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小红书的“知乎倒爷”

0 评论 1759 浏览 7 收藏 16 分钟

‍‍‍‍‍‍‍‍‍‍‍‍现在,不少人都尝试在小红书上做账号,而有这样一类账号,他们定位为搬运博主,甚至不需要特别的起号手段或精致的笔记创作,通过搬运知乎上的高赞回答,选取可能被平台推荐或抓取的标签,就有可能在小红书上获得大量流量。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股搬运现象呢?

小红书,移动互联网最后的应许之地。

就像当年的微信、头条和抖音,少数先做起来的大V试图告诉你,做小红书是互联网最后的一波红利,并通过各种免费或付费课程,告诉你无数种起号手段。

但有这样一类账号,他们不需要精巧的账号设计,也不需要花心思在封面上,开局一张知乎回答截图,内容节选部分文字,只要标签击中了大数据的推荐系统,就能轻松斩获成百上千的点赞和互动。

由于定位是纯搬运博主,从知识产权角度来讲,被搬运者想要起诉,无论是流程和成本,往往都超出了内容本身的价值,也正因如此,这成为了日渐成熟的互联网内容版权领域难得的灰色地带。

看起来,这几乎是商业上的完美闭环:知乎作为文字内容的供给方,高赞回答被“情感博主”们批量搬运;这些伪装成笔记的高赞回答,单靠内容质量本身在小红书攫取大量流量,对应的账号增量和种草收益,则被这些搬运博主收入囊中。还不必担心素人答主的版权追索。

但这正常吗?

一、高赞回答的搬运工

在陆玖商业评论与各类小红书博主的交流中,同样也获得了无数被验证过的爆款方法论,标题、封面、内容,不一而足。

一位专注发布“人间清醒”内容的博主告诉陆玖商业评论,用户能否点开一篇笔记,很大程度上是封面决定的。

封面的选取,既需要与标题挂钩,本身也要足够有焦点——所谓的焦点,就是用户看到图的时候,目光需要被图中的某个要素所吸引,进而产生点开内容的动机。所以大多数爆款内容的封面,如果图片本身没有焦点,通常会加上醒目的大字,直接告诉读者内容核心。

这只是整篇笔记生产流程的一部分。

但开头所提及的“搬运工”们,他们并不像这位博主一样,用手工艺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笔记。其搬运手段甚至可以用原始来形容——

第一步,在框定的知乎问题下,寻找高赞回答,点赞数千或者上万的爆款回答为佳;

第二步,标题部分,要么选取知乎问题本身,要么选取回答中的精华部分,总之是整篇内容的精华;

第三步,内容部分,仍然是截取回答中的精华部分,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在封面和笔记中的图片,才是主要消费对象;

最后一步,选取标签,这是能否被平台抓取并推荐的关键。在陆玖商业评论搜集的搬运工案例中,题材可能涉及房产、职场等数个不同领域,但“#深度思考#”“#人生建议#”的频次,占据压倒性多数。

而在前述步骤下批量炮制的小红书笔记,呈现到用户端,基本都变成了这个样子——

必须要指出的是,类似的操作手法,不仅“搬运工”们在用,一些在知乎有高赞作品的大V也在使用。

譬如在知乎拥有18.5万粉丝的游戏纪录片导演“导演BK”,他的小红书主页除了自己拍摄的作品,高赞知乎回答也不在少数,同样的,在小红书也斩获了不错的数据与流量。

但根据知乎的用户政策,用户在知乎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授权第三方以任何方式使用,不需要得到知乎的同意。

正因如此,类似“导演BK”这类做全平台传播的大V,自己搬运自己的内容,并不在“搬运工”的范畴之内。

二、做号党们的末日

在某种程度上,这类账号甚至不如当年内容平台补贴期的“做号党”。

彼时做号党的手法,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就有提及——他们多数拥有来自各个平台的“绿色通道链接”,通过这些链接注册的账号,权重,推荐都会比普通账号要高。

这本是优秀创作者的“特权”,但到了做号者手里,通过抄袭、洗稿、伪原创等各种低成本生产内容的方式,再通过各大平台渠道分发出去。如今有了大模型的加持,“伪原创”难度只会更低。

如果内容生产也可以分为“贸-工-技”三个阶段,当机构媒体和自媒体们,纷纷走向后两个者,那么“搬运工”们毫无疑问停留在前者。

从生产手段也可以看出来,他们所做的,只是把小红书站外能获取流量的内容搬运到站内,再凭借已经在知乎验证过的内容质量,再火一遍。

“做号者”们用以躲避算法检测的语序调整、段落调整、AI润色等手段,小红书的“知乎倒爷”们,全部没有使用。

从收益系数来说,“知乎倒爷”们也不如他们的前辈。在流量补贴红利尚存时,一篇炮制的“伪原创”文章,一篇可以赚到最多6000元的补贴分成,最低也有1000元。

但在内容平台红利枯竭的时代,哪怕这些搬运作品的笔记,点赞收藏超过知乎原贴,也不会产生一毛钱的流量收益和补贴分成。这类博主想要创收的唯一渠道,是发布种草笔记。

据陆玖商业评论观察,这类博主的粉丝数量都不算高。

就目前收集的搬运账号样本来看,在高赞笔记(1000-10000)超过5个的情况下,粉丝数几乎没有过2000的,而同样是发布“鸡汤内容”,一位原创内容的小红书博主,在运营情况得当的情况下,粉丝数量在两个月内逼近一万。

这位博主也向陆玖商业评论解释了个中缘由。因为爆款内容跟关注转化并不是完全正相关。博主在提供爆款内容的同时,也需要向用户证明自己的价值,方式则是在主页与内容里面“留钩子”,譬如“关注我,每天为你提供xxx”的引导语。这是从内容到主页的第一步。

当然,“知乎倒爷”们也有“每日分享”的slogan,但也没能实现关注转化。前述博主进一步解释道,用户关注博主还有另外一个前提,那就是博主本身需要“是个人”。即内容需要添加带有个人风格的差异化部分。否则用户只会把这类内容当作推荐算法的一部分,而不是特定的个人IP。

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倒爷”们发布的种草笔记,点赞量也极少超过百赞,由此产生的商业价值可想而知的低。

三、烧不尽的“搬运”野火

退一万步说,哪怕这些“知乎倒爷”在小红书搬运内容,一毛钱推广都接不到,哪怕这些搬运内容从内容平台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是否就可以认为它们“存在即合理”?

显然不是。

从前文知乎的用户政策第三条可以看到,知乎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著作权、商标权及其它法律保护,未经相关权利人(含知乎及其他原始权利人)同意,上述内容均不得在任何平台被直接或间接发布、使用、出于发布或使用目的的改写或再发行,或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

而这些“知乎倒爷”们,把知乎答主们花费时间精力写就的文字回答,一字不改地发布到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再靠互动数据进行“广告招租”,不但在小红书上“间接发布”,挟流量余威发布的种草笔记,“商业目的”也昭然若揭。

中伦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张力威向陆玖商业评论进一步解释道,除非属于可豁免的合理使用,但是为自己宣传的商用,例如发布种草笔记,一定属于侵权。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吴声威告诉陆玖商业评论,这类“内容倒爷”行为,已经明显侵犯了原作者著作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如果要打官司,原作者需要先在知乎固定自己的版权证据,再在小红书上固定侵权证据,然后起诉小红书拿到作者的发布信息,再起诉作者。

从起诉流程也能发现,要打一个知识产权官司,虽然原告只有作者一人,被告却有平台和搬运者两方。如果作者与抄袭者不在同一司法管辖地,那么还将涉及异地立案起诉的情形。

吴声威律师向陆玖商业评论算了一笔账,就算成功立案,一套审理判决流程走完,时间也在半年左右。而这类文字侵权案件,案值通常不会超过1000元。为之产生的误工费、差旅费、律师诉讼费,一旦涉及异地审判,却会在万元以上的规模。

也正是因为成本原因,前述两位律师几乎都不会接手这类知识产权案件。

四、维权,也成了一门生意

“知乎倒爷”们的搬运对象,大V的回答在极少数,多数都是素人KOC,为了几百案值的文字内容,耽误知乎平均“年薪百万”的工作,自然是不值当的。即便要打,通过律师进行单个案件起诉,也得不偿失。

一位知乎50万粉的博主则向陆玖商业评论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他通过“鲸版权”——一类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保护自己的版权,一旦出现抄袭或者侵权情形,该机构就会通过司法手段进行维权。收费标准则根据粉丝量和被抄袭量决定,如果体量上了一定量级,往往不会收费。

这也并不是所谓“大V的特权”。吴声威向陆玖商业评论解释,这类批量处理知识产权维权的平台,通常会买断一些优秀创作者的版权,至于维权所得,则会向原作者收取提成。

批量买断,让这笔生意成为了可能。在图像领域,视觉中国就是如此。

陆玖商业评论登陆鲸版权官网发现,哪怕是最便宜的个人套餐,也需要5000/年的费用。这对于专业创作者来说,并不算贵。但对于真正需要维权的素人KOC来说,虽然这可能比一个案件近万的官司成本便宜,但 对于几乎为0的收益而言,仍然“血亏”。

前述知乎答主还向陆玖商业评论补充,这类平台也不会全平台检索抄袭行为,需要用户自行固定证据,再向平台报备。然后才会进入维权流程。换句话说,还是“民不举,官不究”。

无论是自己维权还是委托第三方维权,如果平台“自净”功能完善,显然不会有“内容倒爷”的生存空间。而且在核心利益上,二者某种程度上一致——搬运内容,让小红书的内容生态更丰富,经过报备的种草笔记,官方也能收取一笔提成,内容商业自是“双丰收”。

不管如何,现在的小红书,因为内容的“短平快”和“有用”,让它迅速变成了知乎之后的“下一个百度”,用平台自己的slogan,则是“你的生活指南”。

但这份指南,却因为无数勤劳的“搬运工”,成色有了一些瑕疵。

回应是一方面,如何保护最广大创作者的内容权益,如何把创作者的维权成本“打下去”,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

作者:胡家铭;监制:大曼

来源公众号:陆玖商业评论(ID:liujiucaijing69),真相无法揭露,只能接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陆玖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