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渠造舟:视频会议的昨天与明天

0 评论 7372 浏览 17 收藏 15 分钟

在远程办公中,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成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突然密集的需求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远程视频会议这一产品,它曾经走过怎样的发展路途,在当今又承受了怎样的期望?

本周算是“第二个”开工周,在因疫情延期开工的行业中,绝大部分都在上周和本周开始恢复工作,其中远程办公仍然是主流。

尤其对于上周已经开始远程办公的小伙伴来说,相信已经习惯了“衬衫配睡裤”迎接视频早会的固定流程。

其实对于很多很多行业来说,我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电脑甚至手机上独立完成的。很多时候办公室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方便我们与同事或合作伙伴沟通。于是在远程办公中,视频会议、电话会议成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突然密集的需求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远程视频会议这一产品,它曾经走过怎样的发展路途,在当今又承受了怎样的期望?

科幻落入现实:视频会议,六零后

远程视频会议需求本质上也是沟通需求,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平时开会和日常交流沟通之间都有哪些区别?这其中的核心差异存在于信息。

像是信息的重要性。因为会议时涉及的信息足够重要,所以需要尽可能的确定交流者的身份、所处环境,以确保信息的安全。

同时为了佐证信息的准确性,传递信息的载体要尽可能丰富。例如不仅要有声音,还需要看到通话者的表情以确定语气语境,最好还能加上文字、文件等等的传递。

还有信息交换的需求。会议场景相比平时的拉家常、闲聊,更重要的信息的高效交换与迭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会要开出结果、开出决策。因此远程会议要尽量保证多人参与,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

实际上这些需求的出现远比我们想象的早,尤其在互联网尚未出现的年代,信息的流动充满困难,也让信息的流动充满价值。因此相关的需求,也早就开始在被攻克了。

我们在很多早年间的科幻作品中,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类似的概念。像是在银翼杀手中,男主会通过一种拥有摄像头、能显示文字的“公用电话亭”与自己的上司通话。

这种设计并非凭空想象,实际上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贝尔实验室就研发出了模拟技术可视电话,英国BT公司也研发出了带宽黑白电视会议体系。当时的会议系统采用的是固网电信进行视频通话,在两个固定地点搭建设备才能使用。

而且不同企业间应用的编码方式不同,相当于今天的iOS和安卓拥有各自的生态,不能“跨平台”通话。也因此进一步的提升了视频通话的使用成本。

后来到80年代,虽然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大的降低了视频通话设备的造价,也一定情况下改变了只能在固定地点使用的情况,但是这种平台限制一直没有改变。这也就导致本身没有为自己设限的视频通话功能,因为价格问题很难在民用市场流行。而仅仅在政府、商务的会议场景被应用。

甚至可以说,视频通话这一今天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功能,此前一直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子集之一。

直到后来互联网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取代了数字信号,廉价易得的摄像头甚至手机摄像头取代了昂贵的采集设备。最重要的,是平价、免费的软件取代了以往按月付费的服务订阅模式。最终原本奢侈的视频会议,飞入寻常百姓家。

视频会议的厚积薄发

如果说前几十年视频会议一直在克服“用得起”这个核心问题,那么近五年来视频会议所面对的问题就是“用得好”。其实相信在最近的云办公中,很多人已经有了相关的体会。

让“通话”变成多媒体形式、多人参与的视频通话,并不困难,对于很多小团队来说,应用微信视频、QQ视频等等普通通信软件就能实现。但很多视频会议应用场景中,并非仅仅依靠“听见看见”一桩条件就能满足。

在最近几年间,视频会议技术着重攻克的有两点:一是对现实工作模式的复现,其二是对沟通本身的优化。

前者诸如视频会议系统与文件传输、同屏操作、云端办公等等功能相结合,让会议参与者可以像日常工作一样共享物料。又比如通过AI技术的应用,对声音和视频进行实施优化,降低人声之外的噪音,优化视频画面中的出现的文字等等。

后者则是通过编码技术标准的提升,让视频会议的音频、视频更加清晰,或者利用AI的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能力实现会议内容的实时转录,提升沟通本身的效率。

其实在这次云复工潮中,虽然云办公还是多多少少体现出了一些缺点和不足,但其中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可以说是满足了大多数团队当下的需求。

这一点从很多产品的面对当下情况的反应就能发现,大多数产品选择服务器扩容,有些本在中国市场几乎了无音讯的产品也因此“复生”。

换句话说,当下的视频会议需求,基本已经被前五年所累积的技术进步满足。尤其随着终端设备能力的提升,和通信条件的不断优化,打通一条信息流动的河渠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

那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问题,视频会议的功能仅仅是“信息流通”吗?当下正在蕴生的新技术,又将填充视频会议的哪些空白?

科技产业之外,沉默的大多数正堕入原始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那些在当前视频会议能力射程范围外,却又归属于会议需求的场景。

1. 实体物料的复现

前文中提到,我们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对会议流程的复现,例如通过同屏协同同享文档等等物料。

但是在很多行业中,需要多人共享的不仅仅是一份PPT、一张图纸,而是很难被复现的实体——在工业设计领域,需要多人商讨的可能是一款精密的零件,而在装修装潢领域,需要被复现的甚至可能是一整个房间。

2. 交互感的提升

同样缺少对实体物料的复现,也会缺少真实世界的交互感。尤其涉及到一些类似于操作培训的场景时,单纯的视频、语音+文字,多少会有些限制。

3. 会议与展会的融合

最后当最近一些大型展会面临因疫情取消的风险时,也引来了相关思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展会就是一场“巨型会议”,是否可能通过技术把产品发布展示、开放式交流、内部团队交流等等功能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远程化、云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发布产品时还在应用“直播+弹幕”的老模式。

在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些上述问题未能解决带来的结果,像是目前应用云端办公的通常都是互联网企业,美容美发培训如今是否已经停滞?服装设计团队要如何在真人身上打版?室内设计师能否在从未到达过实地的前提下做好设计?等等一系列产业问题,都得不到回答。

而这些产业问题也绝不仅仅适用于当下的特殊时期,也可以在未来帮助传统产业打造出分布式办公、远程协同办公的高效新模式。

这也是当前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作为新技术的制造者,往往也是新技术的第一批应用者。但这些技术下沉到传统企业,适应其特殊场景的能力却没那么尽如人意。最终导致科技企业的科技愈发先进,而传统企业甚至沦于“原始”。

开凿河渠后,万物乘舟

不过我们无需悲观,从5G、AI、物联网等等近年来不断获得突破普及的技术来说,新技术手段走出云与网与现实场景结合,以及现实场景在云端得到高度仿真,已经成了一种明显的趋势。

在视频会议领域里,也能见到相关的趋势。其中最典型的是对AR和VR的应用,VR、AR 3D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图片、视频物料过于扁平化,无法仿真实物的问题。

在VR模型中,人们可以切实看到一台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心脏在血液流动时的跳动。并且可以更加立体化的感受到物体的真实尺寸,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等自由交互。

现在已经有很多厂商在尝试把AR、VR甚至MR引入视频会议系统。例如微软为HoloLens推出了远程会议应用HoloMeeting,中兴也推出了以AR辅助培训为卖点的TrueMeet。

不过从落地角度来看,这些系统还是会率先进入那些有着强大实力的跨国集团,或是科研教育场景。毕竟应用MR视频会议系统,意味着使用者要参与将自己产品制作成3D模型,这其中既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也需要使用者配置基本的技术工作者。

又比如虚拟展会的发展,虽然展会经济每年都为整个世界贡献着GDP,但虚拟展会同样也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本来虚拟展会是嫁接在现实展会上的外延系统,以高清互动直播的模式,让到不了现场的参展人员也能观看现场、参与互动甚至留下销售线索。

但目前很多虚拟展会厂商已经开始通过VR等等技术手段,摆脱对“现实”的依赖,并将开放的虚拟展会与相对封闭的云端会议系统相结合,实现“团队成员”和“参会群众”的双向远程式分布。

看到这里我们其实可以发现,正如“会议”上面什么都可以讨论一样,视频会议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平台,去容纳更多功能。尤其目前很多功能在技术上都已经非常成熟了,例如用VR方式展示物体与空间,或者远程展会,甚至远程操纵机械等等。

因此未来的视频会议系统将拥有更多机会。像是生态扩展的机会,通过与AR、VR教学、虚拟展会等等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景的产品的对接,给平台上用户更加丰富的功能和选择。

以及服务延伸的机会,除了拓展生态,对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也将是全新的机会,复杂如为汽车主机厂商提供零部件的3D化,简单如为用户模拟实景空间,都是视频会议平台可以为用户做的。

“会议”本身就是信息的流通,从单纯的电话会,到不断更加清晰、高速、可交互的视频会议。视频会议在不断摆脱信号、平台、终端的钳制,让更多信息可以被传递。既然传递的通路已经打通,那么视频会议发展的下一步,就是利用种种新技术实现万物的信息化,让更多产业可以适应这条通路。

河渠已经开凿好,或许很快我们就能见到万物乘舟。

#专栏作家#

脑极体,微信公众号:脑极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