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研究用户?用这3个实践方法,立马做最懂用户的人

3 评论 3814 浏览 13 收藏 7 分钟

编辑导语:产品经理是如何研究用户的呢?特别是有时我们面对的用户,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怎么了解他们呢?本篇作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给我们总结了三个立马能最懂用户的实践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前阵子,有读者问我,做 B 端产品,怎么了解客户?说客户在外地,老板不愿意让产品经理出差,跟客户沟通机会少,有些细节了解不到。

当然,最好能实地考察。实在不行,还可以跟客户视频。总之要多体验客户使用产品的场景,才能加深理解。

这是产品经理研究用户的难题。有时我们面对的用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了解他们呢?

在做正式的用户研究(如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之前,不妨试试我最常用的 3 个实践方法,先建立对用户的认知,再逐渐加深理解。

一、线上线下,观察用户的言行

平时,我们可以花点时间,在线上平台或线下场景,观察用户在讨论什么话题、关注什么、如何使用我们关心的产品。

我刚开始做产品那会,新浪微博正火,我们要做一款图片类的社交产品,我们每天上微博搜,看看用户如何讨论相关话题。

后来,我们做资讯 APP ,我每天上下班观察地铁、公车上的人,用手机看什么新闻 APP ,观察他们看什么内容,怎么操作,用单手还是双手。

张小龙说,他每天会花一小时看微博上的内容,看用户怎么讨论微信,从中观察用户、发现需求。

微信中,「 剪刀石头布 」的动态表情,就是受用户的微博启发,做出来的。

如今,线上的观察途径有很多,除了微博,还有知乎、抖音、QQ群、微信群、朋友圈、知识星球、论坛,甚至是 B 站的弹幕、网易云的评论等。

只要我们多加思考,细心研究,都可以找到目标用户所在的地方,去观察他们的言行,打开认识他们的大门。

实际上,这也是在收集用户的真实反馈数据,范围越大、时间越长,数据就越有代表性,越能说明问题。

二、到用户中去,成为用户的朋友

如果想深入了解用户,我们还可以到用户中去。

雷军曾说:

互联网最重要的用户思维,本质就是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

对此,我深以为然,我们产品的目标用户,就是我们的群众。

这几年做产品,让我养成一个习惯,每次接触一个新产品,我都会先去找目标用户聚集的地方。

例如,QQ群、微信群各种社群圈子。

我们做摄影产品,我就去加入摄影爱好者的 QQ群、论坛;做汽车产品,便去混车友会。

先观察他们聊天,再参与讨论,跟他们混熟了,就可以深度聊,甚至跟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对相关产品的理解和述求,有什么痛点,我们可以提供什么解决方案。

后来发现,这些用户也成了我们的种子用户,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反馈,还会为我们宣传。

三、发展兴趣爱好,成为真正的用户

前两种方法,都是间接的了解。别人的想法,我们只能通过想象、推理。

在此基础上,更直接的是,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用户,自然能深切的体会到用户的真实感受。

据说,马化腾、张小龙可以在几分钟内,变身用户,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此等功力,真是让人望尘莫及。

不过,当我们真的到用户中去,进入那些真实场景,感受氛围,要成为用户也没那么难。比如:

  1. 我研究摄影产品时,迷上摄影,从此穷三代。这才理解,为啥他们对器材、参数那么看重、怎么评价一张照片等。这让我更好地思考,如何设计相关的功能去满足他们。
  2. 我研究汽车产品时,又迷上汽车,开始理解车系和车型的区别,学会看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参数等,还跟朋友去 4S 店调研,穷小子假装要买车,看车问问题,幸好卡里没钱,不然险些付款。

这样的真实体验,让我们在设计产品时,更容易考虑到,用户会关注什么,不在意什么。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那 B 端产品的用户怎么研究?

方法是通用的,关键是,你要打开脑洞,想尽办法找到用户、接触他们。

比如,向用户请教,找到并进入他们的行业圈子,或竞品的用户群。当然,这很考验产品经理的发掘能力。

这 3 个方法,你也可以理解为非正式的用户调研、访谈。

好处是足够轻便,可以融入生活工作,让我们随时随地有意识去研究用户,养成习惯,练习切换视角的能力。

万一上班摸鱼被发现了,还可以说是在研究用户。

 

作者:四月,10年产品经理,扎根B端,死磕过C端,出过高校教材,和你一起,用产品思维,打通产品与职场任督二脉。公众号:四月喃哗

本文由 @四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非正式会谈,优秀的人都是不走寻常路的,
    一、线上线下,观察用户的言行
    二、到用户中去,成为用户的朋友
    三、发展兴趣爱好,成为真正的用户
    看来要去发展自己的社交牛逼症了。

    来自河南 回复
  2. 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内容也不负标题,全面有干货,学到了新知识,感谢作者~

    来自四川 回复
  3. 看完这篇觉得用户研究非常有意思,每个用户背后的行为都有深意,在不断地观察中也能找到乐趣~

    来自香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