咖啡消费者,这部分人群可能是从豆浆、奶茶、果汁产品转变而来,也可能是从雀巢、便利店咖啡升级而来。这部分消费者与星巴克之间是存在空白。瑞幸的优质次低价瞄准了这个区间段的消费者。2、便利性。咖啡消费另一个习惯是便利性,和豆浆一样。在咖啡消费大国,你能见到非常之多的咖啡店,瑞幸跳过这个过渡期。连咖啡应该是更早的同类者,提出咖啡找人也是基于咖啡消费便利性这一点。最后,实际上中国的咖啡消费习惯一直就有很多企业试图教育引导、尝试匹配,有成功的、失败的、变形的,为何在2018年这个节点出现瑞幸,我相信是经济消费、人口结构多重因素作用。我喝星巴克喝雀巢喝手冲还喝菊花茶,并不能精确区别几者不同,喝雀巢时也不会因为速溶口味而厌恶,最近连着2周瑞幸,有事也去星巴克。未来市场随着需求成长变化,必定还有更多不同定位方式的产品面世,领导者红利会被瓜分,像纯净水果汁奶茶牛奶品类市场一样,周而复始。

    来自江苏 回复
    1. 存量市场整合+新育市场占领。

      来自江苏 回复
  16. 爱因斯坦那个例子有趣,这就是为什么行业1、2竞争,实际上死的是第三。

    来自广东 回复
  17. 思路挺好的呀

    来自广东 回复
  18. 只有我个人觉得分析的并不到位,只是为了宣传打广告嘛,广告打的太明显

    来自河北 回复
  19. 雀巢表面没事,其实心里慌的一P

    来自上海 回复
  20. 还是星巴克味道好

    回复
  21. 还是觉得哗众取宠,不来蹭星巴克的光还好,之前看到汤唯和张震觉得逼格还挺高挺文艺的,但是拿星巴克说事儿炒话题我觉得有点无耻,这波安利反正我不吃。

    回复
    1. 挺好看

      回复
  22. 瑞幸的优势在于在同等品质咖啡的基础上,通过新零售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从而降低讲个。另外,从场景层面,白领在办公室里喝优质的咖啡,除了去星巴克排队带回办公室,没有别的途径;而瑞幸刚好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空白点,通过外卖咖啡的方式提升体验。星巴克以后将沦为小众,至少在中国。

    来自北京 回复
  23. 刚去下了一单,折扣系统不太友好;对于企业用户的优惠力度也没有放在明面上,让我们的行政有点犹豫;关键他的咖啡我们办公室大部分都觉得不好喝,继续选择G7😂

    回复
  24. 观点比较独特,如果是按照2B渠道主打,销售能支撑得起来吗?咖啡这种高频的消费产品,如果只做成“开会时的咖啡”那他的品牌烙印和口碑将会是怎样的呢?拭目以待。

    来自广东 回复
  25. 如果来一家幸瑞咖啡,能省掉很多推广费。
    看成幸瑞咖啡的请举手。

    来自江西 回复
  26. 尝试了一口之后,第一反应想给自己再来一杯星巴克。收到其它口碑反馈也都是不好喝,现在的热潮只是营销和PR带来的跟风和尝鲜,静待潮水退去。

    来自浙江 回复
  27. 思路清奇,思维清晰~~~

    来自上海 回复
  28. 我还不知道有这个牌子…..听说难喝就不喝了吧

    来自江苏 回复
  29. 瑞幸咖啡,只为懂的人

    来自北京 回复
  30. 非常独特的角度。。尤其是分析为什么要做瑞幸一段。。所以说大家都是靠套路咯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