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之素养

0 评论 4221 浏览 2 收藏 5 分钟

设计师的素养应该如何培养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一个设计师终生的事业,它不会有完成的一天,前人的智慧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领略设计精神之所在。

中国互联网设计界十几年的变化,从网页设计师变身界面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大多数都是随着一个行业的兴起而前赴后继的投身其中,而实际上这三者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设计师自身更不应被一个名衔而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设计,先天的具有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性质。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现代设计越来越多地具备文化意义,美学、文学和工程学等。纵观我们熟悉的当代设计大师,原研哉、深泽直人、郑秀和,无不是在建筑、室内设计、产品、平面等范畴跨界别的探索、思考、发现、融合、构想行动方案,终成大器。衫浦康平如是形容他的设计哲学“早年我在做建筑师时,不只是关注建筑的结构,甚至会设想房间墙纸的颜色。我体会到,音乐、建筑、绘画等等都只是设计的一个方面,只有把这些方面都掌握好,才能让自己的手能够握成一个拳头,让自己的设计具有力量。所以,我还在不断学习。”

给走出校园跨入社会的年青设计师

梁启超的一段话:
“学校所学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开了学校才能发现。---况且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及附带学术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学成之后要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眼界与胸襟,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

这种境界,固然关系人格修养之全部,但学业上之熏染陶熔,影响亦非小,因为我们做学问的人,学业便占却全部生活之主要部分。学业内容之充实扩大,与生命内容之充实扩大成正比例。”

没有比大师更好的语言给同学们建议了,年青设计师是最不受太多环境影响,思维开阔,充满激情和美好理想的一群,坚持你们的理想,为成为Top Designer而努力。

跨界

是目前一个流行词语,不只是在设计界,而是在各个范畴都在不断的探索其中的可能性。但他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二千年前维特鲁威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除了建筑范畴亦引用了几何学、光学、声学、气象学、天文学以及哲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论据以昭示多学科对建筑创作的作用。

生活中人人都是设计师,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和对美学的理解,面对各方的疑问甚至挑战是必然的,设计师就有义务对设计提供论据的支撑。而论据来自各方知识的理解整合,所以对设计师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就尤为重要了。

“如果你要在一个领域里做得特别出色,你就必须在其他领域里吸取灵感和素材!”

创新

我相信“太阳底下无新事”,似乎是一个挺不积极的观点,伟大的创新也不一定是惊世骇俗的,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创作出一个世上不曾存在的事物那是何等的神迹。最好的创意都隐含在我们的自然界,日常生活和意识当中,他们提供我们无限的灵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洞察、解构、重新组织就有无限可能性与戏剧性,尤其是需要一个多学科的组织互相补充来达成。

设计师并不是天生就有异于常人更高的审美眼光或是品味,而是通过对自身的修养的过程,丰富视野和身心而达到的境界。为此终生达成的境界齐共勉。
(本文出自Tencent CDC Blog,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