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产品经理的数字化进化之路

0 评论 2809 浏览 11 收藏 29 分钟

2023年6月10—11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举办的【首届数字化产品经理大会】完美落幕。曾操盘QQ秀、QQ IM、QQ运动、腾讯健康、微保等亿级用户规模生态产品设计与规划、运营的@刘滔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跨越鸿沟,产品经理的数字化进化之路》的主题内容分享,本文为演讲内容实录。

一、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洞察

1. 人类已经与数字世界融为一体

过去三年,将是我们这代人的终身记忆。疫情的出现加速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协同办公

在2020年初,我经历了工作以来最频繁的会议期,每周多达30多个会议。这得益于各种线上协同办公工具为大家提供的便利。而协同办公平台自身也获得了爆发式的发展,以腾讯会议为例,上线245天,用户数突破1亿,目前累计用户应该有3亿+。

2)在线教育

疫情期间,全国亿万师生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线上大迁徙”。国家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一年访问超11亿次。

3)线上购物

“无接触配送”成为新常态,外卖、快递小哥们成为了最大的城市英雄,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保障了我们的生存。

4)线上医疗

“隔空问诊”减少了对医院资源的占用,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在疫情期间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不仅线上医疗,大家现在去线下医院看病,是否也已有了新的习惯?以“医保电子凭证”推出为代表的医保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2023年1月,医保电子凭证激活超9亿,全渠道12亿+。

最近,相信大家在朋友圈也被深圳推出的一款名为“深圳惠民保”的热门产品刷过屏。这是一种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也是传统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个产品,公司可以线上线下并举,共同吸引客户参保,并借以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这类产品近几年非常火爆,已经在全国逾半数城市开展,参保人数已达到3亿人次,保费规模超过320亿元。

2. 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能

首先,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数字经济的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为5.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产业数字化的经济规模占全国数字经济比重的81.7%,占中国GDP的32.5%,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

当然,我们也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数字人才的严重短缺,中高级复合型人才占比较低。这其中,数字产品经理的市场需求旺盛。

3.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不断深化

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指数达到29.2,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也印证了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然而,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转型速度存在差异,仅有不到0.1%的企业达到领域级及以上发展阶段,实现了企业级主营业务领域的全面集成、柔性协同和—体化运行。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稳定的促进因素,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因此近年来,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以促进并指导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不管是数字化生活转变、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还是数字化转型的深化,都对产品经理的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产品经理的数字化转型

1. “做产品”和以前大不一样

1)思维转变,角色定位

数字化时代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市场、用户、业务和技术洞察力,以更好地把握行业趋势和企业发展方向,从而确定产品方向和未来发展战略。

2)用户进化,需求升级

在数字化时代,很难区分C端用户和B端客户,混合模式将成为常态。实现C端用户价值,助力B端客户成功,将成为数字化产品经理的终极发展目标。

3)技术变革,生产力提升

数字化时代的产品经理需要了解新技术的趋势和发展,借助新技术带来的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技术工具提升自己的生产力。

4)商业模式,价值创造

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产品经理需要关注行业内的创新趋势和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

2. C端 or B端思维,已不是选择题

数字化产品经理,需要有B端和C端产品的双重思维。在10余年的腾讯工作生涯里,我的前一半工作经历中,主要参与的是C端产品。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储备,让我在用户思维方面有些许优势,也让我更善于挖掘用户需求、洞察用户人性。而且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变化,也要求我们在建设C端产品时要做好敏捷迭代,小步快跑,抢占市场先机。

在后一阶段的工作中,我开始深入接触B端、G端产品。此时的工作对我的产品思维提升又有了新的要求:

  1. 数据思维,提升决策质量;
  2. 战略思维,提升决策的高度;
  3. 商业思维,关注成本效益、供应链生态等。

如今,数字化产品经理已经不再是具备单纯的C端产品思维或者B端产品思维就能做好的了,你需要把自己发展成一个“整合者”的角色,既要会做产品战略规划、重视用户体验、敏捷研发,并且还要能擅长数字化运营,要求真是高了不少。

3. 用户还是客户,你都要“拿捏”

最近,我和公司几位高层领导一直在探讨“客户”和“用户”的问题,这是以前B端产品和C端产品需要注意的区分。而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产品经理,我们的用户边界扩展了,我们既要考虑用户的需求,也要助力客户实现成功。

你需要思考用户和客户的差异,例如:从决策链和决策因素的角度来看,用户和客户存在显著差异。在需求方面,也存在差异:用户更关注产品特性,客户更关注产品效果。在决策过程中,客户通常在更高层面参与,决策考量更全面;而用户处于较低层面,决策考量会更具体和局部。客户关注长远效益和投资回报期,用户更关注短期体验和价值。

因此,产品经理在研究用户需求和理解客户诉求时,需要有不同的视角,既要站在客户的高层面考虑长远效益,也要站在最终用户的视角考虑具体功能和体验,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做好平衡。这需要产品经理具备更全面的认知,在公司业务理解、公司经营管理、用户体验和情感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

上面讲到的差异,在一家央企地产集团内部科技公司里,就变成了,你到底是要赋能你的公司管理者、你的客户,做好管理标准化,还是要通过你的产品和系统,赋能你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这些都是你的产品或系统的直接用户。

举个例子,当我刚来到这家略显“传统”的地产企业工作时,发现每天都要打卡签到,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习惯变化,因为十余年工作中,习惯了弹性工作制,从来没打过卡。

除了打卡,我发现原来我们每天还要写工作日志,我一度对此感到困惑。然而,人就是如此,由奢入俭难。但是久而久之,你就习惯了。习惯之后,通过对工作日志的反思和深入理解,我逐渐认识到了这个习惯动作,其实也具备巨大的价值。

在工作日志填报系统的这个例子中,集团董事长是B端客户,他是这个系统的“唯一客户”。董事长想要做好管理标准化的动作,要求全体员工在大环境下,能够奋勇争先,戮力前行。他自己本身也以身作责,每天都会填写。而且这个日志,默认会让你的上级领导和下级员工都能看到你所写的内容,当然,你愿意的话还可以进行更多的传阅。

作为一个原生互联网产品经理,我一开始觉得每天写日这事儿显得有点“搞笑”,但是作为“卷过来”的人,我很快就适应了每天的工作记录。

在日志中复盘也成为了我的习惯。很多时候,我会把日志产品当成笔记来用,当周报、月报来临之时,工作日志中的内容就能起到很大作用;有了工作日志,似乎也不用那么频繁地跑老板办公室了,内心 OS 是:“我不都写日志了么?您自己看呗”。领导还会在你的日志里写评论,“诶,你那个什么事儿怎么还没做完,进展怎么样了?”;有时候,领导给你点个赞,心中的窃喜,从心理学来看,这也是一种“小红花”吧。

除了以上这些,从管理角度来看,通过将任务管理系统与工作日志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实现了管理标准和规范化;通过提取日志,做大数据分析,不同岗位不同的事,不同的人员不同的能力,这些因素的分析,能进一步促进岗位标准化的梳理。这对我们这种业务高度复杂的地产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宝藏。

看到没有,这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产品,你的用户范围从唯一的客户扩展到了全公司的用户。你以为的“废材”、无用的系统,似乎也的确能够发挥巨大价值。只有仔细思考面对的客户或用户的需求场景,将其统一结合,你才能发现真正的产品价值。而这需要我们进行产品思维方式的转变。

4. 数字化产品经理的“第一生产力”

在当前快速变革的技术环境中,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冲击,我们可以利用新技术重新设计产品体验和价值,并通过新技术工具提高生产力。作为产品经理,尤其像我这样不是学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对于新技术的渴望、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最近很火的ChatGPT,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在工作中非常高频地使用了。

很多行业先行者,也已经在产品中植入了AI能力,体验还是非常优秀的。

5. 回归做产品的本质——实现价值交换

产品经理的本职工作,是通过研发产品,来促进公司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价值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商业变现也从之前的流量变现发展到数据变现。以前可能看销售规模,然后变成了流量变现,现在头部企业仍然依靠变现方式获利。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数据变现可能成为主流商业模式。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关注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思考为什么某条道路能够快速盈利。

6. 跨越鸿沟——实现产品经理的数字化转型

今天,我想分享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如何跨越鸿沟,实现产品经理的数字化转型。结合个人在产品经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总结,我认为产品经理数字化转型所亟需跨越的鸿沟包括:

1)从做产品到做产业

不仅局限于做某个产品,还要在战略规划和行业洞察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对公司有更全面的理解,深入了解企业架构、数据治理和流程再造、数字化底座等新知识领域,将产品转化为产业。

我想用我离开腾讯前最后做的一个项目——惠民保业务——来说明。

自2019 年加入微保以来,我的工作职责一直是负责研发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品类——各种健康险产品。当我们第一次遇到惠民保这一全新的产品形态时,我们在思考,这又仅仅是一个新产品么?

作为医疗保险,它提供的价值是医保的补充保障;作为一个商业保险,它在很多城市铺开的过程中,又得到了地方的大力支持;作为一个线上线下宣传、线上投保的产品来讲,很多传统保司迎来了触网和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所以,这是一个产业机遇。多方共赢、可持续性、普惠于民,这些属性,都支撑着我们努力把握好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并将其提升到足够高的战略高度。最后我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然,从做产品到做产业,不仅仅是大公司的专利。小企业、甚至个人,也能够享受到产业发展红利。这个前提是,大家能够更多地关注产业发展,关注其上下游的价值链和业务链。

就如最近很火的大语言模型、AIGC等等,ChatGPT和MidJourney只是其中“一款产品”,但是却引领了一个大产业的兴起。

2)从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需要经历从虚拟到实体的转变,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产业,关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找到互联网和产业的结合点,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以腾讯为例,作为一家C端产品起家的公司,腾讯从2015年开始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凭借在技术领域、在从C端到B端的能力转化、跨界合作和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腾讯取得了许多成绩。

腾讯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四个切入方向”从点、线、面、体四个层面进行阐述:

  1. 点:在高价值业务场景中应用创新技术,突破性的应用;
  2. 线:重构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提供C2B能力;
  3. 面: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基础设施;
  4. 体:构建共生共赢的数字生态共同体。

对于个人而言,这也可以是一个产品能力的迁移过程。此前,在互联网公司所积累的产品规划能力、业务洞察力、市场调研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等,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都是可以迁移的。在产品经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从思维和能力突破、流程制度建设、组织体系保障、数字与驱动力成型等方面,也从点线面体布局,不断寻求企业第二增长曲线的破局。

3)从做好产品到商业成功

产品经理不仅要关注产品设计和推广,还需要关注商业模式、战略执行、市场时机、上下游生态和资源投入等各个方面,回归产品的本质,实现价值交换。

举个产品经理在实体经济创业的实践案例。

案例来源于一个师兄,他之前是典型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曾经也在多个大厂做过高管, 创业经历中也不乏明星案例。后来,他产生了实体经济创业的想法,他遍寻名师,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在餐饮行业用打造爆款产品的思路,开创了“摇摇桶”川式热卤。

产品的确是不错,在深圳起步就开了两家门店,投入不菲。然而刚开业不久就遇到深圳疫情,中央厨房一度关闭了半个月,供应链断裂,巨额的亏损,算是交了数百万的学费。

小小的失败并不足以让一个爱折腾的产品人却步,步入 2023 年,他仍然坚持做极致产品,但也更多关注到整合供应链的优势——利用其投资人在马来西亚榴莲产地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选址和用户画像定位,其专业程度让很多商业地产的运营经理都惊叹不已;摒弃了大店的搞投入,采用精细化小店运营模式……如此种种,今年他开的榴莲饼店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希望他的连锁店能够开枝散叶吧。

4)从“人工”到“人工智能”

关注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创新,借助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善于利用新技术工具提高自身的生产力。

首先,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趋势,抓住技术成熟的时机,避免过早使用不成熟的技术或错过关键的技术机会。这需要企业建立技术雷达,持续分析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其次,创业者可以利用现有的技能和资源,发现产品转型的机会。

虽然一些产品或概念在当前看起来可能是小众的,但如果能够真正解决市场上的痛点,并借助新技术手段进行扩展,仍然有机会发展成为较大的产业。

举个跨专业转型产品人的例子。

一个朋友在创业过程中,诞生了“折叠空间”的产品理念,通过“折叠”的产品设计,实现了有限空间的功能性复用,为小户型家庭探索柔性空间利用,为商业空间提升空间价值。他自身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却能通过电商销售 BI 挖掘用户需求,结合短视频平台数字化营销、私域社群积累客户,利用产品数字化技术重塑产品,借助 ChatGPT 学习功能性空间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产品经理的转型过程。

最后,要跨越从产品到产业的鸿沟,除了关注产品和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商业模式。这需要企业冷静分析客户需求,找到可持续盈利的方式。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自身的技术和产业能力。

跨越鸿沟并不容易,需要提升各种专业能力。在我和起点课堂共同研发的《数字化产品经理训练营》中,我们关注产品经理的六大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产品经理的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三、新趋势下的基于和挑战

1. 数字化转型人才成为市场焦点

数字化转型己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与必修课。越来越多的企业持续加入数字化大军,催生层次各异、方向多样的数字化人才需求。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数字化转型人才的薪资水平高且需求增长快速。在过去的一年中,数字化转型人才在人才热度排名中仅次于互联网,位列企业服务领域的第二名,且其热度不断提升。

在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中,哪些角色更为重要呢?在我看来,数字化产品经理在管理和技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化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技术影响力,以设计数字化产品;同时还需要具备管理能力,能够领导数字化转型的过程。这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角色。

2. 产品经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具有挑战性

数字化产品是组织转型的战略核心,因此需要新型的数字化产品经理来精心培养和发展产品,否则可能会陷入无人培养、无法成长的困境,影响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此外,我们需要学会区分不同的产品规划,区分内部系统和外部产品,并考虑到实际情况。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增加,不同行业产品、业务人员都会转型为数字化产品经理,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经理需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和素质,提高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变化快速,意味着将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产品经理更需具有敏锐眼光和多种方法应对快速变化,以及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保持高度敏感。

数字化转型需求较旺盛的传统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对于企业架构、数据治理、流程再造、生产资料全要素数字化等有较高需求,而这对传统互联网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数字化转型往往需协调公司内众多业务部门,需求多样性、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程度、对产品研发流程的专业理解等,都会造成难推动的局面,所以产品经理需具备更高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需持续学习提升。

3. 应对挑战的方法

  1. 持续革新:要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提高生产力,并不断更新自己。
  2. 勤奋学习:学习、沟通、抗压和适应能力是产品经理的基础能力,只有超级勤奋、超级投入和超级抗压,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严峻变化。
  3. 终身学习: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出最好的投资决策——投资自己。
  4. 毅力坚持:不惧竞争,勇担使命,毅力坚定。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

我们都还是要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而努力吧。

希望与大家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一起努力,愿与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成长和进步。谢谢大家。

大会直播回放

产品经理大会举办至今,已经成为了产品经理职业发展的风向标。每一年的大会,我们都聚焦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热点趋势,重点围绕产品经理人群的职业发展,为大家带来新方向、新思考。

今年的产品经理大会,在各自领域已经取得结果的嘉宾们将现身说法,从不同的视角告诉你如何应对当下的需求变化,探寻产品经理的进化方向!

目前,北京站https://996.pm/7gX2B,深圳站https://996.pm/zaGbp,大会视频回放已上架,戳链接购买,即可收看!

本文为【2023 数字化产品经理大会】现场分享整理内容,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实习生 @李宣磊 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题图来自大会现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