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设计(十五)

0 评论 1109 浏览 1 收藏 5 分钟

生活中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讲,一定是要简单明了且便捷的,符合实际使用场景的设计,下面是笔者整理出来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智商税的伪装‍‍‍‍‍‍

一个所谓的智能节电器,很可能是智商税,但很多老人对比深信不疑。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某路由器装了十几根根天线,至少有一半是假的,但给人一种信号很强的错觉。顾客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一定是能看懂的产品。而且不需要所有人看懂,目标群体能懂就好。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产品一定要真实,保证可用,不可欺诈。路由器做的就比节电器好,至少路由器的实际表现和功能参数相差不多。增加天线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且是暂时的。当产品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后,就很少看到这种设计了。

二、机场小推车

机场看到的,这个小推车是用来搬运行李的,上面写着严禁乘坐儿童,但依然有很多小孩喜欢往上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手推车的造型太像婴儿车。
  2. 超市手推车有儿童座椅,习惯的延续。
  3. 小孩天生爱爬高,喜欢坐车,也喜欢模仿他人。
  4. 家长确实存在这样需求,推着容易哭闹的孩子快速赶飞机,还省力。

所以说这种现象无可避免,不妨开始的时候就考虑行李和小孩共存的情况。当然手推车一直没出问题,证明当初设计的时候,实际承载一定远超标准承载,做了防错。

既然如此为什么标语还写着严禁乘坐儿童,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受,且容易让用户产生自责违法的负面情绪。此时更应该标注的是仅限几岁或多重以下儿童乘坐,才更符合实际场景。

另外文案语气要平和,避免推卸责任。看过一个负面案例,麦德龙的手推车把手上就写着:“手推车用于装载商品,孩子的安全是你的责任。”负面情绪影响的不只是用户单次体验,甚至会对这个品牌产生不信任感。

三、老酸奶的平头勺‍‍‍‍

最近发现老酸奶的勺子换成了平头,不禁感慨老家的品牌终于意识到了设计,开始考虑实际使用场景。很多设计师都知道交互五要素:人、目的、场景、行为动作、媒介措施。但真正开始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用户真实的行为路径,想当然地提供了解决方案,仅仅可用,并不易用。

最近还发现很多杯装酸奶撕掉封口不再有残留,应该是优化了材料。看起来是技术的进步,实际上用户同时失去了舔瓶盖的乐趣。在很多人的经历和记忆里,舔瓶盖已经不再是一种负面体验,而是成为了喝酸奶仪式感的一部分。设计有所谓,有所不为,如果真的研究过使用场景,可能就不会改进这一点了吧。

本文由 @我很好奇WH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