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正在成为企业管理中的 “癌症”

2 评论 8577 浏览 38 收藏 7 分钟

创业这么久很多人会问我最难的什么?当你不再为生计发愁的时候,当你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团队的时候,考验创业者的不是商业模式,不是有没有业务,也不是现金流是否充足,而是管理好这个团队让公司在正确的轨道上加速度,人的管理将成为所有创业公司永远无法消除的毒瘤。

今天我也在国外网站看到一个调研,在调查的 6000 问卷中,最不受欢迎的十大个人级应用程序被企业列入黑名单。

  1. Dropbox
  2. 愤怒的小鸟
  3. Facebook
  4. 微软 OneDrive
  5. Google Drive
  6. Box
  7. WhatsApp
  8. 推特
  9. 视频电话
  10. SugarSync

而企业给出的原因是基于安全的考虑,为防止企业的数据丢失和浪费员工的工作时间,很多雇主都在积极阻止员工使用这些程序,并将这些程序列入黑名单。而在这十大应用程中一半来自于文共享类应用,因为这些下载和共享应用将会让公司变得毫无隐私而言。

另外一类就是即时通信类工具,虽然说这类工具在一定程度改变我们的沟通和工作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但同样在企业管理中这些工具却成为最令人讨厌的工具。

今天我也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来写这篇,创业三年有余,2015年 这一整年是我最无奈的一年,不是没有业务,不是没有商业模式,而是如何让员工保持工作专注度。微信成为了我管理中的最大阻碍。

到底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 还是让工作时间碎片化?

起初我觉得微信是年轻人的新宠,每个人每天都用他来获取外界信息本无可厚非,其中我也是一个微信 “癌症” 患者,每半个小时不看一次微信我就感觉我的身上会缺点什么?但是在工作的时候频繁看微信,已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

平常我每天要保持一到两个小时的专注,用于内容的创作和资料收集,但是自从有了微信以后,我的专注度屡屡被击破,写作的时间也从一个小时变成了两,三个小时,而其中干扰最大的就是微信,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间会不经意的偷看一下微信,每次看完微信回来我都要重新调整思绪回到写作当中,所有的思路和灵感都要重新搜寻,所以近期我在工作的时候会关掉微信消息,甚至我只登陆微信网页版,避免去看朋友圈消息。因为微信根本不是让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而是把我的工作时间碎片化了。

而这一点在员工的身上尤为明显,一个创业型公司,团队从几十个人到几百个人,微信是企业工作管理中最难以根治毒瘤,老板可以控制自已上微信的时间和频率,但是你无法控制员工的微信,如果强行在公司关掉微信端口,员工会认为你没人性,如果不关掉员工的微信端口工作专注度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让企业管理陷入僵局。

我也求教一些行业内的专家,他们告诉我小微型公司这种现象还不普遍,超过一百人以上的中小型公司微信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不治之症。

微信正在破坏中华民族的创新力

记得前不久我采访一家刚刚上的市的公司老总,我们当时聊到了微信的管理难题,他也有同感,他从生物学的观点给我解读了微信正在破坏中华民族的创新力,他表示精力集中度是创新力的源泉,医生和飞行员集中度要求在 15.5 个小时,而正常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是在 120 分钟之后才能渐入佳境,才能让人有创造。

而微信出现以后,多数人基本上每 12 分钟看一次微信,永远没有专注度时间,都说微信是利用碎片时间,但在工作中他是把工作时间碎片化了,平均员工在工作时间会至少有一到二个小时浪费在微信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雇主和契约人签订了 8 个小时,而员工每天都要耗费两个小时在微信上,这显然不符合经济学理论,可能有人会说员工作用微信是在工作,可是真正用来工作又有多少呢?可能 10%跟工作有关,90%跟工作都没有关系。

另外,一个最让中国企业讨厌的工具就是淘宝,什么双 11,双 12 可能会成某某店商的狂欢日,但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这绝对是灾难日,女孩子占多数的公司,都有利用上班时间刷淘宝购物的现象,双 11 和双 12 只不过是把他时间用到极致。可是我们身边还有无数个类淘宝的东西存在,企业工作时间正在被他们一点点蚕食,我们的创新力的集中度也在一点点丧失。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可能很多会反驳我,也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和围攻,但是作为创业者和管理者,我不得不说,这些管理难题的确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身边,虽然说淘宝这类的工具正改变我们的消费方式,微信正在颠覆我们的工作方式,但是也正在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最大破坏力,如果谁有更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也欢迎探讨。

 

作者@人称T客      来源@36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有本事下班别用微信啊

    来自河南 回复
  2. 所以现在很多做客服的公司,包括 银行里打电话推销信用卡的 都有规定 禁止员工将手机带入办公区域。
    看来真的只有这样规定才能根治这个问题但是这样员工离职率会很高,照样没用。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