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一下私域引流的12种方式

0 评论 1932 浏览 8 收藏 13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竞品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竞品的走向、功能、卖点、优劣势等,制定产品的策略和方向

私域引流,都有哪些方式?这篇文章,作者从主动和被动两种不同角度,给大家分享了私域引流的12种方式,供大家参考。

健康的获客本质是:你吸引我,我需要你。”我“=用户

再怎么样,这听起来更像是商品本身,或者市场和运营的问题,而不是软件功能的问题。因为没有哪个功能比如一个魔法按钮,你一按,客户就加来了🤣

显而易见,在重要性上,策略>功能,因为有太多例子,是没有任何软件系统参与(除了微信本身),也能加到大量客户。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要拆开来看。你如何能吸引到客户并且让他们意识到也需要你,从而主动找到你,或者留资给你。这些策略和方法谈不了,花样过多,因业务和资源而异。比如内容能力,钩子吸引力,投放渠道和人群精准度。各个公域平台玩法也不一样,比如小红书各种暗戳戳放微信号的技巧。

我们只从场景出发,看哪些功能可以作为助手,更方便地帮你加到客户,对一些人来说,这还是模糊的。

站在企业商家的角度,我们分成两类:主动营销-你加客户;被动营销-客户加你。

从潜客精准度、质量和添加成功率来说,客户主动加你肯定要好于你天天绞尽脑汁加别人。有主动意愿,生意才好做。毕竟,99%的商家,引流是为了转化吧?而不是单纯的数量堆积。所以我们先说:

一、被动营销-客户加你

这部分的功能通常指,能够嵌在不同营销场景中,让用户以最短路径跳转到微信或者企微profile页面,添加员工/群

能够在不同触点,以合适的形式呈现入口,并最大程度减少用户在添加链路上的跳出率,这是产品功能层面能做的贡献

获客场景的不同,决定了入口呈现形式,常用的有二维码,链接和按钮这几种。各类场景不重不漏可以分为三类:

  1. 线下场景,如门店的立牌,工牌,电商产品包裹卡,各类纸质刊物,二维码是最方便的。
  2. 线上微信站内公域,公众号文章中还是二维码使用最多,如小程序,视频号,微信广告,则是按钮和卡片居多。
  3. 线上微信站外,短信,私信,APP,使用链接更方便。有的会自己开发一个H5页面,嵌入可跳转的按钮。

呈现形式还是最表面的,来看下背后是哪些能力在支持和延申:

先说企微这边的:[联系我]二维码,群活码,获客链接,微信客服,都是企微就有的基础能力。服务商再雕花套娃一下,就能搞出很多听起来很牛的功能,比如渠道活码,区域活码,自动拉群,无限拉新,多群引流……

1. [联系我]二维码

企微基础能力已经支持一个二维码后面配多个员工(最多100人)来分流。

延申功能:

渠道活码

相较基础能力,增加了打标签,自动备注,增加分时段欢迎语等能力。用户扫码后,可以区分用户的来源渠道,并且根据不同渠道或者场景配置特定的欢迎话术,比如做活动,做投放等。

区域活码/门店活码

这是个典型中大型企业需求,有大量线下连锁门店的一般会需要,比如瑞幸,麦当劳,星巴克…场景就是,帮客户找最近的门店。

企业在管理后台维护一套门店的地理位置信息,客户扫码后获取其位置,精确匹配距离他最近的门店员工企业微信或者企业群。

2. 群活码

企微基础能力支持群活码,加满后自动新建群,一个群活码最多绑定5个群。一般的群二维码名片,7天后会失效,但这个群活码不会过期

延申功能:

自动拉群

emmm,实际上是先加个人账号,再发一条欢迎语和群二维码邀请用户入群,需要用户自己扫码。可以理解为渠道码中配置一条邀请入群的欢迎语,严格来说算是渠道活码的延申。

无限拉新

在群活码之上再包一层,套娃。多个群活码放一起,加满之后自动更换。无限是相对的,取决于你放了多少群活码。比如一个群活码上限5个群,放100个活码,算不算无限?看你流量大小吧。

多群引流

一个码背后是多个群聊二维码,用户扫码后自己选择进哪个。

提到这些拉群的能力,有必要说一句,很多企业做私域就是拉群发券,也不知道后果。建议看看这篇《你有多少僵尸粉》。

3. 获客助手链接

这功能,可以说是企微专门推出来解决微信外引流问题的,可以放在短信,放抖音私信,放直播间……一键跳到企微添加页面,支持的能力比二维码都强不少(毕竟要收钱)。

收多少呢?看业务下菜。但大部分应该都在1-2块。光“加”这个动作,一个人就1块哈哈哈,还没算投放,钩子的成本,后面留存也要钱,所以转化不上去真有些很愁人。

这对流量大,转化和利润还一般的业务就要小小犹豫下了,但对私域激活/转化率不错,客单价也高的业务,还挺好。

4. 微信客服

这其实是一个企微推出的功能,用于微信内外的非好友咨询。微信用户无需加好友即可与企业的客服沟通,并有和微信一致的沟通体验。

它跟上面获客助手有啥区别呢?跳转对象不同,获客助手跳到某个员工的添加页面。微信客服直接跳到对话框和客服聊天,不用加企业账号为好友,直接可对话。客服账号后面其实是分配的员工在接待。

客户视角,在微信联系列表会出现客服消息的入口。推出聊天后,也能在这里找到。

为啥微信客服都不用加好友,但被纳入了引流的功能?因为这里可以配置机器人自动回复,回答中就可以发送你的个微和企微联系方式。只是相对上面那几种,这个链路比较长,需要用户主动点击问题。

引流到个微,并能分流,是个跟企微引流不相上下的需求。能力的逻辑是类似的,对比着来理解就行。

主要是把背后要加的多个企微二维码换成个微二维码/群码,虽然不是官方下场,但也有产品做了,比如微客外链。站外唤起微信,打开小程序,里面嵌一个H5页面,后台配置该页面内容,多个二维码,以及换码逻辑。

二、主动营销-你加客户

商家在各种场景用不同方式获得了潜客客资,比如手机号。要主动去加客户。

说到主动加人,这可能是微信私域上做生意的独特痛点,像国外常用邮件营销或者短信,都没有好友验证这道坎,包括WhatsApp也没有,你拿到对方手机号,就能发消息了。加到一个群,就可以跟群里面的目标用户私聊,甚至群发私聊,这几乎意味着精准还免费的大量线索,听上去有点野……但确实可以这么操作。算不算主动营销的天花板?

企微不少软件都会有批量加好友这个功能,但这只是一个批量上传号码,给员工分配号码的能力,既不是自动加,更不是批量,它主要解决了除核心需求之外的边角料问题。真要自动,批量,那就上RPA。不过前段时间不是开始打击外挂了吗。

更更更何况,通过企微发出的请求,显示位置真的很卑微,被忽视很正常。

个微的话,可以在github上找到不少脚本程序,也可以用影刀,uibot这类RPA软件自己搭一个试试,看什么时候收到风险警告。

从电商平台对手机的隐私保护,到自动化加人脚本的风险,到加人的数量限制,主动营销的各个环节都在被限制,承担账号风险的同时,通过率还低。

从官方推出的能力数量对比也能看出,平台引流以用户主动意愿为先,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了商家好。


后续我会继续按照线索生命周期转化流程的顺序,聊下不同模块的能力。

欢迎继续关注本专题的更新。

本文由 @面面聊营销自动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44162人已学习21篇文章
优惠券的知识点非常丰富,而且随着运营方式的增多, 不同运营目标所使用的优惠券也是不一样的。
专题
35989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内容运营的正确姿势,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专题
1908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库存管理是管理商品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库存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38251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复盘是产品经理和运营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专题
17232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界面设计方法。
专题
3679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分层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业务发展的手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