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烧钱做品牌,我给客户找了一条捷径

0 评论 1791 浏览 3 收藏 7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遵循行业的标准和规范,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创造行业的新趋势和模式。所以差异很大

本文将探讨两种不同的品牌建设思路:一种是烧钱的高调开场,另一种则是不烧钱的低调入场。通过分析这两种策略,文章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根据资源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品牌建设路径。

最近跟几个客户聊到做品牌。

其实身边很多人,都想做品牌,大家觉得品牌能扛周期,能长久赚钱。

也确实,今天很多知名品牌都有近 100 历史,它们穿越了各种经济周期,依然长青。

比如,宝洁成立于 1873 年,有近 150 年历史;雀巢也有 150 年历史,可口可乐有 100 多年历史,乐高有 90 年多年历史。

总之,做个品牌,好处多多,又挣钱,又留名。甚至有些人说,给孩子留钱,不如留个品牌。这就把品牌当做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传给子孙了。

不过谈到做品牌,一些人觉得得先亏钱,打广告,抢市场,也不知道,是不是过去几年新消费品牌烧钱留下的后遗症。

为了打消客户疑虑,我就跟他分析做品牌的 2 种思路:

  • 一种是烧钱的,高调开场, 做好品牌定位,名称和口号之后,就打广告啊,请明星啊,搞联名破圈等。通过这样的品牌传播来高举高打。这种烧钱打法,多半亏着玩,缺乏造血能力,没投资就歇菜了。
  • 另一种是不烧钱玩法,低调入场。先做销售,做渠道,先卖货赚钱。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所有能触及的用户都引流到私域,做好运营,激发复购和种草。

可能有人会问,公域都没曝光,算啥品牌。我说,做品牌,从私域到公域,还是从公域再到私域,这只是打法和阶段不同。没有出圈的品牌,对它的用户而言也是品牌。

因为品牌最重要的是用户的复购和分享。如果一个用户即使知道这个“品牌”,但既不复购,又不分享,这个品牌对他只是个”名字”而已。

所以不烧钱打品牌,就要先从私域(用户运营)开始,强化用户跟品牌的关系,培养超级用户,这种玩法,我称之为“关系型品牌”。

为啥说从私域入手能不烧钱做出品牌?有2点:

第1,品牌的本质还是用户信任;

第2,通过私域能够培养超级用户,通过超级用户实现koc种草传播。

在私域里,咱能跟用户近距离接触。你能清楚知道他们想要啥、喜欢啥,然后提供精准的服务和产品。用户感觉到你是真心为他们考虑,那信任不就更强了?有了信任,他们自然愿意一次次买你的东西,还会主动帮您推荐给别人。

胖东来,海底捞不就是通过那些极致人性的服务,打动顾客,让顾客自愿复购和传播。

就像我之前服务的一个品牌,在私域里,我们可不是光卖东西。他们会每天刷用户朋友圈,一旦用户过生日,我们会送上贴心祝福和小惊喜;用户对产品有疑问,我们立马给出详细又专业的解答,一点儿不耽搁。

时间长了,用户就觉得我们不是只认钱的商家,而是能为他们着想的朋友。

等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他们的口碑传播可厉害了。新用户往往是听朋友介绍来的,对品牌一开始就有好感和信任,变成购买者和忠实粉丝也就容易多了。

而且在私域里,搞些小活动特别管用。比如让用户反馈使用体验、弄个抽奖,或者给社群弄些专属优惠。用户参与进来,感觉自己是品牌的一份子,支持的意愿就更强了。

等私域里用户关系越来越好,数量和忠诚度都够了,再去拓展公域,那底气可就足了。这时候品牌已经有了一批铁打的支持者——超级用户,在公域推广效果也会更好。

相比一开始就在公域里烧钱传播,企业成本更高,而且要是产品和服务没跟上,用户体验不好,很快就会把用户弄丢,前期投的钱也都白费了。

所以,今天不烧钱做品牌,真不是没可能。这两思路都可以选择,有多少米做多少饭。

不过,最后不管是那种思路,最后一定会殊途同归,那就是做私域,培养超级用户,打造用户资产。

有了用户资产,品牌成功那是早晚的事儿。

专栏作家

晏涛三寿;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数字化营销专家,私域流量与超级用户增长方法论首创者。著有《超级用户增长》、《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39054人已学习20篇文章
“搜索功能”拆解:小功能,大细节。
专题
12629人已学习7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聚焦鸿蒙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实践,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开发流程与技巧。内容涉及ArkTS/JS语言特性、UI框架使用、设备协同等关键技术点,并包含性能优化与多设备适配等进阶知识,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全场景智能应用。
专题
14124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在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不加控制的需求变更往往给项目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无法预料的风险。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需求变更。
专题
19894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库存管理是管理商品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库存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1791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每年一到年底,各家APP平台就会陆续推出年度报告。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年度报告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