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的下一个黄金赛道:从“服务企业”到“赋能个人”

0 评论 1257 浏览 2 收藏 7 分钟
零基础想转行产品经理?别担心!我们的实战营专为转行者设计,提供体系化课程和项目实战,帮你弥补经验短板,成功实现职业转型,拿到心仪offer。

在AI创业的浪潮中,许多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服务大企业,试图通过复杂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业务增长。然而,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AI创业的下一个黄金赛道可能不在于服务企业,而在于赋能个人。

🔍 AI创业的破局点,不在技术,而在人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AI如何颠覆企业服务时,是否有人真正关心过——一线做业务的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跳出宏大的2B叙事,回到一个个真实的“人”身上,也许才是AI创业真正的突破口。

一、为什么2B的AI故事难以打动普通人?

在今天的AI产品市场上,“AI对话框”几乎成为标配,功能层面的差异多半只是提示词的优化、流程的嵌入。然而,对于真正使用这些工具的一线员工而言,AI的“先进性”并不等于“实用性”。

企业看重的是AI的系统性和可管理性,而一线员工、小团队乃至自由职业者关注的是——这玩意到底能不能帮我解决眼前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在于:

  • 痛点被稀释:很多企业在采购AI产品时追求“大而全”,但实际使用者的需求往往“小而精”。他们更关心“某个具体任务是否能更快完成”,而不是整套系统的宏大功能。
  • 体验不具颠覆性:没有哪个AI工具能让用户惊呼“体验提升100倍”,因为设计者往往忽略了使用场景的细节和真实需求。

AI产品的竞争焦点,已从“技术领先”转向“场景深挖”。 而最有价值的场景,往往深藏在个体的琐碎工作流程中。

二、2C的AI机会:服务那些“做业务的人”

真正的AI蓝海,不在“业务”两个字,而在那些每天被流程、文档、客户沟通所困的普通个体:销售、设计师、文案、客服、小店主、自由职业者……他们并不期待AI有多智能,只在乎能否切实帮自己省时间、减负担、提效率。

案例启发:

  • “兼职”设计师小李:PS技术一般,但要频繁改稿、抠图。某AI工具提供“一键生成设计稿”功能,让他从繁琐操作中解放出来,工作效率倍增。
  • 个体店主老王:文案能力薄弱,不会写朋友圈推广语。一个简单的AI助手每天自动推送广告文案,让他轻松转化客户,销量提升30%。

这些场景的共同特征:

  • 问题具体、频次高、痛感强:比如“抠图”“写文案”“整理记录”等。
  • AI解决路径短:一键搞定,立竿见影,不需要学习曲线。
  • 用户感知强烈:让人有“这工具真香!”的直观感受。

这种以“个体效率提升”为目标的AI,是目前最容易跑通、最具落地性的创业方向。

三、普通人如何抓住AI创业的机会?

AI创业不必一开始就瞄准技术高地,而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发现并解决那些被忽视的小痛点。

(1)从“身边人”找需求,场景即机会

观察你身边的从业者,问问他们每天在烦什么?哪些工作重复、耗时、却价值不高?

例如:

  • 教培老师烦备课? → 用AI生成个性化教案 → 将模型与现有素材整合为一个“教案生成器”产品
  • 销售员跟进客户吃力? → 用AI自动整理通话记录、生成跟进要点 → 打包成“客户跟进助手”产品你不是在发明“新工具”,而是在构建一个AI驱动的场景解决方案。

(2)做“轻量级”产品,快速试错验证

你不需要打造一整套复杂系统。只要一个微信小程序、Chrome插件,甚至一份AI模板,只要能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用户就有为之付费的动力。

成功的AI创业,不是靠堆技术,而是靠“打磨一个小场景”。

(3)卖点聚焦“人效提升”,而非技术炫技

宣传时,别再说“这是SOTA模型”“参数量全球领先”。用户关心的是:

  • “我能不能每天省2小时?”
  • “能不能让我少加一次班?”
  • “有没有办法让我一个人就能顶三人效率?”

说人话、解实事,才是打动用户的关键。

四、未来属于“赋能个体”的AI

AI的价值,不在于取代谁,而在于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具备“超能力”。

当大厂还在内卷大模型、拼算力和API接口时,小团队的机会在于深入一个你熟悉的垂直场景,打造一个用户离不开的小工具。

AI创业的最大红利,不在“技术高墙”,而在“人间烟火”——那些被忽视但真实存在的琐碎、重复、低效的日常工作。

你越懂某个行业,就越有机会做出“那个圈子里最实用的AI助手”。

结语:别问AI能改变什么行业,问它能帮谁少加一次班

每一场技术革命的真正推动力,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那些最早用好它的人。AI时代最性感的生意,不是替大公司做优化,而是让一个个普通人变得更强、更快、更轻松。普通创业者可以做的,不是“下一代AI系统”,而是“这一代人的效率外挂”。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是湘湘呀】,微信公众号:【数字化产品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506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苹果发布了Vision Pro这款MR头显,而这一产品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有关空间体验设计的相关可能。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Vision Pro的设计和交互指南。
专题
46589人已学习20篇文章
这些APP设计的细节和规范你都掌握了吗?
专题
1548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用户体验五要素包括战略层、范围层、框架层、结构层、表现层五个方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体验五要素的看法。
专题
17517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游戏化指的是游戏的理念与设计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上,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游戏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专题
40292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你说你会SEO/SEM,我信!但是肯定做的不够好,不服看看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