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I时代的全脑竞争力:微软Teams如何用六大能力重构协作范式 协作的本质,从来不是“工具效率”,而是“认知协同”。当AI成为协作系统的底层引擎,微软Teams正在重新定义“团队能力”的边界。这篇文章试图还原协作范式的演化逻辑,探讨在AI时代,组织如何构建真正的“全脑竞争力”。 云雾J视界 AI+时代团队协作微软
AI 突发!微软与OpenAI同日开火:语音之战+通用大模型,AI霸权决战打响 微软紧跟OpenAI的节奏,在同一天也亲自下场发布了微软自研的两个大模型:语音模型MAI-Voice-1和通用模型MAI-1-preview。对于这位老大哥,亲自下场做的第一个AI大模型,效果究竟怎么样? 新智元 AI产品OpenAI微软
AI,个人随笔 一觉醒来,GitHub没了?CEO辞职,微软接管,开发者天塌了 GitHub 风波突起,CEO Thomas Dohmke 辞职,微软将其接管,划入 CoreAI 工程集团。自 2018 年被微软收购后,GitHub 首次失去子公司身份,引发开发者对自由开发平台未来走向的担忧,一个时代似已落幕。 新智元 Github微软行业观察
业界动态 微软进军 AI 浏览器,维持巨头的平庸 AI 浏览器,本该是巨头重新定义体验的战场。然而,微软的入局,却令人感觉“差强人意”。这篇文章将从产品节奏、创新思路、体验逻辑等多个维度,拆解微软如何在 AI 浏览器赛道中“维持平庸”,揭示巨头困境下的战略迷思。 山上Hillvue AI浏览器微软行业观察
AI 如何与AI打交道?微软的18条建议,值得每个做产品的人收藏 人与 AI 的交互时常陷入 “错位”—— 你以为它懂了,它却走向另一条路。一套关于人机协作的设计原则,从明确能力边界到应对出错场景,再到长期适配习惯,勾勒出顺畅互动的核心逻辑,让 AI 真正成为懂配合的伙伴。 龙国富 AI应用交互设计人机协同
个人随笔 跟着顶级公司学产品思维三:微软Authenticator 身份验证,从来不是“安全 vs 易用”的二元博弈。微软Authenticator以极简体验承载复杂信任逻辑,是顶级公司如何用产品设计应对多平台安全挑战的范式样本。本文将透过其功能演化与决策路径,拆解“可信体验”的底层架构与产品思维。 又子皮 产品思维功能分析微软
交互体验 以人为本的AI:5 个 UX 设计师的框架 当 AI 成为界面背后的“隐形同事”,UX 设计师如何既借力又守界?本文汇总 IBM、Google、Microsoft 与卡内基梅隆等团队公开的 5 大框架:从理解意图、可解释性到人机协作与持续反馈,给出可落地的工具包与案例,让 AI 真正为人而设计。 TCC翻译情报局 googleUX框架人机协作
个人随笔 全球AI失业大逃杀:25年已裁94000人!微软高管:被裁可用AI管理情绪 就在最近,微软又裁掉了9000人,最黑色幽默的是,Xbox一位高管甚至建议被裁员工用AI来疗伤?虽然2025年才过了一半,但全美科技行业中已有94000人被裁,接下来这个数字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新智元 AI应用微软热点事件
AI 解析微软所提出的人与智能体沟通中的挑战 微软在最新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机交互的核心挑战:我们该如何理解AI的意图?如何建立信任?又如何在不对称的信息结构中实现高效协作?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挑战背后的技术与认知逻辑,带你重新审视“对话式AI”时代的人机关系边界。 HAI Design 微软智能体经验分享
AI 微软和Google都找到了自己的AI重心 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微软和Google在近期的开发者大会上分别展示了其AI战略的重心。微软聚焦于构建开放Agent网络,通过提供强大的开发环境、提升Agent开发效率、打造Agent载体以及建立网络连接能力,吸引企业和开发者共同探索AI的未来。Google则以Gemini为核心,展示了其在大模型能力、搜索AI化、硬件应用以及编程工具升级等方面的创新,致力于将AI融入到更多C端产品中。 窄播 google微软行业观察
个人随笔 微软一夜50弹,纳德拉要建智能体伊甸园!0代码引发编程科研大地震 在刚刚结束的微软 Build 2025 大会上,微软 CEO 纳德拉重磅推出 50 多个新产品和服务,正式宣告 AI 智能体时代的到来。从变革编程工作流的 Coding Agent,到加速科研产出的 Microsoft Discovery,微软的这些创新将如何重塑编程与科研的未来? 新智元 0代码微软智能体伊甸园
AI 微软即将推出AI Agent 微软今日宣布人工智能工具将进行重大升级,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 第二波春季发布”,更带来全新 “数字同事”。在工作节奏愈发紧凑的当下,微软是否可以改变你的工作方式? AI新智能 AI产品Copilot微软