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全局思考;从始至终,最小闭环】产品原则

0 评论 957 浏览 10 收藏 12 分钟

基于前辈们的的学习、思考、应用、反思、总结后,作者总结了产品经理的5大公里和若干子方法论,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基于对前辈们(俞军、马化腾、杜国楹、沈鹏、刘润、雷军等)的学习、思考、应用、反思、总结后,我尝试总结了产品经理的5大公理以及若干子方法论,抛砖引玉,望对你有价值。

方法论1:PM首先是用户

方法论2:站在用户视角看待问题

方法论3: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方法论4:需求是1,方案是0(0只有前面有1时才有价值,否则0永远是0)

  • 子方法论11: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适用于定义需求与产品机会时)
  • 子方法论12:无场景,不需求(适用于沟通需求与辨别真伪)
  • 子方法论13:需求价值= 新价值-旧价值-替换成本(适用于重构与改造新功能)
  • 子方法论14:产品价值 = 用户价值+客户价值+商业价值-用户情绪价值*2+客户情绪价值-服务成本(适用于B端产品的价值衡量)
  • 子方法论15:产品价值 = 产品价值=用户价值+商业价值-情绪价值x2(适用于C端产品的价值衡量)
  • 子方法论21:如果不确定怎么做,就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适用于设计方案时)
  • 子方法论22:从系统(系统=目标要素连接关系)层面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从症状、原因(如改变人)层面(适用于思考解决方案时,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就说到: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开会)
  • 子方法论23:把用户当傻瓜,不要让他们思考和选择,替他们提前想好,切不要给他们不想要的东西(适用于优化产品方案时);
  • 子方法论24:任何没用的东西对他们都是一种伤害(适用于优化产品方案时);
  • 子方法论25: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给他们一个稳定的预期(适用于优化产品方案时);

方法论5:决定不做什么,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熟悉俞军老师PM 12条的伙伴,可能会觉得似曾相识,甚至觉得就是做了一些增减、调整,是否有抄袭之嫌呢?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以上方法论,几乎没有我自己的原创,基本上都来自前文提到的前辈们。

农夫山泉说:我不生产水,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我说:我不生产方法论,我只做方法论的集散地。

水滴创始人沈鹏的方法论(包括做产品学俞军PM12条,做管理学杰克韦尔奇管理方法,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学优秀企业,创业学精益创业和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做事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所有均非出自其原创,却从不妨碍他做出优秀的产品(包括美团时期的美团外卖和水滴时期的水滴筹等)。

他不原创方法论,也不鼓励员工原创方法论(因方法论的特性就是非零和博弈,且原创成本巨大,而收效甚微,ROI不合理),而是要求员工学习前人的方法论,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比如每位新入职员工,水滴均会送员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求产品经理熟读俞军的PM 12条等。

我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和(抱歉,我又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不强调自我原创的价值属性,善于学习运用前人的方法论,可能才是更明智且高效的方式。

【互动一下】你读完这些方法论之后,有什么感受?是不觉得都是“正确的废话”?

我自己第一次接触时,也毫不在意,顶多说一句:这些人真牛,竟然可以总结出如此“正确的废话”。

话虽如此,我却还是强迫自己试一试,采用了最原始的笨方法:把它们抄下来,当做电脑桌面的背景,至少先做到背会它们

正如任正非所说:对于新引进的流程、极致,我们就采取【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的方式落地到企业管理中。我对方法论的观点,与他不谋而合(哈哈,再次给自己脸上贴金)

一、怎么提炼“自己”的方法论?

1. 放弃执念,不追求自我原创的才是方法论。

2. 向前人学习。

关于产品方法论,可学:

  • 俞军老师的【俞军产品方法论】:PM12条以及价值公式等;
  • 得到App的李翔老师的【详谈】12本之【左晖】、【沈鹏】、【杜国楹】:比如左晖的【做难而正确的事】、杜国楹的【营销上:内容是1,渠道是0;产品上:需求是1,方案是0】以及【倒做】等;
  • 雷军的【小米创业思考】:互联网创业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方法论、与用户做朋友、单品爆款等;
  • 得到App的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和【增长思维】: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用户经典画像、场景与同理心、用户体验地图与服务设计蓝图、三级火箭等;
  • 詹卡尔森的【关键时刻MOT】(可配套【得到App】的汪志谦【MOT体验设计课】):将复杂的企业经营,基于客户为导向,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关键时刻(类同用户体验地图),最终实现企业的扭亏为盈;
  • 梅多斯的【系统之美】、【失控】、刘润的【商业洞察力30讲】、李希贵的【学校如何运转】:核心都是围绕系统论而展开,对于寻求解决方案时,可提供一套方法论;

关于产品原则,可学:

  • 瑞达米欧的【原则】:比如拥抱现实,应对现实、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更重要的是学习其思维方式,即将复杂的投资逻辑,简化成一条条明确的原则,依据原则行事;
  • 小米的【小米生态链占地笔记】:80%-80%原则、宁减务加、先守正再出奇、少做才能做精等;

关于工作方法论,可学:

  •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事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 阿图葛文德的【清单革命】:小小清单可解决复杂项目。比如如何降低病人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死亡率;

关于管理,可学:

  • 杰克韦尔奇的【赢】、【商业的本质】;
  • 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稻盛和夫的【活法】、【心法】以及【经营哲学】
  • 得到App的【衡量·团队管理20讲】

关于营销,可学:

  • 里斯跟特劳特的【定位】与【营销革命】;
  • 西奥迪尼的【影响力】
  • 克里斯安德森的【免费】;
  • 小马宋的【营销笔记】;
  • 华杉的【跟华杉学品牌营销】;

关于创业/企业经营,可学:

  • 克里斯滕森的【创新者的窘境】
  • 彼得蒂尔的【从0到1】
  • 莫瑞亚的【精益创业实战】
  • 埃里克莱斯的【精益创业】
  • 柯林斯等人的【基业长期】、【选择卓越】、【从优秀到卓越】、【再造卓越】
  •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
  • 卡普兰的【平衡记分卡战略实践】
  • 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模型课】

3. 吃几次亏,反思总结几次,应用几次。比如上线后的解决方案被客户diss几回,需求方案被Boss或研发diss几回。于是,开始自我反思与总结,刻意学习发现前人的某些方法论,刻意练习使用它们,发现最终解决了问题,产生正反馈,循此往复。

4. 循环重复第2、3步。

写在最后

方法论不是万能的,也不是100%正确的(牛顿三大定律也有失效的情况),更不用僵硬的照搬照学(方法论之间可能互斥)。

这就像张三丰传授太极拳给张无忌时,让他忘记所有的招式、武功,自然就学会了。方法论就像是张无忌所学会的【九阳神功】、【吸星大法】等,最终想成为张三丰,还是得忘记它们,只需要专注去实践即可,见招拆招,不同的招式、心法可能就会自然流出,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境界。

营销专家小马宋老师在【营销笔记】一书里,有一个观点:企业成功根本上是经营逻辑的成功(而不是方法论的成功)。比如南城香,如果按照【定位理论】(用定位占据品类,影响用户心智),那它可能就不成立(它又卖豆浆油条、也卖盖饭、还卖馄饨以及羊肉串)。如果按照企业经营的基础逻辑: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那它就是成立的,因这种模式是围绕【用户需求出发】,提升消费频次,以此实现坪效的提升。

本文由 @夏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